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作家眼中的华美文学创作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月份的“台北书展”上,同为华美作家而风格各异的哈金和张翎,围绕“从海外人眼中看华美文学创作”的主题,侃侃而谈。
  问:海外移民经验对你们的写作有什么影响?
  哈金: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我找不到跟汉语有关的工作,就只能用英语写作。用英语写作,就得注意到很多华文以外的东西,最起码英美作家或是其他用英文写作的作家在这个领域做到了什么,我不能再重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写作又不太一样。其中有很多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能不能生存下去。这问题在一开始是没有答案的,所以那时候确实非常焦躁。但慢慢地也觉得这种不确定性有好处,因为如果你觉得一本书肯定能写好的话,那这本书肯定不会很好,因为这一过程中没有冒险,而冒险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张翎:我和哈金的经历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我们的前半辈子是在中国度过的。我1986年来北美留学的时候,心里很确定要成为作家。但这其中也遇到跟哈金相似的问题,就是维生。我的专业是英国文学,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作家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她讲过一句话:一个女人要成为作家,首先要有五百英镑的年收入和一间自己的房子。我把它理解为,任何人要想成为作家,需要一份不需为衣食担忧的固定收入,以及一个独立的思想空间。于是我选择以听力康复医师为职业,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让自己在北美生存下去。只有实现生存以后,我才开始写作。第一本小说出版的时候,我已经41岁了。在那个时候才开始写小说,似乎已经浪费了我人生大好的、创作激情澎湃的年月,但回过头来看其实也蛮好的。
  刚开始移民北美的时候,由于被连根拔起移植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中,心中有非常愤怒、激烈的情绪,它导致你无法认真观察一个事物,因此对外界的认识往往是非常肤浅的。然而经过这十年的沉淀,当我开始写第一部小说《望月》的时候,这些很肤浅的东西已经慢慢地成为一种比较理性的思考。我个人写作,不喜欢带着明显的情绪,而是希望自己能够跟我作品中的人物、跟我叙述的那部分历史有一个理性的审美空间。这十年刚好给了我这个机会,所以客观上对我的写作是有益处的。
  
  问:两位在作品的选材方面不太一样,其中也经历过几次题材的转变。在这过程中,是如何选择写作的题材?
  哈金:刚才说到作家的生存问题,不光是物质上的还需要有自己的空间。美国有一个优点,就是任何人都能在这里找到生存空间。我觉得我用英语写作,是比较甘心于在边缘找一个写作空间,不过选择的题材要跟人家不一样。刚去留学的时候,我所知道的就是大陆的事,所以当时的题材只能是大陆的题材,但那时心里就知道,我将来会写一本书,叫《自由生活》,但同时也知道当时的我还没有能力去写,只有我真正经历过,知道移民是怎么回事之后才能写。所以一开始我只能先收集材料,并作一些构思。
  我的大部分作品是介于两个语言、两个文化、两个国家之间的,比如《战废品》中涉及中国人、韩国人和美国人,也就代表了不同的语言、族类和文化。这慢慢成为我的写作空间。因为我在国外用英文写作,很难写一本完全关于中国人在大陆生活经历的书。题材是作家生存的一部分,跟作家的亲身经历无法分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所以这种不同的活法往往决定了华美作家各自不同的题材。
  张翎:我的每一本小说,都是各种各样的家族史诗。我比较偏好这样的题材。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自己的无能,我没有能力描写当下和自己,比如写当下的都市欲望、白领生活或是小女子的失恋等这类话题,对于写自己我也很无能,我写的几乎都是离自己非常远的事情。另一个原因,跟我的审美观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始终觉得当下和自己,都属于我看不清楚的东西,我对它们还没有形成理性的思考,所以我选择从历史里面寻找试点,寻找我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问:哈金的《南京安魂曲》也是记述一个历史事实,您怎么用小说的笔调来描写它?
