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三个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阐述了各研究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的不同认识,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指出研究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并提出了应灵活选择和组合运用不同视角下的研究方法并使之本土化,同时开展多方验证以推进二语习得研究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二語习得;研究视角;方法论
一、引言
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二语习得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者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学习者在掌握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另一套新语言体系。[1]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研究方法也呈现出跨学科、多样化特点,而不同研究方法产生了不同研究结果,致使各研究之间的可验证性、可对照性削弱。由此,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对于推进二语习得研究更加科学、有效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二语习得研究的内容及现状
二语习得是指人们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熟练程度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有别于第一语言习得。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和语言综合技能发展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系统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具体过程。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期待从中得到对语言教学和习得有益的东西,以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能。
为了客观准确地描述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的研究现状,通过检索中文和外文期刊数据库的方式搜集资料。共得到源自国外知名外语学术期刊的12篇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相同方式进行检索,共得到25篇相关论文,其中10篇来自外语类核心期刊。由此可见,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关于研究方法的论述较受重视却并不多见。有鉴于此,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二语习得研究状况,基于其本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焦点对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无疑有助于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从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参考借鉴。
三、各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论分析与评价
(一)基于语言学研究视角的方法论
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语言表征,着重分析语言形式。这类研究多以普遍语法为理论框架,以描述和解释二语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目的,以目标语者的语言使用为外部参照标准,认为二语习得由规则主导,并尝试回答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否受到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普遍语法的支配等问题。
普遍语法在研究方法方面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套可证伪的假设,将其置于解释性的理论框架之下,[2]但是以普遍语法为理论框架的研究属于理论先于研究的范式,研究结果只能证明习得结果的外在语言形式。语法判断的研究方法源于测量被试母语的隐性语法知识以推断其语言能力,而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法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显性教学获得,凭诱导数据推测所得的语言能力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因此这类研究方法通常存在外部效度不高的缺陷。其次,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多以目标语者的语言使用为外部参照标准,因此容易出现所谓的“比较谬误”。
(二)基于心理语言学研究视角的方法论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加工机制及影响这些机制的因素。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二语的加工表征、加工机制、加工技能、加工策略、个体差异等因素对加工的影响。基于心理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研究在采集学习者二语加工表征的数据时通常关注自然情境下学习者语言产出中的犹豫、停顿、自我修正等现象,在犹豫、停顿的时长及位置与二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及故障的位置之间建立关联,从中推测加工是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还是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加工了语言的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存在加工困难等问题的答案。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把时间作为测量二语加工产出的维度之一,能够较好地区分加工过程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运用,因为显性知识运用需要时间。换句话说,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间接使被试在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无法依靠显性知识进行加工,由此对其二语自动化加工能力做出评价,使二语加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视化”。但是,因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抽象的理论基础及不太常见的实验设备,大多数教师研究者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研究。
(三)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研究视角的方法论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任务类型和对话者的性别、身份、地位等社会语境因素对二语产出的影响,强调语言习得发展的复杂多变性,更关注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者与教师或学伴的互动合作对话引导语言学习,最终使语言形式和功能内化,学习者达到自我调控的状态。这一视角下的研究者认为纯数据统计中的平均值可能会掩盖个体变异性,因此更推崇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日记、对话、个人叙述、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语言习得的发展。
对话研究可采用角色扮演(role play)、话语完成测验(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录像回放解读(video playback for interpretation)和配对变语(matched guise)等方法。个人叙述可采用即时或延后的内省、刺激回忆、有声思维、自我评估等方法。诱导叙述可借助访谈、无声电、最少对白电影短片等开展。个案研究源于社会科学领域,是一种通过观察、访谈、历史数据和档案材料搜寻等途径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分析数据以得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可以是单一个案研究也可以是多重个案研究,可以是描述型个案、解释型个案研究也可以是探索型个案研究。个案分析除了开展人工分析外,还可运用某些质性分析软件。个案研究具有情境真实性、深入性、全面性、灵活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主观性、难于普适和推广的局限。 四、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首先二语习得定量研究占多数,定性研究逐渐增加,有机结合两者的研究欠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有其不完善之处,这表明各种研究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优劣之分,也不专属于某一研究领域。在今后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可根據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灵活恰当选择和组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开展多方验证以推进二语习得研究科学化发展。其次,不少二语习得研究设计都缺少试测环节。从上文对不同研究视角下研究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样本的采集计划和工具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为严谨起见,研究者在开始正式研究之前,可通过小规模试测考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恰当性,并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以便顺利开展客观、科学的研究。同时,复制性二语习得研究尚不多见。二语习得研究通常会因研究方法和研究条件的不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致使对某些研究问题的探讨无法形成定论。最后一点,许多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和测验量表都取自国外研究设计,它们对我国外语学习者的适用性,即研究方法的本土化问题还需慎重对待。国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更需要基于我国学习者实际情况设计和创建合适的测验量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和理论,这也正是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注释:
[1]韩炜栋.关于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2008,(6):3-5。
[2]Larsen-Freeman D&Long M.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London:Long-man,2009.
参考文献:
[1] Larsen-Freeman D&Long M.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 London:Long-man,2009.
[2]韩炜栋.关于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2008,(6):3-5.
[3]倪锦诚.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普遍语法原则的可及性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560-571.
[4]文秋芳,王立非.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J].外国语,2004,(4):18-25.
