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人的类本质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dy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了以人的实践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本文就其中第一条文本进行分段解析,试对其理论思路和核心内容进行解读。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人的类本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并阐述自己新世界观的著作,其中心论点是确立以人的实践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本文就《提纲》第一条内容进行解析,试图对其中人的类本质思想进行探究。
  《提纲》第一条内容全文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ā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条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与实践的涵义
  第一部分为第一句。马克思在这里对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即旧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其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
  马克思所指的旧的唯物主义包括了从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近代唯物主义,提纲所要进行论辩的主要是后者。旧唯物主义主张外部客观世界独立且先于人存在,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是镜子般的直观的反映,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接受。直观在这里的意思即是不借助中介,不经过人的思考。人通过直观把握现象,并把现象等同于本质,因而从客体事物出发来看,万事万物都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费尔巴哈把直观看作是生活的原则和哲学的方法,但问题在于,直观使得人处于他生活的世界之外,只能发现自然作用于人而看不到人作用于自然,从而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马克思对此敏锐地指出,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世界,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我们生活的世界、认识的世界一定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外部客观物质世界,一定是经过我们实践改造过的人化的自然世界。他抓住旧唯物主义的这一缺陷,强调要以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世界,并在此意义上建立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这一部分的重点所在。具体来说,“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认识到人的认识活动一定是以人作为主体,以物质世界作为客体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同一个内容的概念,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世界。马克思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存性,但同时指出人所认识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必定是通过实践认识的主观加之于客观的对象,必定是在人的意识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这也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此,必须要搞清楚两个概念:
  一是“对象化”,应该说是对象化活动即实践。原文指出,对象化活动是这样一个过程:人作为具有包括物理力量(身体)、智力力量(知识和经验)和精神力量(情感和意志)三种自身本质力量的认识主体,在与客观物质世界接触的实践中必然会将我们的本质力量外化出来改造物质,从而有一个认识的对象或客体。
  二是“主观能动性”。能动即是指对外界、内部刺激影响做出的反应。马克思强调,人的能动性与其他存在物的能动性有别,是一种主观的能动性。其特点是,人能够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主动地、自觉地、自由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精神的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在意识、精神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有创造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2.思辨唯心主义的误区与扬弃的继承
  第二部分为第二句。马克思紧接着指出,思辨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理解实践是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并以此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划清了界限。
  所谓“抽象地发展”,是指思辨唯心主义脱离现实而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把主观能动性视作是能够独立于外部客观世界的纯思维的活动,进而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人思维活动的产物,否定了外部世界的物质性。这样一来,认识的对象只能是思维的东西,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也只能是思维的东西,那么我们对世界的改造也只需要思维、精神上的改造就可以了。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黑格尔将人等同于自我意识,将人的活动想象为意识活动,是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异化,既没有内容,也不具有现实性,进而表现为绝对的否定,而人真正的实践活動是内容丰富的、现实感性的活动。“全部逻辑学都证明,抽象思维本身是无,绝对观念本身是无,只有自然界才是某物”。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批判了黑格尔,而在他自己要建立的世界中,“人是直接地自然存在物”,不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中创造对象。他认为,正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的产物证明了实践本身的实在性,证明了实践本身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
  因此他指出,人的自我意识仅仅是人的一个属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规定性,而不是自我意识规定了人作为主体。人是自然存在物,更是感性的、现实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只有在实践意义上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是因为人与外在的自然天然地互为对象,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在自然存在的对象那里显现了自己的本质,证明了自己也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他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而人作为“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必定有着物质性的自然界先天存在且人在其中这个唯物主义的前提。   人的自我意识不应该被抽象地发展,这种发展虽然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却把承载主观能动性的物质性主体给抛弃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物质性对象给抛弃了。并且在唯心主义者那里,实践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改造,成为自我意识这个主体对客体进行设定的纯粹的抽象的创造活动,即由思维到思维。马克思同意黑格尔对人的本质力量外化进而与人对立或者说人的本质异化的分析,但他不认为这种对立是黑格尔说的思想本身范围内的对立,而是“抽象的思维同感性的现实或现实的感性的对立”。他指出,黑格尔的异化是自我意识同自己的对立,那么就不存在外在的对象因而要扬弃自我意识的对象,那么自我意识就成为非对象性的存在,成为虚无,那么人也是不存在的虚无。在马克思看来,尽管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外化为对象又回归自身,但总的来说还是只存在一个绝对精神,这一切其实都只发生在绝对精神内部,依然是抽象的。
  马克思一直在努力地克服自己的唯心主义倾向。他在《博士论文》中说道:“唯有唯心主义才知道那能唤起世界上一切英才的真理。……唯心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而且他之所以反对有神,更多地在于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義是在继承和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基础上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是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而是把二者相结合的“彻底的自然主义或者人道主义”。他所要建立的世界,是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物质的人虽受制于自然,却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性创造活动的世界。
