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意义何在?如果只是让参与学习和研讨的学生陈述和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教师的教学永远是照本宣科,这与通过课堂获得提高、发展、升华的教学艺术追求十分遥远。“教”之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
这就特别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度的探究思考,坚持将“二次提问”进行到底。
一、思考:“此问”非“彼问”
“二次提问”不同于“追问”。“追问”,是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它面对的是“原有问题”,思维还在“原有问题”上。而“二次提问”以第一次提问为基础,但重在发展,不会被第一次提问所羁绊。
课堂上的几次提问,是具有系列性的,会引导课堂教学走向。我们把为完成某教学环节的多次提问梳理为前后两部分,基础的提问为一次提问,深入的提问为二次提问。
所以,二次提问是若干提问中的最终追求,它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首先,重在推进与提升。第一次提问是检测、诊断,是明晰思考、发现问题。二次提问是激发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是解决问题,是具体能力的提升。从第一次提问到二次提问,提问内涵有了质的飞跃。
其次,重在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一次提问,引出的内容尚没有涉及事物的本质,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只是为二次提问筑造一个平台。二次提问才是关键,是突破,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重在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第一次提问是了解相关知识及背景资料,是生活感悟的唤醒与阅读体验的梳理明晰。二次提问是让学生呼应第一次提问的内容,主动利用好第一次提问中积累的信息,主动生成,充分实现课堂资源的意义。
所以,课堂的二次提问是在充分利用前面提问的基础上,再次以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深入品味文本,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学习方式。
二、实践: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二次提问的呈现策略体现出二次提问内涵的丰富性,因此,如何呈现二次提问,就必然地进入我们对课堂提问的思考范畴。
二次提问的起点须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深层体味的基础上,否则教师的提问会游离于文本之外并丧失其价值。很难想象,没有仔细研究文本的教师能够完满回答诸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好在哪里?”之类的问题,更不用说用二次提问去启迪引导学生思维了。
1.一次提问是基础
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一次提问,是构建课堂高效二次提问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一次、二次提问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挑战学生思维,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有效的一次提问。
(1)由“广”到“深”。首先需要知识积累,从横向联系的广度提问,引导学生收集相同的资料和素材,然后再发展深度提问,由量变到质变。
以教学《声声慢》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
一次提问:“酒”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定内涵?
学生回答:“酒”象征着“愁”。
二次提问:既然“酒”是愁情的化身,为何用“淡”修饰之?
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前后两次提问的自然衔接,及时恰当地拓展了学生对诗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2)由“此”及“彼”。教师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联系已学知识,利用学生喜欢探究的心理,将问题设计得更具有挑战性。
例如,学习了柳永的《雨霖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一次提问:怎样的景?怎样的事?怎样的情?理解凄美景、离别事、愁苦情。
二次提问:我们以前学了豪放派,今天又接触了婉约派诗歌,如果各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你能想到什么?
问题具有挑战性,学生自由发言。这一提问,使学生对婉约派与豪放派的词风有了进一步理解,又训练了语言思辨能力,一举两得。
(3)由“表”及“里”。一次提问与二次提问上下相连,在知识上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面对《听听那冷雨》这篇充满着诗的韵律、节奏与灵气的乐章,学生初读有些不知所措。于是笔者便用余光中老先生的话作导入:“‘乡愁’有不同的层次,像同乡会之类的乡愁,是地理上的乡愁,人之常情。而更高层次的,则是文化的乡愁,对文化传承的认同。”
一次提问也顺理成章:在这雨中,蕴含了多少文化的“乡愁”?
