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作为新升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在学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大背景下,根据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的要求,在理解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方式入手,完善带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油气储运工程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许多新升的本科院校大都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庆科技学院也不例外。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作为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本科专业之一,怎样在学院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背景之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使专业人才培养更适合专业特色、更具有竞争力,这是必须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在这一方面做些探讨。
一、油气储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油气储运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还存在明显问题,与提倡的应用型本科的人才目标有较大差距。
(1)对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概念认识不够。由于概念不清,就搞不清楚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对应用性人才的基本特征不了解,对于应用型本科应该进行怎样的教学和管理也不清楚,因此教材的选用不够合理,在课堂教学上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而缺乏对于这些理论如何应用的指导;第二种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对于理论和计算公式的来弄去脉不讲,仅仅讲与实际有关的内容,把应用本科等同于专科,造成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使得培养出的人才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实际生产结合差,较多的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教学中就存在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倾向。
(2)教师数量和结构存在问题。目前储运专业专职老师不足10人,每个老师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在许多情况处于一种疲于应付的状态,这对人才的培养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许多有专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这些有工作背景的教师,有较为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在传授基本原理和方法时,更能切近于实际应用。储运教研室缺乏这样的既有中高级职称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上存在较大问题。
(3)对于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不足。虽然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应该掌握的某些技能进行了一定的培训,但不系统,学生常常是前学后忘;对于基本的办公软件、绘图软件等学生也不熟悉,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训练,仅仅靠毕业论文训练还远远不够。
(4)由于校区搬迁,实验室建设、实训方面存在不足。储运教研室专业实验室虽然进行了大力建设,但还没有建成体系,部分实验仅仅能够演示;实训基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老基地基本丧失功能,新基地还在建设过程中,对人才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困难。
二、应用型人才的认识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更具体实践能力人才的人[1]。对于应用型人才从工程角度理解,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是面向厂矿企业与工程建设部门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工艺和管理等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断发展。
按照目前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储运专业培养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能够正确和较为熟练地操作现场遇到的大部分和主要设备,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基本问题,能够进行一些管理和组织工作。这种理解是现场调查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吻合,也是油气储运工程自身专业特点相适应。
(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
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从“应用”含义来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使用,即会使用、会操作,动手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能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这是动脑能力的要求。从知识结构来看[2,3],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从其工作职能来看,应用型人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原有的和创新的技术以科学的方法服务于社会实践。
从行业特点和发展来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鲜明特征是: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有所偏重,具有基本的绘图和较强的专业文字表述能力,能够应用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对现场的流程设备较为熟悉,能够进行操作,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简单说,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要求懂技术、会操作、能处理和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三、本科应用型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4]。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诸要素[5]。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大学组织来说,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方式[6]。
(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本科应用型是本科层次教育,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注重能力的培养。也有学者认为[7],“后劲足、上手快”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本质的特征。
从具体分析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拓宽专业基础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实训、生产实习等,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中。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培养学生大专业的知识结构,突出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所决定。
四、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构建或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的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规格准确定位的基础,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8]。
(一)储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
目前,油气储运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还不够完善,虽然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但对于课程的设置过于零散,类型相似不适合拆分的课程有拆分现象,专业的宽度也不够,对于实践环节的设置不够合理,某些课程不适合设置实验课,而安排实验课,给教学正常运行中带来了困难,造成实际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方案不符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1)根据行业发展和行业特色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由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面比较广,应在充分分析行业发展、行业特色和就业情况以及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进行调整。如成品有储运技术与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两门课程,两者性质相似,教学内容多有重复,量完全可以合并开设,为其他选修课提供机会。增加选修课课目。所增加的选修课必须对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专业能力有较为明显的帮助,而不能为增加而增加,单纯追求数量。
(2)调整实验课程的安排,对于不适合安排实验的课程尽量不要安排实验课,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来提高人才培养过程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问题。安排的实验要尽可能的落实。
(3)安排基本能力综合培训环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该环节可以按课程安排,也可以以独立实践环节来安排,不宜超过2个学分。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不能想当然,应该在深入了解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以及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要有一个前瞻性计划,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点来说,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宜宽不宜窄,不能把专业看得太重,应该走宽基础,有重点的路子,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面的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选择要依据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和实训课程的比重要适当增加,以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也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
