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间的景观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逸,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伟大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同时也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隐士。隐士并非一般的隐居者,一般的“士”隐居也不足以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这些隐士们的道德原则、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也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提供了诸多话题。
  历史上,隐士有不少头衔:幽人、逸士、逸民、高士、处士。隐士的传说出现得很早,《庄子·让王》中讲述了尧舜时期的隐士许由和巢夫,他们成为隐士的始祖。而受过孔子表扬,司马迁认为其事迹可信的伯夷、叔齐兄弟则被当作可信的隐士代表,写入了《史记·列传》之首。
  论出身,隐士属于士的阶层。士作为传统“四民”之首,是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四有”阶层。特殊的身份使他们能轻易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而隐士则拒绝了这种进身之途,而是选择了与政治疏离和自我流放,选择“隐居以求其志”的生活。最初,他们可能是出于一种政治态度选择隐居,然而这种选择逐渐发展成为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过着一种远离人群的体制外的生活。《庄子·让王》篇中,庄子借善卷之口,喊出了“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口号。这些隐士,或批判主流阶层,或品行高洁独善其身,这样的形象进入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中,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段霁月光风,严酷历史现实中的旧时月色。
  真正意义上的隐士到先秦时期才出现。中国的夏、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知识垄断在贵族手中,还没有“草根”知识分子。从春秋战国开始,私人讲学之风兴起,诸子百家各创新说,讲学、授徒,士的阶层迅速扩张,诸侯、大夫养士之风日盛,知识分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有“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的说法,士人成为强大的力量之源。这一时期,无论孔子还是老庄,都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做着选择。孔子的儒家理论提倡“学而优则仕”,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态度不可谓不积极。但孔子对退隐也有肯定,他认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退隐成为士人对现实政治的一种态度,是修身的一部分。
  隐逸思想真正的奠基者是老庄。《史记》中,司马迁赞叹老子为“隐君子”,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不同于孔子把退隐当作一种批判和自我修养,老子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世界持一种彻底的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他发现人类在层层累积文明过程中开始被“异化”,并提出退回到“自然”之中来消解这种“异化”。老子的思想在庄子那里得到发展,庄子纵横捭阖的文字和穷极八荒的想象力,为后代的士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隐逸,在庄子那里是一种疏离,也成为一种趣味。于是,当楚王以丰厚的待遇延请庄子时,庄子告诉使者,自己不愿意被打扮好摆上尊位,他更乐于在污泥中游戏自得,他要“物物而不物于物”,这样才能“以快吾志焉”。如果说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知识、智慧和物质的累积,是人类在给自己的文明做加法,那么从老庄开始,隐遁世外的隐士们则是以一种做减法的心态面对世界,减之又减,最后,剩下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所谓的“心隐”。
  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士人的生存状态大变。汉初,士人们被纳入官僚体系,“独尊儒术”使儒士们皓首穷经,成为“学隐”,养士之风变化,把原本欲有所作为的士人变成食客和弄臣,这些士人只能“避祸于朝廷”,“隐身金马门”,变成“吏隐”。西汉末期,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士人“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后汉书·逸民传》,形成西汉末期的归隐之风。这次风潮既符合逃乱全身的需求,也符合孔子“天下无道则隐”的原则。东汉建立之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为了笼络士人,大谈士人名节,表彰、赞许不与王莽合作而避乱隐逸的士人。天下无道而归隐,变成了士人名节的重要内容,归隐至此成为一种士林风气,传统文化中的隐逸传统,至此开始形成。