  3.对费尔巴哈的深入批判与人的类本质的真正发现
  其余内容为第三部分。马克思在这里针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进行了批判,认为费尔巴哈虽然称自己是新的唯物主义但却依然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又是唯心的,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之所以做此强调,是因为马克思用来批判德国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武器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当马克思发现费尔巴哈的不足之处,并有了自己的新的哲学见解后,他认为澄清与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区别是必要而且紧迫的。这也是《提纲》诞生的直接原因。
  费尔巴哈是黑格尔的学生,他从一开始是一个坚定的唯心主义者,是“青年黑格尔学派”的一员。在转向对基督教的批判以及对逻辑学、自然哲学的研究以后,他很快地与唯心主义分道扬镳了,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一种伪宗教,并提出用一种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代替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称之为“人道主义”或“自然主义”。他抓住黑格尔的逻辑学的神秘主义色彩,指出黑格尔在以“存在”和“本质”这两个逻辑前提推演“绝对精神”时,早已将两者假定为理念中的一部分了。这样一来,黑格尔想要表达和所表达的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当他说出“存在”的时候,“存在”就已经是一个理念而不是客观的东西了。因此,黑格尔的哲学是以一种假定的纯存在为逻辑起点,事实上是用“绝对精神”自己推理自己。费尔巴哈批判了这种做法,他认为哲学的研究应抛弃以抽象的概念为起点的方法,转向从具体存在的事物现象出发,这是一种清晰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紧密结合的。在他看来,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神学中的神圣实体并没有区别,都是通过对有限规定性的否定化为无限者的。但是否定本身就是一种规定,并且类本质在的单个个体上的完全显现乃是“绝对的奇迹”,也是有违逻辑的。这样一来,神不可能存在,救世主不可能存在,哲学中的宗教性质的领袖也必然不可能存在。他还看到,所谓“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回归,包括了开始和结束,包括了个体和全体,甚至包括了过程本身,会导致这样一个问题——时间的静止。如果黑格尔的哲学就是绝对的现实的真理,那么哲学就不会再有发展,我们甚至可以预见未来,而且未来永远在一个可悲的循环之中。我们的常识是,“凡是成为现实的东西,都只是作为一个一定的东西而成为现实”,既然人和时代都会成为过去,那么哲学包括黑格尔的哲学,作为在一定的时代中一些人阐发的哲学,也必然会成为过去。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将自然界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这个自然界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感性的、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因果性和必然性规律的物质实体的总和。他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哲学”,他称之为“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或者说“人本学”,即将人及其前提自然界作为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在本质上与神学对立。这种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明确了人的存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作为自然界中一部分的客观存在,人依赖于自然,服从于自然。他认为,在神学及黑格尔的哲学终结以后,一个大写的“人”应当代替它的位置,这个“人”是人的类本质,并且所有的宗教在事实上从来都是在崇拜人自己无限的类本质,即神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使得哲学研究重新回到以人为对象,将天国还原到人间,赋予了人应有的地位和尊严,号召人为争取幸福而斗争,这在当时看来,无疑是有巨大前进型与超越性的,以至于恩格斯在回忆中写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哲学予以高度评价,但他并不是一个盲目的崇拜者。他仍然将费尔巴哈的哲学列入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中,批判地继承了其中的核心思想。在他看来,费尔巴哈号召人们去追求现实的幸福,但只停留在了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上,停留在用人代替神的理论活动上,认为人最有价值的活动是进行理论的研究,因而仍处于认识论的传统哲学的范围之内。费尔巴哈重视实践,但却把实践当作直观,当作抽象的个体的物质生活,不知道直观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更没有认识到实践是具体的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在《提纲》第二条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个客观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了改造。
  首先,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诞生于自然、被动地接受自然、遵守自然规律,这与旧的唯物主义并无二意,是直观的、机械的唯物主义。这就是在《提纲》中说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指出,自然是人存在的前提,而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人的类本质正是在实践中显现,并且人正是在实践中获得自己的本质力量,成为大写的“人”。他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即是他说的实践的革命且批判的意义所在。   其次,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理论做出新的闡释。费尔巴哈用人的类代替了宗教的神,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天生的自然属性——理智、意志力和爱,因而他的理论中人始终是抽象的、直观的。马克思认为,实践才是人与动物最为根本的区别,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他看来,他应当走完费尔巴哈没有走完的这一步,用实践将抽象的人还原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还原为历史的、社会的人,达到“彻底的人道主义”。他指出,实践的最初形式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身体特征及机能、分工及社会、语言及文化、思想及理论,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并且他论断,一个类的类本质就是这个类的存在方式,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因为人能够实践,能够进行对象化活动,能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不仅通过实践改造自然证明了人是不同于自然的另一种存在,还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创造了社会生活。费尔巴哈对人的社会关系认识只停留在群体层面的“友谊”和“爱”的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一种自然科学、生物学角度的阐述,是对社会生活总和的抽象。马克思把人置入具体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中,指出人的本质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并且每个个体的人都是现实的、特殊的、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
  综上,《提纲》第一条作为总论,简洁明了地阐述了马克思新的唯物主义和在此之前旧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批判地继承了两大传统的合理部分,指出了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将人在自然以及社会中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宣告了人类历史全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安启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思想再探——兼评我国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实践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1(06):24-28.
