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饮食文化作为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吃的艺术,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整体性格与个性。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必然也带來饮食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本论文试图通过全面阐释饮食文化,浅析兰州当地饮食文化的特色以及近年来饮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及探求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饮食文化;文化传播
一、饮食文化的含义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
关于饮食文化,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概念。《中华膳海》中表述为:饮食文化指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与哲学体系总和。《饮食文化概论》中表述为: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当前对饮食文化的研究,从大的方向讲有两种趋势,一种是习惯中被称作“饮食文化”者,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另一种习惯中被称作“烹饪技术”,以食生产为研究对象。
本论文更偏向于前者,即将饮食文化看做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二)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饮食文化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各地美食衍生出的饮食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对象、饮食方式上也各具鲜明特色。
二、兰州本地饮食文化特色
(一)喜食面食、牛羊肉及清真食品的西北地区饮食习惯
本地人对面食的依赖程度从兰州人每天早晨的一碗牛肉面可见一斑。其实就单从兰州人吃牛肉面这一道面食中,就能挖掘许多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比如牛肉面拉面的粗细,从毛细到大宽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拉面类型标准体系;牛肉面面馆的装修和服务也相当体现当地饮食文化最朴素的特色;兰州几家最有名的牛肉面馆人满为患,人们在面馆谈论的也多是关于牛肉面的话题,热闹的氛围能够带动人们话题的方向等。
另外,兰州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有许多少数民族百姓聚居于此,尤其是穆斯林群体众多,所以清真饮食在兰州占了相当一部分的餐饮比例。这种饮食文化的结构可以说最开始就是一种饮食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
(二)本地“烤摊文化”
上文提到兰州人喜食牛羊肉,因此本地有很多烤肉的清真餐馆。这里无论冬夏,夜里烤肉餐馆总是生意兴隆,当地人喜欢将烤肉作为晚餐或夜宵,配着啤酒,约三两好友边聊边吃。这种“烤摊文化”不仅体现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更凸显了人们对于食物在人们交流当中的重要位置。这种文化的形成过程是逐渐由一种物质需求转化成一种精神需求,很多人夜晚坐在黄河边的烤摊并不是为了吃肉,而是想寻求饮食文化的氛围,在夜晚的灯光下寻找归属感、寻找短暂的快乐。这也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特色,即食宴作为人们情感交流的媒介物而存在。
三、兰州地区近年来饮食文化的变化
(一)本地饮食文化与外来饮食文化的碰撞
近些年由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饮食进驻兰州,近些年除去四川重庆的火锅店一直在兰州开得如火如荼,韩国烤肉、东南亚菜系、日本料理以及潮汕菜系、云南菜系、港式茶餐厅等不符合兰州本地口味和饮食习惯的各类饮食也开始在兰州餐饮界崭露头角。这些餐馆在开张时宣传手段多样,顾客众多,人们处于对美食的好奇心理会去一探究竟,但是整体的顾客黏性不高,由于口味与当地饮食的差距较大,许多顾客吃不习惯也就不会再去。但是这是就大多数60-80后年龄段的人而言的。许多年轻人对各类美食的接受程度很高,口味也没有受到多年来饮食习惯的限制,再加上这些餐馆的环境优雅,干净卫生,容易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整体来说,这些餐馆虽然与当地的饮食文化有了碰撞,但就在这些碰撞中会逐渐融合,店家也会根据顾客口味对外来饮食进行微小的本土化改造,更符合顾客需求。
(二)本地饮食文化与外来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变化
1.饮食方面
一是开始注重食品的营养均衡,由中国传统的以注重“味”的饮食文化向西方注重“质”的饮食文化的观念开始转变。二是人们的口味开始走向普遍化,对重口味食物的依赖不再那么严重,开始接受较为清淡、精致的菜品。三是对饮品的喜好也变得多样,除了传统的本地茶文化外,西方的咖啡,甜点等饭后点心和饮品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四是餐饮业为了迎合受众需求进行的菜品融合。
2.社交方面
饮食文化中向来包括餐桌文化的社交功能。现如今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的餐桌文化即体现我们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一桌宾客共享一桌饕餮,饭桌上的情感交流圈子比较广,传播呈现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模式。而现如今由于餐饮业的改变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饮食文化变得纷繁复杂,人们开始接受“以人为本”的思想,各自尊重各自的独立选择,开始向西方饮食文化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现代年轻人,更偏向于小圈子内的餐桌文化交流,传播呈现一对一的模式居多。整个饮食文化中的社交功能变得更加精细化。这一改变的好处是随着交流圈子的变小,人们谈话的深度会加深,而以往的大桌餐桌文化多以酒场客套话语居多,人们内心更加谨慎小心。如今小众化的餐桌文化能够使饮食文化的社交功能发挥得更有效率,人们在餐桌的状态更加放松,交流更加坦诚。