学生梳理出信息:“雨”中有汉字、山水画、诗词、音乐、建筑……
二次提问:如此诗情画意的雨,为何用一“冷”字形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忧。
总之,一次提问是二次提问的首要前提,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的一次提问目的是铺垫,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创造学生二次提问的最佳条件与氛围。
2.找准触点是关键
课堂二次提问时机的把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抓住时机,二次提问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养成深度解读文本的习惯。
(1)在粗浅处二次提问——深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次提问,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完全激活,根据学生的答问,教师适时地展现重新聚焦的二次提问,从而迫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加工,以达到思维的深度。
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时,了解“我与地坛”“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后,可以设计二次提问:既然课文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何还有“我与母亲”这个部分呢?这样一个层进式的问题,促使学生去考虑“母亲”与“地坛”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带向深处。 (2)在疑难处二次提问——点化
二次提问须用心捕捉时机。在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节点和枢纽点精心提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针对《品质》一文,学生普遍提出疑问:“为什么具有如此品质的靴匠创造出如此品质的靴子,反而落得如此下场?”
于是笔者设计二次提问:“热衷于制鞋、技艺精湛的靴匠最终饿死了,你认为这样的命运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
为迎合文章的主旨,笔者希望学生倾向于“必然”,然而有学生认为他的命运是偶然的,因为“这样一个有品质的人却不得不这样悲惨死去,我不能接受”。
笔者反思自己的设计,在探讨人物命运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时,缺乏探讨的余地。同时,拥有良好品质的靴匠的悲惨命运的必然性,让学生在心理上也难以接受。所以,在另一个班的课堂上,笔者将二次提问设计为:热衷于制鞋、技艺精湛的靴匠最终饿死了,你认为这样的命运能够改变吗?请说明理由。
(3)在意外处二次提问——转化
课堂偶尔会有意外,如果能够及时捕捉意外,转化为二次提问,便能激发学生思维。
在进行高尔基小说《丹柯》的教学时,有学生在下面插话:怎么可能呀,一个人的心怎么能掏出来,还举在头顶上燃烧呢?笔者干脆提问:以前你们是否读到过类似的情节?这一下,学生话闸打开了,大家提及了《变形记》《聊斋志异》《孔雀东南飞》等。最后,学生在一番激烈的对话讨论中,终于明白了“浪漫主义”手法的妙处所在。
3.变客为主是追求
善于提问是创造力的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提问。
在课堂上,如果所有问题均由教师提出,或者教师自问自答,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这也不是二次提问的最终诉求。
为了把“问”的权利交还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从被动的答疑者成为主动的设问者,教师应采取一些措施。
(1)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敢问”。肯定那些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尊重那些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让主动提问的学生有“安全感”“成就感”。激发提问的动机,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生也会由“不敢问”到“敢问”,再到“善问”。
同时,教师还可公开备课资料,组织思想争鸣。师生共同占有备课资料,体现了教师的自信,也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更重要的是学生拥有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2)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问”。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并梳理出自己的学习研究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二次问题。
《荷塘月色》中的一次提问:作者在这“荷塘月色”中,经历了怎样的心情变化?“受用”与“无福消受”,几个字便将答案呈现,但也正是这个答案,引来学生的二次提问:为何面对同样的自然美景,作者却有如此不同的感受?留下学习的“悬念”,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体验中不断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有价值的二次提问。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让学生“会问”。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培养。发现问题可以是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中,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中,推理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中,自学的过程中,课本与课外资料的对照中等。
三、反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课堂二次提问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设计二次提问时存在的诸多状况,笔者实践至今,思考至今。
1.“生本意识”须强化
课堂上,学生往往从教师的提问或讲解中获取信息,弱化了学生的文本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把学生放首位的二次提问,会把课堂变成空有形式的闹剧。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二次提问,才能让课堂充满智慧与创造的快意。
