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全过程、全身心地参与,既要互动——师生双向的交流,又要感动——身临其境的体验;既要知人论世——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又要涵咏咀嚼——品味揣摩后的顿悟和灵感。从而知识更丰富,技巧更熟练,情感受熏陶,精神受洗礼。
[关键词]诗歌教学 《蜀相》 知人论世 涵咏咀嚼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蜀相》是中职《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二首诗歌,第六单元是全册的重点,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感受诗歌的意蕴美和情感美。纵观《蜀相》,诸葛亮勤勤恳恳之行毕现,耿耿忠心之态全袒,而杜甫的哀婉慨叹之情尽露。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杜甫的《望岳》、《春夜喜雨》等诗篇,对杜甫有所了解,能利用资源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已积累一些鉴赏方法,本课重在运用。学生解读诗歌时,往往停留在读背的表层,很少探究,往往无法挖掘出文章的深层感情。
(三)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体会意境,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理解杜甫,体会杜甫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读诗诵诗赏诗的能力;
2、把握意象,体会意境。
(五)教学难点:体味沉郁顿挫的诗风,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二、教法学法
本文短小,引导学生了解诗意,研读重点词(句眼)和重点句(诗眼),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借诸葛亮寄托自己的情感(诗言志)。教法有知人论世、诵读法、情境法、图表比较法、点拨法。学法采用品读法、迁移法和探究法等。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杜甫诗句、生平事迹,观看视频《千秋诗圣》。
2、了解写作背景。请你用“我熟知的杜甫”介绍作者。
3、熟读诗歌,找一联喜欢的诗句,把它改写成现代文。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针对一般中职生不爱预习的特点,强化课前预习工作,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本次课程顺利开展奠定知识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课前渲染,播放中国风原创《出师表》MV
1、导入,投影1
导语:诸葛亮穿越时空隧道,于2011年前来到四川成都,四川过年时要去草堂拜谒杜甫。当他看到“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时,心想小杜与我心有戚戚也。正午他想品尝川菜的美味,走进餐馆,却发现顾客甚少,诸葛亮问后才知,现在推行在网上预订,诸葛亮不甘落伍,坐在电脑前申请QQ号,当输完诸葛孔明四个字,很纳闷,已经有人使用这个昵称了,想找主公刘备汇报,当他输完刘备时,发现竟然像汽车的车牌号一样出现刘备A、B、C,谁是真正的刘备?诸葛亮想起刘备有过目不忘的绝招。决定让他们进行一场赛诗会。现在刘备A、B、C就在我们课堂,诸葛亮也来了。
2、诗句竞赛,诸葛亮XX主持;刘备A---XX,刘备B---XX,刘备C---XX;评委——XX
规则:第一轮,必答题每人10句,说出诗句的上下句(时间2秒)按答对数量淘汰一名;
第二轮,抢答题共10句,说出诗句的上下句(时间2秒)淘汰一名,留下的是刘备。
(过渡:诸葛亮穿越时光隧道,享受了千年后的文化、科技成果。今天我们也要穿越时空隧道,跟随杜甫去瞻仰武侯祠)(板书课题、作者)
3、解题(投影6):看到《蜀相》,你眼前会浮现出诸葛亮的哪些往事?(激发学生兴趣)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开创蜀汉,辅助后主,平定叛乱,空城计,草船借箭,六出祈山,七擒孟获,八阵图,九伐中原,身死五丈原)
4、预习检查:请你用“我熟知的杜甫”结合课文背景介绍作者。(教师课前把同学的答案整理成投影,学生交流,其他同学思考评点)出示投影7:
设计意图:“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为人,可乎?”这肯定是不行的!通过诗句来了解杜甫,通过诗句竞赛强化学生的积累。说作者,用诗句评价诗人,学以致用,兴趣盎然。
(二)诵读诗歌,感知基调
1、初读:读准字音(领读,师生集体纠错)
2、再读:读清句读(个读,注意停顿,师生纠错)
3、三读,读懂诗意(请四位学生来讲述四联的大概意思)
按照:我从联的诗句,读到的意思。
4、范读,体悟情感(边听边看朗诵视频,再模仿朗诵。)
设计意图: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诗缘情,诗言志,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让学生感受诗之情。多层次朗读,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伤感。
(三)賞析文本,体悟情感
1、复习诗歌欣赏口诀:(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教师结合已学过的诗词讲析)
2、赏诗要求:投影9(学生填写表格),写什么(内容),怎么写(技巧),为什么(用意)
(1) 首联:生朗读诗句,说出对首联的理解,投影10
