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中国计量学院学生的运动现状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力图找出大学生运动参与受到的限制性因素,并根据这一系列因素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促进;阻碍;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一、研究背景
目前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研究很多,但绝大部分的研究仅局限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他们只研究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的情况,锻炼的次数,时间,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而未详细全面考察影响他们参加锻炼的心理因素及性别差异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使大家了解影响男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及其存在的差异,让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Internet检索收集整理了有关的研究著作,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就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采用台湾师范大学教研所编制的问卷。然后在中国计量学院内采用当场发放的方式发放问卷1000份,共回收800份,有效问卷795份,采用spss统计分析处理。
问卷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资料6题,第二部分为知觉利益18题,第三部分为知觉运动阻碍12题。其中知觉利益的Cronbach α值为0.9,知觉运动阻碍的Cronbach α值为0.82,显示量表的信度可被接受。
基本资料包括自觉健康状况,参与社团情况,健身态度,每周运动总次数和每周自由运动次数。
知觉运动利益量表主要测量受试者主观评估运动行为可获得的效益利益程度,共18题,每题计分范围1~4分,1分表示非常同意,2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不同意,4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受试者知觉利益越低。
知觉运动阻碍主要测试受试者主观评估运动行为可能遇到的阻碍程度,共12题,每题计分范围1~4分,1分表示非常同意,2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不同意,4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受试者知觉阻碍越少。
3、访谈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本调查组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力图了解他们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平时的运动情况。
二、结果分析
由表1可见,男女生在自觉健康状况、运动总次数、自由活动次数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调查数据中可见女生平均的自我健康感介于1与2间(1为好,2为普通),男生的自我健康感则趋向于1。从中表明男生自我感觉身体状况倾向于好,女生自我感觉身体状况比男生稍微差一点。究其原因是可由她们运动次数看出,由于她们的运动次数少,运动次数只有2~3次,再加上时间少而导致她们自我感觉身体健康不是特别好。至于运动次数少于男生,主要是由于体育运动需要一定的认知感觉,如:感知觉、记忆、智力等。在参与运动的同时,个人需要展现的是自己优秀的方面,并以此获得自我荣誉感。对于运动难度较男生大的女生来说,减少参与的次数也是她们隐藏自我缺陷的一种方法。
从每周自由运动次数和每周运动总次数可见,男生的运动次数均大于女生,表明運动对男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女生在运动方面表现的比较低调,据了解,除非是比赛或上课的需要,否则很少女生主动去参与运动。而男生为了表现自我或娱乐自我会主动去参与各类活动。虽然大学里体育课的运动时间少,但大部分人能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一现象相对于以往在应试教育下只会跟随老师的步调来锻炼的现象而言已经是一大转变。
对于运动带给人的利益中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运动可以使身体健康的评价较高,有75%人非常认同且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其平均值为1.29。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运动所带来的积极利益非常的赞同,这也是他们参与运动的一种强化因素。同时,运动使心情放松,加速新陈代谢,体力更好等方面也受到了较高的评价,都有50%以上的学生表示认同。虽然现在的学生自由运动次数并不多,但他们深知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也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对运动表现出的肯定的评价的一种表现。
平时很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由于他们运动的时间及次数少,他们无法从中体验到真正的运动乐趣,造成一种“畏惧”心理,这也导致了他们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当然,体育运动后不可避免产生一些酸痛感,但若体育教师能把握好运动的度的话,那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表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的需要层次。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能否体现自我的价值也间接影响了他们是否参加体育锻炼。
三、结论
1、大学生自觉健康状况好的人居多,参与体育社团情况的人数较少,健身态度较好,每周运动总次数6次及其6次以上的人居多,每周自由运动次数1次的人居多。2、男女生在自觉健康状况、运动总次数、自由活动次数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现在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较高,对于运动带来的知觉利益也持肯定态度,但部分学生因时间、自我感觉累、天气几方面的因素以及受课业问题、场地和同伴问题影响而很少参加体育运动。
四、建议
1、根据男女生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联系内容,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2、应多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体力,使身体良好发展的运动,但负荷不宜过大。3、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德胜,钱平.元认知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J].辽宁: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70-72
[2]毛丽红,毛凌.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调查研究[J].江西: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9(10):48-50
[3]李波,徐本力.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的现状分析[J].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1):24-28