(1)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讲授。对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并不否认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而是要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广度,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游刃有余。教师讲授基本理论时,应强调理论产生、内容及发展以及在生产中应用,让学生要学会怎样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分析基本问题。同时要分析理论的发展前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创新才能使该理论得以发展,以用于指导更高层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
如在油气管道的设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对于油气管道工况分析内容,首先要讲清楚油气管道工况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工况参数有哪些特点,从理论上怎么分析,然后要结合实际油气输管道运行情况,要讲清楚这些理论怎么用。在实际管道运行中是先知道参数的变化特点,而反过来找是哪种工况,应用和理论分析的次序是颠倒的,这个时候就要讲清楚怎么去分析得到最真实的实际工况。
(2)教学实验、实训方面的训练。实验、实训教学首先让学生端正态度,对这些课程有一个正确认识,使其认识到实验、实训是培养动手能力、锻炼自身的好机会。同时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让学生感觉到,通过这些训练的确有收获,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走走形式。
(3)生产实习。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一步就是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和安全的重要性,许多时候学生的生产实习都带有参观性质,但这并等于生产实习就锻炼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需要带队教师认真负责,教师自己对现场熟悉,与现场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在现场讲解工艺特点,设备操作要求以及主要设备的结构,进行理论与实际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明确现场对理论知识是怎样结合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实习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四年本科生在校期间最重要、最后的一个实践环节。学生经过毕业设计全过程训练,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研、查阅文献、运用互联网、计算机绘图及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能力。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其领域涉及到油气田地面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等。因此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毕业设计题目多与现场实际结合或者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从分析现场设计问题、施工问题和运行问题入手,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对于纯理论方面的课题,尽可能的少做。
在毕业设计过程,针对油田油气储运方面的问题,结合毕业设题目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尽可能考虑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建立较为合理的数学模型,保证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提高动手能力。杜绝那些东拼西凑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论文。
五、结束语
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依据自身条件、行业特点和发展状况,在学校提出培养应用型本科的大背景下,合理的规划和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http://tech.163.com
[2]杜国海,王涓.复合应用型人才辨析——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8):24-27
[3]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兼谈我国职业化教育的培养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10-12
[4]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与实践(1).http://www.lunwenda.com/jiaoyu200810/96393/
[5]王长全,邢帮圣,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职业圈,2007,(24):68-69
[6]张济生,刘昌民,梁锡昌等.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14-16
[7]庄华洁,周金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改革创新纪实[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108-109
[8]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4-6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油气储运工程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许多新升的本科院校大都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庆科技学院也不例外。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作为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本科专业之一,怎样在学院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背景之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使专业人才培养更适合专业特色、更具有竞争力,这是必须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在这一方面做些探讨。
一、油气储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油气储运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还存在明显问题,与提倡的应用型本科的人才目标有较大差距。
(1)对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概念认识不够。由于概念不清,就搞不清楚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对应用性人才的基本特征不了解,对于应用型本科应该进行怎样的教学和管理也不清楚,因此教材的选用不够合理,在课堂教学上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而缺乏对于这些理论如何应用的指导;第二种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对于理论和计算公式的来弄去脉不讲,仅仅讲与实际有关的内容,把应用本科等同于专科,造成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使得培养出的人才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实际生产结合差,较多的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教学中就存在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倾向。
(2)教师数量和结构存在问题。目前储运专业专职老师不足10人,每个老师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在许多情况处于一种疲于应付的状态,这对人才的培养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许多有专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这些有工作背景的教师,有较为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在传授基本原理和方法时,更能切近于实际应用。储运教研室缺乏这样的既有中高级职称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上存在较大问题。
(3)对于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不足。虽然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应该掌握的某些技能进行了一定的培训,但不系统,学生常常是前学后忘;对于基本的办公软件、绘图软件等学生也不熟悉,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训练,仅仅靠毕业论文训练还远远不够。
(4)由于校区搬迁,实验室建设、实训方面存在不足。储运教研室专业实验室虽然进行了大力建设,但还没有建成体系,部分实验仅仅能够演示;实训基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老基地基本丧失功能,新基地还在建设过程中,对人才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困难。
二、应用型人才的认识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更具体实践能力人才的人[1]。对于应用型人才从工程角度理解,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是面向厂矿企业与工程建设部门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工艺和管理等工作。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断发展。
按照目前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储运专业培养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能够正确和较为熟练地操作现场遇到的大部分和主要设备,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基本问题,能够进行一些管理和组织工作。这种理解是现场调查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吻合,也是油气储运工程自身专业特点相适应。
(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
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从“应用”含义来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使用,即会使用、会操作,动手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能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这是动脑能力的要求。从知识结构来看[2,3],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从其工作职能来看,应用型人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原有的和创新的技术以科学的方法服务于社会实践。
