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bi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39年春天出土于安阳市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是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是青铜铸造史上的璀璨明珠,为“世界之最”。
  该方鼎厚重典雅,气势恢宏,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关于其重量,世上流行的数字是875公斤,但据近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会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其进行标准计量测试的结果是,该鼎实重832.84公斤。
  这件世界头号大鼎系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此处距以墓室规模宏大、殉葬奴隶之多而闻名的武官村大墓西南隅约80米。因鼎大得可以作马槽,当地村民便称之为“马槽鼎”。鼎出土后,因其太重太大,搬运十分困难,人们便想将它锯成几块再外运,但仅锯一足后便锯不断了,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藏起来。
  据说消息走漏以后,日本人曾前往搜索未果,便出价70万伪币意欲收购,但村民当时并未将此鼎挖出,而是送出另一件较小的鼎应付,大鼎总算被保留了下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鼎在1946年6月被重新挖出,只是此时已失却一耳。
  大鼎出土后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10月底,恰值“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庆典,当地驻军便将宝鼎作为贺寿重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当即指示将大鼎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1948年5月底至6月初,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故宫博物院在南京联合举办大型展览,该鼎首次公开展出,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连蒋介石也亲赴展厅观赏并在大鼎前留影纪念。后来,国民党政府在兵败逃离大陆时拟将此鼎也运往台湾,后终因鼎身过重过大而不得不改变了这一主意。新中国成立后,此鼎一度存放于南京博物院,至1959年才拨交给在北京刚建成开馆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被作为“中国通史陈列”的重点展品同国内外观众见面。司母戊鼎立耳,长方形腹,四柱足中空。纹饰以云雷纹为地纹,耳的外廓饰一对虎纹,虎口相向,中有一人头,似被虎所吞噬,耳的侧缘饰鱼纹。鼎腹上、下均饰以夔纹带构成的方框,两夔相对,中间以短扉棱相隔。鼎腹四隅皆饰扉棱,以扉棱为中心,有三组兽面纹,上端为牛首纹,下端为餐餐纹。足部饰兽面纹,下有三道弦纹。纹饰美观,朴素庄重,不愧为一件艺术精品。整个大鼎给人一种凝重之中带有华丽、神秘而又富有沧桑的感悟。
  在大鼎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也有人释作“后母戊”或“女司母”,因之学术界对铭文含义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此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司”当为职司、官司、典司,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氏族的名称,还有人将“司”释为“祠”,祠也是祭祀的意思,或是将“司”释为王后的“后”,至于“母戊”究竟是谁,意见也不甚统一。人们通过光谱定性分析,表明大鼎的合金成份和商代一般青铜器的成分基本相同。对铜、锡、铅三种元素采用化学分析的沉淀法进行定量分析,又表明三者所占比例与《周礼·考工记)所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说法是基本相符的。在3000多年前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很高的商朝晚期,要铸造工艺如此复杂精巧的青铜重器实非易事,要求生产者必须掌握娴熟的制作技术与高超的浇铸技艺。据有关方面专家研究,大鼎的鑄造是采用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粘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到一起灌注铜液。
  从铸痕观察,司母戊鼎是用20块陶范铸成的。除双耳是先铸成后再嵌入鼎范外,鼎身其余部分都是一次浑铸而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足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殷墟文化中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等文化艺术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些艺术品做工精美,超凡脱俗,强调人格修养和人文关怀,注重艺术对社会的教化作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艺术家有着极强的经典意识,倡导艺术的高雅与脱俗,这正是当代的艺术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理想。
  艺术创作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精神和文化特征。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其中有些怪异内容,也在侵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以及情感语汇表达方式,使艺术工作者处于被文化殖民的危险境地。因此我们应从中华民族古老民俗的审美语汇中,发掘出可被转换成具有现代意识又与民族情结并行的美育形式,打造拥有民族审美特性的文化构建系统,捍卫本土文化。殷墟文化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辉煌壮美、璀璨绚丽的一页,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殷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将有助于艺术工作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追求艺术的民族性。
