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几节课,已经熟悉了Word的基本操作。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用纸和笔绘制表格,故采用“自学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入手来寻找用计算机这样的媒介来制作表格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制作课程表,让学生掌握简单表格的制作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应加强制作课程表这一教学内容本身,更应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应以典型任务为主,即依据任务驱动原则,突出“做中学”的思想。应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教师创造学生可学习为主的教学氛围,不过多干预学生的操作,但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点播。
学习方法分析:“自学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掌握Word中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② 能独立制作、修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简单表格。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尝试操作、合作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表格无处不在,同学们能说说你见过哪些常用的表格吗?
生:课程表、值日表、座次表、列车时刻表等等。
师: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再结合屏幕上出示的一段文字和相关的表格(课件展示),大家想一想,相比较文字,表格有什么特点?不同的表格有哪些共同点?
生:表格直观形象,比文字更容易让人一目了然。不同的表格基本上都有一个个小格子,格子里都填有相关的文字或数据。
二、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引导,学习新课知识
1.举例说明,初识表格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找到了不同表格的一些共同点,但是说得不是很科学和完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认识一下表格的结构。
(课件展示一张简单的表格)
师:看这张表格,我们把横线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配合讲解行、列、单元格的概念,课件同时展示)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插入的这张表格是由几行几列构成的?
2.探索表格的插入方法
我们已经认识了Word软件的一些菜单,如:文件、编辑、视图、插入等。其中,有一项是“表格”,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两两合作,试着插入一张7行8列的表格。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
3.单元格的合并及斜线的添加
(课件出示一张完整的课程表和一张刚才插入的空表)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表格,看看这两张表格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并回答:两张表格的区别在于一张表格里有些单元格根据需要合并了,并且有斜线式的单元格,而另一张只是简单的插入表格,没有任何加工。)
师:包括课程表在内的很多表格都需要用到合并单元格和添加斜线这两个操作,下面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29至30页,四人一个小组讨论研究和尝试操作,试着将刚刚插入的空表格根据课程表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相应的单元格合并及添加斜线。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和尝试。)
4.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及对齐设置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Word中输入文字,下面请大家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参照班级的实际课程设置,试着在你插入的课程表中输入相应的课程名字。
(学生操作)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提醒:若填写的课程名有重复,我们可以用复制与粘贴的方法来输入。
在学生文字输入基本完成时,教师选择两名学生制作的两张不同表格(其中一张表格中的文字都进行了字号、字体等修饰,单元格的对齐方式设置了“中部居中”;另一张只是输入文字,没有进行文字的修饰,也没有进行单元格对齐方式的设置)广播给全体学生。
师:哪一张表格看起来更美观呢?说说你的理由。
三、随机展示学生作品,共享成功的快乐
师:同学们基本上都完成了课程表的制作,现在小组内不妨相互欣赏各自制作的课程表成品,并相互交流彼此的制作经验。稍后,老师将随机选择几名同学制作的课程表广播给大家,同时请制作该表的同学到前面来简单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
(通过极域多媒体教室广播软件,随机选择学生作品展示,同时相关作者到前面介绍制作过程,对于制作较美观或者有创新“火花”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师:看到同学们制作的一张张精美的课程表,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课后,老师将统一将你们制作的课程表打印出来分发给大家,使这节课的作品成为我们学习的“小帮手”。
四、展示个性化作品,提出拓展性问题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制作课程表,让学生掌握简单表格的制作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应加强制作课程表这一教学内容本身,更应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应以典型任务为主,即依据任务驱动原则,突出“做中学”的思想。应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教师创造学生可学习为主的教学氛围,不过多干预学生的操作,但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点播。
学习方法分析:“自学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掌握Word中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② 能独立制作、修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简单表格。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尝试操作、合作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表格无处不在,同学们能说说你见过哪些常用的表格吗?
生:课程表、值日表、座次表、列车时刻表等等。
师: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再结合屏幕上出示的一段文字和相关的表格(课件展示),大家想一想,相比较文字,表格有什么特点?不同的表格有哪些共同点?
生:表格直观形象,比文字更容易让人一目了然。不同的表格基本上都有一个个小格子,格子里都填有相关的文字或数据。
二、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引导,学习新课知识
1.举例说明,初识表格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找到了不同表格的一些共同点,但是说得不是很科学和完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认识一下表格的结构。
(课件展示一张简单的表格)
师:看这张表格,我们把横线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配合讲解行、列、单元格的概念,课件同时展示)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插入的这张表格是由几行几列构成的?
2.探索表格的插入方法
我们已经认识了Word软件的一些菜单,如:文件、编辑、视图、插入等。其中,有一项是“表格”,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两两合作,试着插入一张7行8列的表格。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
3.单元格的合并及斜线的添加
(课件出示一张完整的课程表和一张刚才插入的空表)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表格,看看这两张表格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并回答:两张表格的区别在于一张表格里有些单元格根据需要合并了,并且有斜线式的单元格,而另一张只是简单的插入表格,没有任何加工。)
师:包括课程表在内的很多表格都需要用到合并单元格和添加斜线这两个操作,下面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29至30页,四人一个小组讨论研究和尝试操作,试着将刚刚插入的空表格根据课程表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相应的单元格合并及添加斜线。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和尝试。)
4.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及对齐设置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Word中输入文字,下面请大家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参照班级的实际课程设置,试着在你插入的课程表中输入相应的课程名字。
(学生操作)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提醒:若填写的课程名有重复,我们可以用复制与粘贴的方法来输入。
在学生文字输入基本完成时,教师选择两名学生制作的两张不同表格(其中一张表格中的文字都进行了字号、字体等修饰,单元格的对齐方式设置了“中部居中”;另一张只是输入文字,没有进行文字的修饰,也没有进行单元格对齐方式的设置)广播给全体学生。
师:哪一张表格看起来更美观呢?说说你的理由。
三、随机展示学生作品,共享成功的快乐
师:同学们基本上都完成了课程表的制作,现在小组内不妨相互欣赏各自制作的课程表成品,并相互交流彼此的制作经验。稍后,老师将随机选择几名同学制作的课程表广播给大家,同时请制作该表的同学到前面来简单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
(通过极域多媒体教室广播软件,随机选择学生作品展示,同时相关作者到前面介绍制作过程,对于制作较美观或者有创新“火花”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师:看到同学们制作的一张张精美的课程表,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课后,老师将统一将你们制作的课程表打印出来分发给大家,使这节课的作品成为我们学习的“小帮手”。
四、展示个性化作品,提出拓展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