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逆流的日子》发表于抗战胜利之后,是胡风从1944年到1946年间的文章合集,其核心是对“主观战斗精神”的阐述。本文主要围绕胡风在《逆流的日子》一书中所提出和阐述的“主观战斗精神”理念展开了梳理、总结和论述。“主观战斗精神”以知识分子为本位,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深入现实生活,对人民群众在理解和关怀的前提下进行正面引导。
关键词:主观战斗精神 主客观结合 知识分子 人格力量
作为现代文艺理论家的胡风,在诗歌、文学翻译方面也具有杰出的才华,在“五四”启蒙之风吹拂中原大地的成长背景之下,胡风没有亲身经历这场思想与文化的革新,却吸收了“五四”之风的甘露,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与接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世界观。在中国文学、尤其是文艺论起步不久的年代,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局势之中,胡风所创立的“主观战斗精神”与时代现实紧密相关,却又显示出惊人的成熟与完备。“主观战斗精神”是在《逆流的日子》中提出和阐发的。《逆流的日子》是一本合集,较零碎而全面地概括了胡风理论思想与文学倾向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以《逆流的日子》为中心和基础,对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进行全面的关照与思考。
一 “主观战斗精神”的建立
胡风在《逆流的日子》中位于篇首位置的《文艺工作者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一文里直接使用了“主观战斗精神”一词。胡风认为抗战相持期国统区麻痹、疲乏的狭小日常生活氛围,会导致对于客观现实的感受与把捉衰退,从而引起“主观战斗精神”的衰落,但是胡风并没有为其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的大致内涵是:要求创作主体与客观现实有机结合,产生出一个被升华的真实而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世界的一种在思想上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情感上以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为归依、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主体的现实主义创作立场与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审美态度。
1 主客观有机结合
胡风在《文艺工作者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和《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分别从创作主体和客观对象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主观战斗精神”该如何实现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的有机结合。
在创作主体方面,《文艺工作者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胡风提出文艺家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要深入现实生活,从而扩大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明确的斗争形式上的文艺批评则为文艺家深入广大人民现实生活提供了可能,同时也需要民主的客观条件促进新作家的出现与生长。
而于1945年发表于《希望》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一文则主要是从客观对象的角度剖析“主观战斗精神”与现实的结合。胡风认为文艺的创作客体是有血有肉的现实人生,而要将这样的现实人生与创作主体的主观精神相结合,就要与现实人生进行抗争和搏斗。胡风说:“文艺创造,是从对于血肉的现实人生的搏斗开始的。血肉的现实人生,当然就是所谓的感性的对象。”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感性的对象并代表对于思想内容的摒弃,反而是思想内容最生动活泼的表现。例如,通过被压迫或被牺牲者的精神状态才能揭发封建主义的残酷本性与凶狠手段;而要表现人民群众巨大的潜在力量与坚强的英雄主义,莫过于理解和描述觉醒者、战斗者具体的心路历程。
而面对这样一个感性的对象,创作主体的对与创作客体的反映要包含“体现”与“批判”的两方面努力,并且在表现感性对象、批判感性对象的同时进行自我斗争。“对于现实的血肉人生的搏斗,是体现对象的摄取过程,但也是克服对象的批判过程。不过,在这里批判的精神必须是从逻辑的思维前进一步。”不但要在对象的具体感性表现中把捉深广的社会意义,还要在其中融入作者同感的肯定与反感的否定兼具的主观精神力量。所以,作家体现对象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克服与批判对象的同时实现对于对象的摄取过程。这种克服与摄取就要求主观力量要强大坚固,能够与“血肉的对象”搏斗,并进行批判,由此创造出具有比个别对象更具真实性的艺术世界;同时还要求作家深入到感性对象的精神内核,与对象的感性表现融为一体,将感性表现纳入自身的情感与历史的真实。
而在抗战的环境之下,作家的主要创作方向与任务就是与人民相结合。胡风认为,作家与人民结合首先要有一个与人民共命运的战斗实践立场。在此基础上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欲求与生活斗争在体现历史要求的基本前提之下所采取的千变万化的形态与复杂曲折的路径,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们的精神要求虽然指向解放,但却时刻潜伏或扩展这几千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因此作家在深入人民的同时,必须具有与人民感性而具体的现实生活进行搏斗的批判力量,否则就会被这庞大感性淹没,失去自己的声音。
