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散文与地域性史俗的当代书写(评论)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haogu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关中地域性散文,在当下以乡间文化物事为背景的散文创作中,已涌现出了一批立足于新时代的新农村或者新时代的新市镇,去反观关中传统物事或者关中传统时令的散文新家,其中既有吕向阳、胡宝林、张静等实力派作家,也有张西昌、赵洁、扶小风、史鹏钊等后起之秀。一个以站在新时代制高点上去书写关中古老文化新形象的关中散文作家群,已漸然成型。
  从文字精进与文本呈现的角度来冷静观察,从关中民间的传统民俗,到关中民间的传统史俗,再到关中民间的传统食俗,有三个人我们的确已经无法忽略,甚至必须仰视。这三个人,在我个人的眼里,分别是:吕向阳、张西昌,还有扶小风。
  他们三人,在我看来,可以称之为新时代关中散文的三驾马车,甚至也可以尊他们为新时代关中民间文化圈新崛起的“关中三杰”。抛开别的暂且不谈,单从对关中民间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整理、缝合与彰显的角度来说,他们三个人,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专注,各有各的场域,各有各的文化参照,各有各的精神背景,各有各的神魂气质。他们三个人以文字或文本形式的鼎足而立,的确构成了当下关中民间文化圈最靓丽的一道新俗风景线。
  吕向阳对关中民间文化在当下时代的贡献在于,他是在以文字或者文本的方式,为关中民间的民俗风物立碑。他让许多已经或者正在消失的关中民间民俗风物,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既温暖了我们的记忆,抚慰了我们的乡愁,也体现了时代的变迁,滋养了关中文化的根。
  张西昌对关中民间文化在当下时代的贡献在于,他是在以文字或文本的方式,为关中民间的食俗风物申遗。他让许多至今还在被我们享用着或时时念念不忘的时令名食,有了文化的妆点,有了精神的气质,有了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并登上大雅之堂的可能。
  扶小风对关中民间文化在当下时代的贡献在于,他是在以文字或文本的方式,为关中民间的史俗风物开光。他让许多至今还屹立着或行将消逝的古迹、史料或旧地标,重新获得了历史与现代、青春与追索等等在内的多个双重内涵,既是在为时代招魂,也是在为时代壮行。
  作为陕西近些年新崛起的为数不多的青年散文新秀之一扶小风,包括他许多一直以关中传统史俗风物或者关中古老民俗地标为其切入点的散文创作,已经逐渐成为了关中散文圈中一个无从回避或者无法忽略的靓点。
  《乡村记》的首篇,就是以俗称“村庄的发髻”、“大地的眼睛”和“打开村庄文明的窗户”的关中古老村落建筑——地坑院为开掘点,既是在文学性地探寻关中人生命之初的秘密,也是在回忆般地敲奏自己童年的琴键,其中既展现的是关中地域地貌的亘古与深邃,也展现的是关中土著胸怀的博大、性格的宽厚和意志的坚韧。
  在扶小风的笔下,地坑院不仅是关中人在大地的褶皱里培植的一朵朵土色玫瑰,也是他这个新时代的青年抒发他自己对父辈的礼赞和对故土的热恋的一种承载,当然其中也饱含着他对时代进步的深深钦敬与社会一直在阔步向前发展的欣喜与感激。
  《马坊》,表面上好像只是一部带有宗族家事黑痣的个人史志,但其实却是关中一段特殊时期的世事微雕。如果说《地坑院》展现的是扶小风纪实与抒情无缝对接的叙物本领高超,那么《马坊》则展现的就是扶小风对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与小人物身上的那种大境界的出色捕捉本领。
  文中的“爷爷”,其实不仅是“我”亲情的风筝,也是关中某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黑腰带,既是对关中人善良勤恳和尽忠职守的讴歌,也是对中华民族诸多优秀精神的一次擦拭和提点。