2.“难度适中”须谨记
二次提问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二次提问的目的。同样,二次提问过小、过浅、过易,学生就会注意力分散,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值一提。
3.“与时俱进”须躬行
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考虑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不断追求问题设计的合理性,确保课堂提问的顺利展开。
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合理的设疑,尤其是二次提问概念的提出,可明确课堂走向,明晰目标任务,对去除现有课堂上存在的“满堂问”“拼命问”“乱问”等低效或无效提问有着积极意义。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学生思维日益活跃的今天,教师须合理把握时间,利用预设或者生成的有效二次提问,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共同走向文本纵深处。
进一步,海阔天空……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马赞)
课堂教学的意义何在?如果只是让参与学习和研讨的学生陈述和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教师的教学永远是照本宣科,这与通过课堂获得提高、发展、升华的教学艺术追求十分遥远。“教”之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
这就特别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度的探究思考,坚持将“二次提问”进行到底。
一、思考:“此问”非“彼问”
“二次提问”不同于“追问”。“追问”,是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它面对的是“原有问题”,思维还在“原有问题”上。而“二次提问”以第一次提问为基础,但重在发展,不会被第一次提问所羁绊。
课堂上的几次提问,是具有系列性的,会引导课堂教学走向。我们把为完成某教学环节的多次提问梳理为前后两部分,基础的提问为一次提问,深入的提问为二次提问。
所以,二次提问是若干提问中的最终追求,它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首先,重在推进与提升。第一次提问是检测、诊断,是明晰思考、发现问题。二次提问是激发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是解决问题,是具体能力的提升。从第一次提问到二次提问,提问内涵有了质的飞跃。
其次,重在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一次提问,引出的内容尚没有涉及事物的本质,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只是为二次提问筑造一个平台。二次提问才是关键,是突破,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重在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第一次提问是了解相关知识及背景资料,是生活感悟的唤醒与阅读体验的梳理明晰。二次提问是让学生呼应第一次提问的内容,主动利用好第一次提问中积累的信息,主动生成,充分实现课堂资源的意义。
所以,课堂的二次提问是在充分利用前面提问的基础上,再次以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深入品味文本,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学习方式。
二、实践: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二次提问的呈现策略体现出二次提问内涵的丰富性,因此,如何呈现二次提问,就必然地进入我们对课堂提问的思考范畴。
二次提问的起点须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深层体味的基础上,否则教师的提问会游离于文本之外并丧失其价值。很难想象,没有仔细研究文本的教师能够完满回答诸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好在哪里?”之类的问题,更不用说用二次提问去启迪引导学生思维了。
1.一次提问是基础
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一次提问,是构建课堂高效二次提问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一次、二次提问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挑战学生思维,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有效的一次提问。
(1)由“广”到“深”。首先需要知识积累,从横向联系的广度提问,引导学生收集相同的资料和素材,然后再发展深度提问,由量变到质变。
以教学《声声慢》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
一次提问:“酒”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定内涵?
学生回答:“酒”象征着“愁”。
二次提问:既然“酒”是愁情的化身,为何用“淡”修饰之?
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前后两次提问的自然衔接,及时恰当地拓展了学生对诗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2)由“此”及“彼”。教师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联系已学知识,利用学生喜欢探究的心理,将问题设计得更具有挑战性。
例如,学习了柳永的《雨霖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一次提问:怎样的景?怎样的事?怎样的情?理解凄美景、离别事、愁苦情。
二次提问:我们以前学了豪放派,今天又接触了婉约派诗歌,如果各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你能想到什么?
问题具有挑战性,学生自由发言。这一提问,使学生对婉约派与豪放派的词风有了进一步理解,又训练了语言思辨能力,一举两得。
(3)由“表”及“里”。一次提问与二次提问上下相连,在知识上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面对《听听那冷雨》这篇充满着诗的韵律、节奏与灵气的乐章,学生初读有些不知所措。于是笔者便用余光中老先生的话作导入:“‘乡愁’有不同的层次,像同乡会之类的乡愁,是地理上的乡愁,人之常情。而更高层次的,则是文化的乡愁,对文化传承的认同。”
一次提问也顺理成章:在这雨中,蕴含了多少文化的“乡愁”?