  哈金:实际上写这本书也有个人心理的需要。虽然我是用英文写作,但跟自己的过去从来没有分开,通过这个做法,我想跟自己的过去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于是我找到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用这个办法来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要。当然,这个事件这么大,用一般的小说是很难做好的,所以我在写作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
  为什么要以一个美国人为主人翁来写这个小说呢?在座的也知道,对这个重大事件,国际上还是有分歧。日本有一个虚构派,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但我们知道,有大量的国际人士介入这个事件,他们保存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图像、影片,这些都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我从这个角度来写,就是把中国人的经历放在国际的大结构下来叙述。因为我住在国外,也是一个移民,所以角度就跟纯粹在大陆生活的作家的角度不太一样,但也不是纯粹的西方角度。像我刚才所说的,这本书还是在两个语言、两种文化之间,找一个角度来看重大的历史事件。
  张翎:如果我仅仅是一个在中国大陆生活的作家,也可能会写出《金山》、《余震》这样的作品,但一定不是一样的。以《金山》为例子,我们听过华工的历史,我听到的都是一些义愤填膺的、标语式的控诉。我问中国的大学生,一听到“金山”这个题材,想到的是什么。所有人举手都是说“种族歧视”、“血海深仇”一类的词。这样没有错,但我想,这里面有比这更复杂的人性。如果我在中国写金山,从小到大的教育让我看到了金山的正面。现在我有了海外的经历,让我能够绕到金山的背后,看到它的另外一面。我把金山的正面和背面结合起来,产生的会是不一样的,比较立体的金山。我想这就是海外经验对我个人产生的影响,它在我的小说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却是很深刻的痕迹。
  问:哈金先生在《南京安魂曲》的序里面说,这部小说前后改了32遍,不知道怎么样写才最适当。后来您选择了由助理这个第三人来讲述故事。怎么会选择这个角色来讲述这么大的事件?
  哈金:这跟个人存在有关系,一说到历史小说,总觉得要有宏大的叙述。实际上对我个人来说,更强调如何在宏大的事件中通过一个人的感受、角度来说完整的故事。在刚开始写《南京安魂曲》时,我有点太傲慢了。之前我出了8本小说,觉得自己的写作技巧没有问题,就从魏特琳的角度来写。后来一直改,改到32遍以后,再也改不动了,就把手稿送给编辑。编辑说这本书不能成为一个整体。其实我心里也明白,这本书已经做到了一个份上再也做不动了。细节很有意思,但是整体上有欠缺。就像音乐一样,每首曲子都很好听,但是拼凑到一起就不和谐。我说,再给我两年时间,我再想想。这期间我的编辑也提了很多建议,但都行不通。到最后我就想再创造一个虚拟的人物,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写。这其中有伦理道德上的责任,这是中国人的经验,需要一个中国人来讲,还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让高安玲的故事把魏特琳的故事盖过去。
  写历史小说,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一个历史人物,已经有人写过他的传记,你就很难再重新创造历史事件。这是个很大的局限性,我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已经有两本专门写魏特琳的传记,所以我不能创造事件。这就是为什么最后我要创造高安玲的故事以此来保持叙述,在技术上是这个问题。其次还有伦理的层次,就是从历史来看,高安玲的家人以及她身边的小人物才是真正的受难人。所以改了32遍以后,拿回来又改了八九遍。
  问:《南京安魂曲》写的是中国的事件,要在英语世界出版,之前已出版过很多相同的题材,这就需要用更不一样的角度来写。是不是因为这样,您才一直坚持用英语而不是中文来写作?但是你也提到过,可能用母语写《南京安魂曲》会更容易些。
  哈金:我在翻译的时候能够感觉到,用母语写作非常自在,而用英语写就遇到一些差距,处理方法都不一样,特别是小的地方。描写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英语作品已经有很多了,我不能再重复别人的故事。选择了语言,也就选择了题材,选择了切入点,各个方面都选择了。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真正的文学能够超越语言。所以用什么语言写作不是最主要的。写小说不光是语言,还有更高的层次,就是故事的内在,这是更重要的。
