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炼:你只能深刻,或者什么都不是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w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炼每次来中国,都说:我要回国了。每次飞回伦敦,会说:我要回伦敦的家了。
  他都用“回”。一个称为国一个称为家。二十多年来来回回的弧线,构成了他生命里的“国家”。
  1955年,杨炼生于瑞士,6岁随外交官父母回到北京,人生第一次被灌输了“回”的概念。1988年,33岁的杨炼出国。他放下让他轰动一时的《诺日朗》,抱着新就的长诗《YI》推门上路。他不再写“高原如猛虎/焚烧于激流暴跳的万物的海滨”,他在诗歌《还乡》中,用这样的诗句结尾“所有无人/ 回不去时回到故乡 ”。
  相当长时间里,杨炼和太太、小说家友友,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又到德国、美国、英国......整个世界就在脚下滑。“国际”这个词一度成了他们真正意义的住址。如今,定居的伦敦是杨炼口中“在异乡的本地”。在异乡,中国被他称为“我自己的外国”,中文也成为他口中“我的外国母语”。
  今年,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颁给杨炼,评委会主席奈保尔颁奖时说:他提醒了我们,诗歌是我们唯一的母语。回忆起这场景,杨炼大口喝下桌上的茅台。他一成不变的打扮是一头长发,一身中式大褂,一脸专注与桀骜。
  “诗歌就是在寻找一种极端的语言经验,把极端的人生经验写清”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初你获了诺尼诺文学奖,这个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杨炼:让我在媒体上又出现得频繁了些。这个奖对我,只是关于过去的说法,严格说来不重要。要说高兴,是觉得中文和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在全球化语境下,在对人生处境的理解上更接近了。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一个诗人,你的经历似乎有些复杂,如今你又在策展艺术活动。如果你必须有一个自我介绍,你会怎么介绍?
  杨炼:我曾问过自己:你怎么命名这个诗人?他生于瑞士,长在中国,持新西兰护照、美国和澳大利亚绿卡,常住伦敦,刚在意大利获奖,正在给《法兰克福报》写稿,将去魏玛演讲,无论在哪,他写的始终是中文。他的文学属于什么文学?我用了20多年一直在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有答案了吗?
  杨炼:没有确定答案。最初自认是“中国的”诗人,这是一种根本性命运。但在国外漂流途中,我和非洲诗人交流时,我们思考的问题、对人生处境的理解极其相似。当一个美国诗人和一个伊拉克诗人并肩朗诵,仔细听他们诗里的人生经验,可能没有根本不同。我觉得“中国的”概念过于狭窄。我应该是一个“中文的”诗人。后来,我写完《同心圆》,人们说它太极端。我就想,那种全而统知的中文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最后,我就干脆说我写的是“杨文”——Yanglish。诗歌本身就是在寻找一种极端的语言经验,把极端的人生经验写清。
  中国新闻周刊:有没有一个节点,你开始自视“我杨炼是一个诗人”了?
  杨炼:1976年1月7日。我母亲在那天猝然病逝。那一刻,“死亡”突然撕下伪装,粗暴、毫无隐晦地呈现在眼前。突然之间,诗,作为一个灵魂的存在的意义凸显出来了。我刚满20岁,那场告别,几乎瞬间改变了我的写作性质。我第一次用我的舌头品尝到真正的诗意,之后才有了语言上、思想上、学识上的理解。后来,我在离圆明园废墟不远的旧居书房里,抄下过圣·方济的一句话:人,是在世界抛弃他的一刹那得救的。
  “真正深刻敏锐的创作只能、必须从绝境出发”
  中国新闻周刊:你一直被认为是朦胧诗代表之一。在有人界定“朦胧诗”之前,都是“非诗”的阶段。回头看,那时的你也是“非诗”的吗?
  杨炼:那时的我不属于(任何)一个文学圈,诗对我来说纯粹就是一个很个人的业余的爱好。有意思的是,最初和顾城、北岛、多多还都不认识,却不约而同做了同一件事:把一些空洞无意义的大词删除掉,换上太阳、月亮、土地、水、黑暗、痛苦......这些具体表达自己感受的词。很多人认为晦涩、难懂,反对它的人把它叫做朦胧诗。我们那会儿就被称为朦胧诗人,被说成先锋、反传统。
  中国新闻周刊:据我所知,你两卷本的诗选《杨炼作品1982-1997》,你把早期的很多作品都拿掉了?
  杨炼:曾经在做两卷本时,我否定早期的杨炼,当时把那15年之前的极不成熟的练笔之作几乎都删掉了,包括被认为是朦胧诗人时期的作品。但现在我不这么想,我把早期创作成为“史前期”——而这对于一个诗人的成长其实非常重要。所以今年,我出版了一个1978~2012年的创作总集,二十多年的记录,第一卷就叫做——早期诗和编外诗。这种自我认知的变化很有意思,也是必要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总这么质疑自己吗?因为自我质疑或反对自我痛苦过吗?
