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可以是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教材、分析幼儿基础和可能、制定教学计划、预设幼儿种种可能等系列活动。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一般会统一对教材的把握、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基本框架。
随着我园第二轮园务调研的开展,基于我园当前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新教师较多的发展与现状,选择“集体备课”这一主题进行调研,调研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引发集体备课者进行自我诊断,发现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对现有的集体备课质量有所超越。
一、“有备而战”——集体备课调研前的准备
时间:2011-3-8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
首先,理清集体备课的实施内容是基于谁的立场,对谁有意义?其次,思考本次集体备课的调研思路:第一个环节是反思,一是“我”为今天的集体教研做了哪些准备?准备效果怎样?二是在整个集体备课环节中和现场中每个人的角色以及角色该发挥什么作用?三是自评集体备课的效果如何?第二个环节是会诊,即自我诊断和集体诊断。第三个环节是探寻,即你认为集体备课有怎样的路径?
二、“探病把脉”——第一次集体备课现场观摩并发现问题
时间:2011-3-15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各学科组组长、学科组成员
主持人:蔡老师(科学学科组组长)
教学活动主设计人:徐老师
课名:《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鸡蛋》
记录形式:片段截取、总结提炼
(一)什么是集体备课?
蔡老师:什么是集体备课?
孙老师:集体备课就是针对某一教学活动设计题目、分析题目是否适应、目标是否得体、过程如何展开。
范老师: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把一件事情做好,可能是一种类型的课、可能是同课异构。
徐老师:集体备课的过程是处理备课的各个环节,如怎样备幼儿基础、过程等。
蔡老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组、同学科共同研究,想幼儿所想,共同解决幼儿存在问题,促进幼儿发展的教研活动。
(二)本次集体备课内容《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鸡蛋》
蔡老师:本次集体备课的话题是“基于儿童立场下”的科学课。从课名来看,关键词是什么?从有趣入手,最想玩的是什么?针对现状,本节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确定本节课的目标?针对做中学流程是否合适?每个环节要解决什么问题,即子目标是什么?最后是教法和学法的讨论。
徐老师:我对幼儿基础分析的依据是科学区域中幼儿的喜好倾向,幼儿对操作类科学活动比较感兴趣,这是从孩子对科学区的兴趣点看出来的,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愿意在活动中多角度地观察科学现象与各种变化。
蔡老师:徐老师善于观察,今天的教研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把孩子想要的、喜欢的东西进行升华。领域是科学;教学模式是做中学。课名上抓的关键词:有趣。从有趣开始,如果你是孩子,你最想玩什么?
众:滚鸡蛋、砸鸡蛋、看看鸡蛋里面是什么。
范老师:如果定位在有趣的鸡蛋,范围非常广,有外形、颜色、大小;有吃的方法和口味;有鸡蛋的结构,生熟不同;孵化小鸡;放在不同密度的液体里会有沉浮的现象。
蔡老师:抓住孩子在生活中对鸡蛋的认识和玩法,孩子会对“有趣的鸡蛋”有怎样的理解呢?孩子对于“鸡蛋”的基础和现状是什么呢?
徐老师:孩子的基础是开展过护蛋的活动,已经能够区分生熟鸡蛋,孩子们做过实验,但孩子主动发现、操作的习惯还需要不断养成。让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改变水的密度、改变物体形状、悬浮。
众教师质疑。
范老师:这个发现和实验是你告诉孩子的?还是孩子自己发现的?
沈老师:关于沉与浮的现场,不一定要用鸡蛋,用其他东西也可以代替。能否现在拓展到物体的沉与浮?
王老师:现在孩子对直接的沉与浮的经验怎样?现在区域活动进展到什么状态?参与人数和频率?
蔡老师:有多少方法可以让物体浮上来?流程能为目标服务吗?
(三)“把脉”——第一次集体备课分析
1.集体备课在我园的常态如何?
