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很多理念对于现代的教育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比如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以及因材施教、爱的教育,等等。
关键词: 行知思想 教学做合一 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许多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就好像“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等等。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还不成熟,并不能非常有效地控制自己。那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在课堂上认真上课呢?
首先,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内涵,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时,我带了10支铅笔进了教室。小朋友们看见我拿着铅笔都很好奇,我告诉他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老师为什么要带这么多铅笔进来呢?”在他们迫不及待地回答“是”以后我却慢悠悠地告诉他们这些笔是用来奖励给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的。瞬间原本还有些吵闹的教室变得安静了,小朋友们也坐得端正了很多。接着我又让他们一起数出笔一共有10支。最后,利用这10支铅笔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小朋友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我立即说出剩下来还有几支。一开始,小朋友们对于我说出的答案有疑问,于是我就带着他们一起数来验证我说得是否正确。经过几次验证后,他们发现我说的都是正确的,就在他们产生“为什么老师能很快就说出来还有几支”的疑问时,我告诉他们:“其实,老师是因为知道了《10的分与合》的知识,才能反映这么快的,如果你学会了《10的分与合》的知识,你也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分与合》。”这样就让小朋友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进入了今天的学习。在课的最后,我用一首儿歌总结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唱儿歌的同时记住这部分内容。
其次,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做(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陶行知先生提出要把传统教育中的一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这正好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无法理解的,这就需要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帮助理解。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时,我就是通过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的。在认识平方厘米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用笔画1厘米,在学生回忆起1厘米的长度后,让学生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鉴于面积的定义告诉学生,像这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就是1平方厘米。而在教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时则是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根据面积的定义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大小就是1平方分米。那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让学生动手拼一拼了。首先让学生沿着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摆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可以摆几个。经过操作,他们会发现可以摆10个。然后就让他们沿着刚才这条边相邻的一条边同样摆小正方形,看可以摆几个。经过操作,也可以发现可以摆10个。也就是说,在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中可以摆10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而且每条可以摆10个。这样,只要让学生计算一下就可以发现一共可以摆100个,即100平方厘米。因此可以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最后,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联系生活,贯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见到数学,生活中数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就像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过程。首先,我制作一个货架,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同时在学习用具的下方标好价格。当我带着这个货架进教室后小朋友们都很起劲,可以买东西啦。以此引入《认识人民币》的新课教学。在教学一元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验,从准备好的人民币中取出一元,然后想自己的同桌介绍自己拿出来的一元。在认识了一元和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及一元和一角之间的关系后,我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去超市买东西的场景,在教室上演一出买文具的表演。首先我来做营业员,让学生带好一元向我买文具用品。然后再让小朋友自己做营业员和买东西的顾客,体验一次生活。再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中,在课的一开始以一张北京天安门的图片让学生对折观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能完全重叠。接着再借助英语中的各个英文字母让学生判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说出原因,以此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紧接着让学生在教室里,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比如桌子、椅子等。最后,在让学生欣赏中国的漂亮的剪纸文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样就很好地把生活应用到了数学教学中。
然而,一个班级有50几个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接受能力、行动能力度是不一样的,就如同我们的十根手指有长也有短。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我们需要因材施教。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小朋友,他来到学校以后就坐在他的座位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讲话,也不跟他们一起玩,上课的时候也不怎么听讲。开始,我以为他是比较怕生,所以就让其他的小朋友多跟他接触,叫他一起玩。渐渐地,我发现他还是不肯讲话,也不肯听课。于是我就赶紧找家长了解情况,在与家长沟通以后,才知道原来孩子不是怕生,而是跟除了家里人以外的任何人都是这样的,既不讲话又不肯做什么,像是轻微的自闭症患者似的。那对于这个孩子,我肯定就不能以一般的标准要求他了,只能用别的办法解决了。所以,我关心这个孩子,上课对他放松要求,在他开小差厉害时轻轻地提醒他一下;下课的时候,有空就多找他聊聊天,尽管他很少有回答我的时候。平时,他的作业如果来不及交,就让他带回家完成,第二天再交;如果哪一天把作业交给我了,我就会认真地给他批改,不管他做得怎样,我会表扬他把作业交给我了,然后再来看他做的错的题,好好给他讲解正确的解法。就这样,经过两年四个学期的接触,他终于在第四学期的期末时,中午自己来办公室找到我,对我说:“老师,我把作业交给你。”所以说对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要“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要更多地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践行他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关键词: 行知思想 教学做合一 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许多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就好像“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等等。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还不成熟,并不能非常有效地控制自己。那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在课堂上认真上课呢?
