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软件一般一年半就要更新一次,硬件平均每三个月就要提升一档,这样的发展速度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策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主要谈谈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我把这段话给学生看,让他们讨论莱辛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学习。他们大多数举例子说:“很多地方可以用鼠标右键”,“复制和剪切操作是类似的”,但能够联想到软件的应用还是不多,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我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用word做电子贺卡,再用两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做幻灯片,等word与幻灯片的作品都上交后我再把莱辛的这段话给大家看,问学生“这会大家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很自然的与前面word与幻灯片的一些操作方法进行比较。(我们老师都知道这两个软件有很多菜单是类似的)趁热打铁,我用商量的口气对他们说“本学期我们要学的两个很重要的软件---excel和FrontPage,你们觉得还需要老师教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说“不需要”。
学生齐刷刷的回答说明,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话,绝不仅是教师一相情愿的教学最佳境界,更重要的体现了学生们渴求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要激发他们的自学兴趣。
二、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上述这一现象是由学生的差异性引起的,这种差异主要有三方面:①来自不同家庭的差异;②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③操作技能的差异。
来自家庭的差异我们无法改变,但后两者的差距我们是可以缩小的。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 (因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
1.缩短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
首先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班干部特别是班长、副班长的作用。班长和副班长一般都是班里比较有威信也是具有管理能力的同学,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能力。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所以要提高学生自控能力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班里有威信的同学的协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
2.缩短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
要缩短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我觉得选出一个操作技能比较好的课代表是关键,物色几位电脑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也很重要。
吸引操作能手自愿充当老师的助手。但是现在的学生很精明,觉得帮助别人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对只想提高自己不愿帮助别人的同学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是白干的,其实是在培养自己的纠错能力、指导能力和与同学的沟通能力,并且让他们懂得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他的成长。另外也要想办法让学生达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的境界。
一个好的课代表不仅是我们的好帮手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助教,甚至可以代替老师完成部分教学内容。当然,学生毕竟不是老师,课前我们要让他明确重点、难点和要求,并且要准备好练习,课内要进行宏观调控。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李大权同学他就别出心裁布置给同学们的一个任务:以寝室为单位分组做班级网站,然后请电脑老师和班主任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一等奖的小组网站上交到学校参评(刚好学校要组织班级网页制作比赛)。
我想这是自主性学习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不仅自主学习,还自主管理、自主创新,教师只是协助学生学习。我个人的体会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就要把握好这么一个原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师就不要去替代”。否则就是剥夺学生的权力,压抑学生的才能,助长学生的依赖思想。
当然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我们不能丧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与“不教”之间选择的选择必须慎重。
三、教”与“不教”之间选择
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决定“教”的内容和方法,又能在课堂45分钟内做到“不教”,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索、尝试的空间和时间。我们信息技术课向来讲究的都是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如果我们能科学的选择“教”或“不教”的内容那启不是既可以保证学生操作的时间又可以让我们少费口舌?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每届学生学会腾讯QQ的速度是惊人的,刚刚学会鼠标使用,刚刚接触互联网不久的学生就学会了QQ。学生在强烈的个人兴趣的驱动下,与同学们一起协作、会话,从而学会QQ软件下载、安装及使用,使在网上获取、交流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这种“QQ现象”必须具备这样的前提条件: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有非常成熟的协作环境。如果教材的内容符合这两个条件,完全可以采用“不教”的方式或者是自主学习的方式。
四、小结
总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前提条件;互助的师生关系是基础,也是催化剂和润滑剂;‘教’与‘不教’之间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到自主性学习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我把这段话给学生看,让他们讨论莱辛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学习。他们大多数举例子说:“很多地方可以用鼠标右键”,“复制和剪切操作是类似的”,但能够联想到软件的应用还是不多,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我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用word做电子贺卡,再用两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做幻灯片,等word与幻灯片的作品都上交后我再把莱辛的这段话给大家看,问学生“这会大家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很自然的与前面word与幻灯片的一些操作方法进行比较。(我们老师都知道这两个软件有很多菜单是类似的)趁热打铁,我用商量的口气对他们说“本学期我们要学的两个很重要的软件---excel和FrontPage,你们觉得还需要老师教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说“不需要”。
学生齐刷刷的回答说明,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话,绝不仅是教师一相情愿的教学最佳境界,更重要的体现了学生们渴求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要激发他们的自学兴趣。
二、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上述这一现象是由学生的差异性引起的,这种差异主要有三方面:①来自不同家庭的差异;②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③操作技能的差异。
来自家庭的差异我们无法改变,但后两者的差距我们是可以缩小的。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 (因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
1.缩短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
首先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班干部特别是班长、副班长的作用。班长和副班长一般都是班里比较有威信也是具有管理能力的同学,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能力。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所以要提高学生自控能力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班里有威信的同学的协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
2.缩短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
要缩短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我觉得选出一个操作技能比较好的课代表是关键,物色几位电脑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也很重要。
吸引操作能手自愿充当老师的助手。但是现在的学生很精明,觉得帮助别人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对只想提高自己不愿帮助别人的同学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是白干的,其实是在培养自己的纠错能力、指导能力和与同学的沟通能力,并且让他们懂得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他的成长。另外也要想办法让学生达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的境界。
一个好的课代表不仅是我们的好帮手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助教,甚至可以代替老师完成部分教学内容。当然,学生毕竟不是老师,课前我们要让他明确重点、难点和要求,并且要准备好练习,课内要进行宏观调控。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李大权同学他就别出心裁布置给同学们的一个任务:以寝室为单位分组做班级网站,然后请电脑老师和班主任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一等奖的小组网站上交到学校参评(刚好学校要组织班级网页制作比赛)。
我想这是自主性学习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不仅自主学习,还自主管理、自主创新,教师只是协助学生学习。我个人的体会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就要把握好这么一个原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师就不要去替代”。否则就是剥夺学生的权力,压抑学生的才能,助长学生的依赖思想。
当然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我们不能丧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与“不教”之间选择的选择必须慎重。
三、教”与“不教”之间选择
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决定“教”的内容和方法,又能在课堂45分钟内做到“不教”,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索、尝试的空间和时间。我们信息技术课向来讲究的都是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如果我们能科学的选择“教”或“不教”的内容那启不是既可以保证学生操作的时间又可以让我们少费口舌?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每届学生学会腾讯QQ的速度是惊人的,刚刚学会鼠标使用,刚刚接触互联网不久的学生就学会了QQ。学生在强烈的个人兴趣的驱动下,与同学们一起协作、会话,从而学会QQ软件下载、安装及使用,使在网上获取、交流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这种“QQ现象”必须具备这样的前提条件: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有非常成熟的协作环境。如果教材的内容符合这两个条件,完全可以采用“不教”的方式或者是自主学习的方式。
四、小结
总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前提条件;互助的师生关系是基础,也是催化剂和润滑剂;‘教’与‘不教’之间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到自主性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