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1)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i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田径在我国高校开展有一段历史了,其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属于一项基础的运动项目,不仅具有很高的竞技价值,同时对人强身健体有很大的帮助。在目前的一段教学实践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与新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的新高校田径教学改革制度。这项制度在今天的教育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教学成果。主要从新教学理念的角度对高校田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基本教育策略。
  [关    键   词]  新教学理念;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214-02
   一、当前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容枯燥,运动形式单一
   虽然田径运动项目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与教学中,田径运动项目的教育内容却十分单一。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育内容与运动形式的单一、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以及厌学情绪。这对学生的自身良好发展以及田径运动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教学方法、目标、评价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田径教学中,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的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的时候采用的是同一种教育方法,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会有很大的阻碍。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个重要的问题,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仍然采取相同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三)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比较保守,不敢进行教育创新
   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以及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作为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田径运动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变化表现在田径运动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在我国的高校田径运动教育课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潮流的现象。教师在田径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还是一些较为传统的教学思想,这些教学思想已经不适合今天时代发展的变化,缺乏创新成为阻碍教师发展进步的重要问题。
   二、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一)教学教材改革——合理利用体育新理念与田径教材
   在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之后,教师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田径教学的时候往往会从两本书上下手。一本是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新教学理念教材,另一本是高校自主选择的教学材料。虽然高校田径教育更为注重实践教学,但是教师对教材课本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只有做到对教材的完整把握,才能够提取教材中的知识,在实践中教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体育教师在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施教的时候,需要注重两本教材之间的主从关系。目前的高校田径教学已经逐渐完成了教学方法及其目的的改革。目前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高校體育教师能够通过新教学理念的体例结构对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的田径教学理念的形成。
   虽然说田径的教材种类十分广泛,但是,体育新教学理念是唯一的。这就说明,不管使用什么版本的教学教材,只要在教师授课的时候注重对学生体育教育理念的渗透,就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最终取得较为完善的教育成果[1]。田径教材资料在实现新课程教学中担任着知识载体的重要角色,因此,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的教学改革中,需要结合田径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并以田径教材为依托,按照新教学理念提出的规定与要求设计教学计划与安排。如果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且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那么对学生学习田径就会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完善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通过给每位学生做体质评价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且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体测标准来制订合适的教学内容。这对教师因材施教,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思路改革——引导学生喜欢田径、参与田径
   在传统的田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以灌输式为主,忽视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对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在新理念教学的指导之下,体育教师需要依据新教学的理念规定与要求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田径,并自主进行田径活动。只有在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之后再对学生进行田径教学才能够发挥学生最大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投身到田径活动的学习中去。但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状况是不相同的,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时候不能强迫学生学习,而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与新的教育理念是相符合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种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项目选择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平日的表现给予合理的意见,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田径运动的学习[2]。此外,教师在学生中选择体育运动员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志愿,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调剂。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促进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田径课程成绩,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与手段。
   但是,需要体育教师注意的问题是,虽然在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但是,教师不能够过分重视引导的作用。如果对学生的引导过多,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懈怠,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对学生引导的次数以及应该引导学生实践的种类,只有把握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田径运动学习的方法,才能够促进田径课程的发展。此外,作为一门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保持刻苦训练的课程,田径课程在教导学生学会田径运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锻炼才能够达成田径运动的最终教育目标。    (三)教学理念改革——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代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以人为本[3]。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时刻突出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除了在教育实践中坚持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健康予以充分的重视。此处所说的健康,不仅仅指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指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得到良好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新教学理念的育人目标。田径运动作为高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大的实践教育意义。学生在学习田径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在田径运动中的各类项目都能够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发展。例如竞走类以及跑步类的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在缺氧状态下的工作能力,并且对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其他诸如跳跃类的运动可以使学生的爆发力有很大的提高。当然,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促进。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田径运动中,这对学生增强自身体质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田径知识的过程中既能够得到身体锻炼,还能收获一定的健身效果,并且这对新教育理念的实现是很有帮助的。为此,高校田径体育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健康与运动之间的重要联系逐渐渗透给自己的学生,引导他们在学习田径运动的过程中获得身体的健康以及心灵上的满足。
   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时候,可以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入手,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之中向学生教导田径运动的重要知识。但是,无论是使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学,都要让学生明白参与田径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观点。在新教育理念的转变之下,高校田径教学理念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这样的转变带来的是教育的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加强[4]。在传统的教育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是注重學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或者只是注重学生在田径运动上的一些表现,从而忽视了田径运动带给学生健康的重要影响。因此,在以后的教育与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充分渗透体育田径运动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观念。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田径课程学习中才能够将健康摆在学习的第一位,并将健康与田径运动的学习作为一项长远的规划。只有这样,高校的田径教学理念改革才能够更加符合新教学理念的目标,并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运动的学习中去,对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高校课程教学中,高校田径教学一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教育课程。在学生进行田径的学习时,教师采用的田径教学方法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合理的田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目前的课程实践方案也产生了新的计划与安排。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发展高校田径教学,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变革,我们需要对新教育形势之下的高校田径教育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晶.体教专业体操专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易晓雨.中学体育课程实施“三分”教学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徐艳萍.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必修课程现状调查与改革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10.
   [4]耿元文.免费师范生政策下西北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工程之一,随着高校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逐渐转化,逐年增多的学生人数和多样的学生层次对学风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一些学生在学习方面暴露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性、自律性,没有坚定的学习毅力和健康的体魄支持等问题,学校从习惯养成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习惯养成对学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意义,以特色制度、丰富活动、信息化监督手段为实践,探索以习惯
期刊
[摘 要] 微信作为当下最普及的网络社交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已经构建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环境。根据其特性,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和传统课堂讲授相呼应,组成混合式学习情境,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旨在为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微信;混合式教学;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社会需求的变化把之前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与教学的普通本科院校推到了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而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工程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又是重中之重。以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理论基础和基本情况两个方面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关 键 词] 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 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分析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搭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平台,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 键 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实践  [
期刊
[摘 要] 音乐鉴赏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就实际情况而言,当前音乐课堂教学并不理想,只有强化音乐鉴赏教学课程改革,才能全面提升音乐鉴赏的教学质量。首先,分析通识课程教育理念概述、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课程音乐鉴赏课教学实施现状,同时阐述本科院校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改革依据,最后,总结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课程音乐鉴赏课教学探讨——以武汉商学院为例
期刊
[摘 要] 新时代赋予了资助育人新的使命,由典型资助案例入手,对心理资本理论和资助育人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在高校资助工作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将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 键 词] 自我效能感;乐观;心理韧性;感恩;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期刊
[摘 要] 高校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及培养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国内很多高校重视各级“党员之家”的建设以承担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而“党员之家”能否完成学校党委赋予的使命,取决于“党员之家”学生干部是否称职。“党员之家”学生干部有别于其他学生干部,他们更具有先进性、服务性及全局意识。如何有效培养“党员之家”学生干部,并形成长效培养机制,现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在国际化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需求。然而,国际化人才培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管理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国际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的问题,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球校园”工程为例,提出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关 键 词] 国际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
期刊
[关 键 词] 一体化视角;生涯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218-02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提出: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
期刊
[摘 要] 从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河北分院承办首期天气预报员上岗培训班开始,至今共担任了九期此类培训班的班主任。通过与学员的接触以及在管理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班主任的角色定位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为今后上岗培训班或其他业务类培训班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业务培训班;班主任;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