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校园快递分拣模式已无法满足在校师生的快件需求,本项目首先对校园驿站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代理商、在校师生和校方的角度探讨配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体式智能化分拣模式,在改造分拣空间、建立智能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储位设设计,并提出自助取件的概念,提高空间利用率及货物拣选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以提升校园驿站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 一体式智能化分拣模式;智能信息系统;RFID;U型储位架
一、校园驿站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校园驿站运行作业流程
货物到达学校后,代理商搬运至代理分拣点进行分拣,扫码并标记取件码将其放入货架,同时向取件人发送取件通知,等待取件,取件人到达并出示取件码,通过取件码对应货位,找到包裹、扫码出库,取件人完成取件。其分拣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二)校园驿站运行存在问题
1、 校园驿站运行整体现状
国内高校物流配送模式大致总结出以下三个共同特征:一是校园内各个快递代理点多而杂,且没有规范、标准、统一的管理模式;二是以师生为主的发送邮件包裹的分散配送模式导致盈利点过低;三是以快递员时间而定的派送时间,影响顾客日常生活造成满意度低下。结合以上三个共同特征,校园快递服务必须找到有效地解决改善对策。
2、 东软校园驿站运行存在的问题
(1)从快递代理商角度来看,一是分拣区域面积小,各家快递单独管理,使原本狭小的取件空间更为拥挤,货架建议,分拣效率低,包裹堆放混乱。此外,校外代理商限时配送,过点不候,若客户未能及时领取包裹,则会返回中转站,产生二次配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二是采用传统人工分拣,在普通取件高峰期,拣选速度极慢,易出现排长队现象,面对购物节等活动应对起来更是吃力。
(2)从在校师生角度来看,一是必须限时限点自提包裹,若与工作、学习时间冲突无法及时取到包裹。二是认领包裹时,师生不得不自行在杂乱的货架上翻找,费时费力。此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往往先签单,回到寝室后再拆包验货,当发现货物损坏折返退货时,代理点概不负责,而快递公司无法有效对代理商进行监管,学生只能自行承担经济损失。
(3)从学校角度来看,部分校外代理商在中午和晚上下课高峰期堆在学校门口摆摊,严重影响校门口交通秩序,易产生安全隐患。
二、校園驿站分拣模式优化建议
(一)校园驿站空间整体改造
1、空间一体化
将分散的派件分布集中化管理,在合理化空间布局的同时,不仅节约管理成本、还减少了取件用户在不同派送点迂回的时间。
2、U型包围式空间设计
U型货架设计,在获得最大限度空间利用率同时,能够延长缓冲路径,结合我们制定的单向进出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取件过程中拥堵现象。
(二)信息化入库
1、签收到站:当快件送达校园驿站,将逐个通过装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进入U型架扫描电子标签,完成签收到站。
2、分拣上架:U型架设五层,底层不设隔间,其余四层分别设有隔间,入库区至货架底部设有传送带,快递上架时,一人将快递有车厢移至传送带,传送带将货物送至对应货架底部;另安排一至两人将快件从传送带取出放入上层货架,按轻重程度、大小程度,按序放置。
3、短信通知:快递快件全部放好后,通过读写器更新位置信息,反馈给信息库,并向收件者发送含储位号的取件信息。例如,您好,您的快递已到达东软派,储位号为A-5-44,即A号货架第5排第44位,请您根据储位号及时取件(附取件条形码)。
4、取件并核对:取件人根据储位号找到自己的快件,并扫描取件条形码取出自己的快件,与此同时,信息库更新,完成签收。
(三)学校直接代理模式
1、如图2所示,学校可与快递公司谈判协商,由各快递公司根据学校所占快递业务份额共同出资建立快递中心,学校负责建设运营、统一规划。
(1)取消校外代理商环节,快递公司和学校联手发展校园快递业务,配送链更加紧凑,有效整合快递配送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避免校外代理商恶性竞争,殃及校方和在校师生的利益。
(2)经过统一专业培训,校园快递团队素质更高,有利于提升快递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3)对于快递公司来说,既能够消除低素质代理商的混乱经营对公司名誉产生的负面影响,还能直接步入校园快递市场,针对大规模的校园网购群体,制定更为合理的快递服务方案。
(4)在东软派物流分拣中心,各快递公司服务方案呈透明化,同时,校园快递团队与快递公司协商,积极主动解决包裹安全问题。
二、结论
本文对东软物流派校园驿站的优化,使得校园快递的运作更加规模化、智能化。通过RFID电子标签实现智能化取件,省去上架编号和手动扫描环节,也避免编号错乱、不易识别、上架费时等问题,提高了入库效率;师生自助取件避免了高峰期排队取件,空间拥堵等问题,提升用户体验;校园直接代理,与快递公司直接合作,此外通过资源整合,规模化运作使得东软物流派能够获得长期规模性效益的同时,也规范了校园快递市场,大力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邓曦东,周慧娟,混合管理下的高校校园快递服务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12);24-29.
[2]任大勇,多元参与下的高校校园快递模式研究[J].2015,(3);95-97.
