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教学应该从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化学现象入手,诠释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为了让学生改变恐惧化学的心态,以一种更从容的态度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我们实施了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实验、感悟
难道化学真的那么难学吗?2006年开设《化学与生活实验》这门课程时,我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给学生讲述身边的一些化学现象及其原理,例如《永昌县北海子水污染探究》、《学校周边环境受污染状况调查》等,从头到尾,由我全场承包,但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学生们并不欢迎,打瞌睡的、搞小动作的、交头接耳的比比皆是。
于是我试着用探究式的方式教学,例如,在化学的教学中,我重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燃烧与灭火》一节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录像,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看了钻木取火带给人类的变化、利用燃烧放热推动神州六号升空、建材市场着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等三段燃烧与火的音像资料后,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认识到:火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应该学会控制燃烧,使其为人类造福。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请大家先思考以下问题:燃烧是一种什么变化?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吗?发光放热的现象都是燃烧吗?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煤气、蜡烛、酒精灯、煤等物质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有发光、放热现象:电脑、彩电、电炉子等通电能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
师:同学们能否根据刚才交流讨论对燃烧的特征加以概括总结?
生: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师:你们知道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燃烧吗?也就是说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一问题。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第一组:用镊子分别夹取火柴和铁钉,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实验现象。第二组:分别点燃两只小蜡烛,其中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观察实验现象。第三组: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煤块和棉花球分别放到酒精灯点燃,观察哪一个更容易被点燃。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后得出本组的实验现象:第一组,火柴燃烧了而铁钉没有燃烧;第二组:烧杯里面蜡烛火焰熄灭了,而烧杯外面蜡烛还在正常燃烧;第三组:棉花球很快被点燃,而小煤块却需要很长时间才发红。
师:想一想,你们怎样解释各组实验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学生交流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引下,最后得出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这个温度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师:下面我们一起再做一个实验。老师打算把一小块白磷(其着火点为40℃)放入盛有80℃的热水烧杯中,请同学们先猜想白磷能不能燃烧?然后我取一薄铜片,分别在铜片一端放有一小块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其着火点为240℃),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虽然它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是因为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着火点。
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对燃烧的条件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我们怎样才能促进燃烧呢?
学生们结合生活中的各种促进燃烧的方法,如:工厂烧锅炉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机动车的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地往锅炉中鼓入空气;家庭用的燃煤要加工成蜂窝煤;在空气中点燃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纯氧气中点燃铁丝,它就会火星四溅,剧烈燃烧等等。老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并从学生讨论的种种促进燃烧的方法中,引导学生认识在空气中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如何满足燃烧的第二个条件,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由于各种可燃物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因此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促进燃烧。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深深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和选择的余地,同时也使我在专业道路上成长壮大,更重要的是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一年多的实践留给我的体会与思考是:
开设校本课程一定要准确定位。开课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因此切不可定位太高,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望尘莫及。开设校本课程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课程开发者必须眼睛向下,不能从书本到书本,必须走与实践结合的道路,大胆创新。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实验、感悟
难道化学真的那么难学吗?2006年开设《化学与生活实验》这门课程时,我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给学生讲述身边的一些化学现象及其原理,例如《永昌县北海子水污染探究》、《学校周边环境受污染状况调查》等,从头到尾,由我全场承包,但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学生们并不欢迎,打瞌睡的、搞小动作的、交头接耳的比比皆是。
于是我试着用探究式的方式教学,例如,在化学的教学中,我重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燃烧与灭火》一节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录像,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看了钻木取火带给人类的变化、利用燃烧放热推动神州六号升空、建材市场着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等三段燃烧与火的音像资料后,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认识到:火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应该学会控制燃烧,使其为人类造福。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请大家先思考以下问题:燃烧是一种什么变化?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吗?发光放热的现象都是燃烧吗?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煤气、蜡烛、酒精灯、煤等物质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有发光、放热现象:电脑、彩电、电炉子等通电能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
师:同学们能否根据刚才交流讨论对燃烧的特征加以概括总结?
生: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师:你们知道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燃烧吗?也就是说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一问题。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第一组:用镊子分别夹取火柴和铁钉,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实验现象。第二组:分别点燃两只小蜡烛,其中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观察实验现象。第三组: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煤块和棉花球分别放到酒精灯点燃,观察哪一个更容易被点燃。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后得出本组的实验现象:第一组,火柴燃烧了而铁钉没有燃烧;第二组:烧杯里面蜡烛火焰熄灭了,而烧杯外面蜡烛还在正常燃烧;第三组:棉花球很快被点燃,而小煤块却需要很长时间才发红。
师:想一想,你们怎样解释各组实验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学生交流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引下,最后得出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这个温度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师:下面我们一起再做一个实验。老师打算把一小块白磷(其着火点为40℃)放入盛有80℃的热水烧杯中,请同学们先猜想白磷能不能燃烧?然后我取一薄铜片,分别在铜片一端放有一小块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其着火点为240℃),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虽然它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是因为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着火点。
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对燃烧的条件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我们怎样才能促进燃烧呢?
学生们结合生活中的各种促进燃烧的方法,如:工厂烧锅炉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机动车的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地往锅炉中鼓入空气;家庭用的燃煤要加工成蜂窝煤;在空气中点燃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纯氧气中点燃铁丝,它就会火星四溅,剧烈燃烧等等。老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并从学生讨论的种种促进燃烧的方法中,引导学生认识在空气中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如何满足燃烧的第二个条件,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由于各种可燃物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因此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促进燃烧。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深深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和选择的余地,同时也使我在专业道路上成长壮大,更重要的是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一年多的实践留给我的体会与思考是:
开设校本课程一定要准确定位。开课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因此切不可定位太高,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望尘莫及。开设校本课程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课程开发者必须眼睛向下,不能从书本到书本,必须走与实践结合的道路,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