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新思路:改革课程体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组织与形态结构以构建起一个既适应科技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又能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继续教育课程体。
关键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6-0088-0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教师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将促进高校教师继续课程体系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依据,必须坚持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精神,立足国情及高等教育课程发展、改革的实际,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一)依据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来,就是通过继续教育课程学习,使高校教师达到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 ,增强高校教育创新和课程改革意识;拓宽、加深、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化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和教学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这个目的,从总体上看,是促使教师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专业化发展。
(二)依据高校教师素质状况和需求。与我国目前实施高校课程改革,推进继续教育对高校教师的高新要求相比,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教师队伍整体上不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陈旧和落后等问题。为此,必须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进行以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交流与合作意识、建构知识、教学的评价方法为课程内容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三)依据对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反思。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有较强的学科本位主义倾向, 课程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先进性、科学性不够,培训内容不利于激发教师内驱动力,课程体系的整体效果差强人意,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等。为此,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有利于加快促进高校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适应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改善和优化继续教育课程形态结构。
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体现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既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水平,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二)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要体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各阶段之间的合理衔接。根据高校教师成长的规律,重视高校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特性,体现不同层次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在联系和不同需求。同时,内容上体现不同阶段的重点和特殊要求。
(三)专题化与综合化相结合。体现继续教育特点,不完全面面俱到,抓主要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反映科学发展和世界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建构,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探索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新思路
为了使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与营造学习型、和谐型社会相配套,提高在职教师专业化素质和非学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保证高校教师顺利完成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的要求,针对现有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先进经验,立足国情及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更新与改造。
(一)课程目标的新设定。在设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要全面考虑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实现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对社会来说,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种需求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自己要成为这样一种人才,还需要大批地培养这种人才。对于高校教师个体而言,要从容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对学科来说,应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或前沿进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应将社会需求、教师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有机协调和融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课程结构新调整。课程结构的新调整就是要实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课程结构的调整要努力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学员个体课程的有机统一,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努力实现课程综合化,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应保障学员在掌握和拓展本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加强实践,并且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以此来保证自身发展的实现和创新能力的达成。
(三)课程实施的新设计。坚持依法施教,坚持以学员为本,注重研究、整体促动,发挥适应、引领、促进等多种功能,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实施课程,是国外继续教育课程的突出特点和成功经验。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
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尊重经验、运用经验、突出主体、强化体验等新的课程实施观;第二,优化课程实施途径,在实现“天网”、“地网”和“人网”的有机结合中加强网络教学;第三,创新课程实施方法,在策略优化中加强研究,重视案例教学;最后,整合资源,实施以高校、校本、导师指导和自修反思为一体的多元课程实施模式。
(四)课程评价的新构想课程评价要全程化、互动化,评价主体与方法的多元化,操作性强等。首先,树立新的评价观,变“淘汰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其次,建立完善的评价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全面科学地实施评价,既包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又包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四、小结
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与原则,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教师提供更高水平的在职培训,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教师提供再提高、再发展的机会,最终实现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现阶段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薛天祥,周海涛.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系统创新 [J].现代大学教育.2009.(3)
[2]胡建华.关于大学体系层次化的若干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
[3]王丽君,等.关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现代化的构想[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4)
关键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6-0088-0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教师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将促进高校教师继续课程体系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依据,必须坚持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精神,立足国情及高等教育课程发展、改革的实际,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一)依据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来,就是通过继续教育课程学习,使高校教师达到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 ,增强高校教育创新和课程改革意识;拓宽、加深、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化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和教学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这个目的,从总体上看,是促使教师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专业化发展。
(二)依据高校教师素质状况和需求。与我国目前实施高校课程改革,推进继续教育对高校教师的高新要求相比,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教师队伍整体上不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陈旧和落后等问题。为此,必须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进行以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交流与合作意识、建构知识、教学的评价方法为课程内容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三)依据对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反思。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有较强的学科本位主义倾向, 课程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先进性、科学性不够,培训内容不利于激发教师内驱动力,课程体系的整体效果差强人意,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等。为此,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有利于加快促进高校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适应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改善和优化继续教育课程形态结构。
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体现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既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水平,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二)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要体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各阶段之间的合理衔接。根据高校教师成长的规律,重视高校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特性,体现不同层次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在联系和不同需求。同时,内容上体现不同阶段的重点和特殊要求。
(三)专题化与综合化相结合。体现继续教育特点,不完全面面俱到,抓主要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反映科学发展和世界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建构,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探索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新思路
为了使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与营造学习型、和谐型社会相配套,提高在职教师专业化素质和非学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保证高校教师顺利完成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的要求,针对现有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先进经验,立足国情及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更新与改造。
(一)课程目标的新设定。在设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要全面考虑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实现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对社会来说,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种需求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自己要成为这样一种人才,还需要大批地培养这种人才。对于高校教师个体而言,要从容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对学科来说,应反映本学科最新成就或前沿进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应将社会需求、教师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有机协调和融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课程结构新调整。课程结构的新调整就是要实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课程结构的调整要努力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学员个体课程的有机统一,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努力实现课程综合化,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应保障学员在掌握和拓展本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加强实践,并且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以此来保证自身发展的实现和创新能力的达成。
(三)课程实施的新设计。坚持依法施教,坚持以学员为本,注重研究、整体促动,发挥适应、引领、促进等多种功能,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实施课程,是国外继续教育课程的突出特点和成功经验。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
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尊重经验、运用经验、突出主体、强化体验等新的课程实施观;第二,优化课程实施途径,在实现“天网”、“地网”和“人网”的有机结合中加强网络教学;第三,创新课程实施方法,在策略优化中加强研究,重视案例教学;最后,整合资源,实施以高校、校本、导师指导和自修反思为一体的多元课程实施模式。
(四)课程评价的新构想课程评价要全程化、互动化,评价主体与方法的多元化,操作性强等。首先,树立新的评价观,变“淘汰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其次,建立完善的评价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全面科学地实施评价,既包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又包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四、小结
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与原则,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教师提供更高水平的在职培训,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教师提供再提高、再发展的机会,最终实现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现阶段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薛天祥,周海涛.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系统创新 [J].现代大学教育.2009.(3)
[2]胡建华.关于大学体系层次化的若干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
[3]王丽君,等.关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现代化的构想[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