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老的话时时在鞭策着我不断地思考摸索,潜心研究。现代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一线教师要迅速适应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营造一种“快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采用赏识激励和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和互相合作,使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和活力。
关键词:宽松 合作 竞争 创新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的桥梁。怎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每堂课下来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做法。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育应当回归,回到原始自然状态,师生之间应打破传统界限,平等交流。在现代课堂结构中,要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使学生在所谓“放松警觉”的状态下学习,最终把学生的眼睛集中到老师的身上,把学生的“神”聚焦在老师的思维中。
(一)尊重、赏识学生
作为在职的一线教师,一定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赞美和肯定学生,给学生发言的权利,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不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充满敬畏和威严的“师长”,而是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互相学习、平等交流的位置。例如,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询问学生某首诗歌怎样背更快;哪几个字较难写,容易写错;为什么这道题目会选错;对单元测验不过关的同学该扣多少分;作文评讲应该如何做效果更好等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对那些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不管答案怎样都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扬和奖励;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言辞和表情上都要给以鼓励,相信他下次一定会表现好。课堂中,我经常会说“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非常好,××同学提的问题很有水平”等一些赏识性的话语,教学中用的最多的语言是“你真棒”,做得最多的动作是竖立大拇指。
(二)追求轻松课堂
卢梭在《爱弥尔》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关键在于制造轻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故事、典故、谜语或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活动,让学生大胆去讨论、去交流、去归纳小结。如:在讲名著阅读《水浒传》时,有学生粗心大意,竟然把作者施耐庵的“庵”写成“奄”或把广字头写成病字头。我就把他们的错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指着错字说:“难道施耐庵生病了吗?”,学生边看边听,不禁哈哈大笑。此外,有时我还会出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讲一个精彩故事带领全班同学来活跃课堂。总之,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望。
二、创设紧张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入竞争,鼓励竞争
两年前,有幸听了江苏洋思中学刘金玉老师上的一堂诗词课《沁园春·雪》,课堂教学中,从朗读、理解到背诵,刘老师始终采用了“比”的教学手段,引入竞争,鼓励竞争。整堂课好像打仗一样紧张,“逼”得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他们没有喘息的时间,没有走神的机会。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了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把学生的积极因素都充分发挥出来的课堂。回来之后,我也尝试着使用,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引进平时的教学,取得了许多异想不到的实际效果。
(二)培养合作中的“小老师”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教学手段,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发表个人意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小组成员当中肯定有能力相对突出的同学和能力相对落后的同学,这样就要他们在小组中推举一两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负责组织成员讨论,分析解题思路,整理综合解题方法,并向老师汇报本小组的解题情况,鼓励发言人要敢于充当小老师,去帮成绩差的同学,和他们一起去分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也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获取成功的机会。此外,由于小组间竞争激烈,学生们自觉组织起来,结成了帮扶对子,使部分丧失了学习信心的同学重新获得了学习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探索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这是诸多名家教学思想的精华。但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必须达到既愉快又有效的目的,形式(教学方法)只是手段,效果(成绩和成材)才是目的。
(一)不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新,不是一味地让老师“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允许他们讨论,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比如:我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自由组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研究,我们的问题有:课文结构、课文语言分析、作者情感分析、写作背景介绍、父爱诗词介绍、朱自清品读等等。这些问题都提前布置给学生,给足时间让小组去准备,告诉他们可以制成课件或手写,然后在课堂上以课堂展示、学生代表讲解的模式让他们互相学习、参与。上课的那一天学生动了,课堂活了,老师重在指导,重在点拨,重在依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学习节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轻松对比的课堂氛围中得到了提高。
(二)在反思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对古诗文教学,我开始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甚至有时急功近利还会采用压制的手段,其结果是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反感和抵制,效果非常差。后来我尝试着改变方法,我先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后,让学生跟着我朗读,然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诗歌的意思等,再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最后,每周轮流让学生在黑板边上抄一首古诗,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不注意中古诗进入了学生的大脑,周末则要求在家抄一遍,加深印象。每周默写一篇,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符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没有了以前的畏难情绪,教学效果大为改观。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语文是学生的语文。“成也课堂,败也课堂”,课堂教学,你永远是那么举足轻重。在此也热切希望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为实现课堂的优质化,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而不断探索,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2] 周弘,《周弘老师教你赏识孩子》,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年
