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生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z_C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教学变成儿童研究”是一个国际趋势,学者、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教学研究和儿童研究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进行教学研究首先要进行儿童研究。甚至可以这么认定: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应当以教师研究儿童为基础,以儿童学习的觉醒为保证,以儿童的自主学习为标志。它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高效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读懂学生,顺学而教,教学才能真正回到它的本质;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有效。
  一、了解学生的已有数学基础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关注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业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从而掌握真实信息,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与能力。
  如: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的前测。
  问题一: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生1:要是没有小数,生活就有危险,比如量体温,没有小数,他本来是37.5度,但是没有小数就变成37度,他本来发烧了,却量不出来,这样就会有危险。
  生2:因为两个数相除,商可能不是整数,所以要有小数,比如:5元买了2支圆珠笔,求每支圆珠笔的单价,就要计算5÷2=2.5(元)。
  通过以上学生的回答,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感受到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问题二:在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1,正确回答的学生比例为55%,表示如下:
  错误回答的学生比例为45%,表示如下:
  看来错误的学生是由于不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学生的表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两点思考:一是如何引导学生由初步了解小数含义上升到理解小数意义。二是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形成过程,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关系。
  二、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
  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载体是什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现实需求,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如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难点会是什么?
  课前测试:32×12,21×14
  结果出现了32×12=304,21×14=324的情况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访谈发现:
  问题一:学生先用个位上的2与2相乘的4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3和1相乘得3写在百位上,在这两个结果中间补0得304。
  问题二:
  24是个位上的1和4相乘,十位上的1和2相乘得到的。
  从对学生的前测和以往的教学经验知道,对于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问题,首先要有情境的支撑,其次再解决“谁”去和“谁”乘的问题,最后再解决积的对位的问题。
  因此这节课我们选择了“点子图”作为情境支撑,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脚手架的固定、支撑作用,是整节课的“根”。借助“点子图”来计算12×14,把数量关系12×14这一抽象的“数与数的乘积”与“点子的计算”结合在一起,借“形”解“数”,用“数”析“图”。
  让学生通过数去找形,把抽象的竖式计算过程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的点子。借助点子图,使数和形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纯粹的数据分析中走出来,变得有“形”可依。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三步有序过程,使他们对竖式每一步的理解不再仅仅是一种计算程序,而是活生生的直观再现。这样学生就充分体验了由抽象算理到直观算法的过渡和演绎过程,进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算法的真正掌握。
  三、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说: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课堂就宛如一个棋局,千变万化,教师应该怎样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并适时地引导呢?
  1. 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探索者、发现者。”读懂学生需要教师信任学生,需要教师耐心等待。学习是一个过程,教师需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解决问题。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思路,长期这样,学习的思维就会缺乏广度、深度,变得浮躁,甚至对思考失去兴趣。
  例如《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学生掌握了商不变规律后,有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发现有不符合商不变算式:
  4÷2=2;6÷3=2;14÷7=2
  此时,我不是直接挑明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符合吗?(学生议论纷纷,过了两分钟后,有的认为符合,有的认为不符合)
  师:既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各自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能不能说服对方。
  生1:这三个算式的商都是2,所以肯定是符合商不变的规律。
  生2:4和6,2和3,它们之间没有关系,因此我们觉得它们不符合商不变的规律。
  师: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之间到底有没有“商不变规律”中说的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过了3分钟)
  生3:生2说4和6,2和3,它们之间没有关系,我觉得不一定,如果我多写一个算式2÷1=2(如下),就能发现这些算式都是符合商不变的规律的。
  2÷1=2;4÷2=2;6÷3=2;14÷7=2   生4:其实4和6,2和3之间是有关系的,我用计算器算了一下,6÷4=1.5,3÷2=1.5,因此:我发现了(4×1.5)÷(2×1.5)=2,被除数和除数还是同时乘或除以一个小数,商不变。(全班给予掌声)
  可见,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足够时间思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听清问题要时间,理解问题的意思要时间,思考问题更需要时间,整理思路、把内心的想法用语言组织起来还要时间。只有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学生才能有清晰的思路、出彩的回答、有效的学习。
  2.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所谓倾听,也就是搜集各种信息(包括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在此基础上甄选有用信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如何倾听所有学生的声音,倾听他们知识、方法、情感三维建构的过程,这正是新课改的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呈现。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倾听低音、高音、奇(歧)音,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会因材施教,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懂学生始于倾听。
  一次课堂上的一道练习:东东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20%,第二天读了12页,两天共读了这本书的1/2。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大部分的学生都采用了常规做法,如方程法,或算术法12÷(1/2-20%)=40(页),有一个学生却是这么做的:
  12=30%,12×3=36(页),12÷3=4(页),36 4=40(页)。
  看到这几个式子,全班同学都说这样做没道理,不行。我心想:12是个整数,30%连1都不到,这两个数不相等,谁都看的出来,难道你就一点也看不出来吗?我走过去,一言不发,在12=30%的旁边用红笔打了个问号。这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说:“老师,两天共读了这本书的1/2,减去第一天读的这本书的20%,第二天不就是读了这本书的30%吗?这30%就是12页呀!”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在表示12页的对应分率是30%呢。我态度缓和了些:那你能给老师讲讲你后面几个式子的意思吗?孩子也放松了些,继续讲自己的思考方法:100%里有3个30%,1个10%。1个30%是12页,3个30%就是3个12页,12×3=36(页)。12÷3=4(页),求的是1个10%是4页,36 4=40(页)就是全书的页数。孩子如释重负地看着我。
  原来,他是从百分数的意义角度考虑这道题的,只是第一个算式的表达有些失误。我告诉他,12=30%的表达有欠妥之处,如果用12页对应 30% 可能更准确,孩子也表示赞同。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有效地倾听能帮助自己读懂学生的思考路径,能帮助我们避免成人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式。读懂学生,就从倾听开始吧。
  3.追问学生的深层思维。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追问的艺术在课堂上很重要,它就像一个挖掘孩子思维的铁锨,教师要往深里挖,而不能让他们的思维流于表面。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读懂学生的思维,并对学生思维行为做及时合理的疏导、点拨。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倒数》的复习中,教师先出示练习: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2.5
  学生写出: 的倒数是 ,2.5的倒数是 。
  师: 怎么来的?
