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尽管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依旧堪忧,其效果多数时候任属无效或低效。阅读活动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深思: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应该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筛选信息,促其身心健康成长?这是当代老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其实,这已不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责任,而是任何一位为师者的义务。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以“教”代“读”。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只看重问题的探究、知识的拓展,轻视学生的当堂阅读,时常只是让学生粗略地“扫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问、去分析、去归纳,最后给学生几条规律,让学生背背,老师“教”的太多,学生阅读时间太少,很少真正走进文本。课堂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
2.以“考”代“读”。为应对各次考试,教师将所要教学的课文,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把语文当做训练,后果严重:败坏学生的口味,将学生逼向“地下”,丧失思考,缺乏个性:为结论而教,学生语文感觉已经钝化,阅读已成为枯燥乏味的技艺,一种望而生畏、做而生厌的训练。这种阅读教学的八股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难以和文本对话及情感交流,缺少思维碰撞和审美情趣。不能让那些充满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阅读成为学生的渴求,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
3.重“义”轻“文”。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大多数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习惯于扎进文意的海洋里,看重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看重的是对文章内在含义、主旨的体会,忽视了对文章语言表达的体悟和认识,仅有的涉及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词句“好不好”“为什么好”这个层面上。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以载道”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于文中“寻道”“取义”是语文教学的传统,语文教学重“义”轻“文”由来已久,语文课程改革以来在这方面一直试图“纠偏”,但效果不佳。
4.课外阅读量少。初中生(尤其是农村中学)除阅读课本外,很少接触到课外阅读,即使有阅读的,也只是浏览故事情节,自发式的、漫无目的的阅读,很少有同学认真细读精品,《中学生必读名著篇目》形同虚设。它不仅忽视了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质量低下,也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以上种种都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与新课改理念相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语文阅读现状。
二、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内容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成长
作为教师应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思维空间,给他们创造一个张扬个性的环境,语文老师手中最好的武器就是阅读。教会学生细心阅读,独立思考,在阅读和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是这次研究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开展阅读指导训练,研究学生的阅读兴趣、速度、能力、效果。从研究的计划制定、内容筛选、方法指导、结果测试等方面进行三个阶段的训练。效果显著,学生的阅读容量、速度、能力都有进一步提升。
三、阅读是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对学生而言,真正让他们喜爱阅读的是他们身边的人,其中,最出色的无疑是他们的父母,家长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家庭的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任何条件不能替代的影响作用。我校语文老师一致认为:学生的成绩越好,受其家长影响越深:家长的阅读标准越高,学生阅读习惯越好,学习成绩就越突出。以前家长教育位后于学校教育,现在,随着家长知识层次提高,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许多家长直接参与了教育活动。大多家长重视孩子阅读能力培养,“让孩子读书,给孩子读书,陪孩子读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很多家庭从“说教教育”或“棍棒教育”转变成为“温情教育”,就是抓住了“阅读”这一契合点。调查发现,47.6%的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开始陪孩子读书,24.2%的家长现在仍然坚持“陪读”,88.7%的家长曾经或间断陪孩子读过书,97% 以上的家长曾经要求过孩子读书。100%的家长无一例外的认为多读好书对孩子的成长有益。62.1%的家长认为阅读会影响孩子终身成长。
四、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以前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制约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新精神的形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新课标,明确阅读要求,让学生了解自己奋斗目标,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其次,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搜集中阅读,在阅读中长知识、长能力在学习中走进文学宝库,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研究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智慧;思考是学习的需要,也是探索的开端,更是成果的摇篮。随着思考研究的深入,我会对阅读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全面的认识。在此,我想借用英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本文的结束,并借此阐述我对阅读这一问题的认识,“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广泛的,可以单纯为了其中乐趣,或是为了学习需要,找一些特别信息而去阅读”。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观照自身的教学实际行动。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真正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以“教”代“读”。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只看重问题的探究、知识的拓展,轻视学生的当堂阅读,时常只是让学生粗略地“扫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问、去分析、去归纳,最后给学生几条规律,让学生背背,老师“教”的太多,学生阅读时间太少,很少真正走进文本。课堂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
2.以“考”代“读”。为应对各次考试,教师将所要教学的课文,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把语文当做训练,后果严重:败坏学生的口味,将学生逼向“地下”,丧失思考,缺乏个性:为结论而教,学生语文感觉已经钝化,阅读已成为枯燥乏味的技艺,一种望而生畏、做而生厌的训练。这种阅读教学的八股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难以和文本对话及情感交流,缺少思维碰撞和审美情趣。不能让那些充满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阅读成为学生的渴求,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
3.重“义”轻“文”。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大多数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习惯于扎进文意的海洋里,看重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看重的是对文章内在含义、主旨的体会,忽视了对文章语言表达的体悟和认识,仅有的涉及更多的也只是停留在词句“好不好”“为什么好”这个层面上。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以载道”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于文中“寻道”“取义”是语文教学的传统,语文教学重“义”轻“文”由来已久,语文课程改革以来在这方面一直试图“纠偏”,但效果不佳。
4.课外阅读量少。初中生(尤其是农村中学)除阅读课本外,很少接触到课外阅读,即使有阅读的,也只是浏览故事情节,自发式的、漫无目的的阅读,很少有同学认真细读精品,《中学生必读名著篇目》形同虚设。它不仅忽视了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质量低下,也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以上种种都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与新课改理念相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语文阅读现状。
二、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内容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成长
作为教师应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思维空间,给他们创造一个张扬个性的环境,语文老师手中最好的武器就是阅读。教会学生细心阅读,独立思考,在阅读和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是这次研究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开展阅读指导训练,研究学生的阅读兴趣、速度、能力、效果。从研究的计划制定、内容筛选、方法指导、结果测试等方面进行三个阶段的训练。效果显著,学生的阅读容量、速度、能力都有进一步提升。
三、阅读是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对学生而言,真正让他们喜爱阅读的是他们身边的人,其中,最出色的无疑是他们的父母,家长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家庭的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任何条件不能替代的影响作用。我校语文老师一致认为:学生的成绩越好,受其家长影响越深:家长的阅读标准越高,学生阅读习惯越好,学习成绩就越突出。以前家长教育位后于学校教育,现在,随着家长知识层次提高,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许多家长直接参与了教育活动。大多家长重视孩子阅读能力培养,“让孩子读书,给孩子读书,陪孩子读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很多家庭从“说教教育”或“棍棒教育”转变成为“温情教育”,就是抓住了“阅读”这一契合点。调查发现,47.6%的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开始陪孩子读书,24.2%的家长现在仍然坚持“陪读”,88.7%的家长曾经或间断陪孩子读过书,97% 以上的家长曾经要求过孩子读书。100%的家长无一例外的认为多读好书对孩子的成长有益。62.1%的家长认为阅读会影响孩子终身成长。
四、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以前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制约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新精神的形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新课标,明确阅读要求,让学生了解自己奋斗目标,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其次,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搜集中阅读,在阅读中长知识、长能力在学习中走进文学宝库,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研究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智慧;思考是学习的需要,也是探索的开端,更是成果的摇篮。随着思考研究的深入,我会对阅读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全面的认识。在此,我想借用英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本文的结束,并借此阐述我对阅读这一问题的认识,“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广泛的,可以单纯为了其中乐趣,或是为了学习需要,找一些特别信息而去阅读”。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下,观照自身的教学实际行动。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真正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