  东汉末期数次“党锢之祸”,士人们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让后来的读书人为之骄傲。而朝廷数次滥杀士人后,国家气脉已绝,天下重归淆乱之中,残留下来的士人,相当一部分选择归隐。东汉末年的梁鸿、孟光等人携家人归隐山林,“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生活清贫,仅自求其乐,他们少有追求安逸生活的情致,而是忍着清贫甚至冻馁表达“士节”,是一种略带绝望的无奈抗争。东汉末到魏晋六朝,原本作为政治基础的经学渐次瓦解,精神上失去皈依的士人由失望而疏离,名教约束放开,士人们开始纵情任性。战争频仍引起士人对生命无常的慨叹,他们以放诞的方式追求觉醒后的个性解放,把激情投放在玄谈之中,精神自由遨游,心灵无拘无束,独处山林、遗世独立成为士人们的选择,隐逸这种生活态度变成整个时代的特色。当时,无论为官还是在野,无人不歌咏赞叹隐逸的美好,等同于歌咏自由精神和心灵世界的美好。中国隐逸历史中几乎所有的类型在这一时期都有表现:隐于朝、隐于市、隐于酒、隐于官、隐于山林、隐于田园。这其中,陶渊明的隐逸为中国隐逸传统开创了全新的格局和气象。陶渊明归隐田园,是一个不合格的农民,是一个“欣然忘食”的阅读者,也是一位隐者。他沉浸于自然之中,与造物对话,回到现实中“著文章自娱”,世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尊”,当之无愧。
  魏晋六朝的隐士在山林中获得精神上的极大解放。他们把自然、山林当作知己,寄意林泉之间,加之老庄哲学中“心斋”的身心修养,让隐士能自由地与自然对话,甚至将感情与自然融合,历史和人生悲情在山林中得以排遣,受伤的心灵获得抚慰,这种生命体验必然造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山水田园诗和山水画的创作者几乎全都是隐逸高士,陶渊明、谢灵运、戴逵、顾恺之等大家都有隐士的身份。
  隋唐以降,科举功名之路使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士人建立功勋的志气高昂,围绕着科举制,干谒、征辟、边关立功都成为进入仕途的方法,其中就有以隐居求名的“终南捷径”,隋唐以前的士人精神,在儒、道之间摇摆。隋唐以来,佛教和道教开始影响士人的精神世界。禅宗的兴起对唐朝隐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维是深受影响的士人之一。王维自幼受家庭影响笃信佛教,自己对佛理颇有心得,而他一生命途多舛,就从佛理中寻求精神慰藉。在后期,王维平静地接受命运安排,平日混迹官场,闲余退隐山林,全身心投入到宁静的自然和佛理之中,以“禅隐”的方式面对人生。这种时官时隐的风气,在唐朝颇为盛行,更重要的是,为官间隙的隐居成为士人们文学创作和文化创造的过程,这个人生间隙对唐代文学的创作颇有影响。   功名与隐逸是唐代士人要做的选择题,置身官场,不愿同流合污;躲避山林,生活艰苦不能忍受。要保证衣食无忧又能洁身自好,唐代士人便产生了“中隐”。白居易是典型的中隐,他在诗中解释自己的中隐生活:“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中国传统士人生活最幸福的朝代是宋朝,宋朝士人的文化素养在古代士人文化素养排行中高居首位,而宋朝的隐逸文化也向高雅和审美推进。从唐朝到宋朝,中国儒学从积极入世的外向——外王,转向内倾性格——内圣,士人更关注内心的体会和成长。宋朝统治者重视文治,改良科举制,使大量寒士进入统治阶层,隐士也因为志趣高洁得到尊重。宋朝的隐士多为“盛世之隐”,他们竟可以得到官府制作的冠服,这是中国历史所仅有。
  宋代隐逸之风因为统治者的优待,一时更甚,各种隐逸现象均有表现——真隐、假隐、朝隐、市隐、学隐、道隐各成气候。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范仲淹、陆游等人亦官亦隐,朱熹、邵雍、张载等人隐居山林聚徒讲学。他们的隐逸,更多寄托着心灵追求、生命感悟和审美追求,隐逸生活从与世隔绝开始变得更加生活化和世俗化。这种社会气氛中,宋代士人很容易在人生的起伏中获得人格的超越与解脱,苏轼正是其中之一。他一生并未退隐,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更深刻、更沉重,在历经仕宦沉浮之后,他表现出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虽然一生未曾归隐,却时时表现出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隐逸之风。
  文化造极之后是一次低谷,汉人与汉族文化在元朝受到歧视。中国历史上首次因为异族统治出现大批遗民,他们被迫隐逸,这种隐逸更多地充满悲愤之情,他们较少有个人诉求,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气节的表现。元代隐士用隐逸的方式表达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坚守,他们或在山林,或在市井,精神困苦,却造就了元代绘画和元杂剧的兴盛。元代统治者不接纳士人阶层,士人几乎完全清闲地处于主流社会之外。他们退避社会,闲逸、苦闷、悲凉、委屈的精神状态反映在艺术创作中,在绘画上形成高逸的风格,催生了写意山水画风的形成。元杂剧又因为士人被迫深入民间,产生了一大批反映民间疾苦的经典作品。
  科举制发展到明清,陷入了八股取士的死胡同,明清士人“念文章,做举业”,很多士人为了中举皓首穷经。虽然朱元璋开国之后也曾有“尊隐”的举动,但太多宵小横行,滥竽充数者多,败坏了尊隐的名声。明代隐士受社会世俗化和思想解放的影响,更多表现出疏狂、放荡之风,加之明中叶以后文人士子蔑视传统儒学的教条规范,随心所欲、纵情声色、享受生命,形成放浪形骸的风流才子和疏放隐士。“吴中四才子”中的唐寅、祝允明才情纵横,不愿受官场约束,最终决绝仕途,凭书画之技,逍遥于市井酒楼之间,纵情欢唱,形成独特的“名士风气”。至此,汉唐宋以来标榜高逸的隐逸之风的衰亡已经可以窥见。
  大量由明入清的遗民在抗清失败之后,选择隐居著述,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就是其中代表。他们反思明亡的教训,提出推进实学,学问之精深、思想之深刻,影响了清朝200年的思想与学术。但随着遗民隐士的谢世,新一代士人经历康乾盛世,故国之恨不复存在,又遭逢“文字狱”,清代思想学术从经世引向考据,形成了乾嘉学派,一大批大师级学者推动了中国进入近代之前的最后一次学术辉煌。然而,学术辉煌仍然掩盖不了思想被钳制的事实,清代士人几乎整体性进入“学隐”之中。
