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辛亥革命成因的力作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辛亥革命的研究,愈益深入,其评价且愈褒贬不一,甚至贬多于褒。有一种观点颇受一些研究者青睐,就是: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内乱,将原本安宁地生活于大一统皇权下的民众,推入军阀混战痛苦的深渊……因为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看了一些相关的专著及文章,感觉这种观点虽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史实的依据不够扎实,因而其结论不够客观。这几年,我编辑的中国近代史方面的著作中,都有对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经济的深入研究,如美籍中国学者陈锦江的《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如常宗虎的《南通现代化:1895-1938》,等等。当有些学者步康有为的后尘,一味抱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搞乱了中国时,为什么他不注意这样一个现实,即清末的地方主义已经呈尾大不掉之势,由于清政府已是腐败不堪,以至于面对太平天国起义无能为力,而倚重地方势力,使之在经济上坐大,最终导致政治上的分崩离析……总之,辛亥革命应该是一个历史的选择,而不是源于某些人的过激行动。我还在思考这些问题时,编辑这部台湾学者胡春惠的《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对我的思考有了更深的启迪。本书所论者,前部分着重于民国建立前后地方主义的发展,而后部分,则为民国九年后联省自治运动。作者的主攻目标,不直接回答我所思考的问题,却有着触类旁通的意义,如作者指出:清代中期以前,中央对地方本以解款、协款制度,以支配各省财政之收支,能对各省财政实况完全明了,这与当初各省布政使司就财政职掌,直接对中央户部负责有其关系。太平天国之役以后,督抚成为一省之副王,布政使司之地位相形见绌,成为督抚之幕僚。所以一省之财政大权,不在布政使司而在督抚,加以用兵之际,随着筹饷练兵的事实需要,各省随时得自行增厘加捐,迨举办新政筹备自治以后,各省开支更大。清廷中央既不能帮助各省疏解困境,一任疆臣设法解决,于是盐税加价、鸦片收税、截留国税、滥铸铜元以及分别自行向外国借款,使地方财政愈行繁杂,而中央对省之情形愈形隔膜,控制之力便更趋消失。还有,清末自强运动以后新式工商业的兴起,有凝结地方势力作用,使地方士绅的力量,在地方政治中,有愈来愈突出的地位,其贡献虽不能与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中产阶级相比,但因他们通常以省区以下的地方为其活动舞台,所以对清末以后地主义势力的形成,及民九联省自治运动的推展,甚至日后民意机构的建立,均有极明确的贡献。正是由于清末政治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国家的整合性遭到空前的破坏。特别是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治与财政关系,几乎全盘失却了其权威的控制力量。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表面上的突发性和孤立性,乃至造成各省脱离满清独立的重大动力中,就隐藏着长久以来地方主义对朝廷中央离心离德和间接的对抗因素在内。孙中山早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之前,就与宋教仁等人表达了对满清覆灭之后,国家分崩离析的前途的忧虑。他说:“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结,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之乱。此时各国乘机干涉,则中国必亡无疑矣。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实际上,正是因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不可协调,而招致满清政府垮台的厄运,辛亥革命的成功,正体现了这个现实,如果革命不爆发,清政府就不名存实亡了吗?如果革命不爆发,地方主义与中央政府的对抗就会烟消云散吗?不从深刻的历史背景中去探索、去研究,历史的本来面目就难以清晰。
  本书对于清末民初的地方主义、联省自治运动以及中国军阀的成因,都做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今天研究这些问题,当然可以做这样的推论,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去推翻满清政府,如果中国能出现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将会如何如何。这些对近代中国政治所带来的困扰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这种困扰,当成一个历史的往事,而把它看成是幅员广大的中国,在过去、现在、未来都要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并给以合理的诠释,恐怕会更有意义。
  《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胡春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25.00元
其他文献