[3] 王保大,《教师口语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关键词:宽松 合作 竞争 创新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的桥梁。怎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每堂课下来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做法。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育应当回归,回到原始自然状态,师生之间应打破传统界限,平等交流。在现代课堂结构中,要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使学生在所谓“放松警觉”的状态下学习,最终把学生的眼睛集中到老师的身上,把学生的“神”聚焦在老师的思维中。
(一)尊重、赏识学生
作为在职的一线教师,一定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赞美和肯定学生,给学生发言的权利,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不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充满敬畏和威严的“师长”,而是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互相学习、平等交流的位置。例如,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询问学生某首诗歌怎样背更快;哪几个字较难写,容易写错;为什么这道题目会选错;对单元测验不过关的同学该扣多少分;作文评讲应该如何做效果更好等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对那些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不管答案怎样都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扬和奖励;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言辞和表情上都要给以鼓励,相信他下次一定会表现好。课堂中,我经常会说“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非常好,××同学提的问题很有水平”等一些赏识性的话语,教学中用的最多的语言是“你真棒”,做得最多的动作是竖立大拇指。
(二)追求轻松课堂
卢梭在《爱弥尔》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关键在于制造轻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故事、典故、谜语或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活动,让学生大胆去讨论、去交流、去归纳小结。如:在讲名著阅读《水浒传》时,有学生粗心大意,竟然把作者施耐庵的“庵”写成“奄”或把广字头写成病字头。我就把他们的错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指着错字说:“难道施耐庵生病了吗?”,学生边看边听,不禁哈哈大笑。此外,有时我还会出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讲一个精彩故事带领全班同学来活跃课堂。总之,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望。
二、创设紧张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入竞争,鼓励竞争
两年前,有幸听了江苏洋思中学刘金玉老师上的一堂诗词课《沁园春·雪》,课堂教学中,从朗读、理解到背诵,刘老师始终采用了“比”的教学手段,引入竞争,鼓励竞争。整堂课好像打仗一样紧张,“逼”得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他们没有喘息的时间,没有走神的机会。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了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把学生的积极因素都充分发挥出来的课堂。回来之后,我也尝试着使用,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引进平时的教学,取得了许多异想不到的实际效果。
(二)培养合作中的“小老师”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教学手段,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发表个人意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小组成员当中肯定有能力相对突出的同学和能力相对落后的同学,这样就要他们在小组中推举一两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负责组织成员讨论,分析解题思路,整理综合解题方法,并向老师汇报本小组的解题情况,鼓励发言人要敢于充当小老师,去帮成绩差的同学,和他们一起去分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也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获取成功的机会。此外,由于小组间竞争激烈,学生们自觉组织起来,结成了帮扶对子,使部分丧失了学习信心的同学重新获得了学习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探索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这是诸多名家教学思想的精华。但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必须达到既愉快又有效的目的,形式(教学方法)只是手段,效果(成绩和成材)才是目的。
(一)不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新,不是一味地让老师“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允许他们讨论,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比如:我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自由组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研究,我们的问题有:课文结构、课文语言分析、作者情感分析、写作背景介绍、父爱诗词介绍、朱自清品读等等。这些问题都提前布置给学生,给足时间让小组去准备,告诉他们可以制成课件或手写,然后在课堂上以课堂展示、学生代表讲解的模式让他们互相学习、参与。上课的那一天学生动了,课堂活了,老师重在指导,重在点拨,重在依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学习节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轻松对比的课堂氛围中得到了提高。
(二)在反思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对古诗文教学,我开始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甚至有时急功近利还会采用压制的手段,其结果是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反感和抵制,效果非常差。后来我尝试着改变方法,我先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后,让学生跟着我朗读,然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诗歌的意思等,再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最后,每周轮流让学生在黑板边上抄一首古诗,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不注意中古诗进入了学生的大脑,周末则要求在家抄一遍,加深印象。每周默写一篇,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符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没有了以前的畏难情绪,教学效果大为改观。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语文是学生的语文。“成也课堂,败也课堂”,课堂教学,你永远是那么举足轻重。在此也热切希望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为实现课堂的优质化,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而不断探索,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2] 周弘,《周弘老师教你赏识孩子》,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年
[3] 王保大,《教师口语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