  杨炼:告诉你我最喜欢的诗是屈原的《天问》,你就明白了。1993年,顾城自杀的那一年——我感觉还乡梦已破碎,漂泊之旅无尽头,顾城临终前最后一首诗是《鬼进城》,把人生的破碎感表达到极致。我感同身受。那时写下“黑暗太多了,以至于生命从未抵达它一次”,我无法想象英语的“黑暗”一词竟没有复数形式,我写下《黑暗们》,竟强加给英语一个词。但正是走投无路之时,我写出《大海停止之处》,找到了全新的写作结构,也可以说找到一种生存结构。当时,在澳大利亚悉尼城外,我坐在南太平洋岸边高耸的峭壁上,脚下全是涛声,我写出了全诗的最后一句——“从岸边眺望自己出海之处”。那一瞬间,我认可了真正深刻敏锐的创作只能、必须从绝境出发。
  中国新闻周刊:海外漂泊这些年,还有没有哪一刻对你的生命或诗歌写作来说至关重要?
  杨炼:我最近写的一篇小文《从不可能开始》,谈的就是三个命运之点——文革插队(1976年)、1993年、以及今天的时间——一个全球化的,被利益、利润绝对统一的、彻底自私和玩世不恭的世界。这是人类在今天的极端的思想精神危机,比所谓的经济危机不知可怕多少倍。所以说,现在的这个痛苦是世界范围内的。此时人的存在,就是绝对的孤独与无奈。
  中国新闻周刊:在这种绝对无奈之中,怎么做一个幸存者?你是否还认为自己是幸存者?
  杨炼:那就是个人的美学反抗,这种反抗是全方位的,每当我完成一部大作品,都会停相当一段时间,这个空白就是留给自己一个问题:我还有向自己提出更深刻问题的能力吗?   某种意义上来看,我确实算一个幸存者。我觉得我的幸运是我始终没有放弃作为一个提问者的非常清晰的自觉,而我们的问题是如此之多、如此之深刻。中国这个资源所提供的机会也好、挑战也好,不允许一个诗人肤浅地浅尝辄止。你只能深刻,或者什么都不是。
  “只注重粗糙的表面描述,那是黄色”
  中国新闻周刊:你诗歌创作上的野心是什么?变过吗?
  杨炼:野心?这个没变过。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经典性。
  中国新闻周刊:我想听你聊聊《艳诗》,你的这个诗歌项目好像也是你的一个野心之作。
  杨炼:《艳诗》我是在2004年完成的。其实最早在1994年,《今天》杂志在纽约开会时,我就谈到过,每个诗人都想在诗里处理政治,但都不敢把话说清楚,每个诗人都在写点色情,但又都不敢跟色情题材来个素面相对。但从《玉台新咏》《花间词》到冯梦龙、兰陵笑笑生,色情文学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我当时就想,有没有可能用当代人生和诗歌的意识来处理古老的色情?我认为,金瓶之野,红楼之雅,是为艳诗。既要野,又要雅,最后落点在“诗”。在中国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触及到色情,但是没有出现高级的色情文学。我想突破这种非自觉的、粗糙的状态。只注重粗糙的表面描述,那是黄色,而不是“艳”,与文学无关。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年在伦敦生活得怎么样?这个城市对你意味着什么?
  杨炼:1997年刚到伦敦时,我盯着那个标明Stoke Newington的邮政地址,想象它的命运——可能又是一行还没记住便被遗忘、缩小、埋进履历表的字母。可四年后,我竟还在同一个地址,同一个厨房,视线看向同一个后花园中的苹果树,就知道这座城市和我的关系变了。这个异乡变成我在外国获得的“本地”。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伦敦书展上,发布了一本英译当代中文诗选《玉梯》,是你和英国诗人William N Herbert主编的,怎么想起来做这样一本诗选?
