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时下课堂教学的主流,如何让英语课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打造英语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这些都是应该深思的问题。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地教,机械地学。语言虽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更主要的是通过练习达到应用的目的。我想,这就需要提高课堂效率,使之从“有效”转为“高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制定目标,优化课前准备
“兵马未動,粮草先行。”要提高常态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和教材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转变以往“传授者”的角色,乍一看,在课堂上教师变得轻松了,可是仔细想来,这并没有让教师得到解放。相反的,这样的课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了。在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前的课全部交给教师来讲,学生会规规矩矩地坐在下面;可是,现在的课堂都交给了学生,如果教师引导的不好,一个活动就会变得一团糟,相当于“放野马”,那这样的课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基本的教学目标都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能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恰当的点拨。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课堂的引导者。
二、学生自主预习,明确学习任务
新课标倡导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任务。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就可以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授新的单词之前,我都会让学生们回去预习,跟着录音反复读,直到正确为止。在学习新的短文之前,我让他们先自己看看,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根据他们的预习内容,我会设计好一份“预习检测单”,上面有预习目标和检测题,让学生先了解一下自己的预习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做好了预习工作,学生对自己哪里已经会了,哪里还有些欠缺,心里就大致有数了。第二天课上,再在小组里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学生能自己学会的都已经自主完成了,课堂重点就放在“解疑答惑”上,做到了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学生走上讲台,做优秀小老师
在课上,我一改原来什么都自己来的方法,请学生走上讲台来讲。比如,以前的英语课,都是我来领读,现在,在小组竞赛时,就能发现读得好的,让他们来领读,学生们跟在后面也读得很起劲儿。有人回答完了,请其他人来进行评价和补充。以前,我告诉他们一些课外知识,现在我每周给其中一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比如“美国人如何过圣诞节”,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然后到讲台前来讲给其他同学听。他们会通过查词典、上网、向会的人请教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这些课外知识的补充。在做小老师的时候,台上的学生神采飞扬,讲得头头是道,举手投足就像一个真正的老师,有时候讲的知识比我讲得还细致,让我自叹不如;在台下听的学生,坐得端端正正,听得认认真真;有时,台上和台下进行互动,台下有人举手提问,台上进行解答。在课上每个人都很投入,充满了积极参与的热情。
四、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也非常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还可采用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采用给小组加分的制度,如这个小组读得好,就加3分;有人没有读出来,自然加分就少了。一个星期总结一次,优胜的小组会得到一张类似于奖状之类的“喜报”。得到的小组自然欢天喜地,没有得到的就会很着急,都来帮助那个不会读的学生。长此以往,每个人回去都会认真地做好预习工作。在小组表演所编对话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对话说出来,还要做到把神态、动作都演出来,然后再学出一个“最佳演员”。孩子们都很好胜,每次都会竭尽全力地表演好。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要用心设计,就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事倍功半,成为高效的英语课堂。
总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大力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切实保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运行。
一、教师制定目标,优化课前准备
“兵马未動,粮草先行。”要提高常态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和教材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转变以往“传授者”的角色,乍一看,在课堂上教师变得轻松了,可是仔细想来,这并没有让教师得到解放。相反的,这样的课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了。在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前的课全部交给教师来讲,学生会规规矩矩地坐在下面;可是,现在的课堂都交给了学生,如果教师引导的不好,一个活动就会变得一团糟,相当于“放野马”,那这样的课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基本的教学目标都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能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恰当的点拨。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课堂的引导者。
二、学生自主预习,明确学习任务
新课标倡导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任务。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就可以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授新的单词之前,我都会让学生们回去预习,跟着录音反复读,直到正确为止。在学习新的短文之前,我让他们先自己看看,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根据他们的预习内容,我会设计好一份“预习检测单”,上面有预习目标和检测题,让学生先了解一下自己的预习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做好了预习工作,学生对自己哪里已经会了,哪里还有些欠缺,心里就大致有数了。第二天课上,再在小组里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学生能自己学会的都已经自主完成了,课堂重点就放在“解疑答惑”上,做到了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学生走上讲台,做优秀小老师
在课上,我一改原来什么都自己来的方法,请学生走上讲台来讲。比如,以前的英语课,都是我来领读,现在,在小组竞赛时,就能发现读得好的,让他们来领读,学生们跟在后面也读得很起劲儿。有人回答完了,请其他人来进行评价和补充。以前,我告诉他们一些课外知识,现在我每周给其中一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比如“美国人如何过圣诞节”,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然后到讲台前来讲给其他同学听。他们会通过查词典、上网、向会的人请教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这些课外知识的补充。在做小老师的时候,台上的学生神采飞扬,讲得头头是道,举手投足就像一个真正的老师,有时候讲的知识比我讲得还细致,让我自叹不如;在台下听的学生,坐得端端正正,听得认认真真;有时,台上和台下进行互动,台下有人举手提问,台上进行解答。在课上每个人都很投入,充满了积极参与的热情。
四、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也非常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还可采用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采用给小组加分的制度,如这个小组读得好,就加3分;有人没有读出来,自然加分就少了。一个星期总结一次,优胜的小组会得到一张类似于奖状之类的“喜报”。得到的小组自然欢天喜地,没有得到的就会很着急,都来帮助那个不会读的学生。长此以往,每个人回去都会认真地做好预习工作。在小组表演所编对话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对话说出来,还要做到把神态、动作都演出来,然后再学出一个“最佳演员”。孩子们都很好胜,每次都会竭尽全力地表演好。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要用心设计,就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事倍功半,成为高效的英语课堂。
总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大力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切实保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