四、饮食文化变化的原因简析
(一)外来文化产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就不断向我国输送,如今的年轻人更是接触了非常多外来文化,好莱坞的电影、美剧、英剧、日剧、韩剧,这些都对现代人饮食观念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前些年大火了一把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就将炸鸡啤酒带进了各地的饮食文化。
(二)社交媒体和点评类app对饮食文化的重新构建
现如今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进入了一个“好吃”的时代。吃货这一名词曾红遍大江南北,大多数人拿它自黑,但语气里分明透露着一种骄傲。由于这种饮食文化的氛围,人们乐忠于在朋友圈晒好吃的,乐衷于分享和传播,更乐衷于主动寻找与探索。一样文化成为老百姓主动探索的具体行动,它的融合发展就是必然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能够快速集中志同道合的吃货人群,丰富每个人自己定义的饮食文化,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的饮食文化框架。另外,点评类app例如大众点评这样的软件,更是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吃喝玩乐的重要工具。大众点评上的每一次分享与评价,都对每个人的饮食文化观念有着细微的影响,这些细微的影响慢慢累积,形成一个合力的方向,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而餐饮业的变化与人们饮食文化观念的变化推动着本地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结语
整体来看,兰州本地的饮食文化有向西方饮食文化靠拢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主要是由消费观念前卫的年轻人带动的。但是兰州本地的特色饮食文化并未受到太大冲击,消费者对饮食的态度比较理性,应该说是产生了一种从单一的饮食需求向多元化饮食需求的转变的现象。
任何文化的发展与融合,都离不开媒体离不开传播。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各个领域的文化都受其影响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我们应当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去粗取精,在丰富该领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造福百姓的生活,文化的发展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王仁湘.中国文化新论丛书.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2]雷鸣.中国丝绸之路旅游文化集粹[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李志伟,彭淑清,陈祥军.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关键词】:饮食文化;文化传播
一、饮食文化的含义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
关于饮食文化,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概念。《中华膳海》中表述为:饮食文化指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与哲学体系总和。《饮食文化概论》中表述为: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当前对饮食文化的研究,从大的方向讲有两种趋势,一种是习惯中被称作“饮食文化”者,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另一种习惯中被称作“烹饪技术”,以食生产为研究对象。
本论文更偏向于前者,即将饮食文化看做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二)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饮食文化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各地美食衍生出的饮食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对象、饮食方式上也各具鲜明特色。
二、兰州本地饮食文化特色
(一)喜食面食、牛羊肉及清真食品的西北地区饮食习惯
本地人对面食的依赖程度从兰州人每天早晨的一碗牛肉面可见一斑。其实就单从兰州人吃牛肉面这一道面食中,就能挖掘许多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比如牛肉面拉面的粗细,从毛细到大宽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拉面类型标准体系;牛肉面面馆的装修和服务也相当体现当地饮食文化最朴素的特色;兰州几家最有名的牛肉面馆人满为患,人们在面馆谈论的也多是关于牛肉面的话题,热闹的氛围能够带动人们话题的方向等。
另外,兰州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有许多少数民族百姓聚居于此,尤其是穆斯林群体众多,所以清真饮食在兰州占了相当一部分的餐饮比例。这种饮食文化的结构可以说最开始就是一种饮食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
(二)本地“烤摊文化”