首先,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内涵,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时,我带了10支铅笔进了教室。小朋友们看见我拿着铅笔都很好奇,我告诉他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老师为什么要带这么多铅笔进来呢?”在他们迫不及待地回答“是”以后我却慢悠悠地告诉他们这些笔是用来奖励给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的。瞬间原本还有些吵闹的教室变得安静了,小朋友们也坐得端正了很多。接着我又让他们一起数出笔一共有10支。最后,利用这10支铅笔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小朋友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我立即说出剩下来还有几支。一开始,小朋友们对于我说出的答案有疑问,于是我就带着他们一起数来验证我说得是否正确。经过几次验证后,他们发现我说的都是正确的,就在他们产生“为什么老师能很快就说出来还有几支”的疑问时,我告诉他们:“其实,老师是因为知道了《10的分与合》的知识,才能反映这么快的,如果你学会了《10的分与合》的知识,你也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分与合》。”这样就让小朋友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进入了今天的学习。在课的最后,我用一首儿歌总结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唱儿歌的同时记住这部分内容。
其次,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做(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陶行知先生提出要把传统教育中的一些方法统一到实践上,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这正好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无法理解的,这就需要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帮助理解。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时,我就是通过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的。在认识平方厘米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用笔画1厘米,在学生回忆起1厘米的长度后,让学生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鉴于面积的定义告诉学生,像这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就是1平方厘米。而在教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时则是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根据面积的定义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大小就是1平方分米。那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让学生动手拼一拼了。首先让学生沿着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摆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可以摆几个。经过操作,他们会发现可以摆10个。然后就让他们沿着刚才这条边相邻的一条边同样摆小正方形,看可以摆几个。经过操作,也可以发现可以摆10个。也就是说,在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中可以摆10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而且每条可以摆10个。这样,只要让学生计算一下就可以发现一共可以摆100个,即100平方厘米。因此可以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最后,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联系生活,贯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见到数学,生活中数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就像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过程。首先,我制作一个货架,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同时在学习用具的下方标好价格。当我带着这个货架进教室后小朋友们都很起劲,可以买东西啦。以此引入《认识人民币》的新课教学。在教学一元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验,从准备好的人民币中取出一元,然后想自己的同桌介绍自己拿出来的一元。在认识了一元和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及一元和一角之间的关系后,我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去超市买东西的场景,在教室上演一出买文具的表演。首先我来做营业员,让学生带好一元向我买文具用品。然后再让小朋友自己做营业员和买东西的顾客,体验一次生活。再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中,在课的一开始以一张北京天安门的图片让学生对折观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能完全重叠。接着再借助英语中的各个英文字母让学生判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说出原因,以此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紧接着让学生在教室里,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比如桌子、椅子等。最后,在让学生欣赏中国的漂亮的剪纸文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样就很好地把生活应用到了数学教学中。
然而,一个班级有50几个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接受能力、行动能力度是不一样的,就如同我们的十根手指有长也有短。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我们需要因材施教。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小朋友,他来到学校以后就坐在他的座位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讲话,也不跟他们一起玩,上课的时候也不怎么听讲。开始,我以为他是比较怕生,所以就让其他的小朋友多跟他接触,叫他一起玩。渐渐地,我发现他还是不肯讲话,也不肯听课。于是我就赶紧找家长了解情况,在与家长沟通以后,才知道原来孩子不是怕生,而是跟除了家里人以外的任何人都是这样的,既不讲话又不肯做什么,像是轻微的自闭症患者似的。那对于这个孩子,我肯定就不能以一般的标准要求他了,只能用别的办法解决了。所以,我关心这个孩子,上课对他放松要求,在他开小差厉害时轻轻地提醒他一下;下课的时候,有空就多找他聊聊天,尽管他很少有回答我的时候。平时,他的作业如果来不及交,就让他带回家完成,第二天再交;如果哪一天把作业交给我了,我就会认真地给他批改,不管他做得怎样,我会表扬他把作业交给我了,然后再来看他做的错的题,好好给他讲解正确的解法。就这样,经过两年四个学期的接触,他终于在第四学期的期末时,中午自己来办公室找到我,对我说:“老师,我把作业交给你。”所以说对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要“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要更多地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践行他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