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考试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推理判断、评价鉴赏、综合应用等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得分率偏低。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总在低层次上徘徊,亟待通过培养高阶思维来提升阅读能力。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成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方面,其中识记、理解、运用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被称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主要指问题求解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笔者曾有幸参加第29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认真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古诗《墨梅》,王老师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三问”,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
  一问“家中梅”,引经据典知其蕴
  师:王冕家的梅花不是种在堂前,不是种在屋后,而是种在洗砚池边,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他想对着梅花画画。
  师:你的意思是这样方便,对吗?
  生:为了闻梅花的香气。
  (师出示文中的一段注释)
  生:王冕提醒自己要向王羲之学习。
  师:累了,洗砚池仿佛在说——
  生:不能半途而废。
  师:看到其他孩子在放风筝、吹笛子、游玩,自己却在画画时,洗砚池好像在说——
  生:要坚持下去,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师:王冕以王羲之为榜样,以洗砚池为镜子,开始得意骄傲时,洗砚池仿佛在说——
  生:不能骄傲。
  古诗“言简而意丰”,看似寥寥数语,实则内涵深厚。这就决定了在“疏通文句”时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式的翻译上,而要品悟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导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颗心、那种味,王老师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地一问:“王冕家的梅花不是种在堂前,不是种在屋后,而是种在洗砚池边,你知道为什么吗?”这个问题摆脱了简单的理解诗歌大意的低阶思维训练,指引学生聚焦注释“洗砚池”这个“象”来咀嚼体悟诗句的情味。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取、整合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感悟诗人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便可以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这时,王老师再以点带面,延展意蕴、串联全诗,步步进阶。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明晰作者写家中梅的用意,理解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心灵受到了熏陶和滋养,提升了分析、综合、想象的高阶思维能力,可谓曼妙丰盈、灵动生辉。
  二问“画中梅”,知人论世悟其情
  师:王冕是位大画家,很善于用色,我就纳闷了,梅花为什么不用白色?不用红色?
  (生茫然)
  师:我们一起看看王冕的生平资料。(5次“史书记载”)
  (生读)
  师:同学们,开头都是“史书记载”,表明这些都是——
  生:(齐)真实的。
  师:而且5句的主人都是同一个人——
  生:(齐)王冕。
  师:他的态度都是——
  生:(齐)拒绝。
  (师引读。生补充“拒绝”二字,进一步体会王冕的决心。)
  师:谁能为“淡”组个词?
  生:淡雅、清淡。
  古诗词教学如果没有激活情感的阀门,也便没有了灵魂。品读“画中梅”环节,教师以“梅花为什么不用白色,不用红色?”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既要在读中感悟、深层次地理解诗句,聚合、提炼、统整文本信息,又要联系教师提供的史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需要多种高阶思维共同参与,感悟梅花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留在天地之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展现了诗人鄙视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名的品格。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征。遵循这一特点,古诗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指导航向。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王老师这一具有高阶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诗人情感的体悟,对诗词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的寻根,融入民族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三问“心中梅”,互文比较得其法
  师:大多数诗人写梅花,通常会写它的香气。
  (生圈出本诗中的“清气”,师出示一组写梅花香气的诗句,共4组。)
  师:香气和清气有什么不同?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师:王冕这首诗写的不是“香气”,而是“清气”,是为什么?(拓展王冕写梅花的诗句“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花一样情”……)
  生: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生:表达诗人不求权贵的高尚情操。
  师:作者实际上是在借梅自喻,托物言志。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而语言文字之妙,则更须以神会之。一堂阅读课,如果没有必要的字斟句酌,则难免会因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而古诗教学则无疑更应注重咬文嚼字。当然,如何“选点”也是要精心考虑的。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王冕这首诗写的不是‘香气’,而是‘清气’,是为什么?”这是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指引学生對“香气”与“清气”进行比较。王老师通过学习单给学生提供语言支架,让学生对“香气”与“清气”进行语言比较、语言评析,体会出“清气”妙在意味、理趣、韵致。进而“遇见”诗人,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诗人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从而将梅花的物象与诗人的志向巧妙融合,也将“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托物言志”,作者托何物,言何志?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推敲赏析“清气”之妙,指引学生以思维为纽带深入研读评析,让他们在潜心涵泳中“直觉天成铸语感”。王老师这一妙问,正如《念奴娇·过洞庭》中所云:“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高阶思维发展需要高阶思维问题进行驱动。所谓高阶思维问题,就是有思维含量、有思维张力的开放性问题,是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向远处去扩展的问题。王老师的这节课,没有对字词的解读,没有对诗意的逐句理解,而是凭借三个具有高阶思维的问题,遵循古诗学习规律,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层层递进,串联起了整个教学过程,品读、鉴赏了诗中“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这三种境界,具有较大的探究空间,激发学生不断进行高阶探索,全面深入地研读诗歌,对文本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思考,迸发出一个又一个思维火花,实现思维跨越,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探索、讨论、辨析、评鉴,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从而快乐地在云中漫步,自如地盘桓徜徉,诗意地滑翔凌空。
