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门颂》是我国著名摩崖石刻,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云:“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最早记载。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该石刻被誉称为草隶鼻祖,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作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
关键字石门颂摩崖石刻褒斜道隶书
引言
众所周知《石门颂》是我国著名摩崖石刻,在文学和艺术上享有极高的价值。我们具体论述此石刻之前先了解一下何为褒斜道,及其地理位置和重要意义。(这里的“道”指在下有急流的山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凌空铺架道路的孔穴,孔穴内插入石桩和木桩,在木桩上方铺上木板,可以行走、行车的道路。“褒”指栈道的南口——距汉台区北15公里,“斜”指北口——眉县南15公里》)后人命名为“褒斜道”。此道艰难险阻、涂渊巨川、群山相依、大气豪放。
一、石门颂的背景
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才真正了解到,褒斜道即是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地貌上就记载有这样一条羊肠小道,发展到夏朝既有小路相通,到了战国和秦国时期冶铁业的发展促进大规模的修凿,汉朝才达到全线贯通。此路亦是横穿秦岭、连接八百里秦川和汉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命脉。故历代文人歌咏、题刻者甚多,留有诸多摩崖石刻。其中摩崖汉隶“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石门颂》原刻在此处。此篇摩崖颂文是考证古人开凿石门浩瀚水利工程的重要历史史料。
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记载:“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刻石,言汉明帝永平中,司隶校尉楗为杨厥之所开”,上述反映了两个重要的信息:1、开凿时间为汉明帝(约公元61年)当时掌管王朝的皇帝为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2月登基)。2、开凿的人物为司隶校尉楗为杨厥。在石刻颂文里也有明确的记载:(碑额)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
经过宋代洪适《隶释》一书的考证,才弄清此处的“厥”字,实际是语助词,也可解释为“其”或“他的”的意思。洪氏引《华阳国志》所载,杨君实名涣,字孟文。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人,生卒年月不详,以清秀博雅著称,先后任过台郎(尚书台的尚书郎)、相(相当于县令的候国的相)、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中郎(皇帝的近待官)、司隶校尉(掌察举百官并负责监察京师附近各郡的监察官)。《华阳国志》赞他“孟文杰出,政绩卓著”。
作为开凿石门之举,在文章开头有部分介绍,汉高祖刘邦时代一直在持续开凿,我个人理解开凿或工程的完成都是相对而言,褒斜道地理位置艰险和各方面因素注定开凿和阻塞轮番频繁交替。据石门的另一著名摩崖《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明确记载,东汉明帝水平六年至九年(63~66),汉中太守鄐君最后完成了开通褒斜、石门的任务。后因安帝初年屡遭战乱毁坏,石门阻塞不通。顺帝初年,经杨孟文再三奏请,才重新修复。几经建设,最后再次开通。到了汉恒帝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武阳人王升(王升是杨孟之同乡)于石门石壁上刻文,推序本原,颂扬杨涣开凿石门之功。在颂文里有明确记载:“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汉中太守、犍为武阳王升字稚纪”。颂文中明确指出撰写是汉中太守王升,那么实施凿刻摩崖文字是他本人吗?在后面具体论述。直到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石门洞淹在水库中。石门石刻被凿迁至汉中,保存于汉中市博物馆永久收藏,同时也为挚爱《石门颂》的朋友们提供了实地学习和研究的便利条件。
