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小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不久,我站在庭院里,审时度势,痛下决心,唤来师傅,挖去庭前所有树木花草。只留那个紫藤花架不舍得。师傅忙完走了,我便借来锄头开垦菜地,一边挖,一边默念起吴伯箫说过的话:“种花好,种菜更好。”
  说实话,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特性,我其实是一窍不通的。虽说生活在安吉这个大农村,但是从小跟随父母亲在小城镇生活,没有私有农田,哪儿去种地呢?只是小时候见过外婆种一畦一畦的韭菜,然后拿到菜市场去卖,韭菜根收拾得很白净,一小把一小把捆起来,齐刷刷地放在畚箕上,看上去有卖相,人见人爱。
  在我的工作单位后面,原先有块五六亩大的闲置空地,不知何因,附近一些有种菜天分的居民纷纷开荒种起菜来。我常站在三楼朝北的窗边,眺望那一片偌大菜地的四季更替及其作物蓬勃地生长,看那些辛勤耕耘劳作的身影……但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有一块自己的菜地来种菜。
  大概人总是缺什么才向往什么,以前从未种过地,如今生活节奏和环境都允许,同时也最易实现,何不“归隐田园”一番,更何况能吃上安心蔬菜,还节省开支,一举多得。
  菜地挖好了,又弄来一包包发酵过的猪棚粪施肥。初冬时节,按照资深菜农指点,撒下大蒜、青菜籽和种下卷心菜、红油菜。资深菜农乃我退休前原单位门卫阿姨,我学种菜知农事,全源于她。
  之后便是隔三岔五浇水施肥,肥料由油饼与淘米水勾兑,并灌于菜籽油瓶中经发酵后稀释使用。殷切希望中,大蒜膨胀发芽了,青菜长出一丢丢嫩芽,卷心菜和红油菜日渐长个儿。都快两个月过去了,靠近紫藤花架那一畦青菜一片寂寞,萌发的绿叶依旧张不开,菜农说,是阳光照射不够充分。
  为了给予蔬菜充分阳光,庚子年疫情过后的春天,我又请来师傅,忍痛割爱,把紫藤花架给拆了。顿时空间敞亮,一垄垄菜地,面朝太阳,有了温度,似乎有一种蒸腾向上的精神。我即乘势把几畦地的泥土,横竖翻了个遍,直至夕阳西下,累得我腰酸背痛,放下锄具,踉跄回屋。种地辛苦,然而自古诗人笔下总能把种菜幻化成各种美丽,似乎亦道出我此刻身疲力竭的窘迫以及内心的充实,比如明代何巩道曾作诗“行尽清溪到敝庐,绕篱黄蝶半畦蔬。频年学圃休相笑,千古英雄亦荷锄”。
  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于是,我又根据菜农指路,急着选择种植那些夏季常吃的蔬菜了,黄瓜、四季豆、长豇豆、番茄、辣椒、茄子、番薯、黄秋葵、南瓜、冬瓜、丝瓜,统统下种,统统施肥,统统浇水。
  萬物生长靠阳光,有光便能茁壮成长。特别是黄瓜和四季豆属于蔓性蔬菜,它们长至六七片叶后,就需要搭架子。准备好竹竿和绳子,学着隔壁菜地的“人”字形架,先把竹竿顶部绑好,再在两侧并在中间放上长杆绑好。黄瓜藤一上架就要用绳依势往上绑,十来天工夫,一根根带刺儿的黄瓜就在架上荡秋千了。四季豆也如此精细呵护,只要其花儿和黄瓜花一样一落,就结满大小不一的四季豆。
  还有番茄、辣椒和茄子,也要搭菜架才能长好,只是番茄要用网罩住,不然,红彤彤的、笑脸相迎的硕大番茄,惹得鸟儿也来馋食。夏日是个奇妙的季节,菜畦里各色蔬菜,不仅以飞快的速度伸展枝蔓,瞬间绽放花蕾和此起彼伏地挂满瓜果,而且映得菜园姹紫嫣红,热闹非凡。
  就这样,我家饭桌也变得丰盛起来,每天蔬菜品种换着花样吃,大饱口福,此可谓“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居只有菜根香”。今天炒着吃,明天蒸着吃,来不及吃就腌着吃,或者干脆送人吃,老妈家,姐姐家,还有张家阿姨李家婶。甚至于,我竟然还能腌渍白菜和自制萝卜干儿,香脆可口,味道鲜美。看来种菜及其菜品制作都是能挑战极限的,人的潜能,只待你自个儿去挖掘。
