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主要渠道之一。数列与数、式、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列中的递推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数列求和、求通项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在中学数学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围绕数列可命制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历年来,数列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有时甚至还是难点。
每年高考与数列内容有关的试题,既有一条单纯关于数列内容的填空题,又有一条数列的综合题与实际应用题。在填空题中,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重点是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的灵活运用,突出了“小、巧、活”的特点。解答题属于中、高难度题,主要考查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归纳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
类型一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价值,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将涉及到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例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不为零,前n项的和记作Sn,且S9=S23,当a1>0时,n= 时,Sn有最 值.
分析 数列可以看成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是其子集的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可将前n项的和Sn的最值问题转化为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故建立函数Sn是解决本问题的关键所在。
解法一 由S9=S23,结合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9a1+36d=23a1+23×11d,所以2a1+31d=0,因为a1>0,故d<0.从基本量入手,以n为未知数,建立二元函数Sn,并研究其最值:Sn=-312nd+12n(n-1)d=d2(n-16)2-128d,由于d<0,所以Sn有最大值,当且仅当n=16时取到最大值.
点拨 本题的实质是用函数的观点分析、解决有关数列问题。通过相应的函数及其图象的特征变动地、直观地认识数列的性质。
由于等差数列是单调数列,所以其前n项和Sn的最值可以转化为研究项an符号的变化规律来求Sn的最大值,即转化为累加{an}中的所有非负项,从下标入手,合理搭配。
解法二 由于S9=S23,利用一般数列前n项和定义知:
a1+a2+a3+…+a9=a1+a2+a3+…+a23,得到a10+a11+…+a23=0,故a10+a23=0,又a16+a17=a10+a23,所以a16+a17=0,a16=-a17,而d<0,得到a16>0>a17,故当且仅当n=16时,Sn有最大值.
由于非常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所以本题也可以从函数入手,数形结合解决。
解法三 易知Sn=pn2+(a1-p)n,其中p=d2,因为a1≠0,S9=S23,故d≠0.
考虑函数f(x)=px2+(a1-p)x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且其图象过原点.因f(9)=f(23),故其对称轴方程为x=16,而a1>0,则d<0,故当且仅当n=16时,Sn有最大值.
奇思妙想
1. 原题中将条件“a1>0”改为“a1<0”,其他条件不变,结论会有什么变化?
解析 a1<0时,d>0,故当且仅当n=16时,Sn有最小值.
2. 原题中将条件“S9=S23”改为“S10=S23”,其他条件不变,结论会有什么变化?
解析 a1>0时,由于a17=0,则当n=16或17时,Sn有最大值.
3. 本题是由S9=S23可以推出n=16时,Sn取到最值. 那么逆向探索:由n=16时,Sn取到最值,能否推出S9=S23?
解析 结论是不一定.
4. 问题进行一般化:将本题条件中的“S9=S23”改为“Sm=Sk(m≠k)”,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解析 问题变得复杂后,函数思想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了.易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x=(m+k)2,
若a1>0,当m+k为偶数时,则当n=(m+k)2时,Sn有最大值;
若a1>0,当m+k为奇数时,则当n=(m+k±1)2时,Sn有最大值.
5. 由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一对对偶的同构数列,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极其相似的性质和结论,故考虑将原题进行类比研究.
如:已知等比数列{bn}的公比q>0且q≠1,首项b1>1,其前n项的积记作Tn,且T9=T23,则当n= 时,Tn有最 值.
解析 关键在数列{bn}中找到以“1”为项或者在“1”附近的项.
易知b1b2b3…b9=b1b2b3…b23,可得b1b32=1,故b16b17=1,又公比q>0且q≠1,首项b1>1知b16>1>b17>0,所以当n=16时,Tn有最大值.
类型二 已知两个不同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比值,求对应项的比值问题。着重考察等差数列前项和与通项之间的联系
【例2】 已知数列{an},{bn}均为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项的和分别为Sn,Tn,且SnTn=7n+45n+3,求a9b9.
分析 已知条件中涉及等差数列的和,而要求解的部分中只与项有关,故需沟通等差数列的和与项之间的联系,因此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第一种形式Sn=n(a1+an)2。并且对照所求结论,要将两项之和转化为一项的形式,所以还需使用等差数列的下标和性质获解。
解法一 a9b9=2a92b9=a1+a17b1+b17=17(a1+a17)217(b1+b17)2
=S17T17=415.