  生: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所以的倒数是 。
  师:2.5的倒数是 ,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把2.5化成分数2又 ,再化为 , 倒数是 ,所以2.5的倒数是 。
  (师边听边巡视,发现了某生的答案是0.4)。
  师顺手把0.4写在黑板上问:2.5的倒数是0.4对吗?
  学生们犹豫了一会儿,纷纷做出了回答:对。
  师:谁能告诉我0.4是怎样来的?
  一男生果断又自信地回答(露出不屑的表情):把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起并创建思维科学论,提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三种基本形式。无论是在语言应用还是在语文写作上,灵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感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灵感思维就是下文重点论述的内容。  一、加强积累,奠定顿悟基础  法国著名评论家丹纳曾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程晓堂,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  《中国教师》:对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开设,人们曾有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英语应该作为中小学校的主修课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意义何在?如果只是让参与学习和研讨的学生陈述和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教师的教学永远是照本宣科,这与通过课堂获得提高、发展、升华的教学艺术追求十分遥远。“教”之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  这就特别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度的
一、教育戏剧课程实验的背景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及外在接触。在指导者有计划与架构之引导下,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作而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1]  目前,教育戏剧在欧美、亚洲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已
近几年,我一直在围绕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功能,即“学习外国教育史有什么用”作些思考。关于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功用”,2008年我在河北大学召开的教育史年会上,以《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功用的历史分析》为题,做了大会发言。当时,我将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功用主要理解为:第一,将比较上位的“用”定位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稍微下位一些,将“用”定位为教育专业的通识课。基于这样
我们出来学习,经常会听到一些观点,有人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不去看书呢,要去看书;后来,又有专家会说,书只是参考。这都是对的,我们自己却被说糊涂了,究竟是看书还是不看书呢?现在经常讲自主学习,有很多专家,特别是大学教授讲了,能看懂的就不要教了,要相信孩子是聪明的。那我们教师干什么呢?今天我将结合这个话题,谈一点我的想法。  知识是有类型的,我们常说读懂教材,其实读懂教材的本质是读懂知识。要读懂知识就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也是人们用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工具。本主张所言“语言”,即语言核心素养,包括“文字表达”“文学思维”“文化传统”。语言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儿童通过个体语言实践、同伴互助、教师引领等方式,汲取文化传统之精髓,学习文学思维,提升文字表达水平。他们的语言不断趋向清晰、丰富、敏锐、独特,同时,精神世界也不断丰富,最终实
应邀在校园开放日参观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一进校园,除了干净、整洁的环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红黄相间的“梦想号”火车模型,我们被几个低年级的学生“导游”引导着,听他们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地介绍,感到亲切、有趣。走在校园的各个参观区,都有教师或学生的热情引导,根据校训命名的“行圆楼”“思方楼”稳重、大气,绛红色的墙体和绿色的运动场透露出的活力和激情浑然一体,让人印象深刻。听刘艳萍校长介绍,教学楼的题名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的指示精神,加强中小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育家队伍,带动和促进全省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江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江苏省决定启动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  从200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分四批选拔200名特级教师(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围绕修炼师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更新
秦翠英 女,汉族,1963年11月出生,群众,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中心幼儿园清凉分园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教龄35年。她不到18岁就走上教师岗位。入职之初,教室房屋漏雨,蛇鼠出没,环境简陋,她咬牙坚持。她放弃30年的小学执教经验,临危受命转向幼儿教育的探索。她亲手制作教具,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贯穿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一个又一个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颗善良希望的种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爱岗敬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