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言生长而教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i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也是人们用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工具。本主张所言“语言”,即语言核心素养,包括“文字表达”“文学思维”“文化传统”。语言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儿童通过个体语言实践、同伴互助、教师引领等方式,汲取文化传统之精髓,学习文学思维,提升文字表达水平。他们的语言不断趋向清晰、丰富、敏锐、独特,同时,精神世界也不断丰富,最终实现“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本文所提倡的“生长语文”。
  一、基于儿童立场,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儿童身上
  生长语文的主体是儿童,是儿童在生长。因此,“生长语文”中教师应坚持“儿童立场”,即充分尊重儿童,用儿童的视角审视教材,用儿童生活还原学习情景,让语言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儿童身上,让课堂真实地展现儿童的学习过程。关注儿童语言学习的原点,是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之上的重要策略。“关注儿童语言学习的原点”包括两层意思,其一,直面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科经验,以此为新经验的关键“生长点”。这些“生长点”的有机联结,慢慢促进了儿童的语言生长。其二,关注“教什么”。原点既定后,就可以确定目标与方向,教师也就明确了自己究竟应当教什么。
  二、关注本体性知识,让语言生长事半功倍
  吴忠豪教授认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反映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语文课的“立课”之本。“生长语文”强调关注本体性知识,关注语言教学的原点、目的地。教师要抓住语言生长的核心点,并巧妙创设语言生长的“场”,展开包括比较、仿写、想象、拓展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解开语言密码,促进学生语言生长。
  1.寻找语言生长点。语言的生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学就是要找到语言的生长点,找到了生长点就如同找到阿基米德的“支点”,也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把语言生长的金钥匙。“生长语文”强调作为教者要具有语言的敏锐性,善于发现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语言生长点,让儿童语言生长事半功倍。语言生长点的寻找可以从聚焦“闪亮点”、巧用“空白点”、捕捉“动情点”、辨析“争议点”、找准“结合点”等方面入手。
  2.挖掘文体语言特点。不同文体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诗歌语言简洁、富有节奏、琅琅上口,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说明文语言充满了理性之美,数据、事例、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让语言更严谨、科学;小说语言对话多,随着情节的波动,语言的节奏也发生着巧妙的变化……教师应挖掘文体的语言特点,对儿童进行语言阅读感受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冲击与影响,促进儿童语言素养的提升。
  三、营建语言生长场,让语言生长悄然发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任何一种语言的表达都不能脱离语言场而独立存在,儿童的语言学习更离不开生动的语言场。语言生长场包括安全的对话场、积极的语用场、文学的期遇场……肖川先生强调,一个真正的学习场应当有四个特征,即明确适当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学习的意向,有和谐、融合、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的心理氛围,有丰富、高品质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这四个特征作为方向标,努力营建真实的语言学习生长场,促进儿童语言素养提升。
  四、关注语言实践体验,让语言生长趣味盎然
  “实践性”是语文课的一大特点,“生长语文”强调儿童的语言实践体验。正如吴忠豪教授指出的: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习得的,不是教师讲会的。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能力生长的重要时期,实践活动应成为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导实践形式。“生长语文”更侧重语言活动为儿童主体所需;更侧重让语言活动生活化,即语言活动来源于儿童生活,又服务儿童的未来生活;更侧重使儿童语言生命自由、充分生长。
  五、关注评价,让语言生长不断正强化
  在“生长语文”的评价维度上,我们依据“基于儿童立场”“多元动态评价”的理念,在评价上特别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从学科角度,重视对“文体主体知识的选择”(教学远点)、“儿童学情起点(教学原点)的把握”的评价。第二,从教学方式角度,评价“主体知识的呈现方式及效果”。第三,从儿童角度,重视评价前置学习的习惯养成、课堂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课堂儿童共同生长的效度。
  “生长语文”是基于儿童立场,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让每一个学生在语言学习场中“尊严地存在”,并积极参与、投入语言学习。学生要在教师引领、自我体悟、同伴认同与互助的基础上,使自己心智、情感、思维、想象等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训练,从而不断成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成为健康、活泼、明亮、自尊、自爱、自信的儿童。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
其他文献
李道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长期从事各类成人教育工作。曾多次获得北京市和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西汉大儒董仲舒的陵墓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据唐代李肇《国史补》载:为表达对先儒的崇敬,“门人过,皆下马,故谓下马陵”。又据清人袁枚《随园随笔》载:“(金代)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诏:孔庙前置下马碑。”此后,在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教学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呢?
一、尚德笃学,不坠青云之志  《中国教师》:孙校长您好,青云学府作为一所教育教学成绩优异的寄宿制公办普通高中,它有着怎样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孙校长: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尚德笃学,不坠青云之志”。“尚德”,即崇尚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尚德”,也是为人之本、立校之本。“笃学”,即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志于学,专于学,厚于学,在知识与技能上实现厚积厚载。简言之,
李文,广东省韶关市教学研究室地理教研员。韶关市地理学科带头人、韶关市中学地理教研会秘书长、韶关市地理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学地理教研会常务理事等。  《中国教师》:李老师,从实验版课标的颁布实施至2011年课标标准版的颁布已经过了十年,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韶关市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的落实情况吗?  李文:从课标开始实施以来,我市主要通过三方面工作对课标的理念与目标进行落实:一是全员培训;二是持续不断地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起并创建思维科学论,提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三种基本形式。无论是在语言应用还是在语文写作上,灵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感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灵感思维就是下文重点论述的内容。  一、加强积累,奠定顿悟基础  法国著名评论家丹纳曾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程晓堂,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  《中国教师》:对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开设,人们曾有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英语应该作为中小学校的主修课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意义何在?如果只是让参与学习和研讨的学生陈述和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教师的教学永远是照本宣科,这与通过课堂获得提高、发展、升华的教学艺术追求十分遥远。“教”之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  这就特别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度的
一、教育戏剧课程实验的背景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及外在接触。在指导者有计划与架构之引导下,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作而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1]  目前,教育戏剧在欧美、亚洲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已
近几年,我一直在围绕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功能,即“学习外国教育史有什么用”作些思考。关于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功用”,2008年我在河北大学召开的教育史年会上,以《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功用的历史分析》为题,做了大会发言。当时,我将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功用主要理解为:第一,将比较上位的“用”定位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稍微下位一些,将“用”定位为教育专业的通识课。基于这样
我们出来学习,经常会听到一些观点,有人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不去看书呢,要去看书;后来,又有专家会说,书只是参考。这都是对的,我们自己却被说糊涂了,究竟是看书还是不看书呢?现在经常讲自主学习,有很多专家,特别是大学教授讲了,能看懂的就不要教了,要相信孩子是聪明的。那我们教师干什么呢?今天我将结合这个话题,谈一点我的想法。  知识是有类型的,我们常说读懂教材,其实读懂教材的本质是读懂知识。要读懂知识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