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新课是数学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要是教育的有心人,必将在导课上深钻细研,遵循规律,打破常法,进行创新,倾注心血,耕耘于新、趣、巧。在新授课的开端不但承上启下,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使学生联系以前知识,不但使学生能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轻松愉快,感到数学学习“易”“趣”“活”,从“要我学”积极地转入“我要学”的状态之中,为学生揭开欲望的序幕。
一、设计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
在导入新课时,教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巧设生活情景,利用生活中遇到问题,进行悬念的设计,创建“愤”、“绯”场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乘除法估算”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房子模型的实例:在一间325厘米高的房子里放一个三层楼的房子模型,房子模型的每层应该是多高才能放得下?我在黑板上先写出一个数“325”,学生很快就回答房子模型的每层应该是100厘米高。有的学生说每层105厘米高也可以,还有同学说可以是每层107厘米高呢!立即有学生反对,说每层107厘米高的话,很难操作摆放,也不利于观赏。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是建筑设计者。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从中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学理论,在上课时,我根据课前组织的几组学生去超市买物品的练习,
如:(1)篮球(18元) 足球(37元) (2)苹果(14元 )香蕉(25元)(3)笔袋(12元)书包(21元)
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出,买每一组物品,大约要带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回答很踊跃。虽然他们人小,但他们基本上都去过超市,有过买东西的经历。因此对这样的学习很感兴趣。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发现个位是5的数,个別学生有些困难,因为“5”在1—10的中间,没有最接近的整十数,所以有的学生把它进到下一个整十数,有的学生把它退到上一个整十数,这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当个位的数是1~4时,退到上一个整十数,当个位上数是5~9时,就进到下一个整十数。在这堂课里,学生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识的活动中,发现知识,领悟学习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兴趣盎然。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巧用旧知迁移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学生只有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专注知识的倾向,才能爱学、乐学。
旧知迁移也叫同中求异法,运用于讲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把它运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在比较上是有所不同的。提醒学生带着旧知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的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就是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比较提醒时,不能贪多求全,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一点即可。
如: 在教学“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开门见山提出:“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请举左手,座位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请举右手。”接着要求学生观察举手场面,看到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举—只手,有的同学举两只手。”“3的倍数有3、6、9…45。”“2的倍数有2、4……44。”(借助多媒体屏幕显示)又有同学答到:“举两只手的号数是2和3的公倍数。”“2和3的倍数有6、12……42等7个,”“6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屏幕闪烁同学回答的数)“全班共45人,所以42是2和3的最大公倍数。”“举两只手的同学有约数2,又是约数3。”“没有举手的同学与2和3是互质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是无限的,2和3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无限的。”……学生互不相让,共同参与观察、思考、猜测、探究,情绪高昂,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借用教具力量培养观察能力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教学伊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老师出示一面国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这是一面国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里,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国旗也使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的导入环节,像一台戏的序幕,安排的好,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的导人方式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表现,它熔铸教师的智慧,闪烁教师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一、设计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
在导入新课时,教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巧设生活情景,利用生活中遇到问题,进行悬念的设计,创建“愤”、“绯”场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乘除法估算”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房子模型的实例:在一间325厘米高的房子里放一个三层楼的房子模型,房子模型的每层应该是多高才能放得下?我在黑板上先写出一个数“325”,学生很快就回答房子模型的每层应该是100厘米高。有的学生说每层105厘米高也可以,还有同学说可以是每层107厘米高呢!立即有学生反对,说每层107厘米高的话,很难操作摆放,也不利于观赏。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是建筑设计者。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从中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学理论,在上课时,我根据课前组织的几组学生去超市买物品的练习,
如:(1)篮球(18元) 足球(37元) (2)苹果(14元 )香蕉(25元)(3)笔袋(12元)书包(21元)
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出,买每一组物品,大约要带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回答很踊跃。虽然他们人小,但他们基本上都去过超市,有过买东西的经历。因此对这样的学习很感兴趣。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发现个位是5的数,个別学生有些困难,因为“5”在1—10的中间,没有最接近的整十数,所以有的学生把它进到下一个整十数,有的学生把它退到上一个整十数,这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当个位的数是1~4时,退到上一个整十数,当个位上数是5~9时,就进到下一个整十数。在这堂课里,学生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识的活动中,发现知识,领悟学习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兴趣盎然。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巧用旧知迁移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学生只有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专注知识的倾向,才能爱学、乐学。
旧知迁移也叫同中求异法,运用于讲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把它运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在比较上是有所不同的。提醒学生带着旧知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的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就是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比较提醒时,不能贪多求全,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一点即可。
如: 在教学“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开门见山提出:“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请举左手,座位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请举右手。”接着要求学生观察举手场面,看到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举—只手,有的同学举两只手。”“3的倍数有3、6、9…45。”“2的倍数有2、4……44。”(借助多媒体屏幕显示)又有同学答到:“举两只手的号数是2和3的公倍数。”“2和3的倍数有6、12……42等7个,”“6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屏幕闪烁同学回答的数)“全班共45人,所以42是2和3的最大公倍数。”“举两只手的同学有约数2,又是约数3。”“没有举手的同学与2和3是互质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是无限的,2和3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无限的。”……学生互不相让,共同参与观察、思考、猜测、探究,情绪高昂,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借用教具力量培养观察能力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教学伊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老师出示一面国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这是一面国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里,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国旗也使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的导入环节,像一台戏的序幕,安排的好,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的导人方式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表现,它熔铸教师的智慧,闪烁教师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