  杨炼:我们一直在做中英诗歌之间的系列交流。《玉梯》涵盖了自文革结束后迄今的三十年的代表性诗歌写作,我把它称作一幅描绘中国当代文化的思想地图。这本书可能会让有些诗人不安,因为我不但对自己苛刻,对别人也是,那些诗歌以外的附加的东西,在我们这本书中不占任何位置。
  中国新闻周刊:你开始做起了艺术策展人,讲讲你最近回国开展的艺术项目。
  杨炼:这是一个诗歌和当代艺术打通的项目。我和英国艺术批评家Dr Janet McKenzie,中国第三代诗人赵野共同策划。将于2013年,在英国皇家苏格兰学院举办一个中国当代艺术欧洲巡回展,名为《主动的他者》。这里的“主动”,就在强调一种艺术家的能力:走出群体化、情绪化、本质上反独立思考的思维定式,拒绝使用共同标签,纯粹靠作品的价值安身立命。我今年几次回国,就是在各地走访艺术家,筛选作品。
其他文献
1980年代,国门洞开,西学涌进,尤其是西方哲学著作,譬如尼采,譬如康德,成为这个年代学子不同专业的共同“自修课”。也因此,在那个年代,国内的哲学家是受人尊敬的,而哲学这门专业,也如同现今所谓的“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一样,很是热了一阵,热到学历史专业的我,竟然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哲学方面的书。因为迷上了,所以周辅成先生主编的《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也读得津津有味。不过,现在想
或许在未来,二氧化碳这种毁坏地球环境的气体也能帮助我们戒掉对石油的依赖    二氧化碳(CO2)早已被戴上了邪恶分子的头衔。它们源源不断地从汽车排气管和发电站烟囱喷出,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原因。因此,人们普遍将它当作一种坏东西。  可是,一组先驱研究人员却愿意让人们看到CO2作为一种有价值资源的另一面。他们研究出一种收集技术,可以回收那些可能污染大气的CO2,利用其中的碳原子合成碳氢化合物(烃),这些
人员流动、通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世界上的许多问题现在已经达到了真正的全球化。科学地构想城市模式,是人类迫切需要的全球化解决方案之一    仅仅几千年的时间,人类就创造了非凡的文明:城市、运输网络、政府,还有充满了专门劳动力和众多文化标识的巨大经济体。假如我们可以重来一次,设想一下,如果人类的“文明1.0”版明天人间蒸发,留给我们的只是无限的人力、积极肯干的人们,以及人类所积累的全部知识。假如
一个听诊器挂在这个头发花白的美国人耳朵上,红色的听诊线弯曲着,伸向一个孩子的胸口。老人窝着腰,一手握着听诊器,另一只手扶着孩子,侧耳倾听。孩子的身后,是长长的队伍,他们都有些迫不及待地,希望这个被称为“教授”的人来听听他们的心脏。  “教授”名叫狄加诺,69岁,六年多前,他客居云南,并创立了名为“中加心脏健康检查”(以下简称“中加”)的非政府非营利医疗救助机构,救治当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农民义诊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天,电视台播放邮票收藏节目,提到某种邮票,我母亲瞄了一眼,轻描淡写地说:“这个邮票,我本来有很多。”我大惊,连忙问:“本来?很多?后来去哪里了?”我母亲语焉不详地说:“退回去了。”“为什么要退回去?”我母亲看看我父亲,笑说:“以后告诉你。”  1968年,我母亲20出头,在新疆策勒县当话务员。据她说,工作十分轻松,五个女孩子倒班,每人每天只需要上班五六个小时,而且通常整天也没有
美国《时代》10月15日  关于事实的战争  在今年选战中,共和民主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再一次为事实而战:奥巴马和罗姆尼都声称对手对于事实的把控存在问题,试图通过错误事实来误导选民。两人分别承诺自己将在选战中保持诚实和公平。事实上,两人似乎都未遵守承诺。虽然媒体加大了核实信息的努力,但对于改变竞选中的不当行为成效不大。  英国《新政治家》10月8日  英国保守党大会特辑  英国保守党年度党代表大会日益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在河南高校调研时透露,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要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国务院已同意,将适时发布。此事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与讨论。  原因很简单,截至2011年秋季,仅北京和上海两地,就分别有47.8万和超过5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的非户籍儿童在当地就读,而在全国, 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就达到了997.1万名。这些数
又到“幼升小”“小升初”的季节,各地围绕择校,又传出各种新闻。比如,某地一所小学发现,前来报名的一个孩子户籍的门牌号原来是一个公厕。  这是择校乱象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条子生”、择校费、“占坑班”,可以说,为了让孩子能进更好的学校,家长们使出十八般武艺,而学校、社会机构也推出各种措施,来“满足”这种需求。  针对择校乱象中十分典型的择校乱收费问题,今年2月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印
对身处北京的报刊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事之冬。  11月9日,绵延数月的《财经》之变,终于以胡舒立携团队离开收场。  而一年前甚至更早,作为中国新闻时事报刊中第一个走市场化的都市报,《京华时报》就发生过类似的震荡。它在当时遭遇的问题,以及8年来的经营和经历,给后来者提供了参考的样板,同时它也是某种暗示或启迪  本刊记者/杨时   5年前,财富正在迅速膨胀的《京华时报》,遭遇到曾经精诚团结的创业团队开始
“我们的关键主张、要求已经实现,美方提出的银联‘垄断’之说被驳回,而且世贸组织同意中方有序开放市场的主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如是解释中国为何不上诉。  一场持续近两年的跨国纠纷,眼下总算有了结果。  2010年9月15日,美国贸易办公室向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提出申诉称,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以下简称银联)垄断中国的本地电子支付业务,限制外国电子支付服务,损害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