  殷墟文化与当时的民族民俗生活相依相成,建构着独立的、自足的民间民俗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它完善的意象对应程式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美学的精髓。殷墟文化中的艺术品单纯、质朴的表现形式和淳厚唯美的意趣形态,不但是艺术工作者研究、探讨、学习、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提升与拓展艺术工作者审美视野,确立和完善正确的审美意识,丰富和促进今天的艺术创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每年一到暮春时节,小区里就能听到阵阵蛙鸣。  蛙声是从附近水渠传过来的。那些青蛙好像在比赛似的,“呱呱”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彻夜不停。小区就夜夜环绕在一片片蛙声里了。  我喜欢听蛙鸣。那些蛙声总能唤起内心深处的田园情怀。  我的童年在苏北乡下度过,在我印象中,稻田是青蛙最活跃的地方。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水稻随风起伏,飘散着淡淡清香。水沟里,稻田边,不时有青蛙“扑腾、扑腾”地跳跃,偶尔传来一阵“呱呱
期刊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旃十乘,大糟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商颂·玄鸟》
期刊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  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第十》  这一段是讲孔子吃东西的问题,读这一段对我们养生很有意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期刊
一片甲骨惊天下  人生聪明识字始,字从何来?来自殷墟。  刀耕火种的汗水,划过龟甲、牛骨,篝火旁刻下的一笔一划,开启了整个民族的文明历程。  汉字,线条流畅;汉语,字正腔圆。  祖先的智慧从一片片甲骨中传承,文明信史从此落于笔端。  古朴中蕴藏智慧,隽永里绽放辉煌。  一件青铜传百世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鼎为何物?国之重器。  四足双耳的厚重,是礼仪之邦的气度;  雷纹为地,盘龙叱咤,饕餮威武,
期刊
《见字如面第2季》第11期:的主题是成长,姚晨作为朗读嘉宾选择了台湾作家简媜写的《给孔子的一封信》。文章中简媜替代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母亲,给孔子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情真意切,讨论的教育问题发人深思。  孔子先生您好:  很不好意思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是您的崇拜者,现在在做家庭主妇,我一共生了三个孩子,有一个老公。  实在是很不得已的啦,我也不知道您家电话(一O四说没有登记),只好写信;我也没有念
期刊
近阶段,有意无意地读了不少唐代的“访不遇”诗,出于好奇,我将《全唐诗》中的“访不遇”诗随便数了一下,竟有99首之多。最早的一首“访不遇”诗当是宋之问的《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唐代以后,逐渐减少,笔者查阅了一下《宋诗钞》,宋代的“访不遇”诗仅有12首,元明清以来,就更少了。  但我总觉得,古人的“访不遇”,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情志,一种幸福。我羡慕他们的“访不遇”
期刊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有一位范姓古董商携带了一些有神秘字符的甲骨到北京,给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看。王氏鉴定甲骨上的文字应是三代古文,并让古董商替他大量收购。甲骨文的发现,随即引发了民间对甲骨的私掘热潮。一时间,古董商、药贩子、考古学者、金石学家都纷纷涌向河南安阳市的一个小村庄。  甲骨文——中国汉字的鼻祖  最初,小屯村当地居民在耕地、挖地基等生产、建筑等活动中不断发现这种有字的甲骨。挖
期刊
“戊子贞,其烄于洹泉。”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孕育了安阳儿女,也滋养了灿烂的古都文明。在洹河之滨这片战略要地上,发生过无数次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随着考古发掘,被湮灭3000余年的古都遗址重现于世人面前。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建筑的先进水平。  考古发掘 聚焦殷墟遗址坐标  殷墟古称“北蒙”,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甲骨卜辞中又称其为“商
期刊
泥封也称为“封泥”。泥封的出现,源于古代的人们处理公务的需要。在古代,人们因为处理公务的需要,把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或木札上,封发的时候,装在固定形式的斗槽或口袋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塞进去一块胶泥,然后在这块胶泥上盖上印章,作为信验,也就是凭证,以防私拆。这种钤有印章的胶泥块称为“泥封”,泥封的使用在秦、汉时期很流行,魏晉以后渐废。  由此看来,泥封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印
期刊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1959年游访安阳殷墟时,赞美安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时留下的诗句。  翻开华夏史册,处处可见安阳源头文明的踪迹——甲骨文在安阳发现、颛顼帝喾二帝生活并葬于安阳、《周易》诞生于安阳,安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根、人祖之根、文化之根。  这里的故事,从三千年前讲起  据《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距今30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