其实,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其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他与略阳《郙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在汉隶中独显一秀,素有“隶中草书”之称。康有为先生认为,汉隶有“篆、楷、行三体,《郙阁》、《夏承》等为隶中之篆;《张迁》、《孔彪》等为隶中之楷;《杨孟文》(即《石门颂》)等为隶中之草。”从此碑中看出这时的书法上承篆隶,下启行草的时代过渡特点,呈现出大气磅礴、挥洒自如和不作修琢而自然豪放的意趣。
二、《石门颂》的特点
从铭文的布局来看,与众不同的是全碑文有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文字共计566字。形成纵中有行,横则不一定成列的错落格局。这种自由的书写方式使得大量的通假字、多音字、异体字、减笔字的多次出现,在碑中广泛使用(古代“躬”“肱”通用。“坤”、“恶”、“涩 ”、“流”、等字,)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其笔锋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爽劲沉着,故笔画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妙生。一方面有隶书典型风格,字形扁方,转折波磔较为明显;另一方面装饰意味很强。例: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命字垂笔长过一二字者,因石理剥裂不中接书而垂下耳,非可以律隶法也。”另有说法是:除“命”字之外,“升”、“诵”的末一个垂笔都相当长,其实这是汉代竹简帛书的遗风。试看汉砖、汉瓦中的刻字,这样的笔姿都极多。我个人认为“命”字末笔有石理剥裂的部分,笔划长一二耳,有一部分是人為主观处理,另有一部分是岁月对石刻的摧毁、风化等。汉砖和汉瓦对《石门颂》是否有影响?可以肯定的说是有的,但绝不会只体现“升”“诵”二字上独显汉帛之遗风吧?(据考证《石门颂》第七行第十二字“毒”,第十五行第十三字“安”,和汉简《恒帝诏令》中“案”、“午”、其字形中间长横划皆作大波磔之势。)在看通篇结字大胆放纵,具飘逸新奇的风韵反而有几分汉帛的特点和韵味(这仅属一家之言)。最后用杨守敬《平碑记》所言总结《石门颂》的特点:“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足以说明此摩崖放纵和飘逸,大气书风的个性。就学习和实践方面来看,大多数人学习书法都是先从习字开始,而后再进行深入和个性的拓展。
三、《石门颂》的学习和实践
(一)结构和章法
《石门颂》是篆书转变成隶书中的过渡作品,但它又不拘泥于其他书体,写起来有劲挺、灵动、潇洒、高古的气息在里面。用笔上主要是由篆书蜕变而来,以藏锋逆入为主,但也有露锋直书,如“匪”、“以”、“子”、“其”等字; 在结字率意恣肆,宽松灵秀,“随字赋形”,“因势立形”、“随感情抒发而造形”,不拘一格,字里行间存在着很多的对比与统一。
观看碑中文字结体有宽与窄、长与短、直与曲、正与斜、高与低、疏与密、收敛与放纵、粗与细、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等对立因素的巧妙安排,错综变化,创造出丰富而又和谐,对比而又统一的效果。如:结字“小”;平整“难”;结字大“高”;疏松“事”等。 形成这样的形式是否与摩崖石壁本身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这里所指的摩崖是直接在山崖石壁上书刻文字。书丹者必须站在脚手架上面壁悬空书写,加之石面凹凸不平,显然比在碑上书丹难度要大得多。章法上很明显,不受汉碑纵横排列格式的限制,虽然整体布局上下齐半,可是每行字数不等。对这一现象的形成在这里讨论一下作者王升,其在笔墨撰文上没有异议,在摩崖凿刻上我个人比较赞同的说法如下:1. 秦代到东汉时代,在文字上都是一个演变时期,东汉初碑文篆隶结合演变事实的存在本无可厚非。2 .隶书作为平民大众样式形成的书写方式已被部分民众所接受,倾向于中庸思想的人,至少在认识上承认隶书这一书体是事实存在和有待发展的。3 .作者本人的撰文和凿刻是可以有效的在自己凿刻作品时融入更多的个人情结和创作灵感,同时其也是一种更佳的艺术创作样本。
所以整篇《石门颂》纵行首尾相应,行气极佳。全碑二十行 ,除了低格之外 ,其余都上下平头齐脚 ,这是它布局严谨的明证 。至于横向 ,第三行到第十八行,共十六行的十五排以上字 。排列基本有横列。当然它的横列未能挂直,而呈波浪形,极有动感,这是对笔直的竖行的修正。其余部分,即十九行到二十二行和第三行至十八行的下部分,以及一二行就只有竖行,横排完全消失,大小参差 ,排列错落,妙趣横生 ,这正是对严谨的竖行的反其道而行之,把个人情感融入粗糙石壁,凿刻时更为放纵和舒展,让篆隶结合的效果表达的淋漓尽致!