集体备课涉及的内容有:教学活动、主题审议(前、中、后)、项目活动(运动会、参观小学、家长会等)。
集体备课涉及的人员有:年级组、学科组、其他人员,主要以级、组的形式开展。
集体备课的环节为:审题、备基础分析(教材和幼儿)、备核心价值判断、制定目标(把握重难点)、备过程环节、集体执教、课后反思,有基本环节,但是每次集体备课会把环节简化。
集体备课的形式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
集体备课的行动:有行为,但行动根据缺乏效率和质量。
2.确定下一次集体备课的路径。
第一步,对我园现在集体备课这一教研形式进行客观判断、理性分析。
第二步,应做什么、能做什么。
第三步,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改什么?怎样改?继承什么?怎样继承?)集体备课要关注哪些人?在知道还是做到层面上?以后的常态下集体备课要做到哪些?
三、“诊断开方”——第二次集体备课分析问题、寻找路径
时间:2011-3-21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各学科组组长、学科组成员
主持人:薛老师(业务园长)
记录形式:片段截取、总结提炼
(一)本次集体备课的目的
薛老师:今天教研现场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也就是说你最想获得是什么?
蔡老师:什么是集体备课?整个环节和大致形式?
葛老师:针对我园现在集体备课的状态,先找现状、诊断,有认识,在行为上落实。把集体备课最优化,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事情?
薛老师: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也就是在大家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解决对集体备课的清晰认识,并找到可操作的路径。
(二)再次理解集体备课
薛老师:通过上一次的集体备课组织和之后的反思,找到一个概念,即什么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需要做什么? 王老师:集体备课是从题目入手、分析幼儿基础、找到与教材的对接点、确定教育目标、教法与学法的讨论、进一步商议环节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既允许百花齐放,又允许有个性化的呈现。中心发言人的准备,主持人的发言要有思路。
葛老师:主持人在教研之前将话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准备集中一些;研讨氛围浓,出现辩论,每个人都参与研讨。
冯老师:提前通知,定时定点定人,过程中进行课前备课,准备充分;过程中的集体研讨将大家较为模糊的问题进行研讨;后期的跟进,对教案有所修改,形成高质量的教案。
吴老师:集体备课要进行三统一,即统一基础分析、统一目标、统一基本框架。
蔡老师:从题目抓关键词,分析孩子的现有基础(有什么、能什么、会什么,没有什么、不能什么、不会什么),与教材寻找对接点。
薛老师:上次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徐老师:《有趣的鸡蛋》这节课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幼儿基础没有达成共识。
王老师:对于前期的话题、人员安排、材料等都是“假准备”,教师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观察、分析和准备。
葛老师:主持人的问题设计较为充分,参与教研的人员对于教案没有新构思。
冯老师:大家在教研时缺少系统性,容易出现思维跳跃,从这个话题跑到另一个话题,也就是说这个话题没解决就走向另一个话题。
(三)追因分析
1.我园集体备课的优点。
其一,准备充分:提前通知,定时定点定人;进行课前备课,每个人参与前准备;主持人发言思路预设清晰。
其二,教研现场:研讨氛围浓;主持人的发言有思路,能从题目入手、分析幼儿基础、找到与教材的对接点、确定教育目标、教法与学法的讨论、进一步商议环节目标。
2.我园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太薄。教师拿到一节课后,孩子能学什么?怎么学?教师配合孩子的学要怎样教?流程是什么?这些思路不明确。
第二,教师对于集体备课目的不清晰。集体备课最终目的是出一份有质量的教案。如《有趣的鸡蛋》到底学什么?这个范围太泛、太广,应改为《鹌鹑蛋在水中能浮起来吗》。
(四)改进措施
1.做什么——集体备课做什么?
集体备课要形成高质量的教案或方案。具体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材把握、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基本框架。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以是一节课、是一个主题活动、是周计划或项目活动等。集体备课的准备形式有两种,可以是有内容无方案,可以是有内容有方案(审议、优化)。
2.行动路径——怎么做?