2 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始终都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在“主观战斗精神”大方向的判断上,胡风始终都没有离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精神。胡风在《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指出,文艺工作发展的前提是抗战情势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文艺工作发展的本身则是文艺实践的精神状态与创作方法的发展。
3 以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为情感归依
胡风呼吁深入人民、与人民结合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得出的历史认识。胡风认为,与凭借武力发动反人民内战的反时代力量相比,人民的愿望以及反映人民愿望的思想是更加强大坚固的力量。新文艺在风雨如晦的历史环境中诞生和发展,并在民族战争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新文艺真实的人影射了人民的愿望。民主斗争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民主斗争的基本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和发展人民的力量。文艺要为实现民主而斗争也有非常广阔的道路,但最基本的思想方向就是在对于全部现实历史内容的深入和批判里反映人民的愿望和颂扬人民的力量。
4 以知识分子为主体
胡风强调坚持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胡风要求对于感性的对象进行深入与批判,凭借的就是知识分子本身的人格、思想与情感。胡风呼吁知识分子作家深入群众,同时也要坚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用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对人民大众进行表现与批判,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知识分子人格内部的自我扩张与自我斗争。 《逆流的日子》中《关于“善意的第三人”》这篇文章中,胡风系统性地阐述了知识分子这一特殊阶层在历史中的地位与时代中的变迁。胡风主要针对了当时一篇论言论自由的文章所提出的知识分子是站在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人”的观点。胡风不赞同将知识分子阶层安置在“第三人”的架空地位。胡风说,从封建时代开始,知识分子就一直处于为某一阶层帮忙或帮闲的地位,始终都没有游移于既有的社会阶层架构之外,也就是一直没有成为中立的“第三人”;另一方面,即使在黑暗的封建时代,也存在着在他们的时代限度上坚决代表人民要求的壮烈革命者或伟大思想家,他们或者选择极其鲜明的人民立场,或者通过对统治者的坚决反抗而与人民相呼应。不管是为统治阶层服务还是呼吁人民需求,都绝不是“第三人”的身份或态度。而到了现今的战争的历史环境,在这样一个破旧迎新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加不能成为袖手旁观的“第三人”,与人民大众的结合,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全新道路。
而在胡风的几篇文艺批评当中,始终都围绕着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现实任务与历史出路来谈的。在《A·P·契诃夫断片》中,胡风借契诃夫勾勒出了理想中的知识分子作家的人生姿态与理念信仰,高度赞扬了契诃夫在麻木的、被日常琐事淹没的时代中的暴露精神与斗争精神,发掘并赞美了契诃夫的作品中在对庸俗主义的揭露中流注了对于庸俗主义的激烈反抗与强烈斥责,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闪烁着真理的智慧与热切的理想,以及在暴露精神背后闪烁着的现实主义战斗精神。胡风认为,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知识分子作家是具有坚定人格和气魄的战斗者。胡风仔细分析了契诃夫的信念,包括对自由、光明未来的追求,对于征服自然的科学文明保障人类幸福的确信,以及对于具有健康茁壮人格力量的人性的渴望,而他的艺术力量则存在于他的作品中灌注了作者本人信念,胡风的作品以作者本人的人格力量作为精神底色,并且能够坚持独特的创作理念,不被读者的期待或需要所困扰,这都是因为契诃夫对于人生有深刻认知以及由此而生的坚定信念,并且在此基础上抱持着献身工作的态度。在这里,契诃夫已经成为胡风理想的知识分子作家的化身,胡风也一直感叹着中国出现一个契诃夫的缺失与需要。
综合“主观战斗精神”的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主观战斗精神”是脱胎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而同时又通过对知识分子作家人格力量和感性机能的强调,而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了时代的鲜活生命脉搏,以知识分子作家的理想追求为灵魂,以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与抗争为血肉,使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与具体历史内容血脉相通,理论照耀出现实的理想,而现实的理想则带来认识现实的苦痛,苦痛带来抗争,抗争带来方向,方向带来充满自我斗争的表现与批判,“主观战斗精神”这是这样一个具有心跳脉搏、肌肤体温、具有健全思想与敏锐感受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而这样一个具有现实生命活力的文艺指导思想,正是为实现将文艺作为武器的功利性目标,就像胡风在《逆流的日子》序言中所说的,在那样的时代里,文艺本应该为人民代言,成为回击逆流的利器。