  张翎:我想先就哈金的英文写作谈谈我的看法。因为我看过哈金的好几本英文小说,觉得语言很实在,也很合理。但我同时也看过他几本书的中文翻译,事实上中文翻译非常忠实于英文原著,我说的忠实不是说每个字都翻对了,是说把英文原来的风格也相当好地传承了下来。但是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传承,反而不能让我感觉到在读英文时候的那种流畅和自然。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否按照原文一字不漏地翻译过来,重要的是能够让读者领会到故事的氛围,这就是翻译的精髓。所以,翻译是有两面性的。
  哈金:我觉得,翻译只会不断地丰富原著而不是缩减。比如契诃夫作品的英语翻译就比原著要好得多。我想这是因为,过几年就有新的翻译,新的翻译肯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好的作品不光是语言好,还有内在的东西能够支持着各种翻译。这是很神秘的力量,翻译能不断地把作品的生命力加强、增大。
  问:有评论说,有些非本土的东方作家写自己的经历,是为了迎合美国主流观众想要了解东方移民生活的阅读需求,两位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哈金:对我来说,读者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没办法知道谁喜欢,谁不喜欢。但作为一个华美作家,我相信有一种理想的英语,即使不那么纯正,但依然能够让母语为英语的读者明白它的意思。这个基本要求要有,但具体谁对这本书感兴趣,这是很难把握的。就拿《南京安魂曲》来说,这本书褒贬不一。但好在我之前已经出了九本小说,我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作家,就算这本书失败了,也不至于被彻底毁了。但说句良心话,如果一个年轻的作家,刚开始写小说就选择这个题材的话,很容易一下就栽了,再也起不来了。但我写一本书是不考虑这些的,只是自己心理上的需要。
  张翎:我觉得迎合主流这个说法也挺好玩的。像美国这种自由的国家,我都搞不清楚什么是主流。作为作家,你即使想迎合都迎合不来。对于我自己来说,通常我选择的东西,是不太考虑别的因素的。我自己有一个理想,就是要成为一个这样的作家,当灵感在脑子里形成的时候,我想把它保留在最纯洁的状态,直到它成为完整的作品,这中间受到的污染越少越好,包括对市场的考虑,对读者心态的揣摩,对出版商的口味的各种猜测。因为我觉得这是你完全没有把握的世界,我绝对不会浪费生命去考虑我无法把握的世界。我只能把握我的写作想法,努力把我能够把握的事情做好,这是我的写作态度。
  问:当心境和生活有了不同经历的时候,就会像哈金这样不断转换着写作的题材。而现在您想写心里的需要,请谈谈这个问题。
  哈金:最近几年,我的作品中有一个主题,就是个人和国家的冲突。这是我的重要主题。一个作家要有思想,要考虑问题,这些问题换成哲学家或思想家,也会面对,也会写出很好的东西。但对于作家,更重要的是一些小的东西,因为思想丰富的人有的是,但是小说家能够本能地把小的东西放到句子里,让句子更有质地、有信息,让读者读起来有意思,成为一个整体。整部作品都要靠这些小东西支撑着,这才是小说家真正的任务,也是最难完成的任务。
其他文献
华美作家哈金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1985年赴美留学,自此移居美国,为了生存,毅然以英语写作,在英语的边缘地带,在语言和语言之间的空隙中开凿属于自己的语汇及叙事可能。“用英语写作,实际上你就觉得好像在边缘生活,不得不成为自己的里程碑,因为前后左右都没有人,所以必须有一系列作品,为自己建立一个立足点。”哈金说。  投身写作以来,哈金获奖无数,最为人所知的当属同获1999年美国“国家
期刊
问:有评论说,有些非本土的东方作家写自己的经历,是为了迎合美国主流观众想要了解东方移民生活的阅读需求,两位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哈金:对我来说,读者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没办法知道谁喜欢,谁不喜欢。但作为一个华美作家,我相信有一种理想的英语,即使不那么纯正,但依然能够让母语为英语的读者明白它的意思。这个基本要求要有,但具体谁对这本书感兴趣,这是很难把握的。就拿《南京安魂曲》来说,这本书褒贬不一。但
