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zl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可见,“不教”即会写,是学语文的最终目的,能否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文章,是语文教学成败的检验标准,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体现。
  在我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调查当中,我感觉到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满堂灌”,“注入式”的模式仍然长期存在,究其原因,除了农村教育硬件缺乏,教学信息闭塞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校领导及教育部门以“分”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师生不得不在“分”的压榨下来死记硬背,“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成了师生头上的紧箍咒。同时,纵观历史的语文考试及中考试卷,内容几乎出于一个模式试题偏重于选择题与说一不二的填空题,诸如组词、造句、辨析等等,能检验学生实际能力的题目寥寥无几,而最能体现学生能力的作文,也没有走出固定模式的怪圈,有的老师抓住出题的规律,就在关键时刻抄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背一些作文,可见“高分低能”现象见怪不怪了,这就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根本所在。这也难怪研究生写不出实验报告,大学生面对毕业论文束手无策以是屡见不鲜了。因此,语文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根本上避免此类标准化的试题,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就要树立“得法与课内,得益于社会”的大语文教育观,着重于读写结合的作文训练的提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在试卷中多设计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题型,真正在语文教学中突出理解、分析、鉴赏、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是写的教学,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能把学生当作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口袋,机械地把语文知识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无论是字、词、句、篇以及修辞的教学,都是“学以至用”,“学以至写”。若让学生记硬背,势必把语文教学导人应试教育的歧途,只樹立“大语文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一切围绕“人”来学以至写的目标出发,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密切地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的过程,写是理解表达的过程,有理解性的吸收,才有理解性的表达。同时,表达能力强了,又能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读写结合作文训练中,读为基础,以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多读多写,这样,把读写训练有机地拧在一起,把学生的作文训练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延伸到语文训练的切 领域,把着 眼点放到学生的导读训练上抓住读写之间的连结点  总结出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号,从解题中引导学生作文学会审题和拟题;从读中引导学生分清段落层次概括段意,结合作文指导写作提纲,布局谋篇;从读中引导学生归纳中 ,注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条理清料,从读中引导学生分析重点段落,结合作文训练学生学作者怎样观察事物,结合心.结合作文训练怎样表现中心,围绕中心组织材练怎样突出中心;从读中指导生品评课文的艺术特色学生读中学法读中悟法,然后在写中,指导学生结合作文训练自我修改化作文训练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从读中引导学生学法,读中悟法。这样,引导进了读与写,学生得到了“法”,就会有章可循,有料可写。“学法”与“用法"勾通了读写,促,从而真正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社会”的大语文教有观可由读写结合,举一反三,注重对些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熟能生巧的竟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语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因果关系。毕竞,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有的主渠道,在前学中我本着者“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积极贯彻“教学时间少,故华内容精、教、教学方法活教学手段新,教学效益高的“少”、“精”、“活、新”、高”的五字经原则,采取精讲多练,读写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把阅读和作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通过读写结合,既深化了阅读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整体的提高。在实施“读写结合作文训练” 中,不是告诉学生“记住作者是怎样写的。”而是告诉学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是你又怎样写。”重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把“学会”变为“会学”,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任何课程,、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断,未来的文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可见,教给学生怎样学习这把钥匙,就是教会学生怎样生存,而“读写结合作文训练”就是实现学生“会写”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内含精深博大,只要认真钻研、挖掘,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会写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达到"会写”的最终目的,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作业的本质是拓展和延伸物理课堂、巩固所学知识、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并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依据。下面,笔者将从物理作业的弊端、作业设置和批改的改进两方面,浅谈我校高中物理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关键词:物理作业;弊端;批改  物理作业的本质是拓展和延伸物理课堂、巩固所学知识、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并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依据。作业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
期刊
在语文的教学中,老师更重视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文章背后的情感。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并且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情感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师可以巧妙的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和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在情感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可以用于很多学科的学习,并且学科之间都是融会贯通的。在学
期刊
摘 要:通过教材的例题、探究问题,类比学习,并逐步加強问题以及思维的难度,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观察;归纳;猜想
期刊
摘 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乡土文化是可以重点依靠的文化软实力。以乡土文化为中心的乡村校本课程要注意课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要探究实践性和应用性问题,本文从“学习民间艺术精神,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开发建设具有核心价值的校本课程,挖掘本地乡土文化的特色”和“积极探索把课程与市场相结合新模式,激发乡土文化的活力”的角度谈论了开发建设乡土校本课程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乡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明确了教育目标,重点在对学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开始将方向转为对学生思维、创造、探究与论证等能力的培养,以此在符合新课标高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及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而高阶思维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高认知和综合性两大特征,核心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问题求解和判断、创新能力等,进而辅助教学实现多元目标。本文以高阶思维为视角,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实际
期刊
摘 要: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体育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体育教学无非就是带领学生锻炼身体,给学生在繁重学习压力中一个得以放松的机会。因为受到这种错误观念影响,很多学生会逐渐变成人们认为的书呆子,只懂得掌握课本知识,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苦寒窗苦读数十年,但是也难以在社会中立足。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与发展,新课标的出现,需要对当前体育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主要是从体育教学出发,探讨一下关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差,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科学素养一直难以得到全面的培养,给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因此,结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的学科特点,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通过实践性的教学去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从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体会到科学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化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十分关注中学英语教学。英语学科作为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发音、口语表达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来看,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视英语基础教学,如语法、词汇、单词等,但对语音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升。而产出导向法能够增强语音教学的有效性,整体提高中学英语教
期刊
摘 要:从社会发展而言,教师角色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在当今社会显得更加突出。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教学成果的评判者,有着极大的权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使教师的角色逐渐固化,许多教师的发展已难以满足如今的教学需求,如何在新时代教学改革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教学实践,基于对教师角色转变的概述和当前教育形势的分析,探讨了五种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在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显然得到众多教育者的一致认可。而高中阶段属于学生在理性思维方面的塑造阶段,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将核心素养树为教育根本,真正将核心素养融于课堂教育实践成为一贯的教育难题。对此,本文从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完善教学体系等三个方面阐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以素养为本实现融合式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理性思维;高中数学;融合式教学  引言:  在现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