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邶风·柏舟》
说起春秋时的卫宣姜,会想到《列女传》对她的评价“五世不宁,乱由姜起”,然这样一位红颜祸水,诗三百对她却不吝笔墨,据考,与她直接相关的有十一首,整个卫国地区的风歌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议论着她的故事。这些诗篇中,我特别有感触的是这首《邶风·柏舟》。
《柏舟》是《邶风》第一篇,没有叙述一个完整简单的故事,只是一首思虑幽深、寓意鲜明的意象诗。诗歌最微妙之处就是用并非所有人能听懂的方式倾诉内心郁积的愁怨。《诗经》不及《楚辞》绮丽婉转,那是因为诗所流传的中原大地之民不喜欢心灵过于激荡,情绪过于直白,而习惯隐去更多跌宕起伏的东西。所以那句“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深得诗三百之微妙,只有探入心灵深处才可心领神会。如果谁在熙熙攘攘之中无意地吟诵了这两句,有人听懂,自可会心一笑,或遥望或唏嘘或倾盖如故;若听不懂,那就听不懂算了,岂不正好?
同诗三百中大多数诗篇一样,《柏舟》的作者本无定论,《毛诗序》只说:“《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显然是微言大义的类比。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功用,这篇《柏舟》常常成为失意之臣的慰藉与辞令——其实也很恰当,弃妇与逐臣本来就有着天然的相似相通。
但《柏舟》中的“弃妇”和《卫风·氓》《邶风·谷风》中被扫地出门、始乱终弃的弃妇是绝然不同的。从诗中看,对她而言的“弃”不过是一种身陷囹圄的孤立无助。她仍衣食无忧,仍有一定自由度,因而可以发出“微我无酒,以敖以游”的牢骚。她所悲哀的是自己无法左右的命运,似乎不能避免地受到了某种强迫和屈辱,于是她意志明确地以诗的方式申诉了自己的怨愤: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我的心可不是镜子,哪能不分善恶美丑把一切都照进来?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的心也不是死物一般的石头,岂能随意让人搬来搬去?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的心更不是轻薄的席子,又岂能让人随意践踏翻卷?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我的心忧思重重,就像没有洗净的衣服穿在身上。
这般自我意识强烈,内心高贵,且带有精神洁癖的女子,应该不是位寻常的国人女子,若非要从历史中寻找最能对应的某个形象的话,我能想到的便是——卫宣姜。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所谓的患难与屈辱,卫宣公筑台纳媳的丑闻可与之对应。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在卫宣公纳媳这件事上,宣姜的兄长齐襄公身为一个大国的国君却对妹妹的受辱无动于衷,所以宣姜自感叹出于大国却有何用?还不是和出身微贱家族的女子一样无依无靠?这大概就是她最失望的哀叹。
实际上,鲁诗中已明确认为《邶风·柏舟》是卫宣夫人所作,并且影响了刘向编撰的《列女传》,遂记道:“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再结合同属《邶风》中的《新台》和《鄘风》中的《君子偕老》两首相对明确为卫宣姜故事的诗篇后,会发现《柏舟》几乎就是《君子偕老》和《新台》的续篇,可以连成一个从喜剧到闹剧,再到悲剧的故事:
