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究的问题.对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意义重大,为促进学生发展,本文从教师演示实验教改思路及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教改思路及方法、课外实验和教材“小实验”实施方法和开放实验室及实验后的总结和反思几方面做了总结和探究,对教学实际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改革刍议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运用性科学。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要通过实验培养科学的态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多项功能。新形势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重视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上下足功夫外,还要再以下几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代替当前存在的只强调智育发展,围绕中考转的质量观。传统的实验教学把实验课作为验证理论的课程,所有实验都是按教材预习,对照教材做实验,依据教材写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改革试验中,要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合作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觉动手、动脑。
其次,抓好课堂内的演示实验,寓实验于趣味中。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关键是看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每一个实验在揭示物理规律的原则下,若做一些趣味改进,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做压强实验时,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再次,设计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分组实验多以测量、验证和实用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能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组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按照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方法进行学习,能够从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其要点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学习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们较好的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
第四,运用发挥课外活动和教材中“小实验”,注重个性差异,训练动手制作能力。为了多方面培养实验兴趣,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和技能后,应配合课堂实验教学,组织好课外实验活动。 教材中的“小实验”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因此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五,重视实验后的总结和反思,化感性认知为理性认知。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可变通实验原理公式,使实验方案简洁,实验结果准确。例如,“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公式是η=Gh/Fs,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若反思一下实验原理公式可变通为:η= Gh/Fs=Gh/Fnh=G/nF 此时只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观察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即可方便地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反思实验规律,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深入反思实验条件和实验现象的变化,总结实验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多个实验,可进行联系与比较,反思实验异同点,更易使学生掌握实验的本质,理解实验规律,巩固知识与技能。例如做过“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后,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用来引导与学生反思:
⑴两实验根据的原理各是什么?
⑵两实验的电路图是怎样的?
⑶两实验共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哪些?
⑷两实验需要测量的相同物理量是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展开讨论,分析对比寻找异同点,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教学改革实践效果表明,强化学生的自主能力,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困难、能力提升缓慢的现状和实践,进而提振初中物理教学困难的实际。
总之,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教师要积极大胆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想方设法设计一些探究性、实用性的实验课题,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置于实验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物理实验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志.浅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速读旬刊. 2014.4;
[2]陈言亮.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物理:初中版 . 2013.9。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改革刍议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运用性科学。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要通过实验培养科学的态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多项功能。新形势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重视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上下足功夫外,还要再以下几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要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代替当前存在的只强调智育发展,围绕中考转的质量观。传统的实验教学把实验课作为验证理论的课程,所有实验都是按教材预习,对照教材做实验,依据教材写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改革试验中,要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合作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觉动手、动脑。
其次,抓好课堂内的演示实验,寓实验于趣味中。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关键是看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每一个实验在揭示物理规律的原则下,若做一些趣味改进,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做压强实验时,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再次,设计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分组实验多以测量、验证和实用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能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组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按照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方法进行学习,能够从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其要点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学习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们较好的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
第四,运用发挥课外活动和教材中“小实验”,注重个性差异,训练动手制作能力。为了多方面培养实验兴趣,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和技能后,应配合课堂实验教学,组织好课外实验活动。 教材中的“小实验”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因此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五,重视实验后的总结和反思,化感性认知为理性认知。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可变通实验原理公式,使实验方案简洁,实验结果准确。例如,“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公式是η=Gh/Fs,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若反思一下实验原理公式可变通为:η= Gh/Fs=Gh/Fnh=G/nF 此时只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观察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即可方便地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反思实验规律,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深入反思实验条件和实验现象的变化,总结实验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多个实验,可进行联系与比较,反思实验异同点,更易使学生掌握实验的本质,理解实验规律,巩固知识与技能。例如做过“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后,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用来引导与学生反思:
⑴两实验根据的原理各是什么?
⑵两实验的电路图是怎样的?
⑶两实验共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哪些?
⑷两实验需要测量的相同物理量是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展开讨论,分析对比寻找异同点,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教学改革实践效果表明,强化学生的自主能力,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困难、能力提升缓慢的现状和实践,进而提振初中物理教学困难的实际。
总之,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教师要积极大胆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想方设法设计一些探究性、实用性的实验课题,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置于实验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物理实验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志.浅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速读旬刊. 2014.4;
[2]陈言亮.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物理:初中版 . 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