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文学的悠远意蕴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zjh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不仅擅长小说的创作,他的散文和文艺评论也写得极具特色。新近上市的《走得遥远和阔大:张炜谈文论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就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就散文的写作、阅读的方向性、写作的根本目的等这些中国文学命题,结合自身多年创作经历,与我们共同探寻着其中的独到意蕴。
  本书共分“谈散文”“谈阅读”“谈写作”“演讲录”等四个部分。张炜从最基本的文体——散文谈起,由浅入深地展开他对中国文学上的思想探寻。在他看来,散文不仅是人们在表情达意中最朴素、最真实的文字书写,还是从事小说、戏剧等宏大艺术创作中最坚实的思想表达。它既可以让作者站在雄阔的角度,发时代之声,亦可以让他们深入自己的内心,道一己之见,表个人之情。如此一来,写好散文就不单单是体现个人文学秉赋,展示其个体文学才华的手段,更是一种交流心得体会、增进深厚友谊、提高思想境界必不可少的精神活动。张炜从实用性与思想性的高度,对散文的主旨和它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予以了精彩的条分缕析,对于一些大众在散文写作上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家一定会是好的散文家,而写不出好散文的人,也不可能具备创作好小说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的诗歌和戏剧。这是因为抽掉了文学写作所需要的基础——基本的和正常的表达能力。”这种大胆的论断,既振聋发聩,令人深省,又观点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好的文学作品自然是离不开广泛阅读的,而对于阅读,张炜则主张应尽量回到其本义上,进行深层次的有声朗读。在语音的婉转起合间,在语调的抑扬顿挫里,这种阅读不仅是个体心声的自然流露,在口口相传里,还是一种心灵的交集与文化的濡染。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有声朗读和纸质阅读,正日益受到“碎片化”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严峻挑战。在书中,张炜一方面清醒地正视着这种尴尬与无奈,另一方面,他又站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之道。那就是:我们在追求“高大上”的一系列物质繁荣的同时,也应该让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共融共生,简言之,也就是要重拾那些阅读的美好与感动,以声情并茂的情感体验,以言为心声的时代表达,讴歌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让一篇篇最美的“中国故事”在这种深情的吟颂里久久流传。除此,张炜还极为推崇阅读经典。他认为“经典的魅力来自对人性永恒的挖掘。”但同时也中肯地建议“当代作品也需要读,但需要读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从中寻找好作品。”
  文学的核心是写作,对于这个大众看起来有些高不可攀的话题,张炜在本书中却谈得极为简朴和透彻。他主张但凡写作,都应该凝聚真情实感,被人世间的风情状物所感动、所牵引,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他说:“一个作家如果不能在他漫长的生活道路中找到其生命基調,那么就不能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不可被取代的作家;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写作者。”他进一步倡导“非职业的写作”,不主张“动不动就将写作打上‘职业’的印记”,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我们的每一分钟的劳动也就失去了创作的意义,只是制作和操作了”。
  他的演讲录则更是处处展现出他的文学个性,将其坚实而卓绝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了用心的梳理和回顾,并结合文艺繁荣与发展的大背景,回答了大众在阅读与写作中所遇到的困扰和疑惑。
  《走得遥远和阔大:张炜谈文论艺》集中体现了张炜真诚、朴素的文学创作观,不仅是对他几十年执著如一的文学实践的用心总结,也是他运用文学理论,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的一次理性寻根。其抛砖引玉之意,促文学繁荣之切,想中华文化永久流传之心,早已通过他情深意切的文字,通过他深沉而博大的思想内涵,深慰着我们的心田……
其他文献
今年上海伏天奇热,居然一气打破上海145年有气象史以来最高温、39度极端高温天数以及37度以上连续高温天数的三项记录。赤日炎炎似火烧,我在家里孵空调,上上网,写写稿,不由得忆起童年度夏时的种种童趣、野趣。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我随父母从长宁的兆丰别墅迁居到当时的乡下塘桥老屋。生活环境的遽然改变,使我很快跌打滚爬成了与农家孩子为伍的“野孩子”。  时光回流,现在想起来,那年头的孩子其实是真“自由”
