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对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牢固树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模式。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亲身感受到了这一可喜的变化,语文更像语文了:
  基于自己对新的语文教学的理解,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语文教学探究的。
  一、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
  首先,充分利用语文学习手段。如强化学生写日记,每天一张字,每天读点、背点什么,这三项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就不会学不好语文,写一手好字、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文章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特别像写日记,一方面练习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提高了作文能力;另一方面又反思了自己,反思了社会,净化了心灵,磨炼了意志,提高了思想品质,使你还能做个好人,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要就是靠这一招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的。
  其次,强化学生自己学习课文。主要表现为抓课文的预习,要使学生认识到一篇篇课文的预习其实就是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课堂讨论其实就是一次次试题讲评。只有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愉快学习夯实基础。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素质的感染力。教师上课准确流畅的语言、工整规范的板书、缜密生动的表达所体现出的那种独特的语文魅力,足够引起学生的崇拜和模仿。所以我作为语文教师,一向致力于提高个人的语文修养,充分利用在恰当时段精心安排的有限时间内的“表演”,如课文学习的导入、问题讨论的引入、问题讨论后的讲评等,尽可能地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要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不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个别化教学。要善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发现这些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地给予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到语文学习的愉悦。如学生能要求发言或已经发言,发言中声音宏亮、口齿清楚、分析有理有据、基本正确等,只要有一点好的地方,就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给予表扬,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四、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
  课堂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场所和最主要的时间,为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我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在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上下功夫。
  第一,表现为对学习目标的准确把握。要充分明确某课文篇目在单元中的地位及其所要担负的作用,筛选出“这一篇课文”的“这一两个”学习重点,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基本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要达到什么目标。这样,就不会犯一方面埋怨学生学习基础差、一方面又过于拔高课文学习目标的错误。
  第二,充分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根本的教学理念,安排好学生个人的独立学习、学生间的交流学习。主要以四人为一组,先后交流生、难字词、“我所了解的作者与作品”、“事件及其背景”等资料,以及课堂问题的探究,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我在这种安排中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第三,作业评改与辅导。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辐射作用,安排他们当某项知识点学习的辅导员、某项学习活动的检察员,使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更好地发展自己,实现全体共同进步。辅导员和检察员的确定可以自荐、可以推选、可以指定、可以轮换,总之,一切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谋求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而设计。
  第四,指导和点拨。在新课程条件下,要改变原来的“讲授”为“指导”,不再充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不占学生的位子,而是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指导的行为定位是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学生需要释疑的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启发和点拨,起释疑、引路的作用。
  第五,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教材中的亮点,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学科的知识覆盖面相当广泛。我在语文教学中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综合性语文活动,使学生在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个人思想情操、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同时也使学生的文化素质、语文能力和智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培养,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成为语文教学中课内课外互动统一的结合点。
  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教学,在努力播种与惊喜收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1.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做全面指导,还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阶段,缺乏必要的自信。
  2.新的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学评价严重脱节,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经常搁浅在纸上谈兵的初级阶段,使得教学伸展不开手脚。
  3.语文课本的选文按主题编排,过分地强调了语言教学,从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由易到难的过程,更忽视了文学部分的内在规律,使教学有些杂乱无章。
其他文献
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境。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
期刊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写作教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学生写作信心、写作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写作信心是前提,写作意识是基础,写作能力是目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
期刊
泰戈尔曾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师的爱应该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洒进学生的心田。爱对于学生来说该有多么重要,但真正爱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的深刻体会。下面愿用简短的文字述说我爱的心路,描述我所感悟到的师爱的真谛。  我在最初工作的时候对学生的爱是带有功利性的。刚毕业,意气风发,总是怕别人说自己不行,怕班级的成绩落后,所以一发现成绩差的学生就很焦虑,
期刊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
期刊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它注重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及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困扰教学的难点,究竟该怎么做更好呢?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能力、开发智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培养品德、发展个性,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阅读毕竟不是和作者面对面的对话,作者所给出的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改席卷全国各个学校。作为一名已经从事教学十多年的教师,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是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还是不错的。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我甚至不屑一顾。  但没想到,工作环境的变化,使我不得不转变了观念,成为新课改中的一员。那是在两年前,我从一所农村中学调到了市中学。市中学分配给我的教学班是我原先的3倍,每天上4节课,上午2节,下午2节。我仍按照以前的教学方法,滔滔不绝地讲着。严谨清
期刊
走过作文教学之路已多年,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其追求的基本宗旨是:学生个个乐于写作,写出好文章,写出锦绣佳文。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里一直坚持完善自己的实践模式:写作酝酿→交流共享→书面表达→科学评价→补旧成文→范文展示。  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较之以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了学生以前因胸无成竹、头无思绪而下笔难的困惑,让学生们的“苦差役”(作文课)真正成了他们各显身手、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实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受益终身,所以,必须从小学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多条途径同时进行。本文论述了“要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长期性,持之以恒”、“要充分认识习惯形成的两重性,扬善弃恶”两方面及小学生应培养的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 培养 小学生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的要求,并在“教学建议”
期刊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新设计……中学语文教学正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和勃勃的生机。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原点意识非常必要,不能盲目跟风、创新。遗憾的是,个别脱离教学一线的教研员和部分教师矫枉过正,把继承当成了落后。  一、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学生“活动”,用活动推动语文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期刊
不久前,学校组织了作文指导课竞赛。参赛的老师在正式比赛之前,分别在若干个班级试上了几次,我班便是被试上的班级之一。课后,老师要求学生把指导后的作文写完。作文本收上来后,我发现学生的作文篇幅较以往显得长多了,在细节的描写上也比以前具体。难道作文水平的提高竟会如此立竿见影?我在惊喜之余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历年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不尽人意,在文章结构上篇幅短小,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楚;在语言表达上辞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