美丽端方的齐僖公之女、齐襄公之妹聘给了卫公子伋。新嫁的齐女穿着绘绣华美,山河般逶迤的翟衣,稠密的头发上盛饰着公侯夫人的副笄六珈,耳边垂曳着玉瑱,高髻上的象牙揥同她本人一样白皙,她美得像天地间的灵物……她渡过了滔滔黄河,岸边有一座新建的华美高台,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她想,那大概是卫国对她这位齐国太子妇的心意。然这心意却并不单纯,历史给这位颜如舜华的少女开了一个严肃的玩笑——合卺席上,没有看到年轻英俊的公子伋,见到的是一个老迈丑陋的身影——公子伋那位作风不良的父亲卫宣公。卫宣公娶自己庶母夷姜的恶劣事迹在诸侯间都流传甚广,如今他又恬不知耻地看上了自己的儿媳。青春曼妙的花季少女遭遇了老态龙钟的猥琐老年,“燕婉之求”变成了“籧篨不鲜”,可想而知这对一个内心高洁的少女是何等屈辱。不过这样的屈辱在她的母邦齐国看来远不是大事,齐襄公不想因此影响齐鲁邦交关系,于是这位少女也只有看着滔滔的黄河水无奈地在身边逝去,让自己就像那风浪中上下起伏的柏木小舟一样,无以为用,随波逐流。
绵长的绝望、幽深的怨愤和孤寂的自伤,是《柏舟》中最刺痛人心之处。也许作者始终陷入在一种矛盾与痛苦的纠结中——既不能同流合污,又不能降心相从,又夹在各种大局大义和责任中无法摆脱,满篇尽是抑制不住的忧郁悲伤,却又不得不隐忍,所以只好悲愤得十分隐微,以至于隐微到了内伤,所以我们看到的《柏舟》仍一秉诗三百“哀而不伤”的风格。因为隐微,整首诗显得有些渺茫,但又分明能感受到“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大概也是《邶风》的特征之一,浓烈的情感却埋藏得细微而深邃,若非纤细如发的触觉,自无法体会到蕴藏于平静诗句下的暗流。
一首诗只能记录岁月一瞬,以国之大事为主的史书没有追踪太多宣姜后来的故事,我们只知道她还是无奈地嫁给了卫宣公,并生下了公子寿。公子寿和她原本的未婚夫公子伋成了一对感情很好的兄弟,甚至还争相为对方死难,据说《邶风·二子乘舟》就是她为死去的公子寿和公子伋所做。再后来,糟老头子卫宣公也死了,而宣姜正值盛年。在她那位国君哥哥的强迫下,宣姜以庶母身份“下嫁”了卫宣公与其他夫人所生的儿子公子顽。这在春秋礼法看来仍是不啻于纳儿媳的乱伦行为,史书称她并不愿意,但仍被迫接受。她的故事在此告一段落,最后一点关于宣姜的信息是,她与公子顽生了五个很出息的孩子,除长男早卒外,另外四个孩子两个做了国君,两个做了国君夫人,这些孩子中,值得注意的是有着“中国第一位女诗人”之谓的许穆夫人,不过那将是另一个悠远的故事了。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邶风·柏舟》
说起春秋时的卫宣姜,会想到《列女传》对她的评价“五世不宁,乱由姜起”,然这样一位红颜祸水,诗三百对她却不吝笔墨,据考,与她直接相关的有十一首,整个卫国地区的风歌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议论着她的故事。这些诗篇中,我特别有感触的是这首《邶风·柏舟》。
《柏舟》是《邶风》第一篇,没有叙述一个完整简单的故事,只是一首思虑幽深、寓意鲜明的意象诗。诗歌最微妙之处就是用并非所有人能听懂的方式倾诉内心郁积的愁怨。《诗经》不及《楚辞》绮丽婉转,那是因为诗所流传的中原大地之民不喜欢心灵过于激荡,情绪过于直白,而习惯隐去更多跌宕起伏的东西。所以那句“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深得诗三百之微妙,只有探入心灵深处才可心领神会。如果谁在熙熙攘攘之中无意地吟诵了这两句,有人听懂,自可会心一笑,或遥望或唏嘘或倾盖如故;若听不懂,那就听不懂算了,岂不正好?