从《石门颂》宏观上观看整体和经营位置,其追求结体的变化和气韵的连贯,左行与右行相呼应,保持整篇气势融为一体。它的章法布局给人以阔绰大方、质朴率意之趣。
(二)临碑
我们在《石门颂》练习中,首先对字型结构的把握:形态的造型、运笔技巧都要尽量避免误入“柔而不坚、软而无力;规矩而无变化的窘境”;一定要与“曹全碑”的秀美之风有所区别,千万不可失去“飘逸洒脱”之势。不过《乙瑛碑》字型结构上的“方正、险奇”,笔法上的“方圆并用”,横画的“蚕头、燕尾”,捺画的“竖弯顿笔转折”的风格及艺术特色是可以对比学习的。具体学习过程中,善于理解和区别,综合的运用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关键。
另外临摹古法帖成为学习的一种必由之路。凡是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过临习之作,通过分析、读帖、品帖、赏帖,来诠释碑文整体格调,掌握深层次的韵理。在临摹的方式上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尊重原碑原帖,临写时尽量和原碑帖相同和相似。在具体实践时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字进行双勾,通过双勾,了解和把握该字的间架结构临写以达到实临的目的;一类是意临,在实临的基础上尊重原碑帖,注重笔画间的相互策应,追求神似。在临写中加入自己对碑帖的体会和感受。如果对碑帖有很好的认知后建议两种临写兼容效果会更好。
四、《石门颂》结语
《石门颂》在东汉碑刻摩崖隶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不容抹煞的,它不仅仅是一篇歌功颂德的美文,它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在考古与历史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产生着极其深厚的影响。
本人在多年临写《石门颂》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际体会和感悟撰写了这篇文章,愿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并学习。
关键字石门颂摩崖石刻褒斜道隶书
引言
众所周知《石门颂》是我国著名摩崖石刻,在文学和艺术上享有极高的价值。我们具体论述此石刻之前先了解一下何为褒斜道,及其地理位置和重要意义。(这里的“道”指在下有急流的山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凌空铺架道路的孔穴,孔穴内插入石桩和木桩,在木桩上方铺上木板,可以行走、行车的道路。“褒”指栈道的南口——距汉台区北15公里,“斜”指北口——眉县南15公里》)后人命名为“褒斜道”。此道艰难险阻、涂渊巨川、群山相依、大气豪放。
一、石门颂的背景
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才真正了解到,褒斜道即是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地貌上就记载有这样一条羊肠小道,发展到夏朝既有小路相通,到了战国和秦国时期冶铁业的发展促进大规模的修凿,汉朝才达到全线贯通。此路亦是横穿秦岭、连接八百里秦川和汉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命脉。故历代文人歌咏、题刻者甚多,留有诸多摩崖石刻。其中摩崖汉隶“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石门颂》原刻在此处。此篇摩崖颂文是考证古人开凿石门浩瀚水利工程的重要历史史料。
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记载:“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刻石,言汉明帝永平中,司隶校尉楗为杨厥之所开”,上述反映了两个重要的信息:1、开凿时间为汉明帝(约公元61年)当时掌管王朝的皇帝为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2月登基)。2、开凿的人物为司隶校尉楗为杨厥。在石刻颂文里也有明确的记载:(碑额)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
