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不久,我站在庭院里,审时度势,痛下决心,唤来师傅,挖去庭前所有树木花草。只留那个紫藤花架不舍得。师傅忙完走了,我便借来锄头开垦菜地,一边挖,一边默念起吴伯箫说过的话:“种花好,种菜更好。”
说实话,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特性,我其实是一窍不通的。虽说生活在安吉这个大农村,但是从小跟随父母亲在小城镇生活,没有私有农田,哪儿去种地呢?只是小时候见过外婆种一畦一畦的韭菜,然后拿到菜市场去卖,韭菜根收拾得很白净,一小把一小把捆起来,齐刷刷地放在畚箕上,看上去有卖相,人见人爱。
在我的工作单位后面,原先有块五六亩大的闲置空地,不知何因,附近一些有种菜天分的居民纷纷开荒种起菜来。我常站在三楼朝北的窗边,眺望那一片偌大菜地的四季更替及其作物蓬勃地生长,看那些辛勤耕耘劳作的身影……但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有一块自己的菜地来种菜。
大概人总是缺什么才向往什么,以前从未种过地,如今生活节奏和环境都允许,同时也最易实现,何不“归隐田园”一番,更何况能吃上安心蔬菜,还节省开支,一举多得。
菜地挖好了,又弄来一包包发酵过的猪棚粪施肥。初冬时节,按照资深菜农指点,撒下大蒜、青菜籽和种下卷心菜、红油菜。资深菜农乃我退休前原单位门卫阿姨,我学种菜知农事,全源于她。
之后便是隔三岔五浇水施肥,肥料由油饼与淘米水勾兑,并灌于菜籽油瓶中经发酵后稀释使用。殷切希望中,大蒜膨胀发芽了,青菜长出一丢丢嫩芽,卷心菜和红油菜日渐长个儿。都快两个月过去了,靠近紫藤花架那一畦青菜一片寂寞,萌发的绿叶依旧张不开,菜农说,是阳光照射不够充分。
为了给予蔬菜充分阳光,庚子年疫情过后的春天,我又请来师傅,忍痛割爱,把紫藤花架给拆了。顿时空间敞亮,一垄垄菜地,面朝太阳,有了温度,似乎有一种蒸腾向上的精神。我即乘势把几畦地的泥土,横竖翻了个遍,直至夕阳西下,累得我腰酸背痛,放下锄具,踉跄回屋。种地辛苦,然而自古诗人笔下总能把种菜幻化成各种美丽,似乎亦道出我此刻身疲力竭的窘迫以及内心的充实,比如明代何巩道曾作诗“行尽清溪到敝庐,绕篱黄蝶半畦蔬。频年学圃休相笑,千古英雄亦荷锄”。
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于是,我又根据菜农指路,急着选择种植那些夏季常吃的蔬菜了,黄瓜、四季豆、长豇豆、番茄、辣椒、茄子、番薯、黄秋葵、南瓜、冬瓜、丝瓜,统统下种,统统施肥,统统浇水。
萬物生长靠阳光,有光便能茁壮成长。特别是黄瓜和四季豆属于蔓性蔬菜,它们长至六七片叶后,就需要搭架子。准备好竹竿和绳子,学着隔壁菜地的“人”字形架,先把竹竿顶部绑好,再在两侧并在中间放上长杆绑好。黄瓜藤一上架就要用绳依势往上绑,十来天工夫,一根根带刺儿的黄瓜就在架上荡秋千了。四季豆也如此精细呵护,只要其花儿和黄瓜花一样一落,就结满大小不一的四季豆。
还有番茄、辣椒和茄子,也要搭菜架才能长好,只是番茄要用网罩住,不然,红彤彤的、笑脸相迎的硕大番茄,惹得鸟儿也来馋食。夏日是个奇妙的季节,菜畦里各色蔬菜,不仅以飞快的速度伸展枝蔓,瞬间绽放花蕾和此起彼伏地挂满瓜果,而且映得菜园姹紫嫣红,热闹非凡。
就这样,我家饭桌也变得丰盛起来,每天蔬菜品种换着花样吃,大饱口福,此可谓“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居只有菜根香”。今天炒着吃,明天蒸着吃,来不及吃就腌着吃,或者干脆送人吃,老妈家,姐姐家,还有张家阿姨李家婶。甚至于,我竟然还能腌渍白菜和自制萝卜干儿,香脆可口,味道鲜美。看来种菜及其菜品制作都是能挑战极限的,人的潜能,只待你自个儿去挖掘。
春种秋收,夏长冬藏。种菜,我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到会。种菜有甜头,从此买菜也不用愁。到菜场,自然能分辨哪些菜有农药残留,哪些是未施农药的放心菜。比如,不太容易长虫子的菜有葱、蒜、芹菜、莴苣、丝瓜、土豆、冬瓜和南瓜。而我种过的长豇豆,就很会生蚜虫,密密麻麻的,布满苗上的叶子。为拒农药,我用醋和醋拼高度白酒等土法喷杀,均无济于事。而用手去捉蚜虫,我头皮也发麻,后来干脆拔了苗不种了。