第一,集体备课前思考什么?集体备课时参与准备的人包括主持人、中心发言人和所有参与备课的教师,集体备课前要思考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价值定位是否准确、呵护理念是否体现。
第二,集体备课时注意什么?集体备课在初备时教师要挖教材分析、定位目标和重点难点。在交流讨论时,状态积极、投入参与,围绕目标有序进行,注意论据充分、摆明事实、讲明道理;主持人在交流过程中要保质控量,针对大家的问题有所选择,留有空白时间给予思考;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要追随着研讨思路走,交流时要围绕提纲,抛出自己的观点、设计、理解。
第三,集体备课后跟进什么?集体备课后要完善、形成教案、个性化设计,尤其是大家达成的共识不变。
(五)本次教研反思
1.教师要苦练基本功,做好课型等的优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第一,从幼儿出发,清楚学科的价值点和学法的核心价值点。主要手段为:备——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敏感发展期等;苦练——看、读孩子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是什么,积累经验。
第二,分析幼儿有效的学法有哪些?如做中学,学什么?如何做实验?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观察?如何学习别人的方法?孩子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孩子最后做什么?教师如何呼应,即教师的教要为学服务。
第三,课型经验的积累。如:做中学的课型、体验活动的课型。主要手段为:从模仿入手,进行自我微格剖析。如果效果不好,肯定是在这个课型中,教师的语言、神态与课的核心价值是违背的。
2.以扎实集体备课为基本。
以集体备课的标准为导向,扎实去做,集体备课的准备、组织、后续实施以及评价要进行实证性探索,初步形成我园呵护理念下的集体备课。
3.要有最终效益的自觉性。
首先要抓教师日常备课的思路与质量;其次关注课程中幼儿学习效果,如学得有效、有趣吗?
四、“研无止境”——集体备课调研后的思考
随着第三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逐渐开始把自己“放低”,越来越多地站在幼儿的角度为幼儿思考,但由于经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让教师在从幼儿出发的时候有时会不知所措,我们需要这样切切实实行走在孩子身边的教研,相信在以后不断实践中,教师的儿童立场会逐步提升。
第四次、第五次……集体备课进行中……
随着我园第二轮园务调研的开展,基于我园当前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新教师较多的发展与现状,选择“集体备课”这一主题进行调研,调研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引发集体备课者进行自我诊断,发现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对现有的集体备课质量有所超越。
一、“有备而战”——集体备课调研前的准备
时间:2011-3-8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
首先,理清集体备课的实施内容是基于谁的立场,对谁有意义?其次,思考本次集体备课的调研思路:第一个环节是反思,一是“我”为今天的集体教研做了哪些准备?准备效果怎样?二是在整个集体备课环节中和现场中每个人的角色以及角色该发挥什么作用?三是自评集体备课的效果如何?第二个环节是会诊,即自我诊断和集体诊断。第三个环节是探寻,即你认为集体备课有怎样的路径?
二、“探病把脉”——第一次集体备课现场观摩并发现问题
时间:2011-3-15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各学科组组长、学科组成员
主持人:蔡老师(科学学科组组长)
教学活动主设计人:徐老师
课名:《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鸡蛋》
记录形式:片段截取、总结提炼
(一)什么是集体备课?
蔡老师:什么是集体备课?
孙老师:集体备课就是针对某一教学活动设计题目、分析题目是否适应、目标是否得体、过程如何展开。
范老师: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把一件事情做好,可能是一种类型的课、可能是同课异构。
徐老师:集体备课的过程是处理备课的各个环节,如怎样备幼儿基础、过程等。
蔡老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组、同学科共同研究,想幼儿所想,共同解决幼儿存在问题,促进幼儿发展的教研活动。
(二)本次集体备课内容《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鸡蛋》
蔡老师:本次集体备课的话题是“基于儿童立场下”的科学课。从课名来看,关键词是什么?从有趣入手,最想玩的是什么?针对现状,本节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确定本节课的目标?针对做中学流程是否合适?每个环节要解决什么问题,即子目标是什么?最后是教法和学法的讨论。
徐老师:我对幼儿基础分析的依据是科学区域中幼儿的喜好倾向,幼儿对操作类科学活动比较感兴趣,这是从孩子对科学区的兴趣点看出来的,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愿意在活动中多角度地观察科学现象与各种变化。
蔡老师:徐老师善于观察,今天的教研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把孩子想要的、喜欢的东西进行升华。领域是科学;教学模式是做中学。课名上抓的关键词:有趣。从有趣开始,如果你是孩子,你最想玩什么?