  (作者单位:安徽全椒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不能仅限于教材中的交际专项训练,而应把口语交际教学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捷径。下面笔者主要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顺势
统编本高年级教材选编了很多小说体裁的课文,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在教学小说时,如果教师能紧扣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就能让学生把小说理解得更为透彻。笔者以《金色的鱼钩》为例,谈谈紧扣人物教小说的三个策略。  一、紧贴外貌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吸引读者,所以少不了外貌描写,紧扣外貌描写去教学,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预测阅读,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带着假设和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可以凭借书籍的封面、标题、插图等信息对阅读内容进行简单的推断,在“假设—阅读—验证假设”的过程中,其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极大提升。预测作为一种阅读策略,不能只让学生在课内进行,而要本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阅读目标,让学生运用学过的预测阅读策略进行课外阅读。  一、借助文本教材,引入预测阅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凭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
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不少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这些课文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与教育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或者上成普通阅读课的现象,不能真正凸显出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价值。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才更有效呢?  一、关注课文表达  在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
《长城》是一篇说明文,被选编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与其同一单元的还有《颐和园》《秦兵马俑》。对照单元目标,根据文体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笔者尝试换位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来关注奇迹,既而使学生产生探寻奇迹奥秘的动力。  从文本來看,内容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完美。作者围绕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从远到近,再到联想,最后追问,层层推进,逐渐为学生掀开奇迹的面纱
统编本教材中编排了不少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从童话的文体特征出发,设计出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童话故事的教学更容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提升童话故事的教学效果呢?依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声情并茂,读读讲讲  从童话的起源来看,最初的童话是从民间
中国在传统文学创作中是没有科幻小说的,西学东渐之后,伴随着西方科技知识的涌入才出现了科幻小说。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又重新焕发生机,并且“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作家创作目的一致而且明确,就是要通过科幻小说将尽可能多的科学知识传达给广大青少年和儿童读者”。因此,让科幻小说进入学生的视野,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科幻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给读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时空观念。在我们的
小古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优美含蓄的文字、短小精悍的篇幅里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那些经过历史长河的选择而积淀下来的经典小古文名篇,应当成为学生熟读于心的范本。随着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古文已经被编入教材,走进了学生的视野,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使学生能对小古文有近距离的了解。但由于小古文的表达形式和现代文有很多不同之处,学生学起来难免会感到生疏、迷茫,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小古文
温儒敏主编在谈到识字教学时说过,低年级语文教材,应回归识字的传统,先认字,再学拼音,识字要从字源出发,依据字理,遵循“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采用“多元识字”的方法,为让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的阶段创造条件。那么,如何实施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呢?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字义的理解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字义是汉字的本源。然而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
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滘口。它始建于1951年,到如今,走过了60年的风雨征程。60年来,该校几易其址,几经变迁,发展跌宕起伏。目前,在校生7500多名,历年就业率在97%以上;近三年来,学生在各项技能竞赛上荣获全国奖项154人次,省级奖项110人次,市级奖项40余人次,取得了技能竞赛的骄人成绩;教职工200多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80%以上;拥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