二 对于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
胡风在建构起“主观战斗精神”这一文艺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的批判。胡风指出,主观公式示主义作品里的世界并不是立足于客观现实并通过主观作用将现实升华,而是闭门造车,靠着贫瘠的想象构造出也许能够应时的故事,但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在这样站不住脚的故事中,企图体现出来的思想也只是苍白的拼凑,缺乏深度与力度。而客观主义则是放弃了主观上的思想斗争与自我扩张,完全放弃自身立场,毫无思想根基地飘浮于客观现实之上,胡风将这种客观主义的表现比喻为“抽象概念底冷冰冰的绘图仪”。胡风对于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的批判与界定,是以是否具有主客观结合的主观态度为标准的。
三 文艺批评
胡风的文艺批评思想是与创作上的“主观战斗精神”一脉相承的,对于胡风来说,文艺批评其实就是用批评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去感应或者通过批评而刺激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所以,对于批评家来说,应深入探寻的不是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写作的意图与表达手段,尤其是写作背后的精神要求,“因为一切事物都和真理相通,问题只在于是不是说出了那相通的路径,只在于是不是为了说出那相通的路径”。
四 结语
胡风对于“主观战斗精神”的坚持,也是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身份的坚持与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结合。在写作上,胡风始终坚持甚至深化唯物主义的思想,在创作实践中,要求反应活生生的现实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及其生存与斗争。而在对于自身的阶级定位上,胡风认为,从社会的、历史的条件上来看,知识分子只要坚持正确的主观态度,就能够克服自身的游移性,走上与人民结合的道路。而胡风的最终理想,是知识分子阶层能够以独立的精神与人民大众结合,与人民的觉醒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风:《逆流的日子》,希望出版社,1947年版。
[2]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泥土出版社,1952年版。
[3] 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 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邓韵娜,北京大学2011级在读博士生)
关键词:主观战斗精神 主客观结合 知识分子 人格力量
作为现代文艺理论家的胡风,在诗歌、文学翻译方面也具有杰出的才华,在“五四”启蒙之风吹拂中原大地的成长背景之下,胡风没有亲身经历这场思想与文化的革新,却吸收了“五四”之风的甘露,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与接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世界观。在中国文学、尤其是文艺论起步不久的年代,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局势之中,胡风所创立的“主观战斗精神”与时代现实紧密相关,却又显示出惊人的成熟与完备。“主观战斗精神”是在《逆流的日子》中提出和阐发的。《逆流的日子》是一本合集,较零碎而全面地概括了胡风理论思想与文学倾向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以《逆流的日子》为中心和基础,对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进行全面的关照与思考。
一 “主观战斗精神”的建立
胡风在《逆流的日子》中位于篇首位置的《文艺工作者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一文里直接使用了“主观战斗精神”一词。胡风认为抗战相持期国统区麻痹、疲乏的狭小日常生活氛围,会导致对于客观现实的感受与把捉衰退,从而引起“主观战斗精神”的衰落,但是胡风并没有为其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的大致内涵是:要求创作主体与客观现实有机结合,产生出一个被升华的真实而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世界的一种在思想上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情感上以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为归依、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主体的现实主义创作立场与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审美态度。
1 主客观有机结合
胡风在《文艺工作者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和《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分别从创作主体和客观对象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主观战斗精神”该如何实现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的有机结合。