[3]王良辉,大学校园快递配送末端业务整合研究[J].商业研究,2013,(16);108
张佳蓉,谢旦岚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关键词: 一体式智能化分拣模式;智能信息系统;RFID;U型储位架
一、校园驿站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校园驿站运行作业流程
货物到达学校后,代理商搬运至代理分拣点进行分拣,扫码并标记取件码将其放入货架,同时向取件人发送取件通知,等待取件,取件人到达并出示取件码,通过取件码对应货位,找到包裹、扫码出库,取件人完成取件。其分拣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二)校园驿站运行存在问题
1、 校园驿站运行整体现状
国内高校物流配送模式大致总结出以下三个共同特征:一是校园内各个快递代理点多而杂,且没有规范、标准、统一的管理模式;二是以师生为主的发送邮件包裹的分散配送模式导致盈利点过低;三是以快递员时间而定的派送时间,影响顾客日常生活造成满意度低下。结合以上三个共同特征,校园快递服务必须找到有效地解决改善对策。
2、 东软校园驿站运行存在的问题
(1)从快递代理商角度来看,一是分拣区域面积小,各家快递单独管理,使原本狭小的取件空间更为拥挤,货架建议,分拣效率低,包裹堆放混乱。此外,校外代理商限时配送,过点不候,若客户未能及时领取包裹,则会返回中转站,产生二次配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二是采用传统人工分拣,在普通取件高峰期,拣选速度极慢,易出现排长队现象,面对购物节等活动应对起来更是吃力。
(2)从在校师生角度来看,一是必须限时限点自提包裹,若与工作、学习时间冲突无法及时取到包裹。二是认领包裹时,师生不得不自行在杂乱的货架上翻找,费时费力。此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往往先签单,回到寝室后再拆包验货,当发现货物损坏折返退货时,代理点概不负责,而快递公司无法有效对代理商进行监管,学生只能自行承担经济损失。
(3)从学校角度来看,部分校外代理商在中午和晚上下课高峰期堆在学校门口摆摊,严重影响校门口交通秩序,易产生安全隐患。
二、校園驿站分拣模式优化建议
(一)校园驿站空间整体改造
1、空间一体化
将分散的派件分布集中化管理,在合理化空间布局的同时,不仅节约管理成本、还减少了取件用户在不同派送点迂回的时间。
2、U型包围式空间设计
U型货架设计,在获得最大限度空间利用率同时,能够延长缓冲路径,结合我们制定的单向进出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取件过程中拥堵现象。
(二)信息化入库
1、签收到站:当快件送达校园驿站,将逐个通过装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进入U型架扫描电子标签,完成签收到站。
2、分拣上架:U型架设五层,底层不设隔间,其余四层分别设有隔间,入库区至货架底部设有传送带,快递上架时,一人将快递有车厢移至传送带,传送带将货物送至对应货架底部;另安排一至两人将快件从传送带取出放入上层货架,按轻重程度、大小程度,按序放置。
3、短信通知:快递快件全部放好后,通过读写器更新位置信息,反馈给信息库,并向收件者发送含储位号的取件信息。例如,您好,您的快递已到达东软派,储位号为A-5-44,即A号货架第5排第44位,请您根据储位号及时取件(附取件条形码)。
4、取件并核对:取件人根据储位号找到自己的快件,并扫描取件条形码取出自己的快件,与此同时,信息库更新,完成签收。
(三)学校直接代理模式
1、如图2所示,学校可与快递公司谈判协商,由各快递公司根据学校所占快递业务份额共同出资建立快递中心,学校负责建设运营、统一规划。
(1)取消校外代理商环节,快递公司和学校联手发展校园快递业务,配送链更加紧凑,有效整合快递配送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避免校外代理商恶性竞争,殃及校方和在校师生的利益。
(2)经过统一专业培训,校园快递团队素质更高,有利于提升快递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3)对于快递公司来说,既能够消除低素质代理商的混乱经营对公司名誉产生的负面影响,还能直接步入校园快递市场,针对大规模的校园网购群体,制定更为合理的快递服务方案。
(4)在东软派物流分拣中心,各快递公司服务方案呈透明化,同时,校园快递团队与快递公司协商,积极主动解决包裹安全问题。
二、结论
本文对东软物流派校园驿站的优化,使得校园快递的运作更加规模化、智能化。通过RFID电子标签实现智能化取件,省去上架编号和手动扫描环节,也避免编号错乱、不易识别、上架费时等问题,提高了入库效率;师生自助取件避免了高峰期排队取件,空间拥堵等问题,提升用户体验;校园直接代理,与快递公司直接合作,此外通过资源整合,规模化运作使得东软物流派能够获得长期规模性效益的同时,也规范了校园快递市场,大力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邓曦东,周慧娟,混合管理下的高校校园快递服务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12);24-29.
[2]任大勇,多元参与下的高校校园快递模式研究[J].2015,(3);95-97.
[3]王良辉,大学校园快递配送末端业务整合研究[J].商业研究,2013,(16);108
张佳蓉,谢旦岚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