(一般地,同理可证明anbn=S2n-1T2n-1.)
点拨 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结构(这是思考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一个视角:结构特征),和式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解法二 可设Sn=kn(7n+45),Tn=kn(n+3),其中k为非零常数,
则a9=S9-S8=164k,b9=20k,故a9b9=415.
奇思妙想
1. 考虑原问题的逆命题. “已知数列{an},{bn}均为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项的和分别为Sn,Tn,且anbn=7n+45n+3,求S9T9”.
解析 由于推导anbn=S2n-1T2n-1的过程是可逆的,故可以赋值令n=5即可得S9T9=10.
2. 原问题中的各条件不变,改为求“则使得anbn为整数的正整数n的个数有几个?”.
解析 由上例可得anbn=S2n-1T2n-1=7n+19n+1,显然分子大与分母,析出常数得anbn=S2n-1T2n-1=7+12n+1.
故要使得anbn为正整数,只需要分式部分的“n+1”为分子部分“12”的正约数即可,而12的正约数有1,2,3,4,6,12,显然1不合题意,舍去.所以令n+1=2,3,4,6,12,可得n=1,2,3,5,11,即正整数n的个数为5.
2. 数列{an}满足a1=a,a2=-a(a>0),且{an}从第二项起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Sn 是{an}的前n项和.
(1)当n≥2时,用a与n表示an与Sn;
(2)若在S7与S8两项中至少有一项是Sn的最小值,试求a的取值范围.
3. 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2 011,公比q=-12,数列{an}前n项和记为Sn,前n项积记为Tn.
(1) 证明:S2≤Sn≤S1;
(2) 求n为何值时,Tn取得最大值.
4. 已知数列{an}是各项均不为0的等差数列,公差为d,Sn为其前n项和,且满足a2n=S2n-1,n∈N*.数列{bn}满足bn=1an·an+1,n∈N*,T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和数列{bn}的前n项和Tn;
(2)若对任意的n∈N*,不等式λTn 5.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存在常数A,B,C,使得an+Sn=An2+Bn+C对任意正整数n都成立.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
(1)求证:3A-B+C=0;
(2)若A=-12,B=-32,C=1,设bn=an+n,数列{nbn}的前n项和为Tn,求Tn.
(作者:刘翔 镇江中学)
每年高考与数列内容有关的试题,既有一条单纯关于数列内容的填空题,又有一条数列的综合题与实际应用题。在填空题中,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重点是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的灵活运用,突出了“小、巧、活”的特点。解答题属于中、高难度题,主要考查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归纳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
类型一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价值,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将涉及到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例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不为零,前n项的和记作Sn,且S9=S23,当a1>0时,n= 时,Sn有最 值.
分析 数列可以看成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是其子集的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可将前n项的和Sn的最值问题转化为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故建立函数Sn是解决本问题的关键所在。
解法一 由S9=S23,结合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9a1+36d=23a1+23×11d,所以2a1+31d=0,因为a1>0,故d<0.从基本量入手,以n为未知数,建立二元函数Sn,并研究其最值:Sn=-312nd+12n(n-1)d=d2(n-16)2-128d,由于d<0,所以Sn有最大值,当且仅当n=16时取到最大值.
点拨 本题的实质是用函数的观点分析、解决有关数列问题。通过相应的函数及其图象的特征变动地、直观地认识数列的性质。
由于等差数列是单调数列,所以其前n项和Sn的最值可以转化为研究项an符号的变化规律来求Sn的最大值,即转化为累加{an}中的所有非负项,从下标入手,合理搭配。
解法二 由于S9=S23,利用一般数列前n项和定义知:
a1+a2+a3+…+a9=a1+a2+a3+…+a23,得到a10+a11+…+a23=0,故a10+a23=0,又a16+a17=a10+a23,所以a16+a17=0,a16=-a17,而d<0,得到a16>0>a17,故当且仅当n=16时,Sn有最大值.
由于非常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所以本题也可以从函数入手,数形结合解决。
解法三 易知Sn=pn2+(a1-p)n,其中p=d2,因为a1≠0,S9=S23,故d≠0.
考虑函数f(x)=px2+(a1-p)x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且其图象过原点.因f(9)=f(23),故其对称轴方程为x=16,而a1>0,则d<0,故当且仅当n=16时,Sn有最大值.