  [3]邹季荣.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是一个完整的思想[J].理论学习月刊,1996(02):26-31.
  [4]禚明亮.学术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研究概要[J].高校社科动态,2016(01):21-30.
  [5]张大卫.“时代的囚徒”——重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0(00):219-238+415-416.
其他文献
【摘 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随着近年来环保理念的兴起与不断普及,人人开始关注水资源的使用状况,注重节约用水。就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水资源应用比重在70%以上,为了能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分析农田水利工程中所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意义重大。本文就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
期刊
【摘 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预算造价预结算与工程量以及工程建设范围等具有重要联系,并且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需要对审核内容进行明确,并且按照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保证审核的准确度,市政给排水工程预算造价预结算可以对工程的开展提供保障,审核工作可以充分发挥预算造价预结算的作用和价值。对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影响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实现给排水工程预算工作开展水平的进一步有效提升。  【关键词】市
期刊
【摘 要】 民刑交叉问题历来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而近年诸如“P2P”平台网贷案件等经济领域的民刑交叉案件更是层出不穷。经济犯罪与普通财产犯罪的界限不清及对民刑交叉产生原因的分类不足,使得经济领域民刑交叉案件在实体责任的认定和民刑程序先后的选择上困难重重。鉴于程序法“刑民并存,分案处理”的理论在实践中没有很好的落实,有必要加以反思,变“先刑为主”,为“民刑共存”。  【关键词】经济犯罪;民刑交叉;适
期刊
【摘 要】慈善事业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引导和团结一切社会团体组织的力量,凝聚社会爱心之力,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权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护伞。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效途径在于发展慈善事业。因此,推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与自然资源部门职责调整的背景下,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作用愈发凸显,其具备的全域性、过程性、实施性对国土空间规划新架构是极大的补充与完善,相关内容如何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已成为亟待研究的紧迫问题。本文重点对全域范围内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汇总,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这两者的重点内容,提出具体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
期刊
【摘 要】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于文化建筑有进一步的要求。新型文化建筑的特征应是在传统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特有的建筑文化。2017年6月1日,北京市八达岭梦幻长城球幕影院盛大开业。影院结合了现代科学的最新技术,融合了前沿的“环绕声”和“VR技术”,使得游客在攀登长城之余,又可来到影院,再一次“亲身”体验长城上下五千年浑厚的历史文化,得到源于现实又超出现实的特别感
期刊
【摘 要】纸马舞是壮族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艺术特征,积累起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由此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章从表演方式、动作舞姿、队列队形、服饰道具、人物特点、背景音乐六个方面系统分析纸马舞的艺术特征。这由此深化对广西纸马舞的认识,为更好地推广和传承纸马舞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壮族非遗舞蹈;纸马舞;艺术特征  引言  我国诸多地方都存在着以“马
期刊
【摘 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的整体管理模式是由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而来的,近几来我国的市场运作体系仍处于发展状态,这就使得行建筑行业内部的人员素质整体存在偏低的现象,而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旦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就会对整个的建筑工程施工存在一定的影响,造成质量下降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他的创新必要性,以及
期刊
【摘 要】所谓戏剧,一直在过去的数百年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如今,戏剧却很难进入现代人的生活。这一现象一直被广泛关注,却还未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法。本篇就如何促使中国传统戏剧复兴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分为四个方面,戏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戏剧的没落、戏剧没落的原因以及戏剧的振兴对策。  【关键词】戏剧文化;戏剧特色;没落原因;振兴对策  1.戏剧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传统戏曲剧的种类十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新中国的外交发展进行了梳理,具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前期、改革开放后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时期。中国外交的发展史也是新中国的崛起史,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外交是基于革命和民族的视角,那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则是基于发展和世界的视角。新时代新形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坚定不移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