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普遍存在着教与学相矛盾的现象,造成教学实效性差,这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尝试在德育教学中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中职德育教学;运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等。它强调学生参与并动手操作,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健康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推动学生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
  目前中职校的德育教学存在教与学矛盾的现象,造成教学实效性差。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对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有较好的作用,同时也符合新课改中的“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综合实践活动形式:
  一、开设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课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是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它是指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的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以教学过程为基本过程,紧紧围绕一个德育主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德育活动纳入课堂教学,采用分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课型。它改变了单纯道德说教,而是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探求在具体情境下的最佳行为方式,充实原有的认知结构。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课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充分挖掘。在活动中,可以充分拓展学生交流、合作的领域和程度,使学生从中感悟和体会,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共处、关爱、尊重等品质和能力。
  笔者围绕 “保护环境”的内容,在09电美班开设了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敖江”为主题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课。在此过程中笔者做好充分准备,拟定专题课设计方案,使之符合德育性、新颖性、生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并认真做好指导,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09电美班学生文化知识薄弱,他们热衷于专业课,对文化课兴趣缺乏,在课堂上与文化课教师没有“交点”,这让文化课教师为之头疼。但这个班的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强且善于表现自我。笔者结合这个班的学生和专业特点,课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合作,其中第一组负责收集图片资料,第二组负责小品演出,第三组负责编辑手抄报。笔者发现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一扫之前对文化课的懒散态度,非常认真地对待各自的任务。在活动课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第一组学生展示了关于敖江水质前后的对比图片,第二组学生活灵活现地表演了小品——《地球哭了》,第三组学生展示了精心创作的手抄报作品,之后学生积极为环保出谋划策,纷纷表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笔者惊喜地看到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课堂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都开了“金口”。
  之后,笔者发现该班学生对环保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有了很大的增强,这说明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课适应中职生的特点,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理论性德育”为“实践性德育”,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受教育,逐步将它内化并升华为一种道德修养。
  二、社会调查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所谓社会调查,是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作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
  在德育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学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和认识社会现象,并结合所获得的德育理论知识深入实际,从社会生活中收集第一手资料,从感性认识入手来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培养收集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生对未来充满憧憬,其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社会成熟度低,认知结构和思想方法简单,分辨能力较差,通过社会调查可让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加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如讲到“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时,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有直观的了解,笔者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了解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的状况及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如组织幼教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调查,了解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从而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紧迫性,增加对要从事的职业的认同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调查使学生走出教材,对学习有了方向感,也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
  三、在学生专业实习实训中渗透德育教学
  专业实习实训是中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形式,它不但检验和充实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也是渗透德育教学、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平台。
  中职生专业实习实训是学生与企业、社会直接接触的时机,也是他们踏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前的一次大练兵。在此期间,学生会遇到职业生涯中各种常见的问题,如果能够借机对他们进行爱岗敬业教育、诚信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笔者带领11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参加专业实习,发现中职生大多从小生活优越、娇生惯养,所以吃不了苦,刚开始没几天部分学生就出现了畏难情绪,想打退堂鼓。这时笔者就利用企业丰富的资源优势,动员优秀员工现身说法,讲述他们的就业经历,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和挫折教育,以此激发学生产生共鸣,促使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增强战胜自我的信心。在实习期间,学生对该企业的一位“海归”高管非常崇拜,羡慕其年轻有为且学识渊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见贤思齐”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提高修养,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此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克服困难并将自己融入企业环境,最终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回校后都明显懂事了,对家长和老师的态度也好了很多,学习态度也变得积极认真。   可见,利用专业实习实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它可以充分利用真实的企业环境,缩小学生理想中的职业与现实的距离,更好地认识自我,调整心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适应社会环境。
  四、结合学校专题活动进行德育教学
  学校专题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所谓学校专题活动指的是学校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升华为一定的德育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学校专题活动是为德育服务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学校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围绕德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职生自控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误入歧途,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主题活动中,笔者就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到法院听审,了解司法程序,还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懂得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触犯法律必将遭到法律的严惩,学生对遵纪守法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法制观念得到增强,并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后,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违反纪律的事情比之前少了很多。
  又如在以“浓浓拗九粥,深深感恩情”为主题的拗九节活动中,针对中职生对父母和长辈普遍缺乏感恩之情,笔者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父母做家务、替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当一天家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付出,从而拉近亲子关系,唤起他们对父母和长辈的感恩之情。活动结束后,在学生们进行心得体会的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为自己曾经的不懂事而后悔不已。
  综上所述,结合学校专题活动进行的德育教学符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和中职生的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纪律性与责任感等良好品德,并把它升华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种途径所达到的德育效果是单纯的德育课堂理论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际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让学生把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这是教学做合一理念的体现,对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性、实现教学相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善明.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结合途径[J].文教资料,2011.
  [2]廉秋枝.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实践教学形式[J]. 新课程,2011.
  [3]韩凤臣.谈谈如何上好实践性德育实践活动课[J].中学课程资源,2011.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职业中专学校)
其他文献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打赢脱贫攻坚战,既需要为贫困群众“输血”,解决生产生活迫切之需,更要有针对性地扶志与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河南省南乐县在“
期刊
榆次车辋常家是明清晋商的一枝后起之秀。在晋商历史的大河之中,常家因其经营历史之长、规模之大,而从众多叱咤风云的晋商中脱颖而出。而这样辉煌的成绩,与这个家族在历代经
我从事班主任老师多年,深深地感到,在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做好班级管理重在体现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只有一切为了学生,真正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
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对提升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精神修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大多数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没有过时,但是存在学习雷锋活动流于形式化、缺乏常态化,雷锋精
摘要: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学好语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惯,学生在七彩世界生存中才能主动地学习,终身学习;实践表明:启发多向思维,运用鼓励赞赏、教师自身品质、多媒体教学设计等手段则是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激发;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09-01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一个人从事学习、工作的个性特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全面实施催生了体育教学转型,课堂教学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提倡实质性地主体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动性
摘要: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项目经理人的作用日渐突出,职业化与国际化对项目经理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这既是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岗位职责的要求使然。从项目经理必备的基础素质、基本对策、领域提高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 项目经理;素质;基本对策  时代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的管理思想与理念层出不穷,现代工程项目正日益向着高、大、难、特的方向发展,建设项目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从沿海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返乡就业或创业,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返乡劳动者的比例逐年增高.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向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感悟,并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虽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朗读教学,不少学校也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朗读教学,但是朗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简要概括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优化朗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朗读教学;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及其重要的学校内容,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能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11-01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