奇思妙想
1. 原题中将条件“a1>0”改为“a1<0”,其他条件不变,结论会有什么变化?
解析 a1<0时,d>0,故当且仅当n=16时,Sn有最小值.
2. 原题中将条件“S9=S23”改为“S10=S23”,其他条件不变,结论会有什么变化?
解析 a1>0时,由于a17=0,则当n=16或17时,Sn有最大值.
3. 本题是由S9=S23可以推出n=16时,Sn取到最值. 那么逆向探索:由n=16时,Sn取到最值,能否推出S9=S23?
解析 结论是不一定.
4. 问题进行一般化:将本题条件中的“S9=S23”改为“Sm=Sk(m≠k)”,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解析 问题变得复杂后,函数思想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了.易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x=(m+k)2,
若a1>0,当m+k为偶数时,则当n=(m+k)2时,Sn有最大值;
若a1>0,当m+k为奇数时,则当n=(m+k±1)2时,Sn有最大值.
5. 由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一对对偶的同构数列,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极其相似的性质和结论,故考虑将原题进行类比研究.
如:已知等比数列{bn}的公比q>0且q≠1,首项b1>1,其前n项的积记作Tn,且T9=T23,则当n= 时,Tn有最 值.
解析 关键在数列{bn}中找到以“1”为项或者在“1”附近的项.
易知b1b2b3…b9=b1b2b3…b23,可得b1b32=1,故b16b17=1,又公比q>0且q≠1,首项b1>1知b16>1>b17>0,所以当n=16时,Tn有最大值.
类型二 已知两个不同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比值,求对应项的比值问题。着重考察等差数列前项和与通项之间的联系
【例2】 已知数列{an},{bn}均为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项的和分别为Sn,Tn,且SnTn=7n+45n+3,求a9b9.
分析 已知条件中涉及等差数列的和,而要求解的部分中只与项有关,故需沟通等差数列的和与项之间的联系,因此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第一种形式Sn=n(a1+an)2。并且对照所求结论,要将两项之和转化为一项的形式,所以还需使用等差数列的下标和性质获解。
解法一 a9b9=2a92b9=a1+a17b1+b17=17(a1+a17)217(b1+b17)2
=S17T17=415.
(一般地,同理可证明anbn=S2n-1T2n-1.)
点拨 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结构(这是思考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一个视角:结构特征),和式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解法二 可设Sn=kn(7n+45),Tn=kn(n+3),其中k为非零常数,
则a9=S9-S8=164k,b9=20k,故a9b9=415.
奇思妙想
1. 考虑原问题的逆命题. “已知数列{an},{bn}均为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项的和分别为Sn,Tn,且anbn=7n+45n+3,求S9T9”.
解析 由于推导anbn=S2n-1T2n-1的过程是可逆的,故可以赋值令n=5即可得S9T9=10.
2. 原问题中的各条件不变,改为求“则使得anbn为整数的正整数n的个数有几个?”.
解析 由上例可得anbn=S2n-1T2n-1=7n+19n+1,显然分子大与分母,析出常数得anbn=S2n-1T2n-1=7+12n+1.
故要使得anbn为正整数,只需要分式部分的“n+1”为分子部分“12”的正约数即可,而12的正约数有1,2,3,4,6,12,显然1不合题意,舍去.所以令n+1=2,3,4,6,12,可得n=1,2,3,5,11,即正整数n的个数为5.
2. 数列{an}满足a1=a,a2=-a(a>0),且{an}从第二项起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Sn 是{an}的前n项和.
(1)当n≥2时,用a与n表示an与Sn;
(2)若在S7与S8两项中至少有一项是Sn的最小值,试求a的取值范围.
3. 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2 011,公比q=-12,数列{an}前n项和记为Sn,前n项积记为Tn.
(1) 证明:S2≤Sn≤S1;
(2) 求n为何值时,Tn取得最大值.
4. 已知数列{an}是各项均不为0的等差数列,公差为d,Sn为其前n项和,且满足a2n=S2n-1,n∈N*.数列{bn}满足bn=1an·an+1,n∈N*,T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和数列{bn}的前n项和Tn;
(2)若对任意的n∈N*,不等式λTn
(1)求证:3A-B+C=0;
(2)若A=-12,B=-32,C=1,设bn=an+n,数列{nbn}的前n项和为Tn,求Tn.
(作者:刘翔 镇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