经过宋代洪适《隶释》一书的考证,才弄清此处的“厥”字,实际是语助词,也可解释为“其”或“他的”的意思。洪氏引《华阳国志》所载,杨君实名涣,字孟文。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人,生卒年月不详,以清秀博雅著称,先后任过台郎(尚书台的尚书郎)、相(相当于县令的候国的相)、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中郎(皇帝的近待官)、司隶校尉(掌察举百官并负责监察京师附近各郡的监察官)。《华阳国志》赞他“孟文杰出,政绩卓著”。
作为开凿石门之举,在文章开头有部分介绍,汉高祖刘邦时代一直在持续开凿,我个人理解开凿或工程的完成都是相对而言,褒斜道地理位置艰险和各方面因素注定开凿和阻塞轮番频繁交替。据石门的另一著名摩崖《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明确记载,东汉明帝水平六年至九年(63~66),汉中太守鄐君最后完成了开通褒斜、石门的任务。后因安帝初年屡遭战乱毁坏,石门阻塞不通。顺帝初年,经杨孟文再三奏请,才重新修复。几经建设,最后再次开通。到了汉恒帝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武阳人王升(王升是杨孟之同乡)于石门石壁上刻文,推序本原,颂扬杨涣开凿石门之功。在颂文里有明确记载:“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汉中太守、犍为武阳王升字稚纪”。颂文中明确指出撰写是汉中太守王升,那么实施凿刻摩崖文字是他本人吗?在后面具体论述。直到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石门洞淹在水库中。石门石刻被凿迁至汉中,保存于汉中市博物馆永久收藏,同时也为挚爱《石门颂》的朋友们提供了实地学习和研究的便利条件。
其实,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其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他与略阳《郙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在汉隶中独显一秀,素有“隶中草书”之称。康有为先生认为,汉隶有“篆、楷、行三体,《郙阁》、《夏承》等为隶中之篆;《张迁》、《孔彪》等为隶中之楷;《杨孟文》(即《石门颂》)等为隶中之草。”从此碑中看出这时的书法上承篆隶,下启行草的时代过渡特点,呈现出大气磅礴、挥洒自如和不作修琢而自然豪放的意趣。
二、《石门颂》的特点
从铭文的布局来看,与众不同的是全碑文有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文字共计566字。形成纵中有行,横则不一定成列的错落格局。这种自由的书写方式使得大量的通假字、多音字、异体字、减笔字的多次出现,在碑中广泛使用(古代“躬”“肱”通用。“坤”、“恶”、“涩 ”、“流”、等字,)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其笔锋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爽劲沉着,故笔画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妙生。一方面有隶书典型风格,字形扁方,转折波磔较为明显;另一方面装饰意味很强。例: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命字垂笔长过一二字者,因石理剥裂不中接书而垂下耳,非可以律隶法也。”另有说法是:除“命”字之外,“升”、“诵”的末一个垂笔都相当长,其实这是汉代竹简帛书的遗风。试看汉砖、汉瓦中的刻字,这样的笔姿都极多。我个人认为“命”字末笔有石理剥裂的部分,笔划长一二耳,有一部分是人為主观处理,另有一部分是岁月对石刻的摧毁、风化等。汉砖和汉瓦对《石门颂》是否有影响?可以肯定的说是有的,但绝不会只体现“升”“诵”二字上独显汉帛之遗风吧?(据考证《石门颂》第七行第十二字“毒”,第十五行第十三字“安”,和汉简《恒帝诏令》中“案”、“午”、其字形中间长横划皆作大波磔之势。)在看通篇结字大胆放纵,具飘逸新奇的风韵反而有几分汉帛的特点和韵味(这仅属一家之言)。最后用杨守敬《平碑记》所言总结《石门颂》的特点:“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足以说明此摩崖放纵和飘逸,大气书风的个性。就学习和实践方面来看,大多数人学习书法都是先从习字开始,而后再进行深入和个性的拓展。