从行业特点和发展来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鲜明特征是: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有所偏重,具有基本的绘图和较强的专业文字表述能力,能够应用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对现场的流程设备较为熟悉,能够进行操作,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简单说,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要求懂技术、会操作、能处理和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三、本科应用型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4]。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诸要素[5]。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大学组织来说,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方式[6]。
(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本科应用型是本科层次教育,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注重能力的培养。也有学者认为[7],“后劲足、上手快”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本质的特征。
从具体分析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拓宽专业基础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实训、生产实习等,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中。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培养学生大专业的知识结构,突出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所决定。
四、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构建或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的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规格准确定位的基础,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8]。
(一)储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
目前,油气储运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还不够完善,虽然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但对于课程的设置过于零散,类型相似不适合拆分的课程有拆分现象,专业的宽度也不够,对于实践环节的设置不够合理,某些课程不适合设置实验课,而安排实验课,给教学正常运行中带来了困难,造成实际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方案不符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1)根据行业发展和行业特色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由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面比较广,应在充分分析行业发展、行业特色和就业情况以及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进行调整。如成品有储运技术与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两门课程,两者性质相似,教学内容多有重复,量完全可以合并开设,为其他选修课提供机会。增加选修课课目。所增加的选修课必须对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专业能力有较为明显的帮助,而不能为增加而增加,单纯追求数量。
(2)调整实验课程的安排,对于不适合安排实验的课程尽量不要安排实验课,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来提高人才培养过程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问题。安排的实验要尽可能的落实。
(3)安排基本能力综合培训环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该环节可以按课程安排,也可以以独立实践环节来安排,不宜超过2个学分。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不能想当然,应该在深入了解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以及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要有一个前瞻性计划,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点来说,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宜宽不宜窄,不能把专业看得太重,应该走宽基础,有重点的路子,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面的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选择要依据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和实训课程的比重要适当增加,以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也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
(1)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讲授。对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并不否认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而是要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广度,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游刃有余。教师讲授基本理论时,应强调理论产生、内容及发展以及在生产中应用,让学生要学会怎样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分析基本问题。同时要分析理论的发展前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创新才能使该理论得以发展,以用于指导更高层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
如在油气管道的设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对于油气管道工况分析内容,首先要讲清楚油气管道工况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工况参数有哪些特点,从理论上怎么分析,然后要结合实际油气输管道运行情况,要讲清楚这些理论怎么用。在实际管道运行中是先知道参数的变化特点,而反过来找是哪种工况,应用和理论分析的次序是颠倒的,这个时候就要讲清楚怎么去分析得到最真实的实际工况。
(2)教学实验、实训方面的训练。实验、实训教学首先让学生端正态度,对这些课程有一个正确认识,使其认识到实验、实训是培养动手能力、锻炼自身的好机会。同时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让学生感觉到,通过这些训练的确有收获,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走走形式。
(3)生产实习。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一步就是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和安全的重要性,许多时候学生的生产实习都带有参观性质,但这并等于生产实习就锻炼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需要带队教师认真负责,教师自己对现场熟悉,与现场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在现场讲解工艺特点,设备操作要求以及主要设备的结构,进行理论与实际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明确现场对理论知识是怎样结合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实习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四年本科生在校期间最重要、最后的一个实践环节。学生经过毕业设计全过程训练,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研、查阅文献、运用互联网、计算机绘图及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能力。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其领域涉及到油气田地面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等。因此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毕业设计题目多与现场实际结合或者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从分析现场设计问题、施工问题和运行问题入手,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对于纯理论方面的课题,尽可能的少做。
在毕业设计过程,针对油田油气储运方面的问题,结合毕业设题目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尽可能考虑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建立较为合理的数学模型,保证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提高动手能力。杜绝那些东拼西凑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论文。
五、结束语
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依据自身条件、行业特点和发展状况,在学校提出培养应用型本科的大背景下,合理的规划和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http://tech.163.com
[2]杜国海,王涓.复合应用型人才辨析——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8):24-27
[3]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兼谈我国职业化教育的培养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10-12
[4]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与实践(1).http://www.lunwenda.com/jiaoyu200810/96393/
[5]王长全,邢帮圣,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职业圈,2007,(24):68-69
[6]张济生,刘昌民,梁锡昌等.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14-16
[7]庄华洁,周金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改革创新纪实[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108-109
[8]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4-6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