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动力。但并不是任何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探究,只有富于挑战性的、学生认为能解决但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要把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开始,作为探究性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探究 课堂 问题
问题从哪里来?一方面是学生提出来教师经过筛选确定,另一方面是教师设计。创设问题情境,真可谓途径多样,方法各异。笔者认为,大体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探究价值
从内容方面看,设置的问题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在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通常形象地把它称为“跳一跳,摘桃子”;教师设计问题或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确定探究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才最具有探究价值。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探究兴趣。
二、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沟通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
创设数学情境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沟通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创设情境。在一年级《分类》一节教学中,教师意识到创设情境必须使学生感受到分类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上课开始,就用童话故事的形式,用饱含童趣的语言对学生说: “像你们一样,小熊齐齐也刚上一年级。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大象老师让同学们拿出数学练习本做题,齐齐翻来覆去地在书包里找,却怎么也找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通过这一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找不出来练习本的原因。学生认为可能是东西多、乱,然后教师再拿出一个真实的装得东西多而乱的书包(小熊齐齐的书包),并询问学生“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太乱了,怪不得他找不到要找的东西!”“齐齐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 “最好一种放在一块儿,那样就好找了!” 在这里,分类的必要性不是教师的说教与灌输,而是学生的亲身感受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就不再是抽象的话语,而有了具体的实际涵义。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必能引起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数学思维
在《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一节教学中,凡是执教过的老师都有体会,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能化成有限小学的分数都能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等的分数,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它就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它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怎样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认知起点实现最终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设计问题情境时要重点考虑的。探究的路线可以有两条:一是从分析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入手;二是从分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的分母入手,即从分析10、100、1000等数入手。两相比较,前者更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展开数学思考。
在教师所提的一系列问题中,“分母是4的就将分子分母都乘以25,与分母是2的就将分子分母都乘5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是针对探究的关键提出来的,它提示学生考虑“分母是4的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与“分母是2的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的分数”之间的统一性,进而学生就会考虑“分母是25、5、8、125的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之间的统一性,从而发现规律:“分母中有一个2,就给它配一个5;分母中有一个5,就给它配一个2,这样对应起来,就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了。”
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统计》时,出示了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图,让学生充分观察,相互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师:看了这幅情境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大象过几岁生日。
生2:我想知道大象的新衣服是谁给做的。
生3:我想知道大象妈妈给大象什么礼物。
生4:我想知道为什么没有生日蛋糕。
…………
师(很着急):难道你们不想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不想知道他们给大象准备了什么礼物吗?
生(很小声):想!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
这一问题情境之所以没有激发起学生想到统计的愿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宽泛、太笼统,缺乏对数学内容的指向性。看了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情境图,面对教师“看了这幅情境图,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宽泛的问题,学生想知道的肯定很多,回答的自由度很大。因此出現了发言积极踊跃,但内容与教学目标不沾边的可能性就很大。这说明教师所提问题缺乏对数学内容的指向性,学生的回答就容易缺乏有效性。如果教师把问题改为“大象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就要从大象的角度想一想,从而就需要知道“来了多少客人”“送了哪些礼物”,学生的注意就会指向数学内容。
三、数学问题情境要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还是一年级《分类》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让每个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组织找物品比赛以及引导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都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分类知识。特别是引导学生找生活中分类的例子,虽然并未真正去找,只是想想、说说,但却确实达到了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眼光的目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丰富多彩的实际例子不能不使大家产生这样的感悟:原来分类在生活中竟有如此广泛的应用!而这是他们以前从未觉察到的。很自然地,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了充实和丰富,这种惊奇与愉悦的情绪体验,又十分有益于激发、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从而也就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 探究 课堂 问题
问题从哪里来?一方面是学生提出来教师经过筛选确定,另一方面是教师设计。创设问题情境,真可谓途径多样,方法各异。笔者认为,大体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探究价值
从内容方面看,设置的问题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在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通常形象地把它称为“跳一跳,摘桃子”;教师设计问题或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确定探究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才最具有探究价值。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探究兴趣。
二、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沟通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
创设数学情境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沟通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创设情境。在一年级《分类》一节教学中,教师意识到创设情境必须使学生感受到分类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上课开始,就用童话故事的形式,用饱含童趣的语言对学生说: “像你们一样,小熊齐齐也刚上一年级。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大象老师让同学们拿出数学练习本做题,齐齐翻来覆去地在书包里找,却怎么也找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通过这一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找不出来练习本的原因。学生认为可能是东西多、乱,然后教师再拿出一个真实的装得东西多而乱的书包(小熊齐齐的书包),并询问学生“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太乱了,怪不得他找不到要找的东西!”“齐齐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 “最好一种放在一块儿,那样就好找了!” 在这里,分类的必要性不是教师的说教与灌输,而是学生的亲身感受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就不再是抽象的话语,而有了具体的实际涵义。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必能引起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数学思维
在《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一节教学中,凡是执教过的老师都有体会,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能化成有限小学的分数都能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等的分数,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它就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它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怎样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认知起点实现最终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设计问题情境时要重点考虑的。探究的路线可以有两条:一是从分析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入手;二是从分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的分母入手,即从分析10、100、1000等数入手。两相比较,前者更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展开数学思考。
在教师所提的一系列问题中,“分母是4的就将分子分母都乘以25,与分母是2的就将分子分母都乘5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是针对探究的关键提出来的,它提示学生考虑“分母是4的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与“分母是2的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的分数”之间的统一性,进而学生就会考虑“分母是25、5、8、125的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之间的统一性,从而发现规律:“分母中有一个2,就给它配一个5;分母中有一个5,就给它配一个2,这样对应起来,就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了。”
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统计》时,出示了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图,让学生充分观察,相互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师:看了这幅情境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大象过几岁生日。
生2:我想知道大象的新衣服是谁给做的。
生3:我想知道大象妈妈给大象什么礼物。
生4:我想知道为什么没有生日蛋糕。
…………
师(很着急):难道你们不想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不想知道他们给大象准备了什么礼物吗?
生(很小声):想!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
这一问题情境之所以没有激发起学生想到统计的愿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宽泛、太笼统,缺乏对数学内容的指向性。看了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情境图,面对教师“看了这幅情境图,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宽泛的问题,学生想知道的肯定很多,回答的自由度很大。因此出現了发言积极踊跃,但内容与教学目标不沾边的可能性就很大。这说明教师所提问题缺乏对数学内容的指向性,学生的回答就容易缺乏有效性。如果教师把问题改为“大象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就要从大象的角度想一想,从而就需要知道“来了多少客人”“送了哪些礼物”,学生的注意就会指向数学内容。
三、数学问题情境要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还是一年级《分类》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让每个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组织找物品比赛以及引导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都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分类知识。特别是引导学生找生活中分类的例子,虽然并未真正去找,只是想想、说说,但却确实达到了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眼光的目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丰富多彩的实际例子不能不使大家产生这样的感悟:原来分类在生活中竟有如此广泛的应用!而这是他们以前从未觉察到的。很自然地,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了充实和丰富,这种惊奇与愉悦的情绪体验,又十分有益于激发、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从而也就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