  《庙堂》里所呈现的关中往事其实与宗教或者信仰无关,它虽然表面上呈现的仅仅只是个人童年的一段糗事,但实际却呈现的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他虽然以“我”的恶作剧和调皮捣蛋等无所节制为主色调,但实际上却是在借助童年的稚嫩在戏谑中试图让肥胖的现实轻松地飞翔起来,它虽然是在展现关中一所村庄小学的历史变迁,但实际上却是在展现关中那个时代的奋进底色与关中人一直以来的人性善意。
  扶小风的这篇《乡村记》,宛如从盛产青铜器的关中大地深处,刚刚刨挖出来的一尊青铜大鼎,即携带着泥土的芬芳,也萌发着时代的新绿。与已往他的散文总是沉浸在对单纯的历史器物或者人文史俗中的沉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无论对他个人的散文创作,还是对新时代关中散文的的整体益进,都是一件“幸事”。
  在陕西,贾平凹、穆涛等人的散文,虽然根在商洛,根在陕西,都有地域性,但是,却都早已冲破了地域性的藩篱,从小而大,亦小亦大,蜚声海内外,为陕西散文乃至中国散文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以吕向阳、张西昌、扶小风等以开掘地域性传统文化因子为创作背景,以书写地域性传统的民俗、食俗和史俗为己任,以地域性的旧物什的时代性开掘为其文学新标底的“地域性散文”的兴起,为陕西散文乃至全国散文的繁荣、推进或另辟蹊径,也正在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值得重视、搜集与研究。
  但是,一个作家有怎样的境界和格局,他才可能会有怎样的文字或文章。文章,要贵在有器局。无论是境界与格局,或者器局,既无关乎写作素材或题材的琐碎与卑微,也无关乎所写时代或人事的新近与久远。
  无论是关中、陕西,还是其他地区,对于地域性旧物时代性开掘或者文学性抒写,不仅都要立足于史、立足于俗、立足于物、立足于传统,更都要立足于时代、立足于人心、立足于人生本身、立足于开拓创新,为当地文学事业的发展,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学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对扶小风这样的地域性散文新秀而言,怎样才能让地域性的史俗散文有重新穿透时光隧洞的锐利,很显然,仍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李 东
  柏相,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陕西省职工作协理事,陕西省作协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协副主席,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其他文献
村里有个牛老太,老头子姓牛,她自己姓啥名啥不知道,她没说过,也没人问过。当然,没谁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牛老太一年到头都套着件深蓝罩褂子,罩褂子浆得格铮铮的,灰白的头发梳得齐整整的。牛老太年龄大了,但是身子勤快,手脚也还麻利着,纳得一手好鞋垫子。她纳的鞋垫子舒服又耐穿,任你走再多的路也不磨得脚疼,没个个把月,鞋垫是穿不破的。邻近几个村的人,无论是要下地种田的糙汉子,还是订了婚的姑娘都乐意买牛
期刊
下雪了!  无声的雪花,在天地之间,飘飞出最大的声响,落在我熟悉的这片土地上。  离这里最近的山,是太行山,离这里最近的海,是渤海。这一片华北平原像敞开的胸膛,宽阔而坦荡。如果说大山里下雪了,那跌宕起伏的曲线,可以让人的目光翻涌起无数波浪,那么大雪覆盖的一望无际的平川,便可以让你的目光最大限度地伸展和飞翔。尤其是在没有高楼的农村,比如我的村庄。站在大雪覆盖的田埂上,喊一声,声音就被风带走了,因为没
期刊
相对于过去的两年,关于“同时代人的写作与思考”和“百年新诗的讨论”,2018年关于诗歌的争论趋于稍许的平静和沉稳。“同时代”是一个仍在追问的话题,“我们与谁以及什么事物同属一个时代?”对于我们而言,“同时代”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写作,以及不同时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与什么同属一个时代”?百年新诗,放在“新诗”的度量衡上也是一个时代,“时代性”有深远的意义。在时代性这一概念下,仅就2018年而论,不过是