  春种秋收,夏长冬藏。种菜,我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到会。种菜有甜头,从此买菜也不用愁。到菜场,自然能分辨哪些菜有农药残留,哪些是未施农药的放心菜。比如,不太容易长虫子的菜有葱、蒜、芹菜、莴苣、丝瓜、土豆、冬瓜和南瓜。而我种过的长豇豆,就很会生蚜虫,密密麻麻的,布满苗上的叶子。为拒农药,我用醋和醋拼高度白酒等土法喷杀,均无济于事。而用手去捉蚜虫,我头皮也发麻,后来干脆拔了苗不种了。
  看到南瓜、冬瓜和丝瓜开花时,我特别兴奋,可是过段时间,花朵就一一脱落,结不了瓜。
  怎么回事呢?问菜农,答曰:“这是雌花没有授粉之故。”我愕然。她接着说:“花有雄雌之分,正常情况下,通过风、蝴蝶、蜜蜂和蚂蚁,可使雄花粉进入雌性花蕾而受粉,不然,就不结果。”
  持续阴雨天,是招不来蜜蜂和蝴蝶的,唯有将雄性花粉取之,放入每个雌性花蕾上授粉方行。总结说,雌雄不同株,单身汉只开花不结果,所以菜园一定要种两棵瓜果苗。看来,任何事不涉及恐怕你永远不知道,此乃大自然惊喜。
  自从种了菜,我几乎沉醉于这块土地,无心去做其他事,无心去各种聚会。菜园成了我散心的好去处,得闲,便去菜地走走,看看这片阳光雨露滋润下的蓬勃生机。有天一激动,打电话给老同学,让其将院子里的一棵杨梅树挖走,推波助澜,我又整出三垄菜地来。撒上青菜和豌豆籽,种上青菜秧。霜打青菜分外甜啊,估摸着可吃到过年。据说年关菜市场青菜卖8 元一斤,疫情防控加剧,突然觉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于种菜情结,对于土地的热爱以及危机意识的主观情思和意想,似乎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哲学。所以,中国人种菜是有名的,不仅种到国外,就连南极乃至太空也不例外。
  这大概与中国自古有适合种菜的四季环境、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关,而且人们普遍认为“耕读传家”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屯田也用在古代军事上,即便现役部队在岛礁上,去维和,军营也始终瓜果飘香。
  看来,种菜这种从经历中获得的实践知识,将永远植入我的生命,也让我再一次认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满足自己。
  就让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继续把菜种得“有滋有味”而成为自己的一种本能,并借用陆游《种菜》“老农饭粟出躬耕,扪腹何殊享大烹。吴地四时常足菜,一番过后一番生”的诗句以明示,深耕细作,让种菜成为一种最常态化的生活。
其他文献
像普罗米修斯一样  盗取生活的火种  以爆燃的姿态  捂住冰冷的日子  有时掏出内心的闪电  像一次次赌博  接通命运里的三昧真火  火中取栗  喂养房子、车子、一家人的胃  也从热血、酒杯、文字里取火  点燃一天的猎猎之光  把自己装在喧嚣里  光芒也是孤独的  带火的嘴唇吻着世间的悲喜  有时被世俗的铁锈捆成一个冷冷的结局  从老母鸡、栗樹林里读取火辣辣的乡愁  自己却身陷一枚高处红叶的苦苦支
期刊
最近买了个投影仪,又刷了一遍《失乐园》。上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十几年前,这次在更大的屏幕上看到,仍然会被黑木瞳扮演的女主角凛子的美所打动。  她总是穿着黑衣服,神情沉静,五官柔和,肌肤透明如冰雕,呈现出植物般没有侵略性的美,这符合她的身份——医学教授的太太。  看上去是最波澜不惊的人生,谁能想到这背后自有惊涛骇浪。  25岁时,她通过相亲认识了丈夫,结婚,做家庭主妇,看似完美的丈夫实际上很无趣,对她
期刊
镯子是女人最心爱的饰物,也是结婚时最重要的嫁妆。过去娶媳妇时,男方家即使再贫穷,也要想方设法打上一副银镯子作为聘礼送给女方。等女人出嫁时,镯子作为最贵重的嫁妆,成了女人的压箱底之物。从此以后,镯子将陪伴女人一生,寄托着女人对美好生活的记忆和向往,所以镯子对女人来说再珍贵不过。但我的母亲却坚持要把自己戴了一辈子、无比珍贵的镯子还给大娘(大伯母),这是一个真实而凄美动人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在豫