明确,首联句眼“寻”、“柏”。自问自答,指出祠堂所在地。“寻”急切之意,“柏”象征着坚强、坚贞。“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写作技巧:设问、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
(2) 颔联:生朗读诗句,说出对这颔联的理解。投影11。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诗句解读颔联:塞上长城空自许、夜静春山空、花自飘零水自流、教师自恋、空山新雨后;空悲切;凤去台空江自流;此地空余黄鹤楼;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师生补充诗句)
明确,颔联句眼“自”、“空”。描写祠内景物,即景抒情:因为自己景仰的人已不得见,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诗人无心赏玩;叶中黄莺也不过是“空”作娇音,诗人无心倾听。写作技巧: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
(3) 颈联:
①投影12,齐读对联,学生思考后人怎样形容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董必武);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郭沫若);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游俊)。
明确: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知人善任,始终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托付之重——图报之诚等
②一生朗读颈联诗句,说说杜甫又是如何评价诸葛亮。(投影13)
明确,颈联句眼计、心。“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这一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寓忧国忧民之精神于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诗人渴盼有忠臣挺身救国,为天下计。
运用技巧:侧面、用典、议论、融情于事。
(4) 尾联:生朗读诗句,思考对尾联中英雄的含义。
点拨:(投影14)
明确:天下英雄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大智大勇者。他们的志向相同,但境遇不同,作者除了欣赏诸葛亮才能之外,更羡慕的是他适逢明主,事业有托。古来圣贤皆寂寞,像诸葛亮这样的良相竟没能成就伟业(遗恨失吞吴)。而作者呢,空怀“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一事无成,安史之乱,唐王朝风雨飘摇;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杜甫,杜甫空有一腔热血却流落蜀中,志在匡国却避趋草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寄托了杜甫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
投影15总结尾联,句眼未捷、泪。尾联是凭吊之语,仰慕、叹惋,壮志难酬。写作技巧:用典、融情于事、直抒胸臆。
(5)请学生找出最喜欢的一联诗句,把它改写成现代文。(生交流)
设计意图:赏析活动是整堂课的重点,先由学生回忆已有的赏析技能;然后设计了三个活动:①明确要求,填写表格;②品味诗句,深入理解;③身临其境,再现情境:预习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高度凝练的诗句加以扩展。根据诗情,描绘画面,再现新的意境,使诗意具体化,散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落实教学重点。
(四)总结全诗,以意逆志
(1)教师总结:刚才我们跟随杜甫一路游目骋怀,看到了武侯祠荒凉之景,感受到作者凝重、景仰、叹惋之情,诗歌以厚重之笔墨传递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感触。
(2)学生吟诵诗歌、齐背诗歌,揣摩感情,找出诗眼。
(3)出示板书总结全文,投影17
找诗眼:寻、泪 品情感:怀人伤己 忧国忧民
(4)学生朗读诗歌:《倾听杜甫》(配乐:高山流水)体会沉郁顿挫、忧国伤时。
设计意图:“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 吟诵识记,加深理解。延伸阅读《倾听杜甫》理解沉郁顿挫。解读古诗要联系作者的创作,由诗及人,由人索义。化解教学难点。
(五)布置作业,巩固技巧。(出示投影18)
1、课堂作业,阅读刘禹锡《蜀先主庙》,生完成后交流、质疑。
2、课后练习,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按照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的顺序赏析。
设计意图:练习法,把知识化为技能,巩固为熟练的技巧。
