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名师名家的课上,总会有精彩预设。他们常常在课文的不经意处,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和揣摩,产生许多独到的见解,令人不禁拍案叫绝。为什么同样的教材教学起来差别如此之大呢?说到底无非就是我们对文本的研读不够细致和深入。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大概意思是,凡优秀的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读者要善于沿着文字表达的外显的“波”,追溯作家内心的那个“源”,这样才能真正进入作家所描绘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可见,文本细读的确十分重要。
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基础。如何深入有效地进行文本细读,我觉得应做到“三读懂”。
一、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是文本细读的第一步。读懂教材就要读懂教材中的每一句话,关注教材中描写的人物或描绘的情境,准确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无论是写人记事类课文,还是写景状物类课文,我们都要透过丰富的语言文字,读懂它背后的东西。
通常的做法是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推敲,不难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就谈不上文本细读。
二、读懂背景
文本细读还要读懂文章的背景。叶圣陶认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对一般文章,我们先要从作者的思路上去把握,分析整个作品的结构,然后思考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它的人文价值在哪里,读出作者真正的写作用意来。
解读文本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参阅别人的意见最好在自己的解读之后,避免先入为主、人云亦云;二是作品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作家自己生活的简单再现,我们不能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划等号。
有位青年教师为了教好《三打白骨精》一课,不仅认真研读了整本《西游记》,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还阅读了几万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1500字的文本细读感受。按他自己的说法,“每次细读,都会产生新的认识,获得不同的精神体验”。这又验证了古人说的那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读懂学生
文本细读更要读懂学生。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一是姓“语”,一是姓“小”,这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孩子不是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让孩子过于早熟并不是好事。小学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具有童真童趣。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应怎样去引导?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按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面对一个个陌生或熟悉的文学作品,通过自己的细读发现它的价值,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过程。当我们从文本中发现了人性的思想光芒,发现了人生的价值,发现了生命的真谛时,心中会充盈着无比的喜悦。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也是在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如果在细读文本时真正做到以上“三读懂”,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随之快速成长。
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基础。如何深入有效地进行文本细读,我觉得应做到“三读懂”。
一、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是文本细读的第一步。读懂教材就要读懂教材中的每一句话,关注教材中描写的人物或描绘的情境,准确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无论是写人记事类课文,还是写景状物类课文,我们都要透过丰富的语言文字,读懂它背后的东西。
通常的做法是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推敲,不难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就谈不上文本细读。
二、读懂背景
文本细读还要读懂文章的背景。叶圣陶认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对一般文章,我们先要从作者的思路上去把握,分析整个作品的结构,然后思考作品的内涵是什么,它的人文价值在哪里,读出作者真正的写作用意来。
解读文本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参阅别人的意见最好在自己的解读之后,避免先入为主、人云亦云;二是作品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作家自己生活的简单再现,我们不能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划等号。
有位青年教师为了教好《三打白骨精》一课,不仅认真研读了整本《西游记》,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还阅读了几万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1500字的文本细读感受。按他自己的说法,“每次细读,都会产生新的认识,获得不同的精神体验”。这又验证了古人说的那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读懂学生
文本细读更要读懂学生。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一是姓“语”,一是姓“小”,这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孩子不是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让孩子过于早熟并不是好事。小学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具有童真童趣。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应怎样去引导?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按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面对一个个陌生或熟悉的文学作品,通过自己的细读发现它的价值,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过程。当我们从文本中发现了人性的思想光芒,发现了人生的价值,发现了生命的真谛时,心中会充盈着无比的喜悦。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也是在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如果在细读文本时真正做到以上“三读懂”,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随之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