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城市工匠精神培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ngy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柳州作为西南工业重镇之一,其工业发展必然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时代的奋斗缩影。本文通过对柳州市的社会调研分析发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对待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不高等因素制约着柳州市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尊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对工匠精神的传承理解与文化感受存在偏失与轻视,对培育工匠精神非常不自信,虽然高度认可工匠精神,但个人并不觉得具备工匠精神。为更好培育柳州的工匠精神,助力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柳州市应提升工匠精神认知、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保障制度、营造尊重工匠精神氛围、鼓励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重视、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等。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业发展;工业城市;工业强国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2-0077-04
  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更新,与现代社会不在一个频道的老手艺、老工匠正在不断地淡出社会的视野,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自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个观点后,“工匠”一词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各行各业更是对“工匠精神”产生强烈的共鸣,将其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我国的资源日渐缺乏导致了经济发展乏力,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培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1]。特别是在“工业1.0”直奔“工业4.0”的工业新时代里,更新、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但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2]。中国的制造业要完成“中国精造”的转变,弘扬工匠精神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3]。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是一回事,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却是另一回事。柳州作为广西最大的汽车、钢铁工业城市,同时也是西南地区工业重镇,其城市定位、文化底蕴、发展历程与工匠精神的内涵非常契合。本文从社会层面研究柳州这座工业老城工匠精神的现状和做法,分析经验与不足,找準本土优势来培育工匠精神,对工业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一、柳州市市民的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数据来源
  为真实了解柳州市市民的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课题组设计了一份“关于柳州市市民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28道题目,包含15道单选题、12道多选题、1道开放题;内容涵盖工匠精神的内涵、了解程度、普及程度、柳州精神和柳州工匠代表的了解程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阻碍社会工匠精神发展的因素、当前工匠精神培育所面临的困难等。课题组于2018年12月8日—12月30日间组织志愿者前往柳州市各大公园、商场、市场、路边等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是柳州市市民,共发放调查问卷为500份,共回收498份,删去无效作答问卷21份,有效作答问卷477份,问卷回收有效比例为95.78%,本文问卷分析均以有效的回收问卷数量为基准,此次作答问卷男女人数基本持平。在16-35岁年龄段作答的人数最多,占总体的67.50%,其余年龄段基本持平,如图1所示,发放问卷的地方人数基本符合当前社会出行的人群比例,因此可认为此次问卷调查具有一定代表性。
  ■
  (二)柳州市市民的工匠精神培育总体现状
  1.工匠精神理解程度有待提高
  想要培养柳州市市民的工匠精神,首先要让市民知道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及了解他们目前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才能探索出一条真正有效的培育路径。因此,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调查是开展培育工作的前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时,只有6.08%的市民有信心表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的有35.22%,有34.59%的市民表示只是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一点不了解的合计有24.11%。
  当被问及“您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哪些”时,在给出的6个答案中(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严谨认真、耐心专注、爱岗敬业、技艺高超),有50%以上的人数比例认可工匠精神内涵包括严谨认真、耐心专注、爱岗敬业,但仅有29.35%、31.87%、23.27%的人数比例认可追求卓越、技艺高超、勇于创新,尤其认可勇于创新的人数比例最低。
