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隐喻,以及诗学的缩地法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seking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竟是两代人,老夫与李清荷不熟。隔着一个遥远的“代”,2014年里,偶尔回眸,我像是看见清荷在河对岸点草成林,撒豆成兵,她是十万朵桃花的王——女王,她用了100首诗来点染桃花的浅粉、血与脂腻。这似乎是一种来自于天命的针刺放血疗法,她用一些近于极端的诗学修辞,把桃花演绎成了一种绚丽、打开、弥散的女性文化,有些写法已经进入身体政治域界。我在《极端植物笔记》里描述过桃的桃树、桃叶、桃花、桃实的四位一体的悖论,这让我想到一个古代隐喻,说一个炼剑师为了锻造出一把千古名刃,不惜把生命锻打进去,精神成为剑芒,成为鞘中长啸龙吟的精气神。清荷互训桃花,喻象如何回到喻体?就像博尔赫斯所言“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这分明是一个回环接龙魔术,但是,草本如何成为木本?但,她似乎做到了。
  《布景者》当中抽空了桃花,清荷显然移走了她的道具,匆忙间仅仅有些花瓣散落在字里行间,既像出于无心,又像是某種刻意安排。这样,无香味的花瓣构成了清荷阶段性的诗歌生命踪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色如故。色即是空,但空,未必就是色。在着意与放弃的过程中,桃花之王与诗歌女子移形换位,就像一朵迎风怒放的桃花,它吐出的梦境因为风的缘故,又为自己加冕了一层逆光的丝绦。我隐约感觉到,不从这个入口进入《布景者》,就找不到北,甚至容易成为“桃花瘴”的中蛊者。
  《布景者》分为四辑,由于她没有标注写作时间,我的推测是:诗集是“倒编”而成的——从现在开始,逆时推向过去。在一个喧嚣的时代,在一个人人深患名声焦虑症的时代,清荷安静地盛开,用最可靠的生命直觉与奇思妙想,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充满女性感官与视域的心灵图像。生命直觉的书写技术调控有度,可以使女性文本在艺术性与个人性之间趋于和谐,也能使高蹈的女性主义趋于落地,诗人的生命与生活由此获得了雅致以及款步莲韵。在我看来,《布景者》也可以视作诗人的踪迹史,既有现实在场意义上的,更有生命诗学意义上的,逐渐形成了她的直觉体悟式的创作倾向,这在《布景者》中表现为一种竭力叩问“境生象外”的韵外之致,讲究情景与思的互嵌,大开大合的言语突变等几个方面,由此形成李清荷诗歌口语与隐喻对撞生成的鹰翅风神与水体情韵。总体而言,我最喜欢第一和第二辑,第四辑《写给项羽的后十二封情书》异峰突起,完成了她顶风书写的高音部叙事。
  从诗歌到诗学,人们随处可见凝聚着诗艺的直觉和思想的升跃的辨析,以及写作者的心灵与过往灵魂的碰撞。诗歌的语言文体,绝对不再是一个构成“问题的问题”。记得诗人袁勇说过,“非非”写作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在变构和超越语言自身的同时,完成语言的使命,上天入地,找回语言的灵魂,提升语言的精神。一个诗人要在语言中闪光,到死为止!李清荷未必会相信、适应这样的语言观,她不过是在自己身体与现实革命的域场里,用泥土与语言,重新塑造了一个自己的诗歌仿生体,让另外的自己与历史往事、与一去不回的时光、与恩爱情仇,逐一进行一次一次的诗歌改写与美学修复。身体是诗歌的导师,身体也成为经验的受益者。
  《布景者》之名,来自于诗集里的一首同名小诗:
  麦地的劳作是自然清新的
  我允许人们高声赞美
  灾难的制造者是不可饶恕的
  (他们将太多的矛盾推向事物发展的相反方向)
  我允许他们把加于自己的无限荣誉摘取下来
  走来走去的风景是傍晚数时间的人
  那些是宝贵的
  我允许时间为他们停下来
  诗中出现了峭拔的《圣经》语式,那个高高在上的“绝对存在”,似乎降临在我们的女诗人舌尖。这让我想起耳熟能详的场景:狼奔豸突的利欲街头。一脸油汗的伪善者。急于出名的牙科医生。高举标枪的苦闷者。股票交易所门前沮丧的、悲痛欲绝的胖编辑……这些场景虽然不至于是“无知的风景”,但他们已经成为时代与生活的“布景者”。景观的边缘,“走来走去的风景是傍晚数时间的人”默然,一个欲望的舞台布景完备,那些“宝贵的”展示时间踪迹的人,似乎要伴随时间的背影而去。那个“绝对存在”以女声发话了:“我允许时间为他们停下来”。其实,人们极可能坎坷一生,最终发现自己终点,恰恰是发现浮士德博士临终的起点:“停一停吧,你真美丽!”我再说一遍,就像博尔赫斯所言“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唯一不同的是,这样的轮回,必须由一个人去实践——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
