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界人士指出“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必须摆脱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性素质提高为宗旨,来推进语文教学的探究性、研究性、实践性活动的展开。因此,在班级授课制还不能取消的前提下,就需要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融入群体,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里自由“飞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发展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把学生“放出”教室,走进真实世界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应该是铁定的框架,课堂上的教学操作(即程序)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的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从现实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怎样将自己的教学愿望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教学设计,完全是照“蓝本”来演戏的“教学表演”,用教师的思维、行动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实践。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灵活性、开放性融入课堂,不一定立足教室,要放眼窗外,让学生“飞”出去,走进真实世界,去贴近生活,去体验、去感悟自然与书本的默契。
二、让学生释放“问号”,走上“表演”舞台
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牛顿在生活中发现了问题,诱发了研究兴趣,获得了重大发明。可见,在学习中善于问一个“为什么”是何等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问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被动地“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周处》是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熟悉课文,然后各抒己见提出疑问:1、“乡里人说周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他们不怕周处杀虎斩蛟归来后,明白了他们的意图而报复吗?2、若当面指出周处的缺点,劝他改过,不是更好吗?3、文章前面说“周处年少时”,后面又说“年已蹉跎”这不是矛盾吗?4、文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该怎样理解?5、周处后来经过了些什么事而成为孝子的?6、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面对诸多问号,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这种发问精神,然后分小组自学——自悟——交流——释疑,最后各小组派代表走上讲台,提问释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论有理有据,对个别没解决的问题,教师建议学生去图书室或上网查资料解决。课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课堂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是师生探究教法、学法的场所。教师再不能一厢情愿地编教案了,因为学生心中的问题与教师设计的问题相去甚远,他们的智慧、潜能,灵感、兴致是教师难以预测的,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可谓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心中的问号释放出来,也让思维飞扬起来。
三、教学生自评自改,走向作文坦途
传统教学中,教师独“享”学生作文,独霸作文评讲课堂,劳心劳力,却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要改变“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旧思想,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一方面,让他们看到别人写作上的长处,另一方面,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去思考他人及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比碰撞中擦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写作的灵感。并在评改的触动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曾提出一个“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这个口号反映了“学与教”的关系。对于作文评改“放权”教师教的是方法,学生学的也是方法。而怎样发现别人作文的亮点、自己作文的缺点呢?因而,教师首先告诉学生评改作文要把握要点:①文章的思想内容;②文章的结构框架;③文章语言特色。第二步,组织学生分小组评改,对文章提出评改意见,最后每小组推荐优秀习作。第三步,教师从推荐的优秀习作中选出若干篇,交由作者在班上朗读其作品,共同赏析,稍作点评。这样,让教师、学生融入课堂,弘扬了学生参与度、自由度、整合度,提升了教师的亲和度,构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连少数后进生的作文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颇有特色。看着一篇篇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文章,我们由衷地感到放飞语文课堂的必要性。为丰富学生作文的“源泉”,每周至少有一节课,完全留给学生支配。他们可以自由地阅读诗歌、小说、散文等,可以写下感受,可以作摘抄。没有强迫,没有任务,学生完全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自主地进行阅读、积累、探索。虽然留给学生的仅是一两堂课,却让学生走向了作文的成功之路。
一、把学生“放出”教室,走进真实世界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应该是铁定的框架,课堂上的教学操作(即程序)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的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从现实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怎样将自己的教学愿望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教学设计,完全是照“蓝本”来演戏的“教学表演”,用教师的思维、行动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实践。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灵活性、开放性融入课堂,不一定立足教室,要放眼窗外,让学生“飞”出去,走进真实世界,去贴近生活,去体验、去感悟自然与书本的默契。
二、让学生释放“问号”,走上“表演”舞台
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牛顿在生活中发现了问题,诱发了研究兴趣,获得了重大发明。可见,在学习中善于问一个“为什么”是何等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问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被动地“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周处》是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熟悉课文,然后各抒己见提出疑问:1、“乡里人说周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他们不怕周处杀虎斩蛟归来后,明白了他们的意图而报复吗?2、若当面指出周处的缺点,劝他改过,不是更好吗?3、文章前面说“周处年少时”,后面又说“年已蹉跎”这不是矛盾吗?4、文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该怎样理解?5、周处后来经过了些什么事而成为孝子的?6、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面对诸多问号,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这种发问精神,然后分小组自学——自悟——交流——释疑,最后各小组派代表走上讲台,提问释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论有理有据,对个别没解决的问题,教师建议学生去图书室或上网查资料解决。课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课堂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是师生探究教法、学法的场所。教师再不能一厢情愿地编教案了,因为学生心中的问题与教师设计的问题相去甚远,他们的智慧、潜能,灵感、兴致是教师难以预测的,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可谓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心中的问号释放出来,也让思维飞扬起来。
三、教学生自评自改,走向作文坦途
传统教学中,教师独“享”学生作文,独霸作文评讲课堂,劳心劳力,却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要改变“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旧思想,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一方面,让他们看到别人写作上的长处,另一方面,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去思考他人及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比碰撞中擦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写作的灵感。并在评改的触动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曾提出一个“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这个口号反映了“学与教”的关系。对于作文评改“放权”教师教的是方法,学生学的也是方法。而怎样发现别人作文的亮点、自己作文的缺点呢?因而,教师首先告诉学生评改作文要把握要点:①文章的思想内容;②文章的结构框架;③文章语言特色。第二步,组织学生分小组评改,对文章提出评改意见,最后每小组推荐优秀习作。第三步,教师从推荐的优秀习作中选出若干篇,交由作者在班上朗读其作品,共同赏析,稍作点评。这样,让教师、学生融入课堂,弘扬了学生参与度、自由度、整合度,提升了教师的亲和度,构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连少数后进生的作文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颇有特色。看着一篇篇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文章,我们由衷地感到放飞语文课堂的必要性。为丰富学生作文的“源泉”,每周至少有一节课,完全留给学生支配。他们可以自由地阅读诗歌、小说、散文等,可以写下感受,可以作摘抄。没有强迫,没有任务,学生完全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自主地进行阅读、积累、探索。虽然留给学生的仅是一两堂课,却让学生走向了作文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