  当被问及“是否观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等纪录片”,有23.48%的市民表示看过,且收获很大;有21.59%的市民表示没看过;54.93%的市民表示看过但是印象不深。由此可见,只有23.48%的市民对工匠精神纪录片有兴趣并从中能得到收获;但担忧的是,有76.52%的市民对工匠精神纪录片并没有意愿深入了解,甚至这其中还有21.59%的市民对工匠精神纪录片没有看过。
  综上,虽然从“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问题上可以看到,有41.30%的市民是达到“比较了解”程度,这说明部分市民对工匠精神还是比较感兴趣、有积累的,这是值得欣慰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担忧,工匠精神内涵中只有严谨认真、耐心专注、爱岗敬业的认可比例达到50%以上,其他内涵均在30%左右,而且大部分市民对工匠精神普遍是有一定的认识,但也是大部分人没有意愿去进行深入理解,近四分之三的市民对于《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等传播工匠精神的代表作品并不十分理解,那么从这些代表作品所传达的工匠精神更是无法深入人心。
  2.社会各方仍需合力加强培育工匠精神
  在“您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工匠精神”这道多选题中,通过电视、网络或广播了解到工匠精神的人数比例为62.26%,位列各种途径之首;其次是通过报纸、书刊或杂志了解,人数比例为51.87%;通过政府等机构宣传以及同学、同事或亲友途径了解工匠精神的人数比例仅仅为15.93%、14.68%,如图2所示。在被问及“哪些行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时,人数比例排在首位的是传统技艺,为49.48%;其次是教育行业和高新技术,人数比例为40.88%和32.08%,人数比例最低的是奢侈品行业,为7.34%,如图3所示。可见在市民印象中,传统技艺正在慢慢淡化,急需工匠精神来传承,教育、医疗行业也是特别需要工匠精神的存在,近年来的学术抄袭、读书无用论、医患关系僵化等现象也侧面反映出了教育、医疗行业的工匠精神有所欠缺。   可见,在“互联网+”时代,电视、网络或广播已经成为市民了解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报纸、书刊或杂志了解工匠精神的市民也达到50%以上,同样不可忽略。因此单单依靠互联网来传播,靠个别行业来培育工匠精神,难以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各方需加强合力宣传,才能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
  ■
  3.工匠精神的培养现状
  在被问及“当今社会的工匠精神的具备情况”时,11.53%的市民认为在当代社会工匠精神十分流行,大部分人都具备工匠精神;45.07%的市民认为在当代社会部分人具备工匠精神,比较普及;43.40%的市民认为在当代社会不太普及工匠精神,只有少部分人具备。在回答“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現状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多大差距”这道单选题时,12.58%的市民认为差距比较大,认为差距非常大的市民比例达38.36%,但有33.96%的市民认为差距比较小。
  在被问及“每个社会群体是否都应具有工匠精神”时,仅有38.78%的市民认为全社会都需要工匠精神,49.48%的市民认为只有部分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和手艺人等这些工匠需要工匠精神,有11.74%的市民认为有些工作不需要工匠精神。可见,仅有38.78%的市民特别希望看到全社会各个群体都应该具备工匠精神,而将近一半的市民认为只有部分工作、部分人才需要到工匠精神。
  可见,一半市民认为工匠精神在当代社会比较普及,而另一半市民认为工匠精神在当代社会不太普及,呈现了分庭抗礼的现象;且市民对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现状非常不自信,认为我国的工匠精神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
  4.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分析
  在“您认为发扬工匠精神的关键是什么”这道多选题中,有49.27%的市民选择了“与时俱进”,占人数比例最大;其次是“创新求变”,占人数比例为46.12%;选择“继承传统”的人数比例最低,为14.47%。可见,市民认为工匠精神并不主要是靠继承传统来发扬,而是把传统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求变。
  在回答“您认为什么是推动全社会学习工匠精神的关键因素”这道多选题时,大部分市民认为主要从社会的经济水平、政策需要向技术工人倾斜,使得技术工人更受优待等方面来推动全社会学习工匠精神,人数比例均占到40%左右,如图4所示。
  ■
  当被问及“您认为当前社会工匠精神培育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这道多选题时,有50.10%的市民认为是当前社会没有形成尊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其次是全民积极性不高,社会各界缺乏实质合作,人数比例为42.35%;人数比例最低的是没有工匠精神文化底蕴做支撑和传统职业等级观念的制约,分别为15.09%和9.43%,如图5所示。
  ■
  5.工匠精神内化于个人素养仍需加强
  当被问及“从个人角度看,怎样算一个好工匠”这道单选题时,选择“坚持的态度,做出极致产品”“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把一件平凡事,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三个答案的人数比例均在25%以上,而选择“摒弃急功近利的发展思维,追求极致”的人数比例最低,为2.52%,如图6所示。在回答“您是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吗”这道单选题时,仅有18.87%的市民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都具备工匠精神,有61.64%的市民认为自己有一点工匠精神,觉得自己非常缺乏工匠精神的有12.79%。
  可见,从个人素养角度看,大部分市民认为好工匠更应该侧重于做出极致产品和差异化产品,虽然大部分市民认为自己具备工匠精神,但可能觉得自己具备的工匠精神不够全面,因此只要各方合力培育和引导,相信越来越多的市民会更自信地认为自己具备工匠精神。