上文提到兰州人喜食牛羊肉,因此本地有很多烤肉的清真餐馆。这里无论冬夏,夜里烤肉餐馆总是生意兴隆,当地人喜欢将烤肉作为晚餐或夜宵,配着啤酒,约三两好友边聊边吃。这种“烤摊文化”不仅体现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更凸显了人们对于食物在人们交流当中的重要位置。这种文化的形成过程是逐渐由一种物质需求转化成一种精神需求,很多人夜晚坐在黄河边的烤摊并不是为了吃肉,而是想寻求饮食文化的氛围,在夜晚的灯光下寻找归属感、寻找短暂的快乐。这也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特色,即食宴作为人们情感交流的媒介物而存在。
三、兰州地区近年来饮食文化的变化
(一)本地饮食文化与外来饮食文化的碰撞
近些年由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饮食进驻兰州,近些年除去四川重庆的火锅店一直在兰州开得如火如荼,韩国烤肉、东南亚菜系、日本料理以及潮汕菜系、云南菜系、港式茶餐厅等不符合兰州本地口味和饮食习惯的各类饮食也开始在兰州餐饮界崭露头角。这些餐馆在开张时宣传手段多样,顾客众多,人们处于对美食的好奇心理会去一探究竟,但是整体的顾客黏性不高,由于口味与当地饮食的差距较大,许多顾客吃不习惯也就不会再去。但是这是就大多数60-80后年龄段的人而言的。许多年轻人对各类美食的接受程度很高,口味也没有受到多年来饮食习惯的限制,再加上这些餐馆的环境优雅,干净卫生,容易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整体来说,这些餐馆虽然与当地的饮食文化有了碰撞,但就在这些碰撞中会逐渐融合,店家也会根据顾客口味对外来饮食进行微小的本土化改造,更符合顾客需求。
(二)本地饮食文化与外来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变化
1.饮食方面
一是开始注重食品的营养均衡,由中国传统的以注重“味”的饮食文化向西方注重“质”的饮食文化的观念开始转变。二是人们的口味开始走向普遍化,对重口味食物的依赖不再那么严重,开始接受较为清淡、精致的菜品。三是对饮品的喜好也变得多样,除了传统的本地茶文化外,西方的咖啡,甜点等饭后点心和饮品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四是餐饮业为了迎合受众需求进行的菜品融合。
2.社交方面
饮食文化中向来包括餐桌文化的社交功能。现如今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的餐桌文化即体现我们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一桌宾客共享一桌饕餮,饭桌上的情感交流圈子比较广,传播呈现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模式。而现如今由于餐饮业的改变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饮食文化变得纷繁复杂,人们开始接受“以人为本”的思想,各自尊重各自的独立选择,开始向西方饮食文化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现代年轻人,更偏向于小圈子内的餐桌文化交流,传播呈现一对一的模式居多。整个饮食文化中的社交功能变得更加精细化。这一改变的好处是随着交流圈子的变小,人们谈话的深度会加深,而以往的大桌餐桌文化多以酒场客套话语居多,人们内心更加谨慎小心。如今小众化的餐桌文化能够使饮食文化的社交功能发挥得更有效率,人们在餐桌的状态更加放松,交流更加坦诚。
四、饮食文化变化的原因简析
(一)外来文化产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就不断向我国输送,如今的年轻人更是接触了非常多外来文化,好莱坞的电影、美剧、英剧、日剧、韩剧,这些都对现代人饮食观念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前些年大火了一把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就将炸鸡啤酒带进了各地的饮食文化。
(二)社交媒体和点评类app对饮食文化的重新构建
现如今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进入了一个“好吃”的时代。吃货这一名词曾红遍大江南北,大多数人拿它自黑,但语气里分明透露着一种骄傲。由于这种饮食文化的氛围,人们乐忠于在朋友圈晒好吃的,乐衷于分享和传播,更乐衷于主动寻找与探索。一样文化成为老百姓主动探索的具体行动,它的融合发展就是必然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能够快速集中志同道合的吃货人群,丰富每个人自己定义的饮食文化,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的饮食文化框架。另外,点评类app例如大众点评这样的软件,更是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吃喝玩乐的重要工具。大众点评上的每一次分享与评价,都对每个人的饮食文化观念有着细微的影响,这些细微的影响慢慢累积,形成一个合力的方向,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而餐饮业的变化与人们饮食文化观念的变化推动着本地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结语
整体来看,兰州本地的饮食文化有向西方饮食文化靠拢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主要是由消费观念前卫的年轻人带动的。但是兰州本地的特色饮食文化并未受到太大冲击,消费者对饮食的态度比较理性,应该说是产生了一种从单一的饮食需求向多元化饮食需求的转变的现象。
任何文化的发展与融合,都离不开媒体离不开传播。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各个领域的文化都受其影响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我们应当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去粗取精,在丰富该领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造福百姓的生活,文化的发展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王仁湘.中国文化新论丛书.饮食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2]雷鸣.中国丝绸之路旅游文化集粹[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李志伟,彭淑清,陈祥军.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