五、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足,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诵读、MTV的视频,感染力强,课件提纲挈领地呈现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紧凑,重点难点突出,采用知人论世、涵咏咀嚼的教学策略,体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导入部分舍弃些更好,学生理解费时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课堂诵读要给足诵读、涵咏的时间,让学生读足韵味,理解就到位。《蜀相》是名篇,研究再深入些,引导更灵活些,表达更洒脱些。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诗歌教学 《蜀相》 知人论世 涵咏咀嚼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蜀相》是中职《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二首诗歌,第六单元是全册的重点,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感受诗歌的意蕴美和情感美。纵观《蜀相》,诸葛亮勤勤恳恳之行毕现,耿耿忠心之态全袒,而杜甫的哀婉慨叹之情尽露。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杜甫的《望岳》、《春夜喜雨》等诗篇,对杜甫有所了解,能利用资源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已积累一些鉴赏方法,本课重在运用。学生解读诗歌时,往往停留在读背的表层,很少探究,往往无法挖掘出文章的深层感情。
(三)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体会意境,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理解杜甫,体会杜甫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读诗诵诗赏诗的能力;
2、把握意象,体会意境。
(五)教学难点:体味沉郁顿挫的诗风,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二、教法学法
本文短小,引导学生了解诗意,研读重点词(句眼)和重点句(诗眼),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借诸葛亮寄托自己的情感(诗言志)。教法有知人论世、诵读法、情境法、图表比较法、点拨法。学法采用品读法、迁移法和探究法等。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杜甫诗句、生平事迹,观看视频《千秋诗圣》。
2、了解写作背景。请你用“我熟知的杜甫”介绍作者。
3、熟读诗歌,找一联喜欢的诗句,把它改写成现代文。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针对一般中职生不爱预习的特点,强化课前预习工作,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本次课程顺利开展奠定知识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课前渲染,播放中国风原创《出师表》MV
1、导入,投影1
导语:诸葛亮穿越时空隧道,于2011年前来到四川成都,四川过年时要去草堂拜谒杜甫。当他看到“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时,心想小杜与我心有戚戚也。正午他想品尝川菜的美味,走进餐馆,却发现顾客甚少,诸葛亮问后才知,现在推行在网上预订,诸葛亮不甘落伍,坐在电脑前申请QQ号,当输完诸葛孔明四个字,很纳闷,已经有人使用这个昵称了,想找主公刘备汇报,当他输完刘备时,发现竟然像汽车的车牌号一样出现刘备A、B、C,谁是真正的刘备?诸葛亮想起刘备有过目不忘的绝招。决定让他们进行一场赛诗会。现在刘备A、B、C就在我们课堂,诸葛亮也来了。
2、诗句竞赛,诸葛亮XX主持;刘备A---XX,刘备B---XX,刘备C---XX;评委——XX
规则:第一轮,必答题每人10句,说出诗句的上下句(时间2秒)按答对数量淘汰一名;
第二轮,抢答题共10句,说出诗句的上下句(时间2秒)淘汰一名,留下的是刘备。
(过渡:诸葛亮穿越时光隧道,享受了千年后的文化、科技成果。今天我们也要穿越时空隧道,跟随杜甫去瞻仰武侯祠)(板书课题、作者)
3、解题(投影6):看到《蜀相》,你眼前会浮现出诸葛亮的哪些往事?(激发学生兴趣)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开创蜀汉,辅助后主,平定叛乱,空城计,草船借箭,六出祈山,七擒孟获,八阵图,九伐中原,身死五丈原)
4、预习检查:请你用“我熟知的杜甫”结合课文背景介绍作者。(教师课前把同学的答案整理成投影,学生交流,其他同学思考评点)出示投影7:
设计意图:“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为人,可乎?”这肯定是不行的!通过诗句来了解杜甫,通过诗句竞赛强化学生的积累。说作者,用诗句评价诗人,学以致用,兴趣盎然。
(二)诵读诗歌,感知基调
1、初读:读准字音(领读,师生集体纠错)
2、再读:读清句读(个读,注意停顿,师生纠错)
3、三读,读懂诗意(请四位学生来讲述四联的大概意思)
按照:我从联的诗句,读到的意思。
4、范读,体悟情感(边听边看朗诵视频,再模仿朗诵。)
设计意图: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诗缘情,诗言志,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让学生感受诗之情。多层次朗读,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伤感。
(三)賞析文本,体悟情感
1、复习诗歌欣赏口诀:(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教师结合已学过的诗词讲析)
2、赏诗要求:投影9(学生填写表格),写什么(内容),怎么写(技巧),为什么(用意)
(1) 首联:生朗读诗句,说出对首联的理解,投影10
明确,首联句眼“寻”、“柏”。自问自答,指出祠堂所在地。“寻”急切之意,“柏”象征着坚强、坚贞。“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写作技巧:设问、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
