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这是针对科学课堂中曾经出现的“动手有余,思考不足”现象提出的。经过几年的强调,“想好了再做”“先想后做”成了很多老师课堂上的“经典”行为。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周密性、创造性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是无可质疑的进步。在“厚”想的热潮中,我们也觉察到学生“做”的能力和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比如:折形状时将纸折得皱巴巴,用吸管搭支架时吸管被胶带绑成了“伤员”,做酸奶失败了就畏缩不前,长周期的实验观察很少能坚持到底……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厚“想”切不可“薄”做。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做”的多重意义及“做实”的策略。
一、“做”作为“思考”的外显,要给予“先做”的自由
在一些搭建结构的科学课上,有的老师为了贯彻“先想后做”的理念,往往让学生先画下对某个结构的设计图,然后再根据设计来制作。结果呢,学生的设计和制作往往是两回事,设计比较理想化,动手制作很粗糙,“做”达不到“想”的效果,“想”甚至耽误了“做”的时间。其实,“想”的物化形式有讨论、交流、默想,甚至动手尝试。当学生有一定经验时,不妨让其先动手尝试一下,尝试制作是将思考的方案外显化。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体会到在思中做,做中思。事实上,学生要形成新的想法必须依据现有的经验,如果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设计结构方面的前概念或者实际能力,那么他们势必在脑子里空想出一些结构模型以应付老师的要求。这样的“先想”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本质相去甚远,还不如让学生“先做”,让他们拥有关键性的体验,然后学生才能从事自我调节和反思——也就是“想”。这里,“做”是一种“想”的外显表现,在“做”基础上的“想”才有了更实际、更能生成的意义。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很多时候更愿意先动手尝试。那么怎样才能顺应学生意愿,让“做”成为点燃思维的火把,进而“做”得更深入?
1.研究学生,满足学生
对小学生来说,一开始便要从事抽象的思考性学习是有困难的。他们也许需要时间和机会去“摸一摸”事物,或者将原有的想法付诸实践,才能生成与其他已有信息的联系。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课前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维习惯。要有这样的“气度”,不怕学生“添乱”,多给学生“动动手”的自由,凡事鼓励学生多“做一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精彩的思维火花呈现。比如,面对温度计,老师要求观察温度计的结构、观察表面的刻度怎样读取,而学生更喜欢去摸红色的玻璃泡,研究其中的“红线上升了多少?”“什么情况下又下降了?”那我们何不顺应学生的天性,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呢?我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常见的问题引入,要比教师创设其它生硬的情境有效得多。
2.不断满足,不断提高
对学生来说,科学就是一种充满着惊奇的动手做游戏,但这是一个有困难有挑战的游戏,需要付出努力。教师在满足学生原始的动手做的冲动后,更应该鼓励学生在做中思,思中做:“你用这个能做什么?”“你为何要这样做?”“你发现了什么?”“与你过去的发现或经验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给大家解释一下你完成的工作”“你做的怎么和他们做的不一样?”“愿意再做一遍吗?”……教师还应该在做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做好记录、对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和争论,甚至建议学生不怕麻烦再动手做几遍。例如:在《物体在水里的沉与浮》这一课中,在学生利用实验将材料按沉与浮正确分类之后,他们又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与材料有关?还是与重量有关?还是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或者与液体有关?等等。然后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测进行动手验证,交流思辨。在这样一个思、做、说的循环中,学生们的问题得以展示,思维得以深化、发展,动手能力得以提高。
二、“做”作为“操作”的要义,进行“精做”的训练
《折形状》一课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一位老师在执教时,要求学生利用A4纸折出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八棱柱、圆,再通过实验验证哪种形状最能承重。学生们折出的形状有的底面不平整,有的折出了多余的折痕,有的把接头处的双面胶贴得皱巴巴,有的对于折六棱柱、八棱柱感到困难……种种在折纸中出现的“挫折”,使老师措手不及,严重影响了后继的探究活动,使课堂陷入纠结和混乱。而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时为了避免学生因不会折纸带来的“麻烦”,索性课前在纸上画好折痕,在接头处贴上双面胶,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折出精致的形状。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五年级学生折纸能力有待提高。因为平时动手训练的机会少,大多数学生对于将要完成的作品还没有形成“精做”的意识。只要马马虎虎能折出一个形状来就行,根本不管自己的作品是否能经得起考验。其次,两位老师的做法也值得探讨,第一位老师高估了学生的折纸能力,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采用“糊过去”的策略,致使探究低效,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训练。第二位老师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他采用了“代替学生操作”的方法,虽然课堂执行得“很顺”,但是,省去了学生思维的参与、反复动手调整的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做”作为“操作”的要义,其直接的成果就是“作品”,由作品衍生出结论或结果。“作品”精致与否不仅关系到探究的成效,更是对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素养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各种动手做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形成“精做”的意识,学会“做精”的本领。
1.合理调配时间,扎实技能训练
学生技能的训练需要时间,但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调配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技能方面有扎实训练的机会。这些技能小到怎样打一个结实的绳结、怎样划火柴、怎样将两根吸管精美地连接在一起、怎样使用工具挖土等,复杂些的要学会怎样使用显微镜观察,怎样扦插、嫁接植物,怎样制作一辆空气动力汽车模型,怎样使用天文工具观察宇宙等。对于日常性的小技能,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训练,通过评比的手段促使学生学会日常技能。对于专业技能,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技能培养挤出课堂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上述《折形状》一课中,较合理的措施是利用课前时间或者调整课时进度,对学生进行折形状的训练,在动手动脑中使学生能够独立折出一些精致的形状。
一、“做”作为“思考”的外显,要给予“先做”的自由
在一些搭建结构的科学课上,有的老师为了贯彻“先想后做”的理念,往往让学生先画下对某个结构的设计图,然后再根据设计来制作。结果呢,学生的设计和制作往往是两回事,设计比较理想化,动手制作很粗糙,“做”达不到“想”的效果,“想”甚至耽误了“做”的时间。其实,“想”的物化形式有讨论、交流、默想,甚至动手尝试。当学生有一定经验时,不妨让其先动手尝试一下,尝试制作是将思考的方案外显化。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体会到在思中做,做中思。事实上,学生要形成新的想法必须依据现有的经验,如果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设计结构方面的前概念或者实际能力,那么他们势必在脑子里空想出一些结构模型以应付老师的要求。这样的“先想”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本质相去甚远,还不如让学生“先做”,让他们拥有关键性的体验,然后学生才能从事自我调节和反思——也就是“想”。这里,“做”是一种“想”的外显表现,在“做”基础上的“想”才有了更实际、更能生成的意义。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很多时候更愿意先动手尝试。那么怎样才能顺应学生意愿,让“做”成为点燃思维的火把,进而“做”得更深入?
