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作家总是从现实生活的伤痛中撷取题材,比如孤独,比如疯狂。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都与孤寂为伴,他的小说总是一遍一遍地描写同样的人物:他们独自在现实中无望地挣扎,得不到丝毫安全感与旁人的慰藉,他们的生活混乱不堪,总是被各种无名的危机与焦虑重重包围,只有烟酒才是他们的避世良药。
这个被称为“焦虑时代伟大作家”的男人,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生活糟糕透顶,执迷于酗酒、抽烟,数度离婚,数度进出精神病院,晚年独自住在蛛网密布的小屋子里仍不忘用手中的笔记录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凉。他在世的时候,作品无人问津;而他死后,更是迅速地被美国文学界遗忘,他的小说堆积在二手书店布满灰尘的角落里。作为一个终生着力于描写孤独的作家,这也许是命运对他最好的注脚。所幸,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编剧们从故纸堆里重新发掘出耶茨的价值:2008年12月,由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导演萨姆·门德斯根据其同名长篇改编的电影《革命之路》公映,电影的成功让耶茨一夜之间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一次,历史跟耶茨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作为小说家的他,这或许是一种幸福,但未尝不是一种更大的辛酸与悲凉。
出版于1961年的《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是耶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其实颇为简单,讲述的是一对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夫妇令人窒息的生活。丈夫弗兰克大学毕业后做了公司里的小职员,整天为生计忙碌;妻子艾波相夫教子,是业余剧团不成功的演员。革命山庄的生活看似圆满平静,实则波涛汹涌。仍有些浪漫梦想的艾波不满于现状,提出全家搬去欧洲。书中看得出弗兰克最初的跃跃欲试,但接踵而来的一系列变故却让人措手不及。弗兰克升职,艾波怀上了第三个小孩,生活在这里来了一个急刹车,原本的欣喜突然间被抽离,绝望与无助排山倒海一样袭来。艾波对巴黎的期许,就像是一个光鲜十足的肥皂泡,那些单纯、完美的出走计划,在现实巨大的黑洞面前呈现出脆弱、稚嫩、不堪一击的真实面目,只轻轻一戳,“啪”的一声就碎掉了。
《革命之路》是一部典型的耶茨小说。这个让人极度不开心的故事,演绎出耶茨式的悲惨世界,其中容不下半点的温情脉脉,有的只是平常人生的“无望的空虚”。弗兰克与艾波,两个普通到面目模糊的人物,就像庸常生活里你可以常常在街角遇见的夫妇,他们表面上生活无忧、家庭美满,实则危机四伏。小说里充斥着没完没了的争吵、复合、再争吵、再复合,琐碎、零乱一如生活的真实场景;市侩气十足的邻居刺探着他们的私生活,夫妇俩则暗自地用出轨来寻找一丁点的刺激……
在耶茨严苛的世界里,现实无比残酷,他把虚假的伪饰统统揭开,只剩下一个鲜血淋漓的创面。在仿如手术刀一般冰冷、理性的文字底下,潜藏着多少歇斯底里的疯狂与支离破碎、体无完肤的撕裂与疼痛。他默默地看着弗兰克与艾波一步一步走上绝境,目光中不曾流露出半点同情,却任由他们赤裸裸地与现实作战。他始终抱持着某种让人胆寒的旁观态度来观察小人物的命运,记录下一整个时代的冷漠。
同时,耶茨用白描的现实主义手法如实记录下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疯狂。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惨淡的时代,“二战”后年轻人精神的空虚与沉闷的生活相交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麦卡锡主义的盛行,整个社会向着中产阶级安稳无趣的价值观进发。耶茨借疯子约翰·吉文斯之口说出他的鄙夷不屑:
“你要搞到房子,就得找一份工作,如果你要搞到很好的房子,一个甜美的家,那你就得找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这就是98.9%以上的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同时代的美国“垮掉一代”的作家们为什么会抛弃中产阶级的生活,义无反顾地选择自由、解放的精神放逐之路。
艾波也是抱着同样的期许,希望能够离开眼前沉闷、压抑的生活,到自由平等的欧洲巴黎从头来过。然而,耶茨到底是耶茨,他怎么也不肯放下手中残忍的刀锋,绝不会安排下一个好莱坞式皆大欢喜的结局来讨好读者。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艾波就算是因为私自堕胎引发大出血,孤独地死于某个清晨,耶茨老爹也不让她的灵魂得到平静与安宁。他的嘲讽绝没有因此而减轻力度。即使最后艾波死去,弗兰克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仍然逃不出革命山庄邻居们无数双势利眼的包围。他们最终成了众人口中无上的笑柄。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革命,到了这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也只是一句空洞无力的谎言。而这恰恰正是耶茨通过本书要传递给所有读者的真实用意所在。(原文载于2009年5月19日 《都市快报》)
作家简介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 -1992),美国小说家。耶茨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一生落魄不堪,烟鬼兼酒鬼,一生共著有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2部。1961年,其极富盛名的处女作《革命之路》发表,引起轰动,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其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于次年出版,被评论界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他后来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Disturbing the Peace,1975)、《复活节游行》(The Easter Parade,1976)、《好学校》(A Good School,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Young Hearts Crying,1984)、《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1986)等。耶茨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称,其艺术风格影响了雷蒙德·卡佛、安德烈·杜波依斯等文学大家。美国很多作家都对耶茨赞誉有加,如著名黑色幽默作家科尔特·冯内古特。