期刊
人群荡漾,热烈的陌生如汪洋淹没头顶,一个人穿过人行横道,风把头发送到嘴角。莫名升起的孤独与虚无,没有边际。  路旁的枝枝叶叶在窗外倒退疾行中辛苦而茫然,我记不得它的面目,傍晚,雷雨肆无忌惮,车灯烦乱浮躁,车流冷漠热闹。掩藏在杨树叶子里的广告牌有了锈色,有锈迹流淌下的痕迹,这种堕落与颓废我并不在意,不过这些废旧掩藏在新鲜绿色的叶子中倒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安详。  站台上,反复嚼口香糖到无味,时而用舌头把
期刊
本不属于你的疼痛 怒火  用石匠的汗水 浇开了一本书  高度提炼了 你在阳世的  风起云涌  剩下最后一张名片  暴露了你在人間经过的  蛛丝马迹  比较擦破土地的皮肤  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飘荡的灵魂 和风一样安静  山的皱纹里 长满幽灵  有太多的不舍  是累了 需要歇息  只有日月风雨 草本的终极陪伴  解不开的谜团  是谁在安排 一个生命从起点跑向终点  平凡的或是伟大的旅程  碑如果开囗
期刊
我们之间近而远着,所能做的是  于近在咫尺的屏幕里遥望彼此  所幸我们处于同一方位,随季节更迭  可以一起数落这一无是处的风雪  把话语反复说,说进旧日子里去  说进我们消磨的新鲜感里面  一辆火车的距离有多远呢?  九百公里。十个小时。两颗心。  下雨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除了沖进这琳琅满目的雨伞之中  哭一场
期刊
大年初一,天气甚好。父亲说想去钓鱼,弟弟说昌江县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往僻静的地方去。  在一处观景台上,我们停了步。弟弟从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了钓鱼的工具。三根鱼竿,一只鱼篓,一个渔捞,一筒鱼饵,还有一把阔大的遮阳伞和两个折叠小凳,一应俱全。这些都是从江西南昌带来的。说是有备而来,一点儿也不为过。  微风不燥,水波不兴。不远处的河面上,一个男人坐在一只轮胎里,双手拿着桨一样的东西,前后划行。细细看,原来
期刊
箭 扣  万里长城蜿蜒一种传说。箭扣长城,也扣在时间的弦上。万里蜿蜒的险峻,令人胆寒。  这历史的弓,谁来拉动?也许一不小心,拉弓人的手一松,箭就会毫无厘头,射入一个黑色而幽深的胡同。撒几张网,一天就过去了。打几条鱼,一生就过去了。有人想笑,就任凭他们笑去。野草的声音,嗖嗖响。柔软的小蛇,隐身于葳蕤的草丛。  箭,还扣在长城上。“任何变化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包括长城上的每一块砖,残破,古旧,朴拙
期刊
红嘴鸥似乎比往年要来得略早一些。  一位诗人这样说过:“世间万物的心灵都是相通的。”我认可这一说法。每年立冬前后,成群结队的红嘴鸥沿着预定的迁徙路线,不远万里从西伯利亚飞到德阳过冬。其间,它们经历了多少磨难,我无法得知,但近日《德阳晚报》刊登的一则消息说,一只又累又饿的红嘴鸥竟主动向路人求助,由此可见这一趟旅程是何等的艰辛与危险。  红嘴鸥来了,旌湖就热闹了,几乎天天都上演人鸟和鸣的嘉年华。我自然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钟情于辽河岸边的旧时光,怀念那里善良淳朴的人,比如三叔。  其实,三叔也不是有啥传奇故事的人。论长相,他个子不高,冬天时常穿一件没罩面的黑布棉袄,腰间围着那个年代东北农民常扎着的蓝布腰带,脚上是一双黑色五眼的系帶布棉鞋。就这身装扮,没啥特殊的。  生产队那会儿,年轻的三叔因为勤快能干,当上了生产队的车把式。有一次,他被派去外乡给队部拉盘磨石头时,狭窄的盘山道上,迎面突然驶来一辆卡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