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ongk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一直在围绕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功能,即“学习外国教育史有什么用”作些思考。关于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功用”,2008年我在河北大学召开的教育史年会上,以《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功用的历史分析》为题,做了大会发言。当时,我将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功用主要理解为:第一,将比较上位的“用”定位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稍微下位一些,将“用”定位为教育专业的通识课。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进一步得出了学科功用的发挥应以对人类教育发展规律的了解为前提这一结论。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从学科功能这个点出发,来考虑怎样让这个点亮起来。2010年的重庆年会,我写了一篇论文《全球史观视野下的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断想》,试图通过全球史观的引入来展示打破“欧洲中心论”背景下的一种完整的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学科内容,及展示方式和全面更新。我将其概括为一个“面”,就是说不能全是欧洲的,也不能全是亚洲的,而应是全人类的。但是有了这个面以后,在探讨外国教育史学科的规律性的时候,突然发现好像没有几条规律可以被普遍认同。所以我就在想,这样一个面背后的那些串联起来的“线”是什么?哪些因素导致这个“面”破碎了?为什么我们没有足够好的“线”把这个“面”很好地撑起来?所以,这次的报告和文章就是在对这样一种“线”的寻找与探索,以及对现在还没有真正找到这种“线”的一个粗浅的解释。
  我将这次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碎片化”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的探讨;二是从斯宾格勒到麦克尼尔,谈谈对全球史观的一些认识;三是对外国教育史研究进行“碎片整合”的可能的尝试做一个探讨。
  首先对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碎片化”,我的一个基本的界定与解释就是: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关注具体的教育历史事实(如教育改革运动、教育历史事件、教育法案的颁布与实施、民族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等)与教育人物(如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政治界的教育事功以及哲学家、宗教领袖的教育立场),而未能潜入人类教育历史潮流的浪底,探索教育历史发展的那些摆脱具体历史时空因素限制的稳定的发展因素与普遍的发展规律。
  涉及其理论基础的话,主要有全球化理论、后现代理论,以及微观史学、系列史。关于全球史观,有很多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研究与探索。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文化形态史观”,将“文化”确定为历史研究单位,将西方文化视为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典(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墨西哥文化等享有同等地位的八大文化系统之一,并主张以“文化形态学”的方法,考察和探究“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年鉴学派的费弗尔和布洛赫提倡综合性的全面史学,主张历史学家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仅仅关注个别的历史人物,而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历史中的“相似性、重复性和同一性”。布罗代尔把个人与具体的历史事件理解为历史长河中表层的动荡的水,是历史长河“表面的动荡,历史的潮流负在背上的泡沫尖”,不值得轻信,欲真正地理解历史,历史学家必须一头扎进历史长河的深处,从浪底寻找历史的奥秘。另外包括汤因比、巴勒克拉夫、威廉·麦克尼尔等在对人类历史整体性的尊重,对人类历史普遍的、稳定的、全局的探索方面,也存在一致性。
  关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基本目标,我是相信教育是有规律的,外国教育史研究应该展示人类教育历史的整体画卷,再现不同文化与文明体系、不同国家与地域、不同种族与民族通过教育所实现的人类文明积累过程,探讨人类教育在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与宗教诸因素交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与整体特征,评价教育活动在民族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方面所发挥的文化启智与方向引领的历史作用。针对这种目标的可能性尝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确立全球史观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意义,可以通过变革外国教育史教学与研究的叙事单元(如尝试以“文化与文明”“宗教与信仰”“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与技术手段”“教育家思想的地域性与国际性”等),将系统论、多因素论与复杂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引入到外国教育史研究与教学中,确立“纵”“横”交错、“上”“下”结合的全球性教育史视野等方式来实现。二是回归教育历史的交流与合作本性,以全球的视野,考察教育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发生过程以及对整体人类教育史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解析教育交流背后发挥作用的政治、经济、宗教、科技等综合社会因素。从教育的基本要素出发,如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文明与知识载体、教学手段,实现不同时代与地域的人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串联”与“并联”,在“中外联系”与“外外联系”的过程中,书写人类的整体教育史。三是客观评价不同文化与文明体系对人类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主张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碎片整合”,并不是要抛弃民族国家的教育研究,也不是抛弃单个个体的教育活动的叙述,而是主张在过度专业化的研究之后,回到人类历史教育的整体性探索,回到人类教育整体性联系与普遍性规律的探讨上面。对这些“碎片”的研究是必要的一个过程,而仅仅停留在“碎片”的阶段是不利于对人类教育普遍规律的理解的。再有就是关于个别地区、个别国家,的确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做出了其他地区、其他国家没有做出的贡献,成为某一历史时期人类教育发展的中心,这一点也是我们应该要坚持研究的。我们要尊重各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人类教育做出的贡献,以此开始对人类教育规律的全面的、深层次的、潜入浪底的探索。
  (责任编辑:任龙)
其他文献
近年来,“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已在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教育的重心。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正面引导、垂范外,也离不开“自我教育”手段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最终达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德育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但作为与学生关系更为密切的班主任
姜宏德,中国教育学会家校合作研究专家,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中国教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两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现在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盟”,形成教育合力?  姜宏德: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场所,家长和教师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两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家校“联盟”的宗旨在于,通过家校双方的联系、沟通与配合,实现两种教
李道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长期从事各类成人教育工作。曾多次获得北京市和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西汉大儒董仲舒的陵墓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据唐代李肇《国史补》载:为表达对先儒的崇敬,“门人过,皆下马,故谓下马陵”。又据清人袁枚《随园随笔》载:“(金代)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诏:孔庙前置下马碑。”此后,在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教学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呢?
一、尚德笃学,不坠青云之志  《中国教师》:孙校长您好,青云学府作为一所教育教学成绩优异的寄宿制公办普通高中,它有着怎样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孙校长: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尚德笃学,不坠青云之志”。“尚德”,即崇尚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尚德”,也是为人之本、立校之本。“笃学”,即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志于学,专于学,厚于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实现厚积厚载。简言之,
李文,广东省韶关市教学研究室地理教研员。韶关市地理学科带头人、韶关市中学地理教研会秘书长、韶关市地理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学地理教研会常务理事等。  《中国教师》:李老师,从实验版课标的颁布实施至2011年课标标准版的颁布已经过了十年,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韶关市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的落实情况吗?  李文:从课标开始实施以来,我市主要通过三方面工作对课标的理念与目标进行落实:一是全员培训;二是持续不断地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起并创建思维科学论,提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三种基本形式。无论是在语言应用还是在语文写作上,灵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感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灵感思维就是下文重点论述的内容。  一、加强积累,奠定顿悟基础  法国著名评论家丹纳曾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程晓堂,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  《中国教师》:对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开设,人们曾有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英语应该作为中小学校的主修课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意义何在?如果只是让参与学习和研讨的学生陈述和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教师的教学永远是照本宣科,这与通过课堂获得提高、发展、升华的教学艺术追求十分遥远。“教”之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  这就特别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度的
一、教育戏剧课程实验的背景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及外在接触。在指导者有计划与架构之引导下,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作而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1]  目前,教育戏剧在欧美、亚洲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