  在我看来,一个成熟的诗人一生就是依靠几个不死的隐喻,来集聚、来呼唤他们散落在这些隐喻四周的言辞断片,这些阶段性的隐喻就像他们的脊椎,最终擦亮了那诗意的额头。隐喻既是诗人的面具,也是他们的脸。既是自己的异形,最终异形也成为了自己的主脑,自己反而消匿在隐喻的浓荫以及氛围之中。中国当代最为重要的女性思想家、诗人萌萌说得非常剀切:“字、词,从它们一诞生起就携带着隐喻。即在字、词的具体性和单一性的后面隐藏着它们与生俱来的、甚至是促成了它们诞生的象征性和隐喻性。诗,或许就是对原始语言的追问、追逐。”
  如果说“桃花”俨然已经是清荷诗歌的一个隐喻的话,“布景者”却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从根本上讲,隐喻已经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理解世界、进入事物的唯一秘密口令。隐喻既是人类固有的思维方式,也是共时性和历时性、中断性与连续性、单向性和重复性的双重结构以及多重递进模式。隐喻是在三个层面获得生衍的——作为修辞的隐喻(修辞手法)、汉语固有的“隐—喻”范畴(比兴、意境等古典诗学概念)和隐喻性(包括了诗学、语言学、修辞学、意识形态学等等),考察李清荷近年的写作,她将更多的使用第一义和第二义,但有时会混同使用。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口语诗人“拒绝隐喻”的美学自况,如果可以立论的话,即便是在狭义修辞方面也显得较为勉强,更何况他们不可能拒绝隐喻性,否则就没有诗性写作这码事了。英国学者C.路易斯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我赞同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在《活的隐喻》中的结论: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象,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他甚至指出,隐喻的诗歌性与诗歌的隐喻性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就是说,花开两朵,还是一枝。   口语化写作是一种大势。但是,清荷的诗歌里过多的口语化倾向就不能引起必要的警惕。至少在我看来,我不太赞同口语不经纯化的率性写作,西尔维娅·普拉斯就练就了口语与身体、隐喻与情欲的平衡术。
  前天晚上,我与青海诗人、作家辛茜谈到清荷的文体时就认为,一个诗人应该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语言体系至少进行两次净化:其一是必须对过往年月存留在我们意识里的大词、根本无涉思向的套话进行祛魅;其二是必须对毫无棱角、毫无快感的庸词进行祛魅。清荷诗歌里,她不经意间就冒出了诸如“泰山压顶”“风和日丽”“指点江山”“铁血丹心”等等套话,这些套话根植于意识深处的骈四俪六,它们是制式文化的友人,但分明是诗性的大敌,在我心目中就是捕食自由的天敵。乔治·奥威尔说:“用旧词来制造新词使它失去了任何真正的新鲜感,这样做是不行的,但是仅仅随意拼凑几个字母来制造新词也是不行的。你必须确定新词的自然形态。就像商定新词的实际意思一样,这需许多人的合作。”清荷的语感、语式尚处于变化过程当中,我提出来,不一定正确,希望清荷引起反思。
  我读到《西街聊记》时,心头涌起“微暗的火”,更有无以名之的况味——我写作《人生如蚌,蚌病得珠——关于流沙河、何洁断代史》长文时,去过城厢镇,抚摸西街到槐树街那些斑驳的青砖、风化的条石和松木门板。清荷利用诗歌的“甲马”,展示了“诗学的缩地法”,她回到了50年前——
  一条长长的街道巷子,像一条绳子似的
  通向深处。我在街上,走过来
  走过去。差点与数十年前的
  流沙河擦肩而过。旁边就是三清观
  他那时还是一个孩童,
  或是一个留着带时代印记的发型的
  青年文学爱好者
  ……
  那种强烈的在场感,想象中的几个细节,凸显了一种铁链哗动的动感,清荷的高跟朵朵朵地响在“故园”的场域,这不禁让我想起卡洛斯·威廉斯笔下那个弯腰拔掉鞋跟钉子的描写:
  流沙河,一个在城厢镇生活多年
  在阴暗潮湿的槐树街故居里
  写出《草木篇》的老诗人,是可敬的
  如今,他院子里的凤仙花开了
  让跟泥土一块长大的我,觉得格外亲切
  矮矮的花圃里,一棵长得无比硕壮的
  车前草,都让我找到了当年流沙河
  生活的滋味。只是我不知道,当年
  作为幼童或者青年的流沙河,是否想到过
  一个他乡的女子,因为孤独
  因为无法让夜变得更加妥帖,而以悲观主义花朵的名义
  驻足在他的门前?