看到南瓜、冬瓜和丝瓜开花时,我特别兴奋,可是过段时间,花朵就一一脱落,结不了瓜。
怎么回事呢?问菜农,答曰:“这是雌花没有授粉之故。”我愕然。她接着说:“花有雄雌之分,正常情况下,通过风、蝴蝶、蜜蜂和蚂蚁,可使雄花粉进入雌性花蕾而受粉,不然,就不结果。”
持续阴雨天,是招不来蜜蜂和蝴蝶的,唯有将雄性花粉取之,放入每个雌性花蕾上授粉方行。总结说,雌雄不同株,单身汉只开花不结果,所以菜园一定要种两棵瓜果苗。看来,任何事不涉及恐怕你永远不知道,此乃大自然惊喜。
自从种了菜,我几乎沉醉于这块土地,无心去做其他事,无心去各种聚会。菜园成了我散心的好去处,得闲,便去菜地走走,看看这片阳光雨露滋润下的蓬勃生机。有天一激动,打电话给老同学,让其将院子里的一棵杨梅树挖走,推波助澜,我又整出三垄菜地来。撒上青菜和豌豆籽,种上青菜秧。霜打青菜分外甜啊,估摸着可吃到过年。据说年关菜市场青菜卖8 元一斤,疫情防控加剧,突然觉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于种菜情结,对于土地的热爱以及危机意识的主观情思和意想,似乎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哲学。所以,中国人种菜是有名的,不仅种到国外,就连南极乃至太空也不例外。
这大概与中国自古有适合种菜的四季环境、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关,而且人们普遍认为“耕读传家”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屯田也用在古代军事上,即便现役部队在岛礁上,去维和,军营也始终瓜果飘香。
看来,种菜这种从经历中获得的实践知识,将永远植入我的生命,也让我再一次认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满足自己。
就让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继续把菜种得“有滋有味”而成为自己的一种本能,并借用陆游《种菜》“老农饭粟出躬耕,扪腹何殊享大烹。吴地四时常足菜,一番过后一番生”的诗句以明示,深耕细作,让种菜成为一种最常态化的生活。
说实话,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特性,我其实是一窍不通的。虽说生活在安吉这个大农村,但是从小跟随父母亲在小城镇生活,没有私有农田,哪儿去种地呢?只是小时候见过外婆种一畦一畦的韭菜,然后拿到菜市场去卖,韭菜根收拾得很白净,一小把一小把捆起来,齐刷刷地放在畚箕上,看上去有卖相,人见人爱。
在我的工作单位后面,原先有块五六亩大的闲置空地,不知何因,附近一些有种菜天分的居民纷纷开荒种起菜来。我常站在三楼朝北的窗边,眺望那一片偌大菜地的四季更替及其作物蓬勃地生长,看那些辛勤耕耘劳作的身影……但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有一块自己的菜地来种菜。
大概人总是缺什么才向往什么,以前从未种过地,如今生活节奏和环境都允许,同时也最易实现,何不“归隐田园”一番,更何况能吃上安心蔬菜,还节省开支,一举多得。
菜地挖好了,又弄来一包包发酵过的猪棚粪施肥。初冬时节,按照资深菜农指点,撒下大蒜、青菜籽和种下卷心菜、红油菜。资深菜农乃我退休前原单位门卫阿姨,我学种菜知农事,全源于她。
之后便是隔三岔五浇水施肥,肥料由油饼与淘米水勾兑,并灌于菜籽油瓶中经发酵后稀释使用。殷切希望中,大蒜膨胀发芽了,青菜长出一丢丢嫩芽,卷心菜和红油菜日渐长个儿。都快两个月过去了,靠近紫藤花架那一畦青菜一片寂寞,萌发的绿叶依旧张不开,菜农说,是阳光照射不够充分。
为了给予蔬菜充分阳光,庚子年疫情过后的春天,我又请来师傅,忍痛割爱,把紫藤花架给拆了。顿时空间敞亮,一垄垄菜地,面朝太阳,有了温度,似乎有一种蒸腾向上的精神。我即乘势把几畦地的泥土,横竖翻了个遍,直至夕阳西下,累得我腰酸背痛,放下锄具,踉跄回屋。种地辛苦,然而自古诗人笔下总能把种菜幻化成各种美丽,似乎亦道出我此刻身疲力竭的窘迫以及内心的充实,比如明代何巩道曾作诗“行尽清溪到敝庐,绕篱黄蝶半畦蔬。频年学圃休相笑,千古英雄亦荷锄”。