1.研究学生,满足学生
对小学生来说,一开始便要从事抽象的思考性学习是有困难的。他们也许需要时间和机会去“摸一摸”事物,或者将原有的想法付诸实践,才能生成与其他已有信息的联系。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课前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维习惯。要有这样的“气度”,不怕学生“添乱”,多给学生“动动手”的自由,凡事鼓励学生多“做一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精彩的思维火花呈现。比如,面对温度计,老师要求观察温度计的结构、观察表面的刻度怎样读取,而学生更喜欢去摸红色的玻璃泡,研究其中的“红线上升了多少?”“什么情况下又下降了?”那我们何不顺应学生的天性,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呢?我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常见的问题引入,要比教师创设其它生硬的情境有效得多。
2.不断满足,不断提高
对学生来说,科学就是一种充满着惊奇的动手做游戏,但这是一个有困难有挑战的游戏,需要付出努力。教师在满足学生原始的动手做的冲动后,更应该鼓励学生在做中思,思中做:“你用这个能做什么?”“你为何要这样做?”“你发现了什么?”“与你过去的发现或经验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给大家解释一下你完成的工作”“你做的怎么和他们做的不一样?”“愿意再做一遍吗?”……教师还应该在做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做好记录、对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和争论,甚至建议学生不怕麻烦再动手做几遍。例如:在《物体在水里的沉与浮》这一课中,在学生利用实验将材料按沉与浮正确分类之后,他们又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与材料有关?还是与重量有关?还是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或者与液体有关?等等。然后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测进行动手验证,交流思辨。在这样一个思、做、说的循环中,学生们的问题得以展示,思维得以深化、发展,动手能力得以提高。
二、“做”作为“操作”的要义,进行“精做”的训练
《折形状》一课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一位老师在执教时,要求学生利用A4纸折出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八棱柱、圆,再通过实验验证哪种形状最能承重。学生们折出的形状有的底面不平整,有的折出了多余的折痕,有的把接头处的双面胶贴得皱巴巴,有的对于折六棱柱、八棱柱感到困难……种种在折纸中出现的“挫折”,使老师措手不及,严重影响了后继的探究活动,使课堂陷入纠结和混乱。而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时为了避免学生因不会折纸带来的“麻烦”,索性课前在纸上画好折痕,在接头处贴上双面胶,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折出精致的形状。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五年级学生折纸能力有待提高。因为平时动手训练的机会少,大多数学生对于将要完成的作品还没有形成“精做”的意识。只要马马虎虎能折出一个形状来就行,根本不管自己的作品是否能经得起考验。其次,两位老师的做法也值得探讨,第一位老师高估了学生的折纸能力,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采用“糊过去”的策略,致使探究低效,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训练。第二位老师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他采用了“代替学生操作”的方法,虽然课堂执行得“很顺”,但是,省去了学生思维的参与、反复动手调整的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做”作为“操作”的要义,其直接的成果就是“作品”,由作品衍生出结论或结果。“作品”精致与否不仅关系到探究的成效,更是对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素养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各种动手做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形成“精做”的意识,学会“做精”的本领。
1.合理调配时间,扎实技能训练
学生技能的训练需要时间,但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调配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技能方面有扎实训练的机会。这些技能小到怎样打一个结实的绳结、怎样划火柴、怎样将两根吸管精美地连接在一起、怎样使用工具挖土等,复杂些的要学会怎样使用显微镜观察,怎样扦插、嫁接植物,怎样制作一辆空气动力汽车模型,怎样使用天文工具观察宇宙等。对于日常性的小技能,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训练,通过评比的手段促使学生学会日常技能。对于专业技能,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技能培养挤出课堂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上述《折形状》一课中,较合理的措施是利用课前时间或者调整课时进度,对学生进行折形状的训练,在动手动脑中使学生能够独立折出一些精致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