  结尾明显弱力了,太白。我想,如果不是玫瑰之刺靠近了里尔克的手指,那也应该是“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之于曼陀罗。清荷啊清荷,你有点冒险。
  其实,谜底就是谜面,正如花,也可以不开。不论植物是否泄露这一秘密,你靠近的存在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钉子,而且不容易拔掉。
  至于在第四辑里的两首长诗,清荷的诗歌“甲马”继续远游,与项羽、与虞姬、与周瑜、与二乔、与浪子燕青等英雄美人称兄道妹。既然不想“等待戈多”,那她就没有从荒诞中离场。清荷一直在场。相对而言,清荷的个人天性是不惮于荒诞的。她一旦回到诗的字里行间,她就也承担了“他人即地狱”的命运。为此,她毫无顾忌地摊开自己:
  我们所熟悉的是彼此昨天的
  心灵相通,而忽略偶尔的变更
  我的懦弱被蚕食,碎裂增加
  小乔,我宿命的妹妹
  从婴孩开始就与你一起入睡
  汁液浓绿,马蹄声里我嫁给孙家子弟
  不经意里安守妇道,也是在墓地
  改变那些美好的爱情的品位
  依靠余生里萌动的诱惑
  打败凌云之志,用沉落下去的一截理想护身
  小乔,我们无形无体、秘而不宣
  同性相怜,轻如鸿毛而蔓生枝节
  应该说,诗行里有不少好段落,但总体上过于直白了,好的诗歌是获得了感性与经验之间的平衡,而更多地侧身于经验。诗歌和生活的关系,很像“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关系,彻骨的又是疏离的。诗能融入生活的肌理,可触摸,有体温,具有强烈地可感气息,这就是诗的在场感。但清荷诗歌里更多的却是俯身于悲情的在场感,由此产生了一种更为陌生的间离感。我就有点疑惑了:到底是要乘风归去?疑惑是要与英雄美人手挽手回到现实?或者你就是要告诉人们——清荷乃是他们默化的情爱记录者吗?他们也是“布景者”吗?长诗《人的世界不再安静》的题记是:“清荷无情义,世界无情义。”也许,这是可以逆推、互训的结论。既如此,夫复何言!