期刊
大雁塔的表述  寺墙的涂料红得如此冷静  大槐树下,已无人解读玄奘的经文  我依然相信佛渡有缘人  把来时的想象全部归还大慈恩寺  太阳炽热,墙上的树影斑驳  天黑了,寺院以一面红墙  将我们拒之门外  大雁塔,一座时间之塔  大乘和小乘在这里一命之差  有关雁塔的传说因此更加传说  大雁塔,一座时间之塔  我们在墙外仰头  沿寺院走了一圈  小寨东路,今夕何夕  有人取经归来,修身成佛  有人远
期刊
查干湖,蒙语“查干淖尔”,白色圣洁的湖。  近年,查干湖能被世人关注,可能更多来自极具民族特色的冬捕。戊戌年腊月,出于对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关注,我来到查干湖,看着眼前辽阔的冰面,忽然感觉到,冰层覆盖的不单单是水底的生灵,也是这座湖的千年记忆。  一  查干湖岸边,辽圣宗耶律隆绪手捻胡须遥望着远方,不知道此刻他在想着什么,从上京到查干湖足足走了俩月。当然,那时的查干湖还被称为“鸭子泺”。  这是
期刊
暑期一个炎热的下午,我陪同咸阳的几位签约作家来到了苏坊村以南清凉寺的山上。站在古朴的清凉寺大殿门前,看到挺立在悬崖峭壁上的织锦台,看到半山腰上的窑洞,看到绿植覆盖、野花盛开的山坡,一时之间,思绪万千。眼前仿佛出现了此时坐在高高的织锦台里的苏蕙,看着织布机上自己织出的五彩锦缎,看着锦缎中五彩祥云缭绕中上下翻飞交颈缠绕的龙凤……  我久久的陷入沉思,举目远眺,北看漆水滔滔向东流去,西看清凉吐瑞檀香袅袅
期刊
直到现在,那种白色的四周镶了黑边,大小将近两幅床单的电影银幕还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就是在宽阔的麦场上,地上插着两根长长的松木椽,它被人用绳子扎紧四角,固定在木椽之间,一束明亮的灯光投射过去,是它给了漆黑寂寞的乡村一个欢快明亮的窗口,充实了我们的内心世界。  开始播放电影前,天还不是很黑,只是显得有些昏暗,我们还能看见麦场外的黑乎乎的杂树林,也能看清树木那齿轮状的轮廓,而层峦叠嶂的远山已经模糊下来,
期刊
宇宙的边界  看着家里的鱼缸,鱼儿在水中自在的游动,我不禁想鱼是否知道它所处的鱼缸外还存在另一个世界呢?它是否认为鱼缸大的地方就是整个世界呢?那么,扩大到我们人类来说,宇宙对于我们是否有边界呢?假如宇宙有界,界外是什么?假如宇宙无边,它将伸向何方?  从古至今,人类都为了解宇宙而努力着。远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中国古代就逐渐形成“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朴素的直观见解。到了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又
期刊
新兵的驻地斜倚着一面长满荒草的坡地,地形平坦而舒缓,恰似一平放的斧面。风起时,草铮铮如戟叉似地摆动。远远望去,便像一块将凝住的色料。几根斜仄仄的槐树遮掩下的破庙就是营房了。活泼翘起的黑灰色屋檐在浓萌下若隐若现,若不是上面密布的雀粪和弥漫着浓重的洋油烟味,倒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深山中隐居得道高僧的庙舍。依着粗壮蔽日的槐树,兵们还用柴木搭了马棚和茅厕,每遇西风天,粪臭味便会弥漫在整个驻地的上空。  新兵多
期刊
有段时间,我一直在写文化散文。关于故乡一些支离破碎的文化痕迹,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总以为这辈子会一直写这样的文章。也因此收获了不少的朋友。这几年,我写的很少,也写的很慢。一度时期,我特别想写写故乡,总觉得有写不完文字,关于我们这个家族,关于村庄的风物,或者那些已经消失但还能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但好几次刚一提笔却戛然而止,脑际中一片空白,甚至觉得自己稚嫩的文字,根本无法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