在创作主体方面,《文艺工作者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胡风提出文艺家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要深入现实生活,从而扩大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明确的斗争形式上的文艺批评则为文艺家深入广大人民现实生活提供了可能,同时也需要民主的客观条件促进新作家的出现与生长。
而于1945年发表于《希望》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一文则主要是从客观对象的角度剖析“主观战斗精神”与现实的结合。胡风认为文艺的创作客体是有血有肉的现实人生,而要将这样的现实人生与创作主体的主观精神相结合,就要与现实人生进行抗争和搏斗。胡风说:“文艺创造,是从对于血肉的现实人生的搏斗开始的。血肉的现实人生,当然就是所谓的感性的对象。”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感性的对象并代表对于思想内容的摒弃,反而是思想内容最生动活泼的表现。例如,通过被压迫或被牺牲者的精神状态才能揭发封建主义的残酷本性与凶狠手段;而要表现人民群众巨大的潜在力量与坚强的英雄主义,莫过于理解和描述觉醒者、战斗者具体的心路历程。
而面对这样一个感性的对象,创作主体的对与创作客体的反映要包含“体现”与“批判”的两方面努力,并且在表现感性对象、批判感性对象的同时进行自我斗争。“对于现实的血肉人生的搏斗,是体现对象的摄取过程,但也是克服对象的批判过程。不过,在这里批判的精神必须是从逻辑的思维前进一步。”不但要在对象的具体感性表现中把捉深广的社会意义,还要在其中融入作者同感的肯定与反感的否定兼具的主观精神力量。所以,作家体现对象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克服与批判对象的同时实现对于对象的摄取过程。这种克服与摄取就要求主观力量要强大坚固,能够与“血肉的对象”搏斗,并进行批判,由此创造出具有比个别对象更具真实性的艺术世界;同时还要求作家深入到感性对象的精神内核,与对象的感性表现融为一体,将感性表现纳入自身的情感与历史的真实。
而在抗战的环境之下,作家的主要创作方向与任务就是与人民相结合。胡风认为,作家与人民结合首先要有一个与人民共命运的战斗实践立场。在此基础上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欲求与生活斗争在体现历史要求的基本前提之下所采取的千变万化的形态与复杂曲折的路径,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们的精神要求虽然指向解放,但却时刻潜伏或扩展这几千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因此作家在深入人民的同时,必须具有与人民感性而具体的现实生活进行搏斗的批判力量,否则就会被这庞大感性淹没,失去自己的声音。
2 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始终都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在“主观战斗精神”大方向的判断上,胡风始终都没有离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精神。胡风在《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指出,文艺工作发展的前提是抗战情势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文艺工作发展的本身则是文艺实践的精神状态与创作方法的发展。
3 以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为情感归依
胡风呼吁深入人民、与人民结合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得出的历史认识。胡风认为,与凭借武力发动反人民内战的反时代力量相比,人民的愿望以及反映人民愿望的思想是更加强大坚固的力量。新文艺在风雨如晦的历史环境中诞生和发展,并在民族战争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新文艺真实的人影射了人民的愿望。民主斗争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民主斗争的基本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和发展人民的力量。文艺要为实现民主而斗争也有非常广阔的道路,但最基本的思想方向就是在对于全部现实历史内容的深入和批判里反映人民的愿望和颂扬人民的力量。
4 以知识分子为主体
胡风强调坚持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胡风要求对于感性的对象进行深入与批判,凭借的就是知识分子本身的人格、思想与情感。胡风呼吁知识分子作家深入群众,同时也要坚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用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对人民大众进行表现与批判,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知识分子人格内部的自我扩张与自我斗争。 《逆流的日子》中《关于“善意的第三人”》这篇文章中,胡风系统性地阐述了知识分子这一特殊阶层在历史中的地位与时代中的变迁。胡风主要针对了当时一篇论言论自由的文章所提出的知识分子是站在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人”的观点。胡风不赞同将知识分子阶层安置在“第三人”的架空地位。胡风说,从封建时代开始,知识分子就一直处于为某一阶层帮忙或帮闲的地位,始终都没有游移于既有的社会阶层架构之外,也就是一直没有成为中立的“第三人”;另一方面,即使在黑暗的封建时代,也存在着在他们的时代限度上坚决代表人民要求的壮烈革命者或伟大思想家,他们或者选择极其鲜明的人民立场,或者通过对统治者的坚决反抗而与人民相呼应。不管是为统治阶层服务还是呼吁人民需求,都绝不是“第三人”的身份或态度。而到了现今的战争的历史环境,在这样一个破旧迎新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加不能成为袖手旁观的“第三人”,与人民大众的结合,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全新道路。