  中国传统士人历来“有志于道”,而现实社会往往逼迫他们后退。退出主流社会的隐士,或高逸,或狂放,或绝尘,或遁世。然而,无论他们退居何处,都秉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从传统文化的身侧推动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执守者。
其他文献
湿毒:仲夏季节,潮湿的空气加上持续高温,这样的季节最重要的是排湿毒。湿气通于脾。厚重的湿气把脾捆绑起来,叫做“困脾”,会出现头昏、四肢沉重、恶心、食欲差、大便不成形、胃脘胀气、舌苔腻。芳香能够醒脾。将薄荷、生姜凉拌,稍微放点辣椒,能刺激脾胃。脾胃“清醒”过来,才能利湿。  具体来说,恶心欲吐者,喝藿香正气水,吃参苓白术丸。舌苔腻、早上肚子偏大者,说明身体里有水排不出去,往往是脾虚、脾不健运的表现,
期刊
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读《孟子》,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与之间竣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第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扩大。第三,宜观其意志坚强,百折不回。服膺书中语,对于环境之压迫,可以增加抵抗力
期刊
在现代社会中,官员的“三公消费”最容易引起争议。现代社会中所谓“三公消费”指的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表面上看,“三公消费”似乎都出于公务需要,实际上彰显的是官员的贪婪和权力的霸道,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意识有着内在的关系。  说到“三公消费”,慈禧太后可是行家里手,此人生活极其豪奢。我曾见过她用一顿午膳的菜单,有好几十种荤菜,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而且她特别喜欢吃昂贵的
期刊
1793年,英国乔治国王特使马嘎尔尼从中国带走了一封信,信中称中国无需任何英国产品。中国真被批准进入全球贸易体系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6年之后。  170年前,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打掉了天朝的尊严,让清朝知道世界之大、竞争之烈。中国先是发现自己缺“船坚炮利”,而全套西式装备的北洋水师依然在甲午战争中覆灭。于是发现还缺先进的社会制度,便照虎画猫引进了议会制、总统制。袁世凯复辟后,人们又发现还缺民
期刊
在我国历史上,宦官有多种,而且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小宦官的地位差别如同官员一样,有尊卑之分,有些宦官不但可以娶妻,而且有资格养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不少。离现代最近且最有影响力的宦官娶妻之事,当数晚清慈禧太后的红人“安德海”。  安德海小名“小安子”,清末宦官,聪明伶俐,为人狡诈。史载:“(其)讲读《论语》、《孟子》诸经,艺术精巧,知书能文。”这就是说,安德海绝非胸无点墨的小阿飞。  安德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河南卫辉市是汲姓故事的起点,它地处中原腹地,西依太行,南临黄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论是太子汲的悲情还是其后裔的幸运,这里都是汲姓在历史长河中写出的第一笔。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普天之下
期刊
民间有人评点“三国”,说诸葛亮“只开花,不结果”。这意思很明白,一生轰轰烈烈,叱咤风云,到头来,蜀汉仍以刘禅举起白旗而告终。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历史事实。  但据此而论,“只开花,不结果”的也就不仅是一个诸葛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四处讨伐,何等威风!洛阳城头的大王旗还是由魏易晋;孙权坐领江东,虎踞龙盘,东吴还是归了西晋,虽然较之蜀汉多存在了一些时日,也只是在司马氏安排的日程表上有先有后而已。至
期刊
这些年突然出现“历史热”,2012年更奇怪,从年初到岁尾,一本外国老书持续大热,市面上几次脱销。它说的不是那些让人热血膨胀的“大秦帝国”、“大唐帝国”或“大清帝国”,而是有点让人泻火败气的“衰史”。  ——《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咸丰年间的一本古史,距今一百五十年,而且是洋古,怎么会引起中国人如此热议?看来还是革命与改革的老问题,让人欢喜让人愁。  自从李泽厚提出“告别革
期刊
公元前209年,徐福船队出海,载着数千童男童女和百名能工巧匠东渡扶桑,为秦始皇寻访长生不老药,却“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再未归来。河北盐山县千童镇古时称为“饶安邑”,意为“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后,遂于此千童侨寓之地置“千童城”,汉高祖五年于此置千童县。  壹  数千童子的父母盼儿盼到眼穿,生死两渺茫。每逢千童被迫出海的农历三月廿八,他们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
期刊
女子之美,可以美至什么程度?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是“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是“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  女子美极大约不能言表。若是可以,那么就应该是此般模样了。曹植于《洛神赋》中写洛神之美时用的这一些表达亦是语言的极致。那这洛神是谁?单是洛水之神,还是有寓意其他。这件事惹得后世争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