学生梳理出信息:“雨”中有汉字、山水画、诗词、音乐、建筑……
二次提问:如此诗情画意的雨,为何用一“冷”字形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忧。
总之,一次提问是二次提问的首要前提,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的一次提问目的是铺垫,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创造学生二次提问的最佳条件与氛围。
2.找准触点是关键
课堂二次提问时机的把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抓住时机,二次提问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养成深度解读文本的习惯。
(1)在粗浅处二次提问——深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次提问,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完全激活,根据学生的答问,教师适时地展现重新聚焦的二次提问,从而迫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加工,以达到思维的深度。
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时,了解“我与地坛”“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后,可以设计二次提问:既然课文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何还有“我与母亲”这个部分呢?这样一个层进式的问题,促使学生去考虑“母亲”与“地坛”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带向深处。 (2)在疑难处二次提问——点化
二次提问须用心捕捉时机。在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节点和枢纽点精心提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针对《品质》一文,学生普遍提出疑问:“为什么具有如此品质的靴匠创造出如此品质的靴子,反而落得如此下场?”
于是笔者设计二次提问:“热衷于制鞋、技艺精湛的靴匠最终饿死了,你认为这样的命运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
为迎合文章的主旨,笔者希望学生倾向于“必然”,然而有学生认为他的命运是偶然的,因为“这样一个有品质的人却不得不这样悲惨死去,我不能接受”。
笔者反思自己的设计,在探讨人物命运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时,缺乏探讨的余地。同时,拥有良好品质的靴匠的悲惨命运的必然性,让学生在心理上也难以接受。所以,在另一个班的课堂上,笔者将二次提问设计为:热衷于制鞋、技艺精湛的靴匠最终饿死了,你认为这样的命运能够改变吗?请说明理由。
(3)在意外处二次提问——转化
课堂偶尔会有意外,如果能够及时捕捉意外,转化为二次提问,便能激发学生思维。
在进行高尔基小说《丹柯》的教学时,有学生在下面插话:怎么可能呀,一个人的心怎么能掏出来,还举在头顶上燃烧呢?笔者干脆提问:以前你们是否读到过类似的情节?这一下,学生话闸打开了,大家提及了《变形记》《聊斋志异》《孔雀东南飞》等。最后,学生在一番激烈的对话讨论中,终于明白了“浪漫主义”手法的妙处所在。
3.变客为主是追求
善于提问是创造力的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提问。
在课堂上,如果所有问题均由教师提出,或者教师自问自答,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这也不是二次提问的最终诉求。
为了把“问”的权利交还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从被动的答疑者成为主动的设问者,教师应采取一些措施。
(1)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敢问”。肯定那些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尊重那些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让主动提问的学生有“安全感”“成就感”。激发提问的动机,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生也会由“不敢问”到“敢问”,再到“善问”。
同时,教师还可公开备课资料,组织思想争鸣。师生共同占有备课资料,体现了教师的自信,也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更重要的是学生拥有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2)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问”。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并梳理出自己的学习研究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二次问题。
《荷塘月色》中的一次提问:作者在这“荷塘月色”中,经历了怎样的心情变化?“受用”与“无福消受”,几个字便将答案呈现,但也正是这个答案,引来学生的二次提问:为何面对同样的自然美景,作者却有如此不同的感受?留下学习的“悬念”,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体验中不断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有价值的二次提问。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让学生“会问”。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培养。发现问题可以是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中,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中,推理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中,自学的过程中,课本与课外资料的对照中等。
三、反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课堂二次提问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设计二次提问时存在的诸多状况,笔者实践至今,思考至今。
1.“生本意识”须强化
课堂上,学生往往从教师的提问或讲解中获取信息,弱化了学生的文本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把学生放首位的二次提问,会把课堂变成空有形式的闹剧。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二次提问,才能让课堂充满智慧与创造的快意。
2.“难度适中”须谨记
二次提问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二次提问的目的。同样,二次提问过小、过浅、过易,学生就会注意力分散,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值一提。
3.“与时俱进”须躬行
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考虑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不断追求问题设计的合理性,确保课堂提问的顺利展开。
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合理的设疑,尤其是二次提问概念的提出,可明确课堂走向,明晰目标任务,对去除现有课堂上存在的“满堂问”“拼命问”“乱问”等低效或无效提问有着积极意义。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学生思维日益活跃的今天,教师须合理把握时间,利用预设或者生成的有效二次提问,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共同走向文本纵深处。
进一步,海阔天空……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