而在胡风的几篇文艺批评当中,始终都围绕着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现实任务与历史出路来谈的。在《A·P·契诃夫断片》中,胡风借契诃夫勾勒出了理想中的知识分子作家的人生姿态与理念信仰,高度赞扬了契诃夫在麻木的、被日常琐事淹没的时代中的暴露精神与斗争精神,发掘并赞美了契诃夫的作品中在对庸俗主义的揭露中流注了对于庸俗主义的激烈反抗与强烈斥责,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闪烁着真理的智慧与热切的理想,以及在暴露精神背后闪烁着的现实主义战斗精神。胡风认为,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知识分子作家是具有坚定人格和气魄的战斗者。胡风仔细分析了契诃夫的信念,包括对自由、光明未来的追求,对于征服自然的科学文明保障人类幸福的确信,以及对于具有健康茁壮人格力量的人性的渴望,而他的艺术力量则存在于他的作品中灌注了作者本人信念,胡风的作品以作者本人的人格力量作为精神底色,并且能够坚持独特的创作理念,不被读者的期待或需要所困扰,这都是因为契诃夫对于人生有深刻认知以及由此而生的坚定信念,并且在此基础上抱持着献身工作的态度。在这里,契诃夫已经成为胡风理想的知识分子作家的化身,胡风也一直感叹着中国出现一个契诃夫的缺失与需要。
综合“主观战斗精神”的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主观战斗精神”是脱胎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而同时又通过对知识分子作家人格力量和感性机能的强调,而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了时代的鲜活生命脉搏,以知识分子作家的理想追求为灵魂,以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与抗争为血肉,使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与具体历史内容血脉相通,理论照耀出现实的理想,而现实的理想则带来认识现实的苦痛,苦痛带来抗争,抗争带来方向,方向带来充满自我斗争的表现与批判,“主观战斗精神”这是这样一个具有心跳脉搏、肌肤体温、具有健全思想与敏锐感受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而这样一个具有现实生命活力的文艺指导思想,正是为实现将文艺作为武器的功利性目标,就像胡风在《逆流的日子》序言中所说的,在那样的时代里,文艺本应该为人民代言,成为回击逆流的利器。
二 对于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
胡风在建构起“主观战斗精神”这一文艺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的批判。胡风指出,主观公式示主义作品里的世界并不是立足于客观现实并通过主观作用将现实升华,而是闭门造车,靠着贫瘠的想象构造出也许能够应时的故事,但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在这样站不住脚的故事中,企图体现出来的思想也只是苍白的拼凑,缺乏深度与力度。而客观主义则是放弃了主观上的思想斗争与自我扩张,完全放弃自身立场,毫无思想根基地飘浮于客观现实之上,胡风将这种客观主义的表现比喻为“抽象概念底冷冰冰的绘图仪”。胡风对于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的批判与界定,是以是否具有主客观结合的主观态度为标准的。
三 文艺批评
胡风的文艺批评思想是与创作上的“主观战斗精神”一脉相承的,对于胡风来说,文艺批评其实就是用批评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去感应或者通过批评而刺激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所以,对于批评家来说,应深入探寻的不是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写作的意图与表达手段,尤其是写作背后的精神要求,“因为一切事物都和真理相通,问题只在于是不是说出了那相通的路径,只在于是不是为了说出那相通的路径”。
四 结语
胡风对于“主观战斗精神”的坚持,也是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身份的坚持与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结合。在写作上,胡风始终坚持甚至深化唯物主义的思想,在创作实践中,要求反应活生生的现实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及其生存与斗争。而在对于自身的阶级定位上,胡风认为,从社会的、历史的条件上来看,知识分子只要坚持正确的主观态度,就能够克服自身的游移性,走上与人民结合的道路。而胡风的最终理想,是知识分子阶层能够以独立的精神与人民大众结合,与人民的觉醒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风:《逆流的日子》,希望出版社,1947年版。
[2]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泥土出版社,1952年版。
[3] 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 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邓韵娜,北京大学2011级在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