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心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在交流与沟通之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既使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又使学生产生一种比较愿意接受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掌握娴熟的谈心技巧和谈心方式。首先要找准谈心的切入点,这是谈心成功的重要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谈心角度的正确切入,就等于达到了谈心成功的一半,或者说成功的谈心就由此而开始了。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吧。学生张某,其父母均在外地打工,自己随同外婆一起生活。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特别是上课一直存在一些违纪现象,为此班主任曾对他进行过多次教育,每次他都保证一定要改,但事实上他不仅没改反而愈演愈烈,成绩开始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又一次请他到办公室,目的是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及早改正。班主任该怎样切入话题呢?如果碰到不耐烦的班主任,看到自己的工作在学生身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往往非常愤怒,大发雷霆,一见学生就说:“你瞧瞧,我刚刚跟你谈过的问题,可你呢?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到底听不听?如果不想听,那就直接回家好了!”这样切入问题,接触到了问题的实质,但是换来的效果也是不好的,学生要么依然害怕班主任发火而满口答应却依然我行我素,要么由此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找学生谈心的良好愿望往往就在自己切入问题的误差上毁灭了。
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大都是抱着良好的愿望而进行的,然而事实证明,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片面的、错误的切入,往往会事与愿违,这就是我们要找到谈心切入点的原因。对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借鉴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是怎样循循善诱、切入问题的。学生小张走进办公室,班主任首先请他坐下来,然后开始谈问题。“小张同学,最近听数学老师说你这次的数学成绩相当不错,同上一次比起来进步很大。今天老师打电话告诉你外婆这个消息,你外婆听了很高兴,老师也很高兴,这说明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是可以进步的,成绩是能够提高的。你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平时都不在身边,你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有时候还能帮外婆做些事情,说明你有相当的自立能力,这在班级里也是很不错的。最近老师比较忙,一直没有时间找你谈谈,对你的关心比以前少了,这是老师工作上的失误。今天老师找你来,是想了解一下,最近这些日子你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老师上次对你的要求?你能告诉老师吗?”短短的几句话,使学生一下子感觉到了老师的真心和诚心,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不太好。”班主任则进一步诱导:“的确,我们学习中免不了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要改掉它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今天既然到老师这儿了,能不能和老师一起探讨一下,咱们一起找出这种错误的原因,然后一起努力克服,你说好不好?”接下来,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就开始了一种相当友好的交流,一方面班主任指出了上课违纪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学生也谈了自己对问题认识的不足以及自我要求的放松,最后老师又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这个学生寄予厚望,学生也很容易地接受了老师的劝告。同样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切入,收到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由此看来,谈心话题的切入是何等重要。
通过上例,我认为谈心话题的正确切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切入点的可接受性。切入的话题要考虑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接受得了,切入话题必须充分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鼓励和理解。粗暴的方法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得到的效果是学生心灵的封闭,进而也拒绝接受。其次,切入点应该是有方向的。切入点并不是不着边际、泛泛而谈,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性格、年龄、性别、情绪的差异等因素的干扰,切入点必须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再次,切入点和问题的实质必须有一个适当的过渡。应该有一个不明显的引带,由副题很顺利地引入到正题,层层递进,最终达到目的。最后,切入点应该首先充满爱心。谈心话题不管是从哪个点上切入,班主任首先应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爱学生,是班主任谈心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个毫无爱心的班主任不可能真正帮助学生进步,一个毫无责任心的班主任不会去考虑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进步。
综上所述,我认为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作为谈心的一个重要前提,作为谈心成功的一半,应该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注重的问题,它在谈心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要大于“切入”问题本身的意义和作用。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吧。学生张某,其父母均在外地打工,自己随同外婆一起生活。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特别是上课一直存在一些违纪现象,为此班主任曾对他进行过多次教育,每次他都保证一定要改,但事实上他不仅没改反而愈演愈烈,成绩开始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又一次请他到办公室,目的是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及早改正。班主任该怎样切入话题呢?如果碰到不耐烦的班主任,看到自己的工作在学生身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往往非常愤怒,大发雷霆,一见学生就说:“你瞧瞧,我刚刚跟你谈过的问题,可你呢?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到底听不听?如果不想听,那就直接回家好了!”这样切入问题,接触到了问题的实质,但是换来的效果也是不好的,学生要么依然害怕班主任发火而满口答应却依然我行我素,要么由此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找学生谈心的良好愿望往往就在自己切入问题的误差上毁灭了。
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大都是抱着良好的愿望而进行的,然而事实证明,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片面的、错误的切入,往往会事与愿违,这就是我们要找到谈心切入点的原因。对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借鉴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是怎样循循善诱、切入问题的。学生小张走进办公室,班主任首先请他坐下来,然后开始谈问题。“小张同学,最近听数学老师说你这次的数学成绩相当不错,同上一次比起来进步很大。今天老师打电话告诉你外婆这个消息,你外婆听了很高兴,老师也很高兴,这说明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是可以进步的,成绩是能够提高的。你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平时都不在身边,你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有时候还能帮外婆做些事情,说明你有相当的自立能力,这在班级里也是很不错的。最近老师比较忙,一直没有时间找你谈谈,对你的关心比以前少了,这是老师工作上的失误。今天老师找你来,是想了解一下,最近这些日子你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老师上次对你的要求?你能告诉老师吗?”短短的几句话,使学生一下子感觉到了老师的真心和诚心,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不太好。”班主任则进一步诱导:“的确,我们学习中免不了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要改掉它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今天既然到老师这儿了,能不能和老师一起探讨一下,咱们一起找出这种错误的原因,然后一起努力克服,你说好不好?”接下来,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就开始了一种相当友好的交流,一方面班主任指出了上课违纪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学生也谈了自己对问题认识的不足以及自我要求的放松,最后老师又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这个学生寄予厚望,学生也很容易地接受了老师的劝告。同样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切入,收到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由此看来,谈心话题的切入是何等重要。
通过上例,我认为谈心话题的正确切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切入点的可接受性。切入的话题要考虑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接受得了,切入话题必须充分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鼓励和理解。粗暴的方法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得到的效果是学生心灵的封闭,进而也拒绝接受。其次,切入点应该是有方向的。切入点并不是不着边际、泛泛而谈,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性格、年龄、性别、情绪的差异等因素的干扰,切入点必须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再次,切入点和问题的实质必须有一个适当的过渡。应该有一个不明显的引带,由副题很顺利地引入到正题,层层递进,最终达到目的。最后,切入点应该首先充满爱心。谈心话题不管是从哪个点上切入,班主任首先应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爱学生,是班主任谈心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个毫无爱心的班主任不可能真正帮助学生进步,一个毫无责任心的班主任不会去考虑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进步。
综上所述,我认为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作为谈心的一个重要前提,作为谈心成功的一半,应该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注重的问题,它在谈心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要大于“切入”问题本身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