[4]刘小学.对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辽宁:辽宁体育科技,2003,25(3):64-65
关键词:促进;阻碍;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一、研究背景
目前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研究很多,但绝大部分的研究仅局限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他们只研究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的情况,锻炼的次数,时间,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而未详细全面考察影响他们参加锻炼的心理因素及性别差异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使大家了解影响男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及其存在的差异,让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Internet检索收集整理了有关的研究著作,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就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采用台湾师范大学教研所编制的问卷。然后在中国计量学院内采用当场发放的方式发放问卷1000份,共回收800份,有效问卷795份,采用spss统计分析处理。
问卷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资料6题,第二部分为知觉利益18题,第三部分为知觉运动阻碍12题。其中知觉利益的Cronbach α值为0.9,知觉运动阻碍的Cronbach α值为0.82,显示量表的信度可被接受。
基本资料包括自觉健康状况,参与社团情况,健身态度,每周运动总次数和每周自由运动次数。
知觉运动利益量表主要测量受试者主观评估运动行为可获得的效益利益程度,共18题,每题计分范围1~4分,1分表示非常同意,2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不同意,4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受试者知觉利益越低。
知觉运动阻碍主要测试受试者主观评估运动行为可能遇到的阻碍程度,共12题,每题计分范围1~4分,1分表示非常同意,2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不同意,4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受试者知觉阻碍越少。
3、访谈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本调查组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力图了解他们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平时的运动情况。
二、结果分析
由表1可见,男女生在自觉健康状况、运动总次数、自由活动次数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调查数据中可见女生平均的自我健康感介于1与2间(1为好,2为普通),男生的自我健康感则趋向于1。从中表明男生自我感觉身体状况倾向于好,女生自我感觉身体状况比男生稍微差一点。究其原因是可由她们运动次数看出,由于她们的运动次数少,运动次数只有2~3次,再加上时间少而导致她们自我感觉身体健康不是特别好。至于运动次数少于男生,主要是由于体育运动需要一定的认知感觉,如:感知觉、记忆、智力等。在参与运动的同时,个人需要展现的是自己优秀的方面,并以此获得自我荣誉感。对于运动难度较男生大的女生来说,减少参与的次数也是她们隐藏自我缺陷的一种方法。
从每周自由运动次数和每周运动总次数可见,男生的运动次数均大于女生,表明運动对男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女生在运动方面表现的比较低调,据了解,除非是比赛或上课的需要,否则很少女生主动去参与运动。而男生为了表现自我或娱乐自我会主动去参与各类活动。虽然大学里体育课的运动时间少,但大部分人能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一现象相对于以往在应试教育下只会跟随老师的步调来锻炼的现象而言已经是一大转变。
对于运动带给人的利益中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运动可以使身体健康的评价较高,有75%人非常认同且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其平均值为1.29。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运动所带来的积极利益非常的赞同,这也是他们参与运动的一种强化因素。同时,运动使心情放松,加速新陈代谢,体力更好等方面也受到了较高的评价,都有50%以上的学生表示认同。虽然现在的学生自由运动次数并不多,但他们深知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也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对运动表现出的肯定的评价的一种表现。
平时很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由于他们运动的时间及次数少,他们无法从中体验到真正的运动乐趣,造成一种“畏惧”心理,这也导致了他们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当然,体育运动后不可避免产生一些酸痛感,但若体育教师能把握好运动的度的话,那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表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的需要层次。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能否体现自我的价值也间接影响了他们是否参加体育锻炼。
三、结论
1、大学生自觉健康状况好的人居多,参与体育社团情况的人数较少,健身态度较好,每周运动总次数6次及其6次以上的人居多,每周自由运动次数1次的人居多。2、男女生在自觉健康状况、运动总次数、自由活动次数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现在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较高,对于运动带来的知觉利益也持肯定态度,但部分学生因时间、自我感觉累、天气几方面的因素以及受课业问题、场地和同伴问题影响而很少参加体育运动。
四、建议
1、根据男女生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联系内容,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2、应多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体力,使身体良好发展的运动,但负荷不宜过大。3、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德胜,钱平.元认知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J].辽宁: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70-72
[2]毛丽红,毛凌.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调查研究[J].江西: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9(10):48-50
[3]李波,徐本力.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的现状分析[J].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1):24-28
[4]刘小学.对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辽宁:辽宁体育科技,2003,25(3):64-65