其他文献
“现实”,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究竟是藕断丝连还是貌合神离,贯穿于文学史的任何一个阶段,也可能鲜明地体现在任何一部小说或一首诗中。《星星》(2017年3月上旬刊)推出的“新现实 星现实”诗作,引领我们在这样一个祛魅的时代重新思考诗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诗歌在不断地祛魅,愈发地贴近世俗生活,体现着“代入感”和“介入姿态”,借着自媒体时代的触媒走近了每一个人。诗歌曾经焕发出的
期刊
从标题开始,这一系列诗歌不断暗示着几位诗人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冲动。这之中不少作品,直接以极为常见的生活事物为题,如《邮筒》《培训会》《值夜班》《收废品的老人》等。  当诗人们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他们会发现许多值得书写的诗意瞬间。但日常生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注定了以之为写作对象的诗歌,将会是斑斓且多面的。这些多面的诗歌文本中,却又有着两种生命力量在其中牵拉角力,时时掀起情感的风暴。弗洛伊德曾将写作称为
期刊
玉惧怕过度的雕琢  多一點是玉,少一点为王  玉。石头中的  王  这是李皓写《岫岩玉》中的一段。看到此诗,不免有一激灵的感觉,这是因为他捅开了一个我们有所感却无以言的事实,所以就有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也证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发现。写诗就是不断发现新的世界,包括感觉和意蕴。在无中创造出有,是一个发现,也是先知;在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现大家没有看见的东西,就是一种刷新,更是开悟。后者难度更大,需
期刊
一  从朦胧诗到西方诗歌,几乎是我们这代诗写者的阅读走向。很多年里,我一直热衷于西方诗歌,非常奇怪的是,让我从西方诗歌阅读中掉头重新审视我国古典诗歌的人,竟是一位来自西方的诗人。这位诗人便是堪称西方现代派源头性代表人物的艾兹拉·庞德。  熟悉西方诗歌史的决不陌生,若无庞德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在伦敦推动“意象派”创作,难说西方现代诗歌会有怎样的走向。也恰恰是他的“意象派”,让我们很惊讶地看到他对中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媚俗”这个著名的词伴随着昆德拉小说的译介成为中国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百嚼不厌的香口胶。然而,原文的Kitsch与“媚俗”这两个汉字的内涵难以重合,而上世纪40年代袁可嘉对“感伤”的描述倒给人以启发。他说“凡从‘为Y而X’发展到‘为X而X’的心理活动形式——不问是情绪的,理智的,精神的或感觉的——并且附带产生大量的自我陶醉的,都有强烈的感伤倾向”[2],“感伤总给人‘来得太不费气
期刊
在当代散文诗诗坛,香奴差不多算是一个异数:她拥有长达十几年的散文詩创作经历但因为搁笔太久而迟至近几年才再次活跃于文坛;她拥有为数可观的读者群迄今却未引起更多作者的关注和评论家的研究。在接连获得“2015年人人文学网年度最佳散文奖”、2015年“吉祥甘南”全国散文诗大赛金奖和2016年荣获“诗河·鹤壁”征文二等奖、曾参加第二届(青岛)、第十五届(甘南)全国散文诗笔会的盛誉下,香奴在新著《伶仃岛上》出
期刊
近年来我对诗歌的阅读已有很强烈的选择性,特别是对知名度很高但作品水平很一般的诗人的作品,我是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距离的。但是,当我读了著名旅日诗人、文学博士、翻译家田原的诗集《梦蛇》里的第一首诗《梦》,我就被这首只有六行、两节的短诗迷住和震撼住了:“银色的世界里/白皑皑的父亲站在船头/他轻轻撑竿/船就被水漂走//从岛上到陆地/是一夜间的距离”。这首短诗以极简约的文字营造了十分阔大的诗意空间,而且意蕴深
期刊
摆在面前的四川诗人彭志强的诗集《秋风破》是一部关于杜甫踪迹史的诗歌传记。诗人放弃了年假和所有的小长假,自驾一万多公里长路,踏遍杜甫留下的几十处重要遗迹,许多时候通宵达旦开车狂奔,只为抵达杜甫曾经抵达过的地方,他们所重叠的不仅仅是踪迹或足印,还有汉语的理想,以及气息相通的灵魂。  《秋风破》是一部向杜甫致敬的诗稿,一部以新诗为诗圣别立的心传,也是一部关于辉煌、苦难和希望的交响诗:其规制开阖而跌宕,其
期刊
社会变迁带来新的时代命题,“个体道德挺立”的问题正在向“人们如何生活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转变,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矛盾冲突明显。而这些,在天才诗人和精纯的诗歌这儿,总是不构成问题。因为诗人总是率先遭遇,也最先解决这些问题。诗人,至善的精灵,最为纯正的个体;诗歌,向来凝聚精神力量,目标明确地指向社会至善。缘此,这里推荐风荷《说诗》、熊魁《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丛文《墓志铭》这三首诗。三者之间,具有内在
期刊
法国诗人保罗·瓦雷里曾说,人们在阅读现代作品时经常会感到困惑,不知该关注创作本身呢,还是该关注创作的审美效果。在我看来,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现代诗在探索现代世界的复杂情形时,并没有为我们展示一个完美的结论,而是如德国画家保罗·克利所说,现代诗歌想把诗歌的思维过程也放进一首诗的最终审美形态。  风荷的诗,将古典诗歌了无痕迹地化用,读来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婉约清雅,耐人寻味。《说诗》用独白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