期刊
与人聊起玉米饭时,我最先提到的就是嫩玉米,因为那是我幼年时最爱吃的,也算是玉米饭的一种吧。  生产队时代,队里有好大面积的玉米地,结出玉米穗后,虽然外面包着玉米皮,也是那么让人眼馋,涎水欲滴。那是因为吃过嫩玉米后,有瘾了。那时,大队部有看青队,昼夜巡逻,有人一旦偷剥玉米穗,被看青队抓住,会挨批斗,甚至游街示众。人要脸,树要皮,谁也不想为吃嘴丢人丧脸啊!我爹作为队长,更是严以律己,但他知道我和二弟爱
期刊
黄药眠是著名教育家、文艺理论家,1956年,他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上同时发表了《论食利者的美学》一文,发动并参与了一场美学大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他敢于挑战权威,对李泽厚、朱光潜和蔡仪等三位著名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泽厚、朱光潜、蔡仪读到黄药眠的文章后,也相继对黄药眠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因此,李泽厚、朱光潜和蔡仪都成了黄药眠的“论敌”。按照惯常的思维去理解,既是“论敌”,就应该“水火不相容”“
期刊
笔者青少年时代是在乡间度过的,那时乡人都管医生叫先生。无论城乡,动辄医生云云,是近几十年间的事。先生一词则淡出了人们的语境,偶尔叫“先生”,或是在称呼民主人士,或文人学士墨客,吹捧抬举对方的大著、大作、墨宝、丹青,便先生、先生地不绝于口,此外,则鲜有称先生的。  不过我总以为,过去人们称医生为先生则更雅,更有人文内涵,彰显了深遠的古代文明,而由称先生改为医生,更多给人技术层面的感觉。  医者,仁术
期刊
精神世界一直处于严谨有序状态,自然好;但无序状态亦时有发生。王育栋先生在《地面之我与空中之我》(本刊2017·7·上)中所描述的精神状态,多无序。  王先生认为精神与肉体“一分为二”,如果真是那种情况,则无序。精神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先有肉身后有精神,人离开母腹时不具备有思维能力的精神,有了记忆力后,大脑才有能力接收、识别并存储人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接收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包
期刊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秋意盎然,千古文人为秋色赋词吟咏,漫卷诗书,我行走在唐诗宋词里的秋天里,别有一番情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十分清新的格调,将秋天演绎成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把我们带进一幅雨后山村如洗的自然画卷中,令人陶醉神往。皎皎明月,清澄空明;碧碧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全诗动静结合,含蕴丰富,营造出一个清澄透明
期刊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用漫画解读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书,书名为《廉镜漫笔》,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市杂文家兼漫画家赵青云。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一文一画,亦文亦画,寓教于乐,妙趣横生。如出版说明所言,“旨在以画促学,以画促思,以画促行”。  8月26日,我有幸应邀参加了这本新书的首发式。在场的出版专家和漫画专家,都对本书的创意和创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很多漫画,都让人忍俊不禁。  先说“本性难
期刊
写作就是无中生有。你看那写作者,除一枝笔、一张纸,外加一个大脑袋外,简直什么也没有,可经过一个小时、一天、一月、一年或数年的劳作,他就能写出一篇文章或厚厚一本书来。那些制陶的工人、盖房的泥瓦匠、制造汽车的工人,是需要制陶的工具、泥巴、砖瓦、水泥、黄沙、钢筋及零部件的,否则他们就不能生产。可作家不同,除了手中使用的简单工具(今天大部分作家弃纸笔而用电脑了)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材料,可他写出了一篇篇精
期刊
有人认为谁都知道“吃一堑,长一智”,何须再议?窃以为,不然。说着容易做着难,现实生活中吃一堑不能长一智,重蹈覆辙者比比皆是。何也?皆因吃一堑后做法欠妥。  有的人吃一堑,无所谓。  前几天就见到一幕,令人感叹。有个小伙子在大街人行道上骑自行车,不仅逆行,且边走边接打电话,与迎面驰来的摩托车相撞。双方都摔倒在地,幸无大碍,只是骑自行车的小伙子驮着一捆啤酒摔得粉碎。他自知理亏,在对方指责声中,置散落在
期刊
启功称张中行为中行大德吾师侍者,自称弟子沙弥。张中行在《〈启功韵语〉读后》曾说:“我想尊他为师,他不干;他想称我为前辈,我不干。不得已,求助于佛门,写信,都是稱对方为上人,自署沙弥弟子。”启功读张中行《负暄琐话》:“昨夕柏奉寄赐近著,捧读回环,不能释手,及至终卷,已晨四时余矣。”读完,十二点半起床,不等刷牙洗脸,就迫不及待地准备笔墨记下自己的心得:“此书小中见大,淡中见浓,摸老虎屁股如摸婴儿肌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