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地讲解,学生在台下要么神情木然地倾听,要么说话、看小说,要么偷听音乐、偷玩手机,甚至干脆呼呼大睡……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竟然沦为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主要是因为我们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满堂灌、念教参的做法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的语文课堂对学生哪来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呢?
一.激趣设疑,让学生钻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语文老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情景剧、导游词、演讲、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累、学生烦的现状,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
教学时,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自主钻研教材,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这样设疑:在这篇文章中,谁是最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的?谁是最可爱的?请说出理由。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有兴趣,自然会深入钻研教材,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学习《石壕吏》时,鼓励学生根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进行质疑: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妇”苦在何处?这样一质疑,学生就会研读整首诗,从诗中寻找答案。这与老师讲解,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相比,效果会有天壤之别。
二.改编文本,让文字活起来
小说、戏剧,情节跌宕,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但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即使讲得再绘声绘色,学生还是会感到乏味和疲惫。这时不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现小说的整个情节。如上《变色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自导自演《变色龙》。学生兴趣盎然,把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让我们看到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了解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和罪恶。更让人惊叹的是学生在表演时还别出心裁地加上了这样的情节:晚上,奥楚蔑洛夫在灯下写工作日记——今天,我在街上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时候,真悬哪!幸亏我反应快,要不然,我也许已经卷铺盖走人了,甚至暴尸街头了!赫留金,对不起,请你理解我的难处吧!你想想:假如我凭良心为你作主,处死了将军哥哥家的狗,那我不是自寻绝路吗?我是迫不得已呀!
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这一情节,不仅拓展了小说的内容,还巧妙地揭示了奥楚蔑洛夫之所以颠倒黑白、胡乱断案的社会根源。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既能深入到文本之中,又能从文本中跳出来,让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形象,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技能,又在表演中享受了创作的乐趣。
三.走出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在学习朱自清的名篇《春》之前,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让学生仔细观察春天的景物特点,也以《春》为题写一篇文章,再和大作家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精彩。同学们在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与勃勃生机后,写出的文章生动传神,情韵悠长。而在欣赏朱自清的优美文字时更是乐不可支。同学们看到自己只要勤于观察,善于动脑,精心构思,也能让灵动的文字随笔尖跳舞,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说不定学生心里当大作家的理想的种子正生机勃发呢!
这些活动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青睐,是因为老师为学生创造了融入自然、接触社会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使他们在与自然、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中获得了写作的灵感,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
四.趣味作业,让学生乐起来
语文作业要精心设计,要让学生以完成作业为乐。如在上完《风筝》一课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作业:
(1)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风筝。
(2)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假日到野外放风筝。
(3)以《做风筝》或《放风筝》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既是玩的过程,又是学的过程。让学生在玩中培养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获得审美的愉悦,写作时就会文思泉涌。
总之,老师只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每堂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学生一定会发自内心地说:语文课,让我们爱你也容易!
王水清,教师,现居湖北英山。
一.激趣设疑,让学生钻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语文老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情景剧、导游词、演讲、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累、学生烦的现状,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
教学时,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自主钻研教材,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这样设疑:在这篇文章中,谁是最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的?谁是最可爱的?请说出理由。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有兴趣,自然会深入钻研教材,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学习《石壕吏》时,鼓励学生根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进行质疑: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妇”苦在何处?这样一质疑,学生就会研读整首诗,从诗中寻找答案。这与老师讲解,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相比,效果会有天壤之别。
二.改编文本,让文字活起来
小说、戏剧,情节跌宕,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但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即使讲得再绘声绘色,学生还是会感到乏味和疲惫。这时不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现小说的整个情节。如上《变色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自导自演《变色龙》。学生兴趣盎然,把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让我们看到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了解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和罪恶。更让人惊叹的是学生在表演时还别出心裁地加上了这样的情节:晚上,奥楚蔑洛夫在灯下写工作日记——今天,我在街上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时候,真悬哪!幸亏我反应快,要不然,我也许已经卷铺盖走人了,甚至暴尸街头了!赫留金,对不起,请你理解我的难处吧!你想想:假如我凭良心为你作主,处死了将军哥哥家的狗,那我不是自寻绝路吗?我是迫不得已呀!
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这一情节,不仅拓展了小说的内容,还巧妙地揭示了奥楚蔑洛夫之所以颠倒黑白、胡乱断案的社会根源。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既能深入到文本之中,又能从文本中跳出来,让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形象,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技能,又在表演中享受了创作的乐趣。
三.走出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在学习朱自清的名篇《春》之前,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让学生仔细观察春天的景物特点,也以《春》为题写一篇文章,再和大作家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精彩。同学们在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与勃勃生机后,写出的文章生动传神,情韵悠长。而在欣赏朱自清的优美文字时更是乐不可支。同学们看到自己只要勤于观察,善于动脑,精心构思,也能让灵动的文字随笔尖跳舞,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说不定学生心里当大作家的理想的种子正生机勃发呢!
这些活动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青睐,是因为老师为学生创造了融入自然、接触社会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使他们在与自然、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中获得了写作的灵感,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
四.趣味作业,让学生乐起来
语文作业要精心设计,要让学生以完成作业为乐。如在上完《风筝》一课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作业:
(1)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风筝。
(2)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假日到野外放风筝。
(3)以《做风筝》或《放风筝》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既是玩的过程,又是学的过程。让学生在玩中培养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获得审美的愉悦,写作时就会文思泉涌。
总之,老师只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每堂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学生一定会发自内心地说:语文课,让我们爱你也容易!
王水清,教师,现居湖北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