同诗三百中大多数诗篇一样,《柏舟》的作者本无定论,《毛诗序》只说:“《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显然是微言大义的类比。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功用,这篇《柏舟》常常成为失意之臣的慰藉与辞令——其实也很恰当,弃妇与逐臣本来就有着天然的相似相通。
但《柏舟》中的“弃妇”和《卫风·氓》《邶风·谷风》中被扫地出门、始乱终弃的弃妇是绝然不同的。从诗中看,对她而言的“弃”不过是一种身陷囹圄的孤立无助。她仍衣食无忧,仍有一定自由度,因而可以发出“微我无酒,以敖以游”的牢骚。她所悲哀的是自己无法左右的命运,似乎不能避免地受到了某种强迫和屈辱,于是她意志明确地以诗的方式申诉了自己的怨愤: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我的心可不是镜子,哪能不分善恶美丑把一切都照进来?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的心也不是死物一般的石头,岂能随意让人搬来搬去?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的心更不是轻薄的席子,又岂能让人随意践踏翻卷?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我的心忧思重重,就像没有洗净的衣服穿在身上。
这般自我意识强烈,内心高贵,且带有精神洁癖的女子,应该不是位寻常的国人女子,若非要从历史中寻找最能对应的某个形象的话,我能想到的便是——卫宣姜。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所谓的患难与屈辱,卫宣公筑台纳媳的丑闻可与之对应。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在卫宣公纳媳这件事上,宣姜的兄长齐襄公身为一个大国的国君却对妹妹的受辱无动于衷,所以宣姜自感叹出于大国却有何用?还不是和出身微贱家族的女子一样无依无靠?这大概就是她最失望的哀叹。
实际上,鲁诗中已明确认为《邶风·柏舟》是卫宣夫人所作,并且影响了刘向编撰的《列女传》,遂记道:“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再结合同属《邶风》中的《新台》和《鄘风》中的《君子偕老》两首相对明确为卫宣姜故事的诗篇后,会发现《柏舟》几乎就是《君子偕老》和《新台》的续篇,可以连成一个从喜剧到闹剧,再到悲剧的故事:
美丽端方的齐僖公之女、齐襄公之妹聘给了卫公子伋。新嫁的齐女穿着绘绣华美,山河般逶迤的翟衣,稠密的头发上盛饰着公侯夫人的副笄六珈,耳边垂曳着玉瑱,高髻上的象牙揥同她本人一样白皙,她美得像天地间的灵物……她渡过了滔滔黄河,岸边有一座新建的华美高台,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她想,那大概是卫国对她这位齐国太子妇的心意。然这心意却并不单纯,历史给这位颜如舜华的少女开了一个严肃的玩笑——合卺席上,没有看到年轻英俊的公子伋,见到的是一个老迈丑陋的身影——公子伋那位作风不良的父亲卫宣公。卫宣公娶自己庶母夷姜的恶劣事迹在诸侯间都流传甚广,如今他又恬不知耻地看上了自己的儿媳。青春曼妙的花季少女遭遇了老态龙钟的猥琐老年,“燕婉之求”变成了“籧篨不鲜”,可想而知这对一个内心高洁的少女是何等屈辱。不过这样的屈辱在她的母邦齐国看来远不是大事,齐襄公不想因此影响齐鲁邦交关系,于是这位少女也只有看着滔滔的黄河水无奈地在身边逝去,让自己就像那风浪中上下起伏的柏木小舟一样,无以为用,随波逐流。
绵长的绝望、幽深的怨愤和孤寂的自伤,是《柏舟》中最刺痛人心之处。也许作者始终陷入在一种矛盾与痛苦的纠结中——既不能同流合污,又不能降心相从,又夹在各种大局大义和责任中无法摆脱,满篇尽是抑制不住的忧郁悲伤,却又不得不隐忍,所以只好悲愤得十分隐微,以至于隐微到了内伤,所以我们看到的《柏舟》仍一秉诗三百“哀而不伤”的风格。因为隐微,整首诗显得有些渺茫,但又分明能感受到“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大概也是《邶风》的特征之一,浓烈的情感却埋藏得细微而深邃,若非纤细如发的触觉,自无法体会到蕴藏于平静诗句下的暗流。
一首诗只能记录岁月一瞬,以国之大事为主的史书没有追踪太多宣姜后来的故事,我们只知道她还是无奈地嫁给了卫宣公,并生下了公子寿。公子寿和她原本的未婚夫公子伋成了一对感情很好的兄弟,甚至还争相为对方死难,据说《邶风·二子乘舟》就是她为死去的公子寿和公子伋所做。再后来,糟老头子卫宣公也死了,而宣姜正值盛年。在她那位国君哥哥的强迫下,宣姜以庶母身份“下嫁”了卫宣公与其他夫人所生的儿子公子顽。这在春秋礼法看来仍是不啻于纳儿媳的乱伦行为,史书称她并不愿意,但仍被迫接受。她的故事在此告一段落,最后一点关于宣姜的信息是,她与公子顽生了五个很出息的孩子,除长男早卒外,另外四个孩子两个做了国君,两个做了国君夫人,这些孩子中,值得注意的是有着“中国第一位女诗人”之谓的许穆夫人,不过那将是另一个悠远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