众:滚鸡蛋、砸鸡蛋、看看鸡蛋里面是什么。
范老师:如果定位在有趣的鸡蛋,范围非常广,有外形、颜色、大小;有吃的方法和口味;有鸡蛋的结构,生熟不同;孵化小鸡;放在不同密度的液体里会有沉浮的现象。
蔡老师:抓住孩子在生活中对鸡蛋的认识和玩法,孩子会对“有趣的鸡蛋”有怎样的理解呢?孩子对于“鸡蛋”的基础和现状是什么呢?
徐老师:孩子的基础是开展过护蛋的活动,已经能够区分生熟鸡蛋,孩子们做过实验,但孩子主动发现、操作的习惯还需要不断养成。让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改变水的密度、改变物体形状、悬浮。
众教师质疑。
范老师:这个发现和实验是你告诉孩子的?还是孩子自己发现的?
沈老师:关于沉与浮的现场,不一定要用鸡蛋,用其他东西也可以代替。能否现在拓展到物体的沉与浮?
王老师:现在孩子对直接的沉与浮的经验怎样?现在区域活动进展到什么状态?参与人数和频率?
蔡老师:有多少方法可以让物体浮上来?流程能为目标服务吗?
(三)“把脉”——第一次集体备课分析
1.集体备课在我园的常态如何?
集体备课涉及的内容有:教学活动、主题审议(前、中、后)、项目活动(运动会、参观小学、家长会等)。
集体备课涉及的人员有:年级组、学科组、其他人员,主要以级、组的形式开展。
集体备课的环节为:审题、备基础分析(教材和幼儿)、备核心价值判断、制定目标(把握重难点)、备过程环节、集体执教、课后反思,有基本环节,但是每次集体备课会把环节简化。
集体备课的形式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
集体备课的行动:有行为,但行动根据缺乏效率和质量。
2.确定下一次集体备课的路径。
第一步,对我园现在集体备课这一教研形式进行客观判断、理性分析。
第二步,应做什么、能做什么。
第三步,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改什么?怎样改?继承什么?怎样继承?)集体备课要关注哪些人?在知道还是做到层面上?以后的常态下集体备课要做到哪些?
三、“诊断开方”——第二次集体备课分析问题、寻找路径
时间:2011-3-21
参与人员:园务调研组成员、各学科组组长、学科组成员
主持人:薛老师(业务园长)
记录形式:片段截取、总结提炼
(一)本次集体备课的目的
薛老师:今天教研现场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也就是说你最想获得是什么?
蔡老师:什么是集体备课?整个环节和大致形式?
葛老师:针对我园现在集体备课的状态,先找现状、诊断,有认识,在行为上落实。把集体备课最优化,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事情?