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于是,我又根据菜农指路,急着选择种植那些夏季常吃的蔬菜了,黄瓜、四季豆、长豇豆、番茄、辣椒、茄子、番薯、黄秋葵、南瓜、冬瓜、丝瓜,统统下种,统统施肥,统统浇水。
萬物生长靠阳光,有光便能茁壮成长。特别是黄瓜和四季豆属于蔓性蔬菜,它们长至六七片叶后,就需要搭架子。准备好竹竿和绳子,学着隔壁菜地的“人”字形架,先把竹竿顶部绑好,再在两侧并在中间放上长杆绑好。黄瓜藤一上架就要用绳依势往上绑,十来天工夫,一根根带刺儿的黄瓜就在架上荡秋千了。四季豆也如此精细呵护,只要其花儿和黄瓜花一样一落,就结满大小不一的四季豆。
还有番茄、辣椒和茄子,也要搭菜架才能长好,只是番茄要用网罩住,不然,红彤彤的、笑脸相迎的硕大番茄,惹得鸟儿也来馋食。夏日是个奇妙的季节,菜畦里各色蔬菜,不仅以飞快的速度伸展枝蔓,瞬间绽放花蕾和此起彼伏地挂满瓜果,而且映得菜园姹紫嫣红,热闹非凡。
就这样,我家饭桌也变得丰盛起来,每天蔬菜品种换着花样吃,大饱口福,此可谓“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居只有菜根香”。今天炒着吃,明天蒸着吃,来不及吃就腌着吃,或者干脆送人吃,老妈家,姐姐家,还有张家阿姨李家婶。甚至于,我竟然还能腌渍白菜和自制萝卜干儿,香脆可口,味道鲜美。看来种菜及其菜品制作都是能挑战极限的,人的潜能,只待你自个儿去挖掘。
春种秋收,夏长冬藏。种菜,我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会到会。种菜有甜头,从此买菜也不用愁。到菜场,自然能分辨哪些菜有农药残留,哪些是未施农药的放心菜。比如,不太容易长虫子的菜有葱、蒜、芹菜、莴苣、丝瓜、土豆、冬瓜和南瓜。而我种过的长豇豆,就很会生蚜虫,密密麻麻的,布满苗上的叶子。为拒农药,我用醋和醋拼高度白酒等土法喷杀,均无济于事。而用手去捉蚜虫,我头皮也发麻,后来干脆拔了苗不种了。
看到南瓜、冬瓜和丝瓜开花时,我特别兴奋,可是过段时间,花朵就一一脱落,结不了瓜。
怎么回事呢?问菜农,答曰:“这是雌花没有授粉之故。”我愕然。她接着说:“花有雄雌之分,正常情况下,通过风、蝴蝶、蜜蜂和蚂蚁,可使雄花粉进入雌性花蕾而受粉,不然,就不结果。”
持续阴雨天,是招不来蜜蜂和蝴蝶的,唯有将雄性花粉取之,放入每个雌性花蕾上授粉方行。总结说,雌雄不同株,单身汉只开花不结果,所以菜园一定要种两棵瓜果苗。看来,任何事不涉及恐怕你永远不知道,此乃大自然惊喜。
自从种了菜,我几乎沉醉于这块土地,无心去做其他事,无心去各种聚会。菜园成了我散心的好去处,得闲,便去菜地走走,看看这片阳光雨露滋润下的蓬勃生机。有天一激动,打电话给老同学,让其将院子里的一棵杨梅树挖走,推波助澜,我又整出三垄菜地来。撒上青菜和豌豆籽,种上青菜秧。霜打青菜分外甜啊,估摸着可吃到过年。据说年关菜市场青菜卖8 元一斤,疫情防控加剧,突然觉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于种菜情结,对于土地的热爱以及危机意识的主观情思和意想,似乎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哲学。所以,中国人种菜是有名的,不仅种到国外,就连南极乃至太空也不例外。
这大概与中国自古有适合种菜的四季环境、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关,而且人们普遍认为“耕读传家”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屯田也用在古代军事上,即便现役部队在岛礁上,去维和,军营也始终瓜果飘香。
看来,种菜这种从经历中获得的实践知识,将永远植入我的生命,也让我再一次认识自己,知道怎样才能满足自己。
就让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继续把菜种得“有滋有味”而成为自己的一种本能,并借用陆游《种菜》“老农饭粟出躬耕,扪腹何殊享大烹。吴地四时常足菜,一番过后一番生”的诗句以明示,深耕细作,让种菜成为一种最常态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