这个被称为“焦虑时代伟大作家”的男人,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生活糟糕透顶,执迷于酗酒、抽烟,数度离婚,数度进出精神病院,晚年独自住在蛛网密布的小屋子里仍不忘用手中的笔记录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凉。他在世的时候,作品无人问津;而他死后,更是迅速地被美国文学界遗忘,他的小说堆积在二手书店布满灰尘的角落里。作为一个终生着力于描写孤独的作家,这也许是命运对他最好的注脚。所幸,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编剧们从故纸堆里重新发掘出耶茨的价值:2008年12月,由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导演萨姆·门德斯根据其同名长篇改编的电影《革命之路》公映,电影的成功让耶茨一夜之间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一次,历史跟耶茨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作为小说家的他,这或许是一种幸福,但未尝不是一种更大的辛酸与悲凉。
出版于1961年的《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是耶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其实颇为简单,讲述的是一对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夫妇令人窒息的生活。丈夫弗兰克大学毕业后做了公司里的小职员,整天为生计忙碌;妻子艾波相夫教子,是业余剧团不成功的演员。革命山庄的生活看似圆满平静,实则波涛汹涌。仍有些浪漫梦想的艾波不满于现状,提出全家搬去欧洲。书中看得出弗兰克最初的跃跃欲试,但接踵而来的一系列变故却让人措手不及。弗兰克升职,艾波怀上了第三个小孩,生活在这里来了一个急刹车,原本的欣喜突然间被抽离,绝望与无助排山倒海一样袭来。艾波对巴黎的期许,就像是一个光鲜十足的肥皂泡,那些单纯、完美的出走计划,在现实巨大的黑洞面前呈现出脆弱、稚嫩、不堪一击的真实面目,只轻轻一戳,“啪”的一声就碎掉了。
《革命之路》是一部典型的耶茨小说。这个让人极度不开心的故事,演绎出耶茨式的悲惨世界,其中容不下半点的温情脉脉,有的只是平常人生的“无望的空虚”。弗兰克与艾波,两个普通到面目模糊的人物,就像庸常生活里你可以常常在街角遇见的夫妇,他们表面上生活无忧、家庭美满,实则危机四伏。小说里充斥着没完没了的争吵、复合、再争吵、再复合,琐碎、零乱一如生活的真实场景;市侩气十足的邻居刺探着他们的私生活,夫妇俩则暗自地用出轨来寻找一丁点的刺激……
在耶茨严苛的世界里,现实无比残酷,他把虚假的伪饰统统揭开,只剩下一个鲜血淋漓的创面。在仿如手术刀一般冰冷、理性的文字底下,潜藏着多少歇斯底里的疯狂与支离破碎、体无完肤的撕裂与疼痛。他默默地看着弗兰克与艾波一步一步走上绝境,目光中不曾流露出半点同情,却任由他们赤裸裸地与现实作战。他始终抱持着某种让人胆寒的旁观态度来观察小人物的命运,记录下一整个时代的冷漠。
同时,耶茨用白描的现实主义手法如实记录下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疯狂。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惨淡的时代,“二战”后年轻人精神的空虚与沉闷的生活相交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麦卡锡主义的盛行,整个社会向着中产阶级安稳无趣的价值观进发。耶茨借疯子约翰·吉文斯之口说出他的鄙夷不屑:
“你要搞到房子,就得找一份工作,如果你要搞到很好的房子,一个甜美的家,那你就得找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这就是98.9%以上的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同时代的美国“垮掉一代”的作家们为什么会抛弃中产阶级的生活,义无反顾地选择自由、解放的精神放逐之路。
艾波也是抱着同样的期许,希望能够离开眼前沉闷、压抑的生活,到自由平等的欧洲巴黎从头来过。然而,耶茨到底是耶茨,他怎么也不肯放下手中残忍的刀锋,绝不会安排下一个好莱坞式皆大欢喜的结局来讨好读者。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艾波就算是因为私自堕胎引发大出血,孤独地死于某个清晨,耶茨老爹也不让她的灵魂得到平静与安宁。他的嘲讽绝没有因此而减轻力度。即使最后艾波死去,弗兰克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仍然逃不出革命山庄邻居们无数双势利眼的包围。他们最终成了众人口中无上的笑柄。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革命,到了这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也只是一句空洞无力的谎言。而这恰恰正是耶茨通过本书要传递给所有读者的真实用意所在。(原文载于2009年5月19日 《都市快报》)
作家简介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 -1992),美国小说家。耶茨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一生落魄不堪,烟鬼兼酒鬼,一生共著有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2部。1961年,其极富盛名的处女作《革命之路》发表,引起轰动,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其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于次年出版,被评论界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他后来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Disturbing the Peace,1975)、《复活节游行》(The Easter Parade,1976)、《好学校》(A Good School,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Young Hearts Crying,1984)、《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1986)等。耶茨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称,其艺术风格影响了雷蒙德·卡佛、安德烈·杜波依斯等文学大家。美国很多作家都对耶茨赞誉有加,如著名黑色幽默作家科尔特·冯内古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