(2) 颔联:生朗读诗句,说出对这颔联的理解。投影11。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诗句解读颔联:塞上长城空自许、夜静春山空、花自飘零水自流、教师自恋、空山新雨后;空悲切;凤去台空江自流;此地空余黄鹤楼;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师生补充诗句)
明确,颔联句眼“自”、“空”。描写祠内景物,即景抒情:因为自己景仰的人已不得见,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诗人无心赏玩;叶中黄莺也不过是“空”作娇音,诗人无心倾听。写作技巧: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
(3) 颈联:
①投影12,齐读对联,学生思考后人怎样形容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董必武);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郭沫若);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游俊)。
明确: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知人善任,始终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托付之重——图报之诚等
②一生朗读颈联诗句,说说杜甫又是如何评价诸葛亮。(投影13)
明确,颈联句眼计、心。“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这一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寓忧国忧民之精神于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诗人渴盼有忠臣挺身救国,为天下计。
运用技巧:侧面、用典、议论、融情于事。
(4) 尾联:生朗读诗句,思考对尾联中英雄的含义。
点拨:(投影14)
明确:天下英雄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大智大勇者。他们的志向相同,但境遇不同,作者除了欣赏诸葛亮才能之外,更羡慕的是他适逢明主,事业有托。古来圣贤皆寂寞,像诸葛亮这样的良相竟没能成就伟业(遗恨失吞吴)。而作者呢,空怀“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一事无成,安史之乱,唐王朝风雨飘摇;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杜甫,杜甫空有一腔热血却流落蜀中,志在匡国却避趋草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寄托了杜甫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
投影15总结尾联,句眼未捷、泪。尾联是凭吊之语,仰慕、叹惋,壮志难酬。写作技巧:用典、融情于事、直抒胸臆。
(5)请学生找出最喜欢的一联诗句,把它改写成现代文。(生交流)
设计意图:赏析活动是整堂课的重点,先由学生回忆已有的赏析技能;然后设计了三个活动:①明确要求,填写表格;②品味诗句,深入理解;③身临其境,再现情境:预习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高度凝练的诗句加以扩展。根据诗情,描绘画面,再现新的意境,使诗意具体化,散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落实教学重点。
(四)总结全诗,以意逆志
(1)教师总结:刚才我们跟随杜甫一路游目骋怀,看到了武侯祠荒凉之景,感受到作者凝重、景仰、叹惋之情,诗歌以厚重之笔墨传递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感触。
(2)学生吟诵诗歌、齐背诗歌,揣摩感情,找出诗眼。
(3)出示板书总结全文,投影17
找诗眼:寻、泪 品情感:怀人伤己 忧国忧民
(4)学生朗读诗歌:《倾听杜甫》(配乐:高山流水)体会沉郁顿挫、忧国伤时。
设计意图:“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 吟诵识记,加深理解。延伸阅读《倾听杜甫》理解沉郁顿挫。解读古诗要联系作者的创作,由诗及人,由人索义。化解教学难点。
(五)布置作业,巩固技巧。(出示投影18)
1、课堂作业,阅读刘禹锡《蜀先主庙》,生完成后交流、质疑。
2、课后练习,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按照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的顺序赏析。
设计意图:练习法,把知识化为技能,巩固为熟练的技巧。
五、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足,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诵读、MTV的视频,感染力强,课件提纲挈领地呈现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紧凑,重点难点突出,采用知人论世、涵咏咀嚼的教学策略,体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导入部分舍弃些更好,学生理解费时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课堂诵读要给足诵读、涵咏的时间,让学生读足韵味,理解就到位。《蜀相》是名篇,研究再深入些,引导更灵活些,表达更洒脱些。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