[5]尹丽雯.国内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十年回顾[J].海外英语,2011,(12):147-148.
【关键词】:二語习得;研究视角;方法论
一、引言
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二语习得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者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学习者在掌握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另一套新语言体系。[1]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研究方法也呈现出跨学科、多样化特点,而不同研究方法产生了不同研究结果,致使各研究之间的可验证性、可对照性削弱。由此,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对于推进二语习得研究更加科学、有效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二语习得研究的内容及现状
二语习得是指人们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熟练程度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有别于第一语言习得。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和语言综合技能发展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系统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具体过程。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期待从中得到对语言教学和习得有益的东西,以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能。
为了客观准确地描述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的研究现状,通过检索中文和外文期刊数据库的方式搜集资料。共得到源自国外知名外语学术期刊的12篇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相同方式进行检索,共得到25篇相关论文,其中10篇来自外语类核心期刊。由此可见,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关于研究方法的论述较受重视却并不多见。有鉴于此,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二语习得研究状况,基于其本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焦点对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无疑有助于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从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参考借鉴。
三、各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论分析与评价
(一)基于语言学研究视角的方法论
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语言表征,着重分析语言形式。这类研究多以普遍语法为理论框架,以描述和解释二语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目的,以目标语者的语言使用为外部参照标准,认为二语习得由规则主导,并尝试回答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否受到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普遍语法的支配等问题。
普遍语法在研究方法方面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套可证伪的假设,将其置于解释性的理论框架之下,[2]但是以普遍语法为理论框架的研究属于理论先于研究的范式,研究结果只能证明习得结果的外在语言形式。语法判断的研究方法源于测量被试母语的隐性语法知识以推断其语言能力,而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法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显性教学获得,凭诱导数据推测所得的语言能力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因此这类研究方法通常存在外部效度不高的缺陷。其次,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多以目标语者的语言使用为外部参照标准,因此容易出现所谓的“比较谬误”。
(二)基于心理语言学研究视角的方法论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加工机制及影响这些机制的因素。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二语的加工表征、加工机制、加工技能、加工策略、个体差异等因素对加工的影响。基于心理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研究在采集学习者二语加工表征的数据时通常关注自然情境下学习者语言产出中的犹豫、停顿、自我修正等现象,在犹豫、停顿的时长及位置与二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及故障的位置之间建立关联,从中推测加工是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还是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加工了语言的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存在加工困难等问题的答案。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把时间作为测量二语加工产出的维度之一,能够较好地区分加工过程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运用,因为显性知识运用需要时间。换句话说,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间接使被试在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无法依靠显性知识进行加工,由此对其二语自动化加工能力做出评价,使二语加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视化”。但是,因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抽象的理论基础及不太常见的实验设备,大多数教师研究者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研究。
(三)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研究视角的方法论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任务类型和对话者的性别、身份、地位等社会语境因素对二语产出的影响,强调语言习得发展的复杂多变性,更关注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者与教师或学伴的互动合作对话引导语言学习,最终使语言形式和功能内化,学习者达到自我调控的状态。这一视角下的研究者认为纯数据统计中的平均值可能会掩盖个体变异性,因此更推崇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日记、对话、个人叙述、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语言习得的发展。
对话研究可采用角色扮演(role play)、话语完成测验(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录像回放解读(video playback for interpretation)和配对变语(matched guise)等方法。个人叙述可采用即时或延后的内省、刺激回忆、有声思维、自我评估等方法。诱导叙述可借助访谈、无声电、最少对白电影短片等开展。个案研究源于社会科学领域,是一种通过观察、访谈、历史数据和档案材料搜寻等途径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分析数据以得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可以是单一个案研究也可以是多重个案研究,可以是描述型个案、解释型个案研究也可以是探索型个案研究。个案分析除了开展人工分析外,还可运用某些质性分析软件。个案研究具有情境真实性、深入性、全面性、灵活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主观性、难于普适和推广的局限。 四、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首先二语习得定量研究占多数,定性研究逐渐增加,有机结合两者的研究欠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有其不完善之处,这表明各种研究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优劣之分,也不专属于某一研究领域。在今后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可根據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灵活恰当选择和组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开展多方验证以推进二语习得研究科学化发展。其次,不少二语习得研究设计都缺少试测环节。从上文对不同研究视角下研究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样本的采集计划和工具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为严谨起见,研究者在开始正式研究之前,可通过小规模试测考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恰当性,并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以便顺利开展客观、科学的研究。同时,复制性二语习得研究尚不多见。二语习得研究通常会因研究方法和研究条件的不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致使对某些研究问题的探讨无法形成定论。最后一点,许多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和测验量表都取自国外研究设计,它们对我国外语学习者的适用性,即研究方法的本土化问题还需慎重对待。国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更需要基于我国学习者实际情况设计和创建合适的测验量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和理论,这也正是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注释:
[1]韩炜栋.关于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2008,(6):3-5。
[2]Larsen-Freeman D&Long M.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London:Long-man,2009.
参考文献:
[1] Larsen-Freeman D&Long M.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 London:Long-man,2009.
[2]韩炜栋.关于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2008,(6):3-5.
[3]倪锦诚.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普遍语法原则的可及性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560-571.
[4]文秋芳,王立非.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J].外国语,2004,(4):18-25.
[5]尹丽雯.国内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十年回顾[J].海外英语,2011,(1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