  ■
  6.高度认同工匠精神
  在回答“您觉得哪些国家有工匠精神的传统基因?”这道多选题时,在给出的10个答案中(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韩国、瑞士、比利时、法国、俄罗斯),68.76%的市民表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有工匠精神的,中国古代就曾出现过四大发明、鲁班大师、万里长城、圆明园等工匠们,这说明我国的工匠精神自古就有传统基因。其次是德国,人数比例为61.64%,其余国家的人数认可比例均未达到40%。这样的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国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支柱。
  在回答“您认为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几点相关?”这道多选题时,有77.57%的市民认为工匠精神与国家富强相关;其次是敬业,人数比例为58.49%;再者是爱国和文明,人数比例分别为47.59%、43.40%。这种对“富强”“敬业”“爱国”“文明”的高度认同,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利因素。
  (三)柳州工业文化底蕴深厚,但挖掘不足
  在回答“您是否去过柳州工业博物馆参观”时,有55.56%的市民表示去参观过,但也有44.44%的市民表示没有去参观过。可见,市民对于参观柳州工业博物馆并不是很感兴趣。
  在被问及“您认为本市的工匠精神文化底蕴?”这道单选题时,选择“非常浓厚”的人数比例最低,为2.31%;选择“一般”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9.20%。为直观判断,本文赋“非常浓厚”=5,“比较浓厚”=4,“一般”=3,“不太浓厚”=2,“非常不浓厚”=1,经加权平均计算得3.24。可见,市民认为柳州市的工匠文化底蕴一般。
  在回答“你认为柳州精神有哪些?”这道多选题时,在给出的10个答案中(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敢为人先、开明开放、用于创新、技艺高超、爱岗敬业、耐心专注、严谨认真,追求卓越),均超过50%的市民认为柳州精神包括爱岗敬业、耐心专注、严谨认真、追求卓越,与2011年柳州市陈刚书记正式提出的柳州精神表述语——“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有点出入,现在认可这四者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0.40%、33.96%、43.40%、27.88%。   二、結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以柳州市为例,在柳州市各大公园、商场、市场、路边等地方调研了477位柳州市市民,从社会层面来探索工业城市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调研结果发现,大部分柳州市市民认为培育柳州市的工匠精神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形成尊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对待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不高是阻碍柳州市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对工匠精神的传承理解与文化感受存在偏失与轻视,对社会上培育工匠精神非常不自信,虽然高度认可工匠精神,但并不觉得自己具备工匠精神,大部分市民认为柳州市工匠文化一般,混淆柳州精神的内涵,对柳州市工业发展史不够感兴趣,柳州市的工匠代表和产品代表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二)启示
  为更好培育柳州的工匠精神,助力工业老城的经济发展,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提升工匠精神认知。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混淆“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工匠”和“工人”等名词内涵,政府在社会上要不断丰富全民的精神需求,利用电视、互联网或广播、报纸等方式,在博物馆、公园、商业广场、学校等地点,宣传工匠精神,大力推广诸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等纪录片,使广大人民群众更为生动深刻地了解工匠精神。
  第二,重塑对工匠价值的尊重,不能只寄希望于官方的宣传教育或者是个人的道德感化,更应当把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营造尊重工匠精神的氛围。在当代中国,工匠被社会边缘化,教育功利化也是直接导致工匠精神废弃的原因之一[5]。如何让人们尊重工匠精神是社会上培育工匠精神的关键,也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社会课题。我国传统文化视角中,工匠身份始终是“下品”,而“唯有读书高”,把这个观念转变过来才能使得社会尊重工匠及其精神[6]。
  第三,鼓励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重视。从企业视角来谈论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当之无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不仅要从总体上把握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还要从内部认同重视工匠精神,重视员工技能培训,建立总体报酬激励制度,强化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等[7]。
  第四,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培育工匠精神的核心,要求对职业要敬畏、对工作须执着、对事情要负责的态度,注重工作细节,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和极致,而不是把其仅仅当作换取报酬和物质的工具,还要改变以往“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
  参考文献:
  [1]谭璐.“工匠精神”培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32-35.
  [2]陈金灿.“工匠精神”需要制度保障[J].纺织机械,2016(05):18-19.
