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管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基本要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愉快地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引导激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作是一门基础学科,饱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注入新鲜血液,深化改革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寓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
  一、以疑激趣,激发学生情感,诱发创新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教师描绘一幅奇特、秀丽的山水景色。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默读——小声读——放声读——表情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人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此以外,还可运用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进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爬山虎是植物,怎么会有脚呢?它的脚又是怎么爬的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
  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积极评估,予以表扬,鼓励创新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点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老师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并力求探索出古诗教学的新思路,而比较阅读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本文就从“正确认识比较阅读,比较阅读的类型、常见比较点及应遵循的原则”四方面谈几点对“古诗比较阅读”浅薄的看法,以期我们的古诗教学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比较”中感受古诗的精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比较阅读:策略:初探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
【摘要】情境的创设有它的技巧,方式多种多样。本文提出了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用意识;激发;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应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烈竞争的情境。它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下面,仅就结合自己这
[摘要] 本文根据近几年各高校大学生众多自杀事件和轻视生命事件的发生,分析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究其原因,并分析我国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通过认识生命教育的内涵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生命教育事例分析如何加强生命观教育及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大学生    一、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08年11月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判断学生的作业正误时,如果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甚至会影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探索能有效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和谐发展的新型数学作业批改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激励式批改——以“优”激”优”,提高作业兴趣    我们批改作业时可以尝试采取客观评价与
【摘 要】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建立体育档案,主要应分三个步骤做起;1、为每一个新入学的高一生进行立卡建档;2、新入学的高一生,对规定项目进行测验,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然后,在每一学年结束时,都进行逐项对照测验,看学生身体锻炼的进展情况;3、学生毕业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把他们从入校到毕业的基本情况公布,并逐个写出具体分析意见,让他们了解自己三年来的体育锻炼及提高情况,以便他们在升入高中后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面临诸多困惑,如:语言积累中,学生都能背诵名言佳句,但结合意思填空时,却不知是哪一句;仿写(拓展)句子时,“下笔千言”,结果却“离题万里”。“教无定法”的理念大家都烂熟于胸,但若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话,从情感“破”课,即进行愉快教学,定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载有孔子对愉快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事物的特征或原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说明文的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说明文也是中学生最不愿意学的一种文体,这就造成了说明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使其处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翻阅不同时期名师的课堂实录及通览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也很少发现有说明文的教学实例。  暑假培训时听了两位老师上的叶圣陶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探究情境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达到这一要求呢?教师应将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
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是物理学的初层次,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的教学及对力学解题做了一些探究。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教材    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对此从以下二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 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