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就我院所收治的36例PTSD患者分组后采取不同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L-C评分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CL-C评分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确切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住院患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护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为严重而且有着较差预后的应激相关疾病,是指人遭受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重大威胁或灾难事件之后产生的莫大恐惧、厌恶或无助等心理严重反应,并能长期出现的精神障碍之一,能够为个人身健康、社会功能和家庭生活带来长期破坏性的影响[1]。本文就我院所收治的36例PTSD患者的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⒈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所收治被心理医生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确诊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36例患者知情同意之后,依据住院顺序的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实验组18例。在实验组18例患者中,11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年龄在16~51岁之间,年龄平均为(27.47~14.46)岁,有3周~4个月的病程,病程平均为 (28.50~15.45)d,其应激源有:4例有亲人病故,9例出车祸,3例高考落榜,2例为其他;在对照组18例患者中,10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年龄在19~49岁之间,年龄平均为(28.37~16.46)岁,有5个周~4个月的病程,病程平均为(32.50~16.45) d,其应激源为:5例为亲人病故,8例为出车祸,2例为高考落榜,3例为其他。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患者心理特点
所遭遇事件过去相当长时间后的一个时间段之内,患者凡遇到与该事件相关或相似的事件或情形,马上就会有剧烈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产生。在临床表现上,早期可为不知所措,逐步开始有焦虑、抑郁或绝望体现,继而躲避伤害和社交,开始敏感敌对,有时自言自语,发作严重会产生自杀企图。
1.3护理方法
以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3.1安全护理措施。当患者就诊一般已经属于疾病的中晚期阶段,患者以敏感、精神恍惚、意识面窄和安全感缺乏。当患者入院,护士开始护理,应对患者的表情、语言、动作及行为等细心观察,对患者心理状态认真了解,及时收好可见的危险物品,多加注意患者病房内的安全情况。护士每次仅给一次药的服用量,预防患者有大量服药物情况出现。
1.3.2心理护理措施。这类患者当出现创伤实践之后,很长时间内会始终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也不愿意对此谈与想。护士询问患者病情要多注意方式、方法和内容,要重视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够对所遭遇的不幸有积极正面的态度来面对,采取正确的心理自我疏导和调理,将焦虑抑郁情绪缓解,使患者对医护人员能增强信心,多鼓励患者与其他患者沟通和交流,提醒家属有为患者多提供社会支持。
1.3.2功能重建措施。当患者住院时,需要护士开展娱乐、体育等形式多样的康复活动,多鼓励患者去积极参加,使其病态心理在活动中逐渐消除,积极面对生活重树健康思想,让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早日回归社会。
1.4评价方法
调查采用PCL-C和研究者自己设计的患者个人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L-C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 0统计学软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⒉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L-C評分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CL-C评分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0.05)评分情况(分,x±s)
⒊讨论
PTSD患者的闯入性回忆一般很难避免,其创伤相关的刺激经常会出现,当时情景的重现让患者又如身处其境,对种种痛苦进行感受,所以发生事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痛苦依然很大。当护士实施干预措施时,必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把干预措施制订好,与患者保持亲密接触,对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要保证其安全[2]。护士要与患者主动多进行经常性接触沟通,多陪伴患者,针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开导,使其重新焕发生活的希望。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CL-C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CL-C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这就显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心理痛苦消除了,使其可以对应激事件正确面对,重树生活信心。因此,给予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确切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何永梅,沈彩虹,何铃萍,等.严重创伤患者的术中知晓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护理干预[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 2) : 190-192.
[2]杜红霞,王华,李惠莲,等.创伤性骨折患者应激障碍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35) : 6-8
【摘要】目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就我院所收治的36例PTSD患者分组后采取不同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L-C评分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CL-C评分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确切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住院患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护理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为严重而且有着较差预后的应激相关疾病,是指人遭受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重大威胁或灾难事件之后产生的莫大恐惧、厌恶或无助等心理严重反应,并能长期出现的精神障碍之一,能够为个人身健康、社会功能和家庭生活带来长期破坏性的影响[1]。本文就我院所收治的36例PTSD患者的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⒈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所收治被心理医生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确诊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36例患者知情同意之后,依据住院顺序的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实验组18例。在实验组18例患者中,11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年龄在16~51岁之间,年龄平均为(27.47~14.46)岁,有3周~4个月的病程,病程平均为 (28.50~15.45)d,其应激源有:4例有亲人病故,9例出车祸,3例高考落榜,2例为其他;在对照组18例患者中,10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年龄在19~49岁之间,年龄平均为(28.37~16.46)岁,有5个周~4个月的病程,病程平均为(32.50~16.45) d,其应激源为:5例为亲人病故,8例为出车祸,2例为高考落榜,3例为其他。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患者心理特点
所遭遇事件过去相当长时间后的一个时间段之内,患者凡遇到与该事件相关或相似的事件或情形,马上就会有剧烈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产生。在临床表现上,早期可为不知所措,逐步开始有焦虑、抑郁或绝望体现,继而躲避伤害和社交,开始敏感敌对,有时自言自语,发作严重会产生自杀企图。
1.3护理方法
以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3.1安全护理措施。当患者就诊一般已经属于疾病的中晚期阶段,患者以敏感、精神恍惚、意识面窄和安全感缺乏。当患者入院,护士开始护理,应对患者的表情、语言、动作及行为等细心观察,对患者心理状态认真了解,及时收好可见的危险物品,多加注意患者病房内的安全情况。护士每次仅给一次药的服用量,预防患者有大量服药物情况出现。
1.3.2心理护理措施。这类患者当出现创伤实践之后,很长时间内会始终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也不愿意对此谈与想。护士询问患者病情要多注意方式、方法和内容,要重视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够对所遭遇的不幸有积极正面的态度来面对,采取正确的心理自我疏导和调理,将焦虑抑郁情绪缓解,使患者对医护人员能增强信心,多鼓励患者与其他患者沟通和交流,提醒家属有为患者多提供社会支持。
1.3.2功能重建措施。当患者住院时,需要护士开展娱乐、体育等形式多样的康复活动,多鼓励患者去积极参加,使其病态心理在活动中逐渐消除,积极面对生活重树健康思想,让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早日回归社会。
1.4评价方法
调查采用PCL-C和研究者自己设计的患者个人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L-C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 0统计学软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⒉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L-C評分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CL-C评分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0.05)评分情况(分,x±s)
⒊讨论
PTSD患者的闯入性回忆一般很难避免,其创伤相关的刺激经常会出现,当时情景的重现让患者又如身处其境,对种种痛苦进行感受,所以发生事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痛苦依然很大。当护士实施干预措施时,必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把干预措施制订好,与患者保持亲密接触,对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要保证其安全[2]。护士要与患者主动多进行经常性接触沟通,多陪伴患者,针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开导,使其重新焕发生活的希望。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CL-C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CL-C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这就显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心理痛苦消除了,使其可以对应激事件正确面对,重树生活信心。因此,给予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确切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何永梅,沈彩虹,何铃萍,等.严重创伤患者的术中知晓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护理干预[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 2) : 190-192.
[2]杜红霞,王华,李惠莲,等.创伤性骨折患者应激障碍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35)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