这一点似乎无庸置疑。在《梁实秋先生手订译著书目》里,就收有《百兽图》《苏联的强迫劳工》《法国共产党真相》三部署名“李启纯’’的作品。余光中的《梁翁传莎翁》一文谈到莎翁全集之外,还说到了“梁翁”翻译《百兽图》的情况,他根本就没有提笔名的问题,《百兽图》似乎无需辩驳地属“梁翁’’的译作。胡百华编的《梁实秋先生简谱》里也记载有《百兽图》《苏联的强迫劳工》《法国共产党真相》三部作品的翻译时间。刘真在纪念梁
期刊
考据是治文史的学者常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大体上是通过各种证明的办法,判断某件事情的真伪。清代考据学最盛,有人赞扬,说它是很科学的方法;也有人批评,说它繁琐不堪,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古往今来,人类的追求不过是真、善、美三字,考据即是为了求真。有人求大真,有人求小真,别人不耐烦那具体的求证过程,虽然可以苛责为庸俗,倒也并非不可理解。   想起小时候学数学,求证数学的定理。那定理明明白白是对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常德、宁波、衢州、江山、丽水、金华、东阳、义乌等地撒放了大量的细菌武器,使当地人民受到了极大的残害。日本进行细菌战的部队,一般知道叫731,其实远不止此,上海人民出版社去年出版的《死亡工厂》,用大量已经公开的揭露材料,叙述了日本进行细菌战的罪恶。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教授谢尔顿·H·哈里斯先生,中国译本的译者之一王选,根据调查所得,代表她家乡的父老兄弟,作为原告正在
期刊
写下这么严肃这么严重的一个话题,有点吓人;曾自问是否太过敏感、太苛求、太不外交太不绅士?要知道现在的学术家批评家尤其是高级别的专家,早已放弃这样指名道姓的直截了当的批评方式。然而,我不必也不想去宛转曲折,实在是因为这本书所讲所说很严肃很严重,必须还以同样的态度,才是对它的重视。更何况不是我们要挑起争端,而是这本书已经从内部向我们“挑战”了;故此本文重在“看”,摘示出来让大家看看,事实就是如此 ……
期刊
9·11恐怖事件的血腥、废墟与一个个愤怒的面孔,至今历历在目。美国亚洲协会(NGO)主席Nicholas Platt作为亲身经历者,在复旦‘林肯论坛’上言及此事,声音低沉,哽咽,几不成语。‘A sufferer should never know the intensity of what he endures by the present but chiefly by the pankles
期刊
我辈从“文化大革命”过来,一听“格言”,条件反射,马上想到发行八亿,人手一册的语录“小红书”。那年头,早请示,晚汇报,三忠于,四无限。语录是至高无上的格言,全国只此一言堂。正如大人物童年时代《咏蛙》绝句: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出声  伟哉这两句堪称巨人格言,至今回想起来犹有余威  伴随新世纪,进入群言堂。俄国人契诃夫的格言说得好:大狗有大狗的叫法,小狗有小狗的叫法。语录体的书籍,
期刊
居住和工作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的人,缺乏自然环境的氛围和生机因此,我们称城市为“城市丛林”。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和身心健康,我们需要一个自然的环境。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这些高科技给现代社会带来众多益处,使数量众多的人类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但同时我们需要把那些能使我们受益的科技与那些会伤害我们的科技区分开来,选择那些绿色科技,为我们的子孙留下积极有益的遗产。  
期刊
中西法律文化“暗合”?一看这书名,您可能就会联想到近代中国一些学者的“爱国主义”思维顽习——“举泰西之制而证之于古”,“西法之中固有与古法相同者”(沈家本《寄移文存》卷六);“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与严幼陵先生书》)。  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范忠信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仞1年版)绝非如此,它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这本书
期刊
近二十年中,学术界至少有过两次关于中西文化的大讨论,其成绩是为大家所公认。不无遗憾的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讨论,绝少有人系统地论述到古代的礼乐文明。作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这种现象令人多少感到不解。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而庞大的体系。它的核心是什么?1983年,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
期刊
对古代典制的研究者来说,每次填报各种社科基金的项目申请表,那栏“该课题的现实意义”最是恼人。所谓“现实意义”,应指对解决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有积极作用,因为如果不是对“当前”,就不够“现实”;不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就可以拿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充数;不是“积极作用”,难道竟是帮倒忙不成?这些要件摞在一起以后,不难推知仅此一栏,已足令申报者旬月踟蹰。邹昌林以往是怎么填写此栏的,我从未问过,现在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