薛老师: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也就是在大家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解决对集体备课的清晰认识,并找到可操作的路径。
(二)再次理解集体备课
薛老师:通过上一次的集体备课组织和之后的反思,找到一个概念,即什么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需要做什么? 王老师:集体备课是从题目入手、分析幼儿基础、找到与教材的对接点、确定教育目标、教法与学法的讨论、进一步商议环节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既允许百花齐放,又允许有个性化的呈现。中心发言人的准备,主持人的发言要有思路。
葛老师:主持人在教研之前将话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准备集中一些;研讨氛围浓,出现辩论,每个人都参与研讨。
冯老师:提前通知,定时定点定人,过程中进行课前备课,准备充分;过程中的集体研讨将大家较为模糊的问题进行研讨;后期的跟进,对教案有所修改,形成高质量的教案。
吴老师:集体备课要进行三统一,即统一基础分析、统一目标、统一基本框架。
蔡老师:从题目抓关键词,分析孩子的现有基础(有什么、能什么、会什么,没有什么、不能什么、不会什么),与教材寻找对接点。
薛老师:上次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徐老师:《有趣的鸡蛋》这节课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幼儿基础没有达成共识。
王老师:对于前期的话题、人员安排、材料等都是“假准备”,教师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观察、分析和准备。
葛老师:主持人的问题设计较为充分,参与教研的人员对于教案没有新构思。
冯老师:大家在教研时缺少系统性,容易出现思维跳跃,从这个话题跑到另一个话题,也就是说这个话题没解决就走向另一个话题。
(三)追因分析
1.我园集体备课的优点。
其一,准备充分:提前通知,定时定点定人;进行课前备课,每个人参与前准备;主持人发言思路预设清晰。
其二,教研现场:研讨氛围浓;主持人的发言有思路,能从题目入手、分析幼儿基础、找到与教材的对接点、确定教育目标、教法与学法的讨论、进一步商议环节目标。
2.我园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太薄。教师拿到一节课后,孩子能学什么?怎么学?教师配合孩子的学要怎样教?流程是什么?这些思路不明确。
第二,教师对于集体备课目的不清晰。集体备课最终目的是出一份有质量的教案。如《有趣的鸡蛋》到底学什么?这个范围太泛、太广,应改为《鹌鹑蛋在水中能浮起来吗》。
(四)改进措施
1.做什么——集体备课做什么?
集体备课要形成高质量的教案或方案。具体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材把握、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基本框架。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以是一节课、是一个主题活动、是周计划或项目活动等。集体备课的准备形式有两种,可以是有内容无方案,可以是有内容有方案(审议、优化)。
2.行动路径——怎么做?
第一,集体备课前思考什么?集体备课时参与准备的人包括主持人、中心发言人和所有参与备课的教师,集体备课前要思考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价值定位是否准确、呵护理念是否体现。
第二,集体备课时注意什么?集体备课在初备时教师要挖教材分析、定位目标和重点难点。在交流讨论时,状态积极、投入参与,围绕目标有序进行,注意论据充分、摆明事实、讲明道理;主持人在交流过程中要保质控量,针对大家的问题有所选择,留有空白时间给予思考;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要追随着研讨思路走,交流时要围绕提纲,抛出自己的观点、设计、理解。
第三,集体备课后跟进什么?集体备课后要完善、形成教案、个性化设计,尤其是大家达成的共识不变。
(五)本次教研反思
1.教师要苦练基本功,做好课型等的优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第一,从幼儿出发,清楚学科的价值点和学法的核心价值点。主要手段为:备——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敏感发展期等;苦练——看、读孩子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是什么,积累经验。
第二,分析幼儿有效的学法有哪些?如做中学,学什么?如何做实验?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观察?如何学习别人的方法?孩子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孩子最后做什么?教师如何呼应,即教师的教要为学服务。
第三,课型经验的积累。如:做中学的课型、体验活动的课型。主要手段为:从模仿入手,进行自我微格剖析。如果效果不好,肯定是在这个课型中,教师的语言、神态与课的核心价值是违背的。
2.以扎实集体备课为基本。
以集体备课的标准为导向,扎实去做,集体备课的准备、组织、后续实施以及评价要进行实证性探索,初步形成我园呵护理念下的集体备课。
3.要有最终效益的自觉性。
首先要抓教师日常备课的思路与质量;其次关注课程中幼儿学习效果,如学得有效、有趣吗?
四、“研无止境”——集体备课调研后的思考
随着第三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逐渐开始把自己“放低”,越来越多地站在幼儿的角度为幼儿思考,但由于经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让教师在从幼儿出发的时候有时会不知所措,我们需要这样切切实实行走在孩子身边的教研,相信在以后不断实践中,教师的儿童立场会逐步提升。
第四次、第五次……集体备课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