  [3]李珂.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呼唤工匠精神[J].人民论坛,2017(17):60-61.
  [4]喻术红,赵乾.论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劳动法保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3).
  [5]潘天波.工匠精神的社会批判:存在与遮蔽[J].民族艺术,2016(5).
  [6]朱凤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制造业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4(1).
  [7]潘劲,杨雅涵.一座典型工业城市“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27(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Craftsman Spirit in Industrial Cities
  ——Take Liuzhou City of Guangxi as an example
  XU Guangxiang, TAN Lu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545006,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towns in southwest China, LIUZHOU '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ill inevitably epitomize the struggle in the era of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rough the soci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LIUZHOU City,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impact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low self-accomplishment of people towards the craftsman spirit restric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aftsman spirit in LIUZHOU City. There is no social atmosphere of respecting the craftsman spirit in society. There is a bias and contemp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raftsman spirit and cultural feelings, and there is a very low self-confidenc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aftsman spirit, though.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is highly recognized, but individuals do not feel that they have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in LIUZHOU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ties, LIUZHOU shoul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craftsmen' spirit, improve the safeguard system of craftsmen' spirit cultivation,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respecting craftsmen' spirit,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and improve the self-accomplishment of craftsmen' spirit.
  Key words: craftsman spiri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ity, industrial power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人的权利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探讨中,对“人的权利”这一概念的解释并不是非常完善的,传统人的权利中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在具体实践中人们无法对权利的主体以及客体做出精准的判定,这是导致人的权利冲突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詹姆斯·格里芬针对人的权利固有的“不确定性”,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用来评价社会的伦理判断作为其起点,给予了人的权利一种更为准确的界定。  关键词:权利的不确定性;规范行动者;权
期刊
摘 要:马克思提出了衡量财富的两种不同尺度:劳动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劳动尺度主要指劳动时间,人的发展尺度主要指“社会个人的发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个人发达的生产力”。两种尺度既相互区别又内在关联,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的财富尺度思想。马克思的财富尺度思想对当今社会财富的创造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它启示我们应鼓励创造性劳动、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关键词:马克思;财富;劳动尺度;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改变,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变化,中央政府对完善社会治理从意识上的关注慢慢转变为政策上的落实。本文通过对农民工服务组织的数量增加、与政府媒体合作的加深等方面,运用政府放权思想、协作型社会治理理论和参与型社会治理理论探讨中国社会治理的日益完善的趋势。  关键词:农民工服务组织;社会治理;完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本文从论述全面从严治党对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总结学校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达到“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的目标。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中外合办高校;党支部建设  中图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步,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自2016年以来,江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因此,亟待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为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提供新动力,为释放市场潜力活力提供新增长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助力。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效能;江都实践;江都样本  中
期刊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越来越少,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前往异地与自己的子女团聚,也就是家庭聚合式异地养老。通过调查发现,愿意去异地子女家养老的人主要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是否愿意异地养老,实质上是基于个人、家庭和社区等因素的一个综合考虑。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家庭聚合式异地养老;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我国国民的生活模式、思维及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就目前情况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有效率地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亦是构建和谐校园理念中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网的思政建设、使和谐之风落到实处、打造和谐校园的安全根基、实现机会平等与诚信待人的校园氛围等方式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
期刊
摘 要: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激起了“人道”与“结构”之间哪个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哪个形态才是马克思真正所要表达的核心内涵,两者对立的局势也在不断加深,直至今天国内外的学者仍然在争论。这两大流派都机械地固守“人道”和“结构”中的一个方面,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片面化、机械化,以至于有些贬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本文中将重点分析两者的价值论断以及价值目标来挖掘他们之间的张力结构。他们之间的对立绝对
期刊
摘 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新宣传话语体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斗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善于统一党内思想,对外展现完整统一话语形象,不断增强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度。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对于当前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话语权;独立自主;实事
期刊
摘 要:罗尔斯从正义原则出发提高了平等的地位,他认为在基本自由优先的同时,平等与自由是相容的。而诺齐克则主张自由至上,自由与平等相矛盾,他理解的正义是对自我所有的坚定维护。面对平等受到的冲击,柯亨对诺齐克的理论核心——自我所有权原则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指出实现平等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实质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柯亨进而通过转向政治哲学话语体系,对社会主义平等,即机会的平等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