期刊
采访结束的那天下午,许骥准备去唐英年家门口静坐。到香港工作后,他由原本只是宅在家里,通过网络、书写、阅读关心天下大事的书生,变成走上街头参与社会运动的行动者。  1985年出生的许骥,人生的经历与两个地名密切相关——香港、杭州。他生长于杭州,中学时随母亲前往香港居住、读书,18岁时回杭州读大学,毕业后从事书店的活动策划、出版社的宣传,也在媒体当过文化版记者。2010年4月25日,许骥搭乘由杭州飞往
期刊
在台湾,30岁以上的职场人士大概犹记得2003年一本叫《执行力》的书横扫书市的情景。作者赖利·包熙迪(Larry Bossidy)和瑞姆·夏蓝(Ram Charan),一个是绩效斐然的企业领导人,另一个则是声誉卓著的企管大师,两人将多年来的经验与思考精髓熔铸于这本书中,详细阐述如何让企业拥有执行力的步骤与观念。企管类书籍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四处可见,但《执行力》当年年度23万本的印量,至今仍为出版
期刊
有没有一家书店,是不需要在意营收、畅销排行榜、顾客喜好、利润等等而单纯“经营”的?这梦或许画得太大,令人想起电影《失恋排行榜》中男主角“洛”所开的那家二手唱片行“Championship Vinyl”,无赖似的依照自己的品味挑选唱片并推荐给顾客。许多独立书店便是这样诞生,但往往碍于经济因素还是得做些妥协。在“好样本事”里,却诞生了一种新的可能。  位于台北市东区的书店“好样本事”藏身于小巷弄间,虽
期刊
旅游,是为了脱离日常与寻求异质性的体验,必然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接触。但毋庸置疑的,如果有一个当地人陪伴,就有了迅速切入当地生活的通道,看到一般匆匆过客无法一下子撷取的背后故事与人情风物。  林可彤之于香港,就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在《香港,非“彤”不可!——带着希望游香江》里,她把自己断断续续在香港五年多的打拼生活和感受到的香江风情尽纳笔下,更借由6位好友的角度,告诉你香港人眼中的香港模
期刊
2012年1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现代出版社的宣传品上印着的这一句“阅读现代,春暖花开”宣传语给北京冰天雪地的寒冬带去了徐徐暖风。  现代出版社,创办于1982年,原隶属于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后于2010年被归入中国出版集团。创办初期,出版社的主要图书类别是字典工具书,出版领域较为单一。然而现在,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现代出版社”就会发现,“漫画”是该社诸多出版物中的一个关键词。  一个本来
期刊
侦探小说源于欧美,传入亚洲后,在日本演变为“推理小说”,产生多种流派。中国于19世纪末开始引进、翻译推理小说,不过一直缺乏系统和规划性,且不受文学界、出版界的“待见”,几乎沦为“地摊文学”,难登庙堂。  这几年,推理小说渐已成为大陆读者追捧的类型文学。谈及大陆推理小说的兴起,“午夜文库”功不可没,而其背后的策划统筹者——不到三十岁的“午夜文库”副主编褚盟更是重要推手。  以推理为终生事业,俟机  
期刊
一所战时联合学府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宣告解散六十余年之后,仍然让人由衷地产生崇敬之情,让人缅怀不已,一方面可以说是历史的欣悦和丰碑,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现实的无奈与悲哀。关于这所由国立北大、清华和私立南开组成的联合大学,美国学者易社强(John Israel)教授孜孜矻矻,锲而不舍,苦心经营,于1998年推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Lianda: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
期刊
多年前,一篇《如何在金融业内出类拔萃》的帖子风靡网络,成为大陆金融院校学生和金融圈内人士争相传阅的教材。这篇台湾大学期货研究社内训的经典文本指出:想要在金融圈内出类拔萃,必读罗马史,读罗马史首推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企业家王石、并购专家王巍多次表达对盐野七生女士的倾慕,并在企业界、金融业内的读者分享会上向大家推荐此书。无独有偶,在日本,这套书的出版首先引起商界震动,索尼集团董事长、日本钢铁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