三、《石门颂》的学习和实践
(一)结构和章法
《石门颂》是篆书转变成隶书中的过渡作品,但它又不拘泥于其他书体,写起来有劲挺、灵动、潇洒、高古的气息在里面。用笔上主要是由篆书蜕变而来,以藏锋逆入为主,但也有露锋直书,如“匪”、“以”、“子”、“其”等字; 在结字率意恣肆,宽松灵秀,“随字赋形”,“因势立形”、“随感情抒发而造形”,不拘一格,字里行间存在着很多的对比与统一。
观看碑中文字结体有宽与窄、长与短、直与曲、正与斜、高与低、疏与密、收敛与放纵、粗与细、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等对立因素的巧妙安排,错综变化,创造出丰富而又和谐,对比而又统一的效果。如:结字“小”;平整“难”;结字大“高”;疏松“事”等。 形成这样的形式是否与摩崖石壁本身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这里所指的摩崖是直接在山崖石壁上书刻文字。书丹者必须站在脚手架上面壁悬空书写,加之石面凹凸不平,显然比在碑上书丹难度要大得多。章法上很明显,不受汉碑纵横排列格式的限制,虽然整体布局上下齐半,可是每行字数不等。对这一现象的形成在这里讨论一下作者王升,其在笔墨撰文上没有异议,在摩崖凿刻上我个人比较赞同的说法如下:1. 秦代到东汉时代,在文字上都是一个演变时期,东汉初碑文篆隶结合演变事实的存在本无可厚非。2 .隶书作为平民大众样式形成的书写方式已被部分民众所接受,倾向于中庸思想的人,至少在认识上承认隶书这一书体是事实存在和有待发展的。3 .作者本人的撰文和凿刻是可以有效的在自己凿刻作品时融入更多的个人情结和创作灵感,同时其也是一种更佳的艺术创作样本。
所以整篇《石门颂》纵行首尾相应,行气极佳。全碑二十行 ,除了低格之外 ,其余都上下平头齐脚 ,这是它布局严谨的明证 。至于横向 ,第三行到第十八行,共十六行的十五排以上字 。排列基本有横列。当然它的横列未能挂直,而呈波浪形,极有动感,这是对笔直的竖行的修正。其余部分,即十九行到二十二行和第三行至十八行的下部分,以及一二行就只有竖行,横排完全消失,大小参差 ,排列错落,妙趣横生 ,这正是对严谨的竖行的反其道而行之,把个人情感融入粗糙石壁,凿刻时更为放纵和舒展,让篆隶结合的效果表达的淋漓尽致!
从《石门颂》宏观上观看整体和经营位置,其追求结体的变化和气韵的连贯,左行与右行相呼应,保持整篇气势融为一体。它的章法布局给人以阔绰大方、质朴率意之趣。
(二)临碑
我们在《石门颂》练习中,首先对字型结构的把握:形态的造型、运笔技巧都要尽量避免误入“柔而不坚、软而无力;规矩而无变化的窘境”;一定要与“曹全碑”的秀美之风有所区别,千万不可失去“飘逸洒脱”之势。不过《乙瑛碑》字型结构上的“方正、险奇”,笔法上的“方圆并用”,横画的“蚕头、燕尾”,捺画的“竖弯顿笔转折”的风格及艺术特色是可以对比学习的。具体学习过程中,善于理解和区别,综合的运用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关键。
另外临摹古法帖成为学习的一种必由之路。凡是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过临习之作,通过分析、读帖、品帖、赏帖,来诠释碑文整体格调,掌握深层次的韵理。在临摹的方式上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尊重原碑原帖,临写时尽量和原碑帖相同和相似。在具体实践时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字进行双勾,通过双勾,了解和把握该字的间架结构临写以达到实临的目的;一类是意临,在实临的基础上尊重原碑帖,注重笔画间的相互策应,追求神似。在临写中加入自己对碑帖的体会和感受。如果对碑帖有很好的认知后建议两种临写兼容效果会更好。
四、《石门颂》结语
《石门颂》在东汉碑刻摩崖隶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不容抹煞的,它不仅仅是一篇歌功颂德的美文,它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在考古与历史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产生着极其深厚的影响。
本人在多年临写《石门颂》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际体会和感悟撰写了这篇文章,愿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