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也是人们用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工具。本主张所言“语言”,即语言核心素养,包括“文字表达”“文学思维”“文化传统”。语言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儿童通过个体语言实践、同伴互助、教师引领等方式,汲取文化传统之精髓,学习文学思维,提升文字表达水平。他们的语言不断趋向清晰、丰富、敏锐、独特,同时,精神世界也不断丰富,最终实现“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本文所提倡的“生长语文”。
一、基于儿童立场,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儿童身上
生长语文的主体是儿童,是儿童在生长。因此,“生长语文”中教师应坚持“儿童立场”,即充分尊重儿童,用儿童的视角审视教材,用儿童生活还原学习情景,让语言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儿童身上,让课堂真实地展现儿童的学习过程。关注儿童语言学习的原点,是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之上的重要策略。“关注儿童语言学习的原点”包括两层意思,其一,直面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科经验,以此为新经验的关键“生长点”。这些“生长点”的有机联结,慢慢促进了儿童的语言生长。其二,关注“教什么”。原点既定后,就可以确定目标与方向,教师也就明确了自己究竟应当教什么。
二、关注本体性知识,让语言生长事半功倍
吴忠豪教授认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反映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语文课的“立课”之本。“生长语文”强调关注本体性知识,关注语言教学的原点、目的地。教师要抓住语言生长的核心点,并巧妙创设语言生长的“场”,展开包括比较、仿写、想象、拓展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解开语言密码,促进学生语言生长。
1.寻找语言生长点。语言的生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学就是要找到语言的生长点,找到了生长点就如同找到阿基米德的“支点”,也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把语言生长的金钥匙。“生长语文”强调作为教者要具有语言的敏锐性,善于发现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语言生长点,让儿童语言生长事半功倍。语言生长点的寻找可以从聚焦“闪亮点”、巧用“空白点”、捕捉“动情点”、辨析“争议点”、找准“结合点”等方面入手。
2.挖掘文体语言特点。不同文体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诗歌语言简洁、富有节奏、琅琅上口,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说明文语言充满了理性之美,数据、事例、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让语言更严谨、科学;小说语言对话多,随着情节的波动,语言的节奏也发生着巧妙的变化……教师应挖掘文体的语言特点,对儿童进行语言阅读感受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冲击与影响,促进儿童语言素养的提升。
三、营建语言生长场,让语言生长悄然发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任何一种语言的表达都不能脱离语言场而独立存在,儿童的语言学习更离不开生动的语言场。语言生长场包括安全的对话场、积极的语用场、文学的期遇场……肖川先生强调,一个真正的学习场应当有四个特征,即明确适当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学习的意向,有和谐、融合、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的心理氛围,有丰富、高品质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这四个特征作为方向标,努力营建真实的语言学习生长场,促进儿童语言素养提升。
四、关注语言实践体验,让语言生长趣味盎然
“实践性”是语文课的一大特点,“生长语文”强调儿童的语言实践体验。正如吴忠豪教授指出的: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习得的,不是教师讲会的。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能力生长的重要时期,实践活动应成为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导实践形式。“生长语文”更侧重语言活动为儿童主体所需;更侧重让语言活动生活化,即语言活动来源于儿童生活,又服务儿童的未来生活;更侧重使儿童语言生命自由、充分生长。
五、关注评价,让语言生长不断正强化
在“生长语文”的评价维度上,我们依据“基于儿童立场”“多元动态评价”的理念,在评价上特别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从学科角度,重视对“文体主体知识的选择”(教学远点)、“儿童学情起点(教学原点)的把握”的评价。第二,从教学方式角度,评价“主体知识的呈现方式及效果”。第三,从儿童角度,重视评价前置学习的习惯养成、课堂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课堂儿童共同生长的效度。
“生长语文”是基于儿童立场,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让每一个学生在语言学习场中“尊严地存在”,并积极参与、投入语言学习。学生要在教师引领、自我体悟、同伴认同与互助的基础上,使自己心智、情感、思维、想象等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训练,从而不断成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成为健康、活泼、明亮、自尊、自爱、自信的儿童。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
一、基于儿童立场,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儿童身上
生长语文的主体是儿童,是儿童在生长。因此,“生长语文”中教师应坚持“儿童立场”,即充分尊重儿童,用儿童的视角审视教材,用儿童生活还原学习情景,让语言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儿童身上,让课堂真实地展现儿童的学习过程。关注儿童语言学习的原点,是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之上的重要策略。“关注儿童语言学习的原点”包括两层意思,其一,直面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科经验,以此为新经验的关键“生长点”。这些“生长点”的有机联结,慢慢促进了儿童的语言生长。其二,关注“教什么”。原点既定后,就可以确定目标与方向,教师也就明确了自己究竟应当教什么。
二、关注本体性知识,让语言生长事半功倍
吴忠豪教授认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反映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语文课的“立课”之本。“生长语文”强调关注本体性知识,关注语言教学的原点、目的地。教师要抓住语言生长的核心点,并巧妙创设语言生长的“场”,展开包括比较、仿写、想象、拓展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解开语言密码,促进学生语言生长。
1.寻找语言生长点。语言的生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学就是要找到语言的生长点,找到了生长点就如同找到阿基米德的“支点”,也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把语言生长的金钥匙。“生长语文”强调作为教者要具有语言的敏锐性,善于发现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语言生长点,让儿童语言生长事半功倍。语言生长点的寻找可以从聚焦“闪亮点”、巧用“空白点”、捕捉“动情点”、辨析“争议点”、找准“结合点”等方面入手。
2.挖掘文体语言特点。不同文体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诗歌语言简洁、富有节奏、琅琅上口,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说明文语言充满了理性之美,数据、事例、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让语言更严谨、科学;小说语言对话多,随着情节的波动,语言的节奏也发生着巧妙的变化……教师应挖掘文体的语言特点,对儿童进行语言阅读感受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冲击与影响,促进儿童语言素养的提升。
三、营建语言生长场,让语言生长悄然发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任何一种语言的表达都不能脱离语言场而独立存在,儿童的语言学习更离不开生动的语言场。语言生长场包括安全的对话场、积极的语用场、文学的期遇场……肖川先生强调,一个真正的学习场应当有四个特征,即明确适当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学习的意向,有和谐、融合、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的心理氛围,有丰富、高品质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这四个特征作为方向标,努力营建真实的语言学习生长场,促进儿童语言素养提升。
四、关注语言实践体验,让语言生长趣味盎然
“实践性”是语文课的一大特点,“生长语文”强调儿童的语言实践体验。正如吴忠豪教授指出的: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习得的,不是教师讲会的。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能力生长的重要时期,实践活动应成为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导实践形式。“生长语文”更侧重语言活动为儿童主体所需;更侧重让语言活动生活化,即语言活动来源于儿童生活,又服务儿童的未来生活;更侧重使儿童语言生命自由、充分生长。
五、关注评价,让语言生长不断正强化
在“生长语文”的评价维度上,我们依据“基于儿童立场”“多元动态评价”的理念,在评价上特别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从学科角度,重视对“文体主体知识的选择”(教学远点)、“儿童学情起点(教学原点)的把握”的评价。第二,从教学方式角度,评价“主体知识的呈现方式及效果”。第三,从儿童角度,重视评价前置学习的习惯养成、课堂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课堂儿童共同生长的效度。
“生长语文”是基于儿童立场,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让每一个学生在语言学习场中“尊严地存在”,并积极参与、投入语言学习。学生要在教师引领、自我体悟、同伴认同与互助的基础上,使自己心智、情感、思维、想象等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训练,从而